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与艾森豪威尔草地

时间:2022-10-27 10:32:33

多元文化与艾森豪威尔草地

有人说美国文化是一座大熔炉,无论你来自什么国家什么民族,只要移民美国,这座大熔炉最终就会把你“炼”成美国人。我记得有一首歌曲《出生在美国》,唱的就是这种“美国精神”。还有好莱坞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宣扬的也是美国精神的“主旋律”。由此可见,所谓多元文化还是有主有辅的,有时候少数民族文化很难进入社会主流。

如果寻找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国家,我以为应该是加拿大。加拿大与美国是不一样的。加拿大强调多元文化的同时,似乎并不将所谓主流文化强加于你。

行走在温哥华著名的煤气街上,各种肤色的人迎面而来。有阿拉伯人,有印度人,有黑人,也有美洲土著印第安人。有一天我们打电话叫出租车,司机就是一个灰布缠头的印度锡克族人。

说起加拿大的多元文化共存,媒体便是观测窗口。我们接触了《环球华报》、《大华商报》、《西城时报》这样的华文报刊,也接触了“华宇温哥华网络电视”这样的媒体。说起华语电视台,十几年前我曾经参观悉尼中文电视台,它发射的功率只能覆盖“悉尼塔”附近的市区范围,显得孤立而弱小。澳大利亚也强调多元文化共存,然而华语电视节目还是处于社会边缘状态,给人以自说自话的印象。

这次在温哥华接受“华宇”电视台采访,与当年参观悉尼中文电视台情况大不相同。“华宇”的马在新博士向我们介绍,他们录制的华语电视节目是在加拿大主流电视媒体上播出的,包括温哥华、维多利亚、卡尔加利、爱民顿几个城市。这几个城市的电视台专门开辟了一个“多元文化”频道,有华语节目时间,也有印度语节目时间,还有日语、韩语等语种的节目时间。每种语言60分钟,全天轮番播出。

这样,加拿大的非主流语种电视节目便走出了“覆盖面积小、受众人口少”的“各自为战”的窘境,从“各行其是”开始融入“公共频道”,体现了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社会景观。

说起多元文化的互相融合,我在加拿大第八届华人文学研讨会上见到第三代华裔马丁・陈。这位祖籍广东的青年剧作家一句中国话不懂,代表了典型的黄皮白瓤的“香蕉现象”。与马丁・陈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王建先生。这位纯种白人不但取了汉语名字而且讲得一口纯正的“普通话”,晚宴上竟然掏出竹板儿唱了一段字正腔圆的“数来宝”。他的竹板打出一串花点儿,赢得热烈掌声。第二天的研讨会上,王建先生发言提倡华语作家多写一些富含哲理、琅琅上口的短诗,显得比中国人更了解中国诗歌。他的倡议引起诗人痖弦的响应,随即起身读了一首台湾原住民的歌谣: “我希望你离家的时候是一个下雨天,这样留下脚印你就会认识回家的路了。”

从马丁・陈与王建两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所谓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双向的。中华文化同样在加拿大渐渐产生了影响。

加拿大虽然是个移民国家,但加拿大人民仍然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我在旅行途中听到这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了感谢盟军最高司令官艾森蒙威尔将军,加拿大卑诗省人民将一座原名城堡山的山峰命名为“艾森豪威尔山”。然而,这位美国将军并没有出席专门为他举行的命名仪式。后来,人们终于得知,那天艾森豪威尔没有出席“艾森豪威尔山”命名仪式不是忙于公务,而是去打高尔夫球了。这分明是对热情的加拿大人的冷遇。事情似乎就这样过去了。

到了1979年,卑诗省的加拿大人举行公投,一致同意将“艾森豪威尔山”恢复原名“城堡山”。多少年了,热情的加拿大人还是记住了那位美国大人物当年对他们的冷漠。公民投票取消了“艾森豪威尔山”的同时,却暗含讥讽地将山坡上一块草地命名为“艾森豪威尔草地”。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9年,30多年过去了,加拿大人并没有淡忘可爱的艾森豪威尔先生。您老人家不是喜欢打高尔夫球吗?我们索性赠给您一块草地,打去吧。

这就是加拿大人的幽默,这就是加拿大人的执拗。他们像小孩子一样任性。这任性之中也透着郑重与尊严。

上一篇:养的博客与不用养的博客 下一篇:12星座七月清凉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