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26 04:41: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的关系研究

【摘 要】在利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对奥肯定律在中国的有效性进行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有效就业率,与真实GDP增长率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最后得出了我国经济增长就业问题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经济增长;失业率;奥肯定律;有效就业

一、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45.2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00670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从1990年的2.5%上升到2008年4.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就业人数已从1978年的40152万人上升到2008年的77480万人。但经济增长带来的每一年就业人数的增加额是逐年减少的(见表1所示)。

表1 不同时期我国GDP增长率和就业率的变化

就业弹性系数,即奥肯系数,是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值,它反映了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从表1数据可知,就业弹性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呈整体下降趋势。从这一实际来看,我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存在着非一致性,这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相悖。因而,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的关系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奥肯定律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根据美国的数据,提出了经济周期中失业变动与产出变动的经验关系,即奥肯定律。奥肯定律的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奥肯定律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μt-μt-1=-β(gyt-gyn)。μt,μt-1分别为当期与前期失业率;gyt为潜在产出率,gyn为当前产出率。

三、实证分析

1.城镇登记失业率与真实GDP增长率的回归分析。利用奥肯定律的公式,对城镇登记失业率与真实GDP增长率进行了回归分析,采用样本区间是1989~2004年。结果是:GDP的系数为0.002,通过查看回归散点图,证明城镇登记失业率与真实CDP间存在正相关性,显然有悖于常识和奥肯定律。

2.有效就业率与真实GDP增长率的实证检验。(1)变量选取与样本数据说明。真实GDP增长率(GDP2)以1978年为基期,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计算所得。有效就业人口(Y)为总就业人口与隐性失业人口之差。就业人口数据来自于《2005中国统计年鉴》,隐性失业数据来自黄焕周《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问题的实证分析》。本文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89~2004年的年度数据,原始数据经计算出来得到各变量数据,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所以对各变量数据取自然对数。(2)单位根检验。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单位根检验,得出LNGDP2和LNY的ADF检验值都大于1%、5%和10%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证明该时间序列不平稳。因此,对LNGDP2和LNY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得到ΔLNGDP2和ΔLNY,采用AIC原则确定滞后项,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两个一阶差分序列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不存在单位根,达到平稳,各变量都是I(1)序列,因此,这些变量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3)协整检验。本文采用约翰逊检验。结论为:在假设至少有一个协整关系的条件下,似然比的值5.157715,小于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即接受原假设,说明LNGDP2和LNY存在一个协整关系。(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证明了有效就业率与真实GDP增长率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为了更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关系,本文根据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和AIC确定变量滞后阶数为2,对于各变量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LNGDP2不是LNY不是格兰杰原因,LNY是LNGDP2的格兰杰原因。说明有效就业率是真实GDP增长率的格兰杰原因,但是GDP增长率对于有效就业率的增长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首先,宏观经济关系扭曲,奥肯定律失效,产出对就业的影响无法正常传递,导致出现产出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却不减,是造成中国经济偏离奥肯定律的宏观原因。其次,在短期内,我国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各自是非稳定的,表现出非一致性,但就长期而言,经济增长和有效就业表现出协同变化的一致趋势。最后,我国有效就业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体现了有效劳动的投入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但是经济增长却对于有效就业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是由我国的经济体制、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等经济因素和过剩劳动力转移、结构性失业等历史因素所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 (10)

[2]蒲艳萍.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2006(1)

上一篇:试析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补贴政策 下一篇:当前农村水利现状与对策之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