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定位与路径分析

时间:2022-10-26 10:41:33

人民币国际化定位与路径分析

[提要] 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它对于国家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经济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通过SWOT分析法,论述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并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定位;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3月7日

一、人民币国际化定位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SWOT分析。SWOT分析法虽然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但是也可以借鉴到对人民币国际化这一领域的分析。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人民币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威胁进行分析并得出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战略定位。

首先是优势(S)分析:近年来我国无论在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等方面都实现了综合国力的提升,经济增长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3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人民币已经在周边国家得到了小范围的认可,已经实施了一些具体措施;1998年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我国都安然度过,强化了人民币在国际上的信任度,特别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双重影响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无疑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其次是劣势(W)分析:未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这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条件;与国际市场相比我国的金融制度、体系、机构等相关配套措施还存在很大差距;行政干预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较强;我国在国际贸易计价结算货币选择中几乎没有话语权;人民币的贸易流通范围较窄。

第三是机会(O)分析: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造成较大冲击,使其货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威信发生动摇;广大发展中国家均不满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垄断地位,希望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及主动权;发达国家为了度过金融危机相继出台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加大了现有世界货币未来贬值的可能性;在金融危机削弱发达国家经济的同时使其不得不寻求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

最后是威胁(T)分析:现有世界货币的发行国必然会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制造各种麻烦;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也希望实现货币国际化,可能会出现恶性竞争;短期内我国还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国际市场的影响依然十分敏感;在亚洲地区内将面临多个国家的挑战,例如日本、东南亚等。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经过以上分析,当前的世界货币体系是美元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欧元居第二,然后英镑和日元处于第三梯度。虽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造成不小的冲击,但是以美国为首的美元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地位仍无可动摇。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才刚起步,不但自身经济发展未成熟,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而且在国际贸易领域的流通比例太小,在国际金融领域和国际储备领域的比重也微乎其微。

更主要的是,我国还未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也处于在建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人民币虽然具备了货币国际化所需的基本宏观基础,但在世界货币市场的选择中还处于萌芽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使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十分困难,只能是在现有体系下逐步推进。但是,我们仍能看到若按照当前的发展形势,我国有希望成为与英镑和日元同等地位的世界货币。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定位就是在稳定的世界经济体系和政治格局下,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争取能逐步扩大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份额和地位,以期实现拥有与英镑和日元同等重要的国际地位。如果发展势头良好,还可以超越英镑和日元,成为继美元和欧元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货币。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地域路径。人民币国际化在地域上一般应坚持“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的路径。中国在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基础上,使人民币以硬通货的形式在周边国家广泛使用。区域化主要就是人民币在亚洲地区的国际化水平,人民币由周边化走向区域化的过程中,中国应不断提高与亚洲国家的货币互换协议额度,并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或区域货币合作组织等形式,充分发挥人民币在区域内的结算、投资、储备职能,实现区域化。最后,在周边化与区域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人民币的流通量和范围,从而实现全球化。

当下我们最应加强的应是区域化,为此还需进行一系列的努力:第一,加速国内产业升级,提高产品差异性。中国乃至大多数亚洲国家都集中于低端的制造业,区域内呈现高竞争性产业结构。中国加速国内产业升级,转向高端制造业或服务业,可以为其他亚洲国家低端产品创造出口市场,减少亚洲国家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扩大人民币的输出,从而扩大人民币在区域贸易中的结算和支付的使用;第二,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必须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从而增强境外持有人民币的信心,给愿意持有人民币的非居民提供充足的流动性和投资环境,给愿意将人民币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提供人民币资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收益性保障;其三,加强人民币金融市场建设。发达的金融市场是关键货币的载体,人民币要成为区域关键货币必须建立并健全以人民币为核心货币计价的金融市场。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流通路径。人民币国际化的流通路径包括输入路径和输出路径两种。输出路径包括进口贸易输出、投资输出和货币互换输出三种。输入路径包括金融产品市场、出口贸易和来自国外投资。要想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早期应维持人民币的输出大于输入,使世界经济中的人民币份额不断扩大,重视人民币输出路径的强化。到后期则应保持人民币输入和输出大致相等,维持平衡状态。但是,复杂的世界经济并不会如此简单地接受一种新货币种成为主要世界货币,在实现的过程中要审时度势、灵活处理,保持国际货币市场对人民币的信任。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路径。人民币国际化在制度安排上应坚持“经常项目下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国际货币”的路径。自中国加入WTO以后,便意味着人民币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近年来中国资本项目放开步伐加大,在直接投资方面,基本消除了进出和汇兑限制。2011年1月央行《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允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地区银行和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在证券投资方面,2003年起开始允许居民购买B股,并先后开始实行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制度。同时,还在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建设,为配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正在筹划沪市A股“国际板”;为推动香港建离岸金融中心建设,2010年7月央行与中银香港修订了《香港人民币业务清算协议》,截至2011年4月底香港人民币存量已达5,100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大陆以外最具规模的人民币资金池。人民币正在逐步实现有条件的资本项目下自由兑换,并朝着资本项目下完全自由兑换的方向发展。

(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功能路径。人民币国际化在功能上应坚持“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储备货币”的路径。首先以实现人民币国际结算职能为切入点,在主要贸易伙伴和周边国家以结算货币的形式出现。2009年国务院批准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五个城市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8月人民银行明确表示,河北、山西等11个省的企业可以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至此,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境内地域范围扩大至全国。2012年11月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式在南非起步,我国和南非之间的贸易都是直接将法兰特兑换成人民币来结算;其次是以实现人民币国际投资职能为突破口,逐步成为国际市场上的主要投资货币。2010年新疆率先开展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11年温州宣布实施个人境外直接投资试点。人民币的国际投资职能逐步显现。最后以实现人民币国际储备职能为主要标志,成为世界上主要的储备货币。截至2012年2月,央行已与16个国家签订了超过1.3万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先后在香港地区发行人民币债券多达590亿元。这都在一定程度上都推进了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进程。

三、总结

在经济发展中,货币的国际化对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提升、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此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应运而生。本文在简单介绍人民币国际化定位的基础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本文认为,人民币要想成为国际的主导货币还不太现实,美元虽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动荡,但依然拥有霸权地位,欧元第二把交椅的地位也很难撼动,但是争取与英镑和日元同等地位的可能性仍然存在,所以人民币的国际化应当稳步前进,先成为周边国家和亚洲的关键货币是当下应该努力的方向。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才刚刚起步,未来仍面临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依靠正确的定位及路径,人民币在人类货币金融史上仍可以走出一条和平、共赢的国际化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1]罗琳.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分析与模式研究[J].时代金融,2012.30.

[2]吴官政.人民币国际化目标定位及路径分析[J].经济学家,2012.2.

[3]秦雯.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探析[J].时代金融,2012.20.

[4]丁阳.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分析[J].中国外资,2012.16.

上一篇: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的会计处理方法 下一篇:景德镇陶瓷创意产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