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疆区域文化的多元融合性

时间:2022-06-21 02:30:47

论新疆区域文化的多元融合性

摘 要:自古以来,地处亚欧大陆腹地的新疆就是多人种、多民族、多宗教交汇地区,古代丝绸之路经由于此,为东西方、疆内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并随着历史演变形成具有边疆多元差异的文化类型,形成多元融合性为主的区域文化特点。

关键词:新疆;区域;文化;多元融合性

1969年,挪威人类学家弗里德里克・巴斯出版了《族群与边界》(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一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族群边界理论,并由此开创了西方族群理论研究的一个新时代,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边界论”。巴斯认为,族群是由其本身组成成员认定的范畴,造成族群最主要的是边界;一个族群的边界不一定是地理的边界,而主要是包含着语言、文化、血统等“内涵”的“社会边界”。而在生态性的资源竞争中,一个族群往往会通过强调自身特定的文化特征,来强化“族群边界”以排除其他族群成员的介入。而现实中,民族间不仅有发展历史、民族语言、习俗文化、心理认同的边界,即民族性边界;在资源匮乏的特殊复杂环境下,即便对于来自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也会有政治、经济、社会等的物质利益方面的边界,即说明同一地域内的同一民族内部关系更加紧密,即区域性规定的边界有时会比民族性的边界更清晰。

自古至今,文化的共存交流从来都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交互的或是多向交融的。在新疆生活的各民族虽有各自民族特点,但一定区域内的长期交流相处,不同民族、语言、跨界国际交往方面也呈现出区域性融合特点,即多元融合的同一性,这是民族文化“本土化”发展历史趋势的体现。1981年2月,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在《新疆与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悠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伊斯兰,欧美,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的新疆,再没有第二个了”。新疆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环境,使的各文化体系汇集交融中显示出极强的多元融合性,整体反映除各民族文化在传承交流中包容性和地域性相结合的特点。

一、以宗教文化为纽带的多民族生活Y俗

新疆宗教文化是多元融合性是新疆区域文化重要特点之一,同一宗教文化对各民族的生活礼俗影响较大。自9世纪以来,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对新疆各民族发展演变的历史都产生重大影响。到近代以来,世居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的主体大多已发展成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这些民族除了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外,也重视肉孜节、古尔邦节、圣纪等宗教意义的节日。如在民族交往礼俗中,都有见面时互道“塞俩目”(“祝福”之意)习俗,饮食习俗都会讲究吃清真饮食;在节日庆典或其他婚丧礼仪聚餐活动时,有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结婚讲究请阿訇念尼卡证婚的婚俗;有给刚出生3至7天的小孩子起经名习俗;以及实行土葬和为悼念亡人念“苏热”或过“乃孜尔”的丧葬习俗。而这些风俗或由宗教文化演变而来,或是与宗教文化渗入各民族文化生活直接相关,或许因旧中国新疆历史上战乱频繁,各民族渴望远离横行杀戮的生活,便希望到宗教中能需求解脱,久而久之也演变成因各民族对生命存在意义的独特深省,从珍爱生命的愿望出发到重视从出生到死亡过程的人生礼仪,宗教文化则成为传承和维系这一相同的文化传统的强劲纽带。

二、外来宗教文化遗风影响下的多元融合

外来宗教传入新疆后,各民族的习俗文化都会发生地域多元融合性的变化,尤其是对外来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都进行了“本土化” 的“改造”。如历史上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世居民族历史上曾信仰过萨满教、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至今这些宗教遗存或民间信仰至今在这些民族文化中有遗迹。在新疆的阿勒泰青河县境内、布尔津县、喀纳斯风景区、伊犁昭苏县草原等地,以及塔城、昌吉、乌鲁木齐等地区,都发现有广泛分布于欧亚草原的神态各异的草原石人、鹿石,而这些文化遗迹都与新疆古代草原游牧民族信仰萨满教和萨满祭祀的仪式有关。即便后来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在改信伊斯兰教后,其民族文化中依然留存其原有宗教文化印记。

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民族有信仰萨满教的历史,萨满教文化遗存仍体现在一些民族文化习俗中。至今,这些民族在民间依然有请“萨满”(巫师)来治疑难杂症的习俗。喀什、和田等地维吾尔族民间有朝拜麻扎(坟墓)的习俗,而在麻扎上插一些挂有羊头和布条的木棍,并且跳萨满舞等。此外,新疆很多民族都有信仰祆教的历史,祆教拜火的习俗至今在很多现代民族文化中都有遗存,如塔吉克族有巴罗提节,即点灯节;而在哈萨克婚礼中,伴娘陪同新娘先进入父母毡房,要举行一个“拜火”的仪式,即新娘站在火堆前,伴娘先伸出双手在火上烤热,在自己脸上摸几下,然后再擦新娘的脸。在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塔吉克族等民族婚礼中,新娘都有跨火堆、绕火堆或用火把新娘头上绕三圈再进门的习俗。这些都是与宗教文化有关的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的表现。

三、宗教文化发展中的多元融合与包容性

与新疆民族文化密切相关的宗教文化,在多元文化发展历史中也体现出极强的包容性。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婚俗拜火习俗的遗风,这虽然与伊斯兰教一神教反对多神崇拜相冲突,但并不影响各民族对历史上信仰多宗教文化的民间信仰的传承,反而在传承这些早期宗教文化遗风时显示出极大的融合性特点。如现在新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方面很多造型和绘画风格都继承了佛教宗教文化的元素。不仅如此,兵团民族聚居单位的伊斯兰教活动场所的穹顶、绘画、装饰等关键构造也大多由汉族工匠完成,体现出处理多元宗教文化关系方面的包容性。

四、饮食习俗方面的多元融合性

在饮食习俗方面,由于长期生活在边疆民族地区,新疆地方民族饮食整体都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如新疆各民族以麻、辣、咸、孜然、奶油等味为主,尤其米面食物均有地方民族饮食特色,如拉面,俗称拉条子,汤饭、抓饭、奶茶、馕、烤包子、烤肉等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喜爱的日常美食。另外,新疆地方少数民族人口占比例已达62%,地方汉族长期与少数民族生活在一起,在饮食上也难免受到少数民族饮食禁忌影响,如一些久居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内生活的汉族爱吃牛羊肉,有的人甚至已不习惯吃猪肉。

同时,新疆民族文化多元融合性还呈现出一定区域特色,如饮食中,南疆维吾尔族、回族普遍都很喜爱吃桃豆(鹰嘴豆),不论在凉皮、馄饨(读曲曲音)、霍尔达克(羊肉、土豆、胡萝卜汇制的肉汤)中,都放这种桃豆;而土豆、胡萝卜、恰玛古和干薄荷叶尤其是南疆、东疆维吾尔族汇制汤食必备的食材和佐料。即便同一民族,日常夏季特色饮品、避暑的小吃也有区域性差异,如南疆和伊犁地区回族受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影响,都喜爱喝黑茶或花茶,吃手工冰激凌或酸奶冰激凌,而北疆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玛纳斯、沙湾等地回族则喜爱喝红枣冰糖绿茶,更喜欢吃西北回族、东乡族的特色小吃 “甜麦子”或浆水面解暑。

同时,疆内多民族聚居地区的饮食文化都有区域性融合晕染特点。如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回族、锡伯族等民族在饮食方面既保留了其传统的民族饮食习惯,又都选择性的吸收了当地其他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多元融合的民族饮食文化特点。即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区生活,饮食、服饰习俗因受到当地文化环境影响也会不同。新疆伊犁地区锡伯族食肉,习惯上喜欢吃猪肉,但西迁伊犁后,由于长期与新疆的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也逐渐习惯于吃牛、羊肉。

当前,各民族文化交流中的多元融合性,尤其表现为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其饮食习俗变迁中出现了差异。这种双向归属性是民族文化交流中包容多样的变迁的反映,使民族习俗文化变迁有民族内部、区域性和代际差异。具体表现为:

其一,同一民族不同地区饮食习惯出现差异。如与新疆其他地区回族不同,伊犁地区一些回族吃马肉、熏马肠,这也与伊犁地区回族长期与哈萨克族等民族生活在一起,受哈萨克族饮食文化的影响有关,而其他地方回族则认为马、驴都是人类生产的重要助手;另外,吃马肉并不符合伊斯兰教关于清真食品的定义,尽管如此,各民族并没有强烈的区隔意识,很多人认为这些现象可以理解,与各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有关,同样认同伊犁哈萨克族、回族的穆斯林属性。

其二,同一民族南北疆区域性差异特点突出。南疆民族聚居地区,除维吾尔族外,一些地区回族是分布广泛且人口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南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新和县、拜城县等地的回族不仅大多会说流利的维吾尔语,饮食习惯也和维吾尔族相同,日常爱吃馕、拌面、抓饭、馄饨、汤饭、烤肉、薄皮包子等,喜爱喝自制酸、冰激凌和茯茶等热性茶;连炸馓子的风格也与维吾尔族一样,是炸成半尺长的一小把落成盘旋状,再摆放到专门的馓子盘中,这种风格不像北疆一些地区回族妇女炸的馓子,北疆回族馓子与内地回族做的馓子一样,石河子、玛纳斯、呼图壁等地的回族馓子多是一尺多长的大把馓子,对折的弯度不大又呈直线型摆落在盘中。现在,随着各民族人口在南北疆频繁流动,乌鲁木齐、伊犁等地的回族馓子形式各样,有大把、小把馓子,还有宽边形的花馓子、甜馓子,以及东乡族特色的有长又扁且厚的油酥馓等。

其三,同民族代际认同方面的明显差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民族交往和区域间大流动,内地回族的饮食习俗也传入新疆,如吃海鲜,但有些老一辈维吾尔族、回族人并不认同,认为虾蟹等相貌丑陋,而且主吃淤泥、腐肉等,认为不适宜作为清真食品食用,但一些年轻的新疆维吾尔族和回族则认为虾蟹等事补钙的佳品,尤其对孩子长身体有好处,也是内地沿海穆斯林常年食用的美食,因此也可以食用。但虽认同不同,但代际间彼此能相互理解和尊重。这些对清真食品的含义的地域性多元认同,是民族文化区域融合性双向归属的重要表现。

五、民族传统服饰的区域融合性特点

现在,新疆各民族传统的服饰在社会发展和民族交往中悄然发生变迁,并呈现出地域性民族服饰特点。如即便在基层,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等各民族中青年妇女都以戴各色头巾、纱网帽为主,只有部分老年哈萨克族、回族、东乡族妇女还戴盖头,过去的民族传统服饰往往在舞台中和节日庆典表演中才能看到。在北疆石河子地区,改革开放初期来新疆的回族和东乡族妇女的服饰都有很明显的原籍民族服特点,如来自宁夏、青海等地的回族妇女戴高筒帽,来自甘肃、青海等地的东乡族妇女戴黑色、白色或绿色的丝绒盖头,成年女性不穿裙子。但随着在新疆生活工作,现在,回族、东乡族女性服饰都发生了区域性文化交融中的变迁,特别是中青年妇女都开始戴头巾、丝巾,穿丝袜长裙的也不在少数,她们和其他民族妇女一样,喜欢穿各式流行的时装服装。在南疆,回族服饰与维吾尔族也十分相似,一些中老年回族妇女不戴回族帽和盖头,而戴各色花头巾、丝巾,喜欢穿丝袜和长裙;南疆城市回族男性服装与维吾尔族男性服装也大体相同,都戴鸭舌帽,穿夹克,长裤,戴白号帽。只是在节日里维吾尔族男子会戴四愣花帽。

六、节庆礼俗的变迁中的融合性

在节庆方面,新疆汉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达斡尔族等民族都有过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推动,很多年俗从简,但节庆中除夕夜吃饺子、大年初一拜大年、正月十五吃元宵、社火表演,五月端午吃粽子等习俗等基本习俗不变,但也出现了新时代的年节习俗变迁,各民族以更多新的方式欢度春节。如照全家福、全家外出旅游过春节等,尤其春节期间北方气候寒冷,很多人开始去南方过春节。此外,现在春节成为新疆各民族共同庆祝的节日,不论春节文艺演,还是正月十五社火表演,出生活在同一地区或工作在同一单位的各民族都会参加,在节日里相互祝贺、拜年,出现各民族共同欢庆节日的新气象。2015年6月,新疆喀纳斯景区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首届划龙舟比赛活动,参赛队员多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和蒙古族图瓦人;2016年7月,北屯玉带河新疆首届龙舟赛擂鼓比赛中,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回族等民族教练员、员占到三分之一。这些活动的举办为各民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搭建更高的平台。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等民族每年三月都有过“诺鲁孜节”的习俗,即各民族传统节日“春节”,虽各民族节日庆典活动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长略有差异,但都会吃用头一年剩余的粮食和食品熬制的肉粥,称作“诺鲁孜饭”,以及开展赛歌、摔跤、赛马、拔河等文体活动,节庆期间,同一单位或地区的汉族、回族、蒙古族朋友也会受邀参加庆祝活动。

过去,汉族、回族、维吾尔族、满族等民族结婚时新娘都有一个伴娘送亲的习俗,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婚庆服务业的营销拓展,很多民族婚礼上会请“伴娘团”,伴娘的数量一班为3到9个人不等,可根据情况而定。过去,哈萨克族的婚庆传统习惯中,主要在歌唱中完成婚礼的程序,一直有“礼仪歌”的婚庆礼仪,现在随着各民族婚庆文化的交流,现在哈萨克族婚庆习俗的内容相对从简,也逐渐演变出现了原先不存在的“伴娘团”。

总之,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生活方式的表现,更是民族生存发展的象征和标志。因历史发展渊源和各自生存的地理环境差异,新疆各民族的产生发展过程中的历史经历使其文化特点各异,新疆地域文化中有鲜明的、多元迥异的民族性;因长期共同居住于广袤边疆,各民族始终毗邻交往、杂居相处或交融新生,乃至同一区域文化相互影响、交染、包容,都使民族文化间又有着基于长期生活的共同地域和相似的文化环境而产生的区域文化同质性。

目前,虽然新疆各民族传统文化保存相对完整,局部民族各地聚居地区传统色彩浓厚,这与新疆特殊边疆多元文化环境和各民族长期发展历史直接相关。因新疆各民族均有不同的形成历史和发展境遇,民族发展过程也都伴随着彼此间的竞争、冲突、融合、新生,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时代、相对封闭的绿洲农业经济生态环境和特殊边疆地域文化环境影响下,使得各民族间相互流动和进入的广度和深度有限,总体上各民族的习俗文化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不大。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不仅开放了地区间市场环境,进一步加速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互动。同时,相对内地,新疆民族文化既有多样性的反映,也有边疆地区多元地域交融性特点。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82年2月版.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智能交通控制专业的应用 下一篇:西北城镇回族和谐家庭构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