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时间:2022-10-27 10:52:06

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引导”

课堂教学就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真正让学生参与实践、共同交流、勇于探索、学会学习,关键是教师是否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在数学课堂上,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

一、引导学生“参与”

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让课堂生动起来。传统的教学由于执教者的“灌、填、送”造成了学生的“吞而不化,化而不解”的消化不良现象,“填鸭式”教学显然已不合时代的要求,教师应改进教学,做到:讲解精当,停得及时,讲解中要有停顿,让学生参与观察、比较、分析、猜想、抽象;设问思考,停得到位,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思考,否则,思维无法正常展开。课堂教学要变一言堂为多言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回答、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局面,切忌课堂上处处讲透讲深,让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结论,缺少消化和“悟”的过程,做题生搬硬套,只能模仿,不能“活”用知识,若学生没有“生疑―解疑―顿悟”的一波三折过程,即会造成知识的假性理解。新的教学模式应是“发现一释疑一练习”,教者注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教学,学生会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则明理的思维经历,从而有效地掌握知识。

二、引导学生“探索”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听课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积极的探索者,让学生“动”起来,具有主动参与意识,并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无论是数学概念、定理、例题教学,教师都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鼓励学生动眼、动耳、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教师作为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应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内容巧妙设计问题,使学生产生“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积极进取状态,让学生达到“愤悱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去尝试、去猜测、去发现,主动地探索、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探索,如: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即学生先通过尝试练习,探索思考,然后教师讲解引导获得新知识;或先猜后证,即学生先通过大胆猜想发现结论,然后教师引导进行证明;亦或学生先动手实验、进行观察分析发现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寻求结论。

三、引导学生“释疑”

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改进课堂提问行为,使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高密度提问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课堂提问是引导和促进课堂上学生自觉学习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需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掌握一定的技巧。

提问应遵循以下原则:(1)难易适度,根据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设问。(2)提问要精练扼要,言简意明,不能模棱两可。(3)问题要有层次,要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4)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该出现“被遗忘的角落”。(5)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回答,运用夸张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赞扬,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和积极回答问题的欲望。

教师在授课时要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善问、巧问,精心设计提问方法,启疑开窦,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问可采用以下形式:(1)曲问,即变换提问角度,让思维拐个弯,问在此意在彼,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思索才能回答。(2)悬问,即通过提出悬而未决的问题,引出悬念,给学生造成一种跃跃欲试,急于求知的紧迫情境。(3)逆问,即有意从相反的方面提出假设,以制造矛盾,引发学生展开思维交锋,促进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4)梯问,即围绕主题设计一个有层次,由浅入深,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问题,诱使学生步步深入。

“知识的传授者”到“探索知识的引导者”是课程改革中教师角色的重要转变,教师要充分体会“引导”的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引导”,使课程改革顺利进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以不断的提高。

(作者单位河北省涿鹿县武家沟中学)

上一篇:浅谈高中历史情景式教学 下一篇:关于高中物理新课程实践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