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新解析

时间:2022-10-10 06:24:42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新解析

摘要: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是当今世界上对传统智力理论挑战最彻底、最具有影响力的智力理论。在多元智力理论的视野中,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个体的智力具有独特性、文化性、实践性、发展性。这一理论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也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让我们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新解析:树立乐观平等的儿童观;挖掘幼儿的优势智力领域;创设多元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智力;幼儿教育

多元智力理论是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蓬勃发展、美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育改革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提出的。它的问世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引起了美国教育界和心理学界的极大关注,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是以这两者整合方式而存在的一种认知能力,它忽视了其他的对人类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同等重要性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拓宽传统的智力概念,才有可能深入揭示智力全貌和本质,更恰当地评估智力及开发智力[1]。

一、多元智力理论对智力的界定及基本内涵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2][3]。由此可见,加德纳十分强调智力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他看来,智力根植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个体的智力在与社会文化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得到发展。而且,智力与一定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的价值标准有关,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下,人们对智力的理解不尽相同,对智力表现形式的要求也会不一样。此外,加德纳还强调判断一个人的智力的核心是看这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自然合理环境下的创造力。

根据新的智力定义及大量科学研究证据,加德纳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Frame of Mind)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一个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独立存在着八种智力,它们分别是:语言-言语智力(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力(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力(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力(Musical Intelligence),交际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内省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智力(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后来,他又提出了第九种智力-存在智力,即陈述、思考有关生与死、身体与心理世界的-最终命运等的倾向性。

在多元智力理论的视野中,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即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多种能力。作为个体,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八种或更多种智力。它强调的是平等——不同的智力特点应该同等对待。每一种智力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每个身上的这八种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可见,智力的基本结构是多元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智力成分并不是绝对孤立、毫无关联的,任意一种智力都可自由地与其他智力结合以解决个人遇到的实际问题,并创造出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所珍视的有效产品。每个人都有其完整的多元智力组合,但那些智力要素在个体身上的组合程度及方式有别,使智力在人与人间呈现出显著差异性。这种差异性是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以及个人后天努力程度的不同造成的。不同个体的智力发展具有独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不同个体身上体现着不同的智力分布,即每一个体具有不同的智力弱项和强项;二是同一智力在不同个体身上的表现方式、发展速度具有差异性。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就难以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成功与否。此外,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从生理和心理潜能到解决问题和创造产品能力的一个发展过程。每个个体的智力最初都只是一种潜在能力,在恰当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个体所特有的智力潜能都会激发出来[5][6][7]。

二、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的新解析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比传统的智力理论具有更大的优越性,使智力研究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角度和方法,使我们认识到智力是多元的,个体的智力具有独特性、文化性、实践性、发展性。这一理论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的指导思想,也为我国幼儿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让我们对幼儿教育产生了新解析。

(一)树立乐观平等的儿童观

多元智力观认为,每个正常的幼儿都至少具有八种智力,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所有的幼儿都是可造之材,不存在“笨孩子”。教育者应该充分帮助幼儿认识和发扬他们个人的优点,积极乐观平等的对待每个幼儿,真正尊重和重视每一位幼儿。

在传统的幼儿园教育中,不仅难以反映加德纳所说的幼儿的多方面智力,而且难以对幼儿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做出客观评价,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幼儿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和创造出各种初步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

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智力测验的分数高低是衡量幼儿发展的主要指标,而智力测验题目过分强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8]。多元智力框架中的智力是具体情景下的实践和创造能力,因此,幼儿的智力和才能不只表现在智力测验的分数中。如果教育仅靠单一模式的智力测验或考试去评价幼儿,而忽视幼儿可能潜在的其他智能,那么幼儿的其他许多优秀的品质和智能就得不到培养和发展,甚至会自行消亡或被无情的泯灭。这种忽略人的智力类型差异的儿童观在教育实践中造成对人的才能的压抑和摧残是不公平的。教育者应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价幼儿。多元智力理论指出,每一名幼儿都是具有潜在智能和独特个性的个体。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每个幼儿所具有的潜在能力都可以得到激发并获得持续的发展。所以,教育者要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幼儿[9][10][11][12][13]。

(二)挖掘幼儿的优势智力领域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幼儿都有相对而言的智力强项,即优势智力领域,如有的幼儿优势智力领域是身体运动智力,他们善于通过身体的运动理解问题;而有的幼儿的语言-言语智力是优势智力领域,他们善于运用语言表达来理解问题。依据多元智力理论,幼儿的八种智力的发展受教育的影响,自然幼儿优势智力领域的发展也离不开教育。所以教育者要充分的作为一个客观的观察者来了解、理解幼儿,帮助幼儿挖掘、发现自己的智力强项,使幼儿的优势智力潜能得以充分的培养和发展。

用多元智力的观点来培养幼儿,旨在让每一个幼儿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个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把九种智力的每个领域都全面发展,这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解决问题时往往用的是智力的综合情况。教育者应让幼儿学会利用自己的优势智力来解决问题,并让优势智力领域带动弱势智力领域,建构起自己的优势智力组合,以实现全身心的综合发展[14]。

(三)创设多元的教育活动

前面提到,人们解决问题用的是智力的综合情况,依据多元智力理论,作为教育者,我们应为幼儿创设多元的教育活动,为幼儿提供发展多元智力的各种条件与机会。教育者可以以九大智力领域为根本划分活动区的活动,每一个活动区又可以根据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划分。此外,还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可以围绕儿童图画书及一个中心内容展开,譬如儿童图画书《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逻辑数学智力领域可以教幼儿数的排序、量词的使用;自然智力领域可以让幼儿了解蝴蝶变成毛毛虫的经过,还可以认识水果蔬菜;内省智力领域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引导幼儿正确饮食;身体运动智力领域可以举行“毛毛虫”爬行比赛等等。再如以“沙子”为主题组织教育活动,语言-言语智力领域可以让幼儿理解词汇“重”“轻”“深”“浅”“干”“湿”;身体运动智力领域可以让幼儿创造沙画,发展精细动作;逻辑数学智力领域可以教幼儿用天平、秤来度量轻重、多少;交际智力领域可以让幼儿与伙伴一起探索与研究等等。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主题教育活动的选择要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并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及现有的“内容”或者“材料”;在尊重幼儿发展的独特性的前提下,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当然,每一个教育活动并不需要在一个主题中把所有的智力领域都包含在内。

[参考文献]

[1]薛庆国,明.对传统智力测验的再认识.山东教育科研[J].2001,(10).

[2]张进辅.智力理论的最近发展.心理学动态[J].2001,(4).

[3]Howard Gardner.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 New York:Basic Books,1983

[4]蒋琳.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的学生评价.教育探索[J].2007,(1).

[5]李子华.多元智力理论对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教师教育研究[J].2004,(2).

[6]陈英和,赵笑梅.智力研究的新取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06,(4).

[7]范国平,申荷永.对当代主要智力理论的解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2,(3).

[8]霍力岩.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积极意义.学前教育研究[J]. 2000,(2).

[9]魏胤.新视角看学生——浅谈多元智力观对学生观的启示.教学研究[J].2007,(6).

[10]霍力岩,赵清梅.多元智力理论的评价观及其对学生发展评价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J].2005,(4).

[11]吕功曼.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湖北教育学院学报[J].2007,(1).

[12]郭红霞.论多元智力理论对教学的启示.湖南第一师范学报[J].2004,(1).

[13]慕彦瑾.多元智力理论对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启示.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J].2007,(1).

[14]张小庆.多元智力理论对幼儿教育评价的启示.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2004,(3).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上一篇:例析导数在高中数学题目解答中的典型性应用 下一篇:用网络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