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农区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模式分析

时间:2022-10-26 02:22:34

我国传统农区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模式分析

摘要:我国传统农区为8省、2直辖市、1个自治区,可在农业竞争力分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根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不同分为六类地区,各类地区采用差异化的新型工业化探索发展模式。

关键词: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差异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011-03

一、传统农区区域界定

传统农区主要是指那些地形以平原为主,经济以农业(主要为种植业)为主,人口以农民为主的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

“在耕作制度的框架下,由地缘、农作制及社会经济特征差异,对我国农区进行的最新划分,全国分为十大农作区”,包括“东北平原山区半湿润温凉一熟农林区;黄淮海平原半湿润暖温灌溉集约农作区;长江中下游沿海平原丘陵湿润中热水田集约农作区;江南丘陵山地湿润中热水田二三熟农林区;华南湿热双季稻与热作农林区;北部低中高原半干旱凉温旱作兼放牧区;西北干旱中温绿洲灌溉农作区兼荒漠放牧区;四川盆地湿润中热麦稻二熟集约农区;西南中高原山地湿熟水旱二熟粗放农林区;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高寒牧区兼河谷一熟农林区。”[1]

在以上农作区中,河南大学耿明斋教授以一定的划分标准,划定传统农区主要包括“河北和河南境内太行山伏牛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大别山和长江以北、陇海铁路以南的苏北和淮北地区;山东省境内京沪铁路以西地区以及纵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中部的广大地区,实际上也就是东北、华北和黄淮三大平原的全部”(耿明斋,2005)。即主要是东北的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三部分,在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之间的区域,行政区划上包括黑、吉、辽3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以及包括海河平原和黄淮平原两部分的,西起太行山,东到海滨,北依燕山,南抵淮河附近的区域,行政区划上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和江苏部分地区及和北京、天津2个直辖市。除掉上述区域中的城镇地区,我们仅以次范围作为本研究课题的分析对象。

二、传统农区农业竞争力分类

我国许多传统农区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区 ,它们的粮食产量对稳定全国粮食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见表1。

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约束之下,传统农区的工业发展必须统筹考虑二者的关系。农业竞争力强、粮食产量高、占比大的地区,必须继续巩固农业生产的地位,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同时发展与农业相关度高的工业项目和产业及其他优势产业;农业竞争力较弱、粮食产量低、占比低的地区,可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较少受到粮食生产的制约。各地区可根据资源禀赋的差异性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摒弃“小而全”“大而全”,发展特色经济,使经济逐步走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通过扩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农户之间的交换量,发展市场经济。只有产品交换量增加,才会有初级产品的加工业、流通业的出现,才能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在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传统农区农业竞争力强弱、传统农区农业产量在全国占比大小进行基本分类,采取不同战略。根据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湖北省农业区域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SPSS14.0软件对全国2005年统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竞争力发展现状进行评分、排序和划类的成果, 我们把传统农区各省、市及自治区的农业竞争力划分为三类:

Ⅰ类:竞争力水平较强,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河南。

Ⅱ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包括黑龙江、内蒙、辽宁、吉林。

Ⅲ类:竞争力较弱,包括安徽。

三、传统农区探索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类模式

在传统农区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过程中,在各地区农业竞争力分类的基础之上,我们应进一步根据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区位条件等方面的不同,使不同地区采用区域差异化的发展战略。

1.在农业竞争力较强、传统农区农业产量在全国占比较大的Ⅰ类地区中(包括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江苏部分地区、河南),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以及农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因素,可将它们分为三大类型区域,制定不同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模式。

A类农区,是临近沿海和经济发达区的传统农区。这类经济区特点是地处非农产业比较发达的经济地带,周边的城市化水平较高,区位优势明显,资金和技术等比较优势明显。如地处长江三角洲边缘的江苏省部分地区和胶东半岛的山东省部分地区以及河北省沿渤海湾地区的传统农区。

以山东省西北地区的传统农区为例,这个区域接受京津冀都市圈和山东半岛城市群辐射,这些经济区具有人口多、经济发达、城市密集等特点,是农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而且背依内陆,面向沿海,铁路、公路四通八达,是华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这一区域的传统农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盐碱土低产土壤面积大、水资源条件薄弱、土地经营规模偏小、农产品商品率不高、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等原因,经济发展落后,与农业大区的地位不匹配,“农业大区,经济小区”、“产量大县,财政穷县”的问题突出。近年来,这一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逐渐增多,但土地经营规模并没有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而增大,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极为缓慢。务农劳动力素质不高,那些受教育程度较高、劳动力素质较好、思想意识较为开放的青壮年劳动力从农业的“外流”,对农业劳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务农劳动力的低素质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该区域可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现代化农业。努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紧制订并实施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蔬菜、水果、水产品、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较为详细的出口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增强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在建设好农产品基地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多次转化增值;利用周边有利的资金、技术、区位优势,构造以配套产业链为主的其他产业链形态。当产业链基本成型后,可利用通过产业集群所形成的产业基础,以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外向型农业和农业加工贸易出口中积累的经验和市场份额及较高水平的劳动力素质为基础,有选择地承接国际和国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工业,走外生型的新型的工业化之路。

B类农区,是传统粮棉主产且人多地少的农区。这类区域的特点是具有粮、棉、油等大宗产品生产的传统和优势,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生产基础较好,比如,河南省和山东省、江苏省部分地区。

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2008年的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油料产量居全国第1位;棉花产量居全国第3位;肉类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 根据河南等地传统农区农业传统历史悠久、农业分工细致、具备特色农产品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条件的特点,该区域未来发展的重点是:继续稳定提高粮、棉、油等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力调整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和无公害产品生产;同时,推进粮、棉、油等大宗农产品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推广“公司+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发展壮大中介、流通等组织,拓宽农产品收购、加工、转化、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化经营。由于这类传统粮棉主产区的农耕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所以可通过工业化吸收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多余的劳动力,发展劳动力资源密集使用的行业和产业。利用农产品深加工所形成的纵向产业链,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对特色农业资源进行产业化开发,将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并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知名品牌。在一定的区域内或一定的产业集聚区内,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地域性的生产系统。这样,可以做到各个配套企业不受区域主导企业的制约影响,利用其技术和产品的市场优势与其他区域的主导企业形成配套关系,增强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经过一个较长时期的分工与专业化过程,相互结成比较紧密的企业间业务共生关系。

C类农区,是受大城市辐射的传统农区。比如,北京、天津城市周边地区。这类区域的特点是依托城市,区位、技术、资金、人才、信息优势明显,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具有显著的多功能特征。该区域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方向是:发展现代化都市农业,同时,通过承接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涉农产业,来提升本地区的产业科技水平,促进转移企业和原有企业的技术进步,并最终推动传统农区工业化的发展。

因大城市人多地少矛盾突出,郊区农业必须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设施农业的道路,发展精品绿色农业。另外,在承接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涉农行业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技术密集型产业在传统农区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产业结构随着技术模仿和技术进步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相应地,农业产值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工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会趋于上升,进而实现区域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2.在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Ⅱ类地区中(包括黑龙江、内蒙、辽宁、吉林),综合考虑不同区域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以及农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因素,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型区域分别采取不同战略。

D类农区,是农业机械水平较高、人少地多的农区。主要包括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地区。东北三省地处东北亚中央地位,与俄罗斯、朝鲜为邻,并且临近日本和韩国。东北三省拥有丰富的林副特产资源,教育事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力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北三省耕地面积达21 526. 2khm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16. 55%。东北三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经营耕地达到0. 41hm2,远高出全国0. 13hm2的平均水平。 充足的耕地为该地区成为国家重要的规模化农作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由于东北三省地处内陆,全年降水变化剧烈、分布不均,农业自然灾害成灾率较高。而且东北三省耕地面积和水资源配合不协调,表现为水资源的相对匮乏。水资源相对匮乏制约下的单产不高是导致粮食产量比重和耕地面积不成正比的主要原因之一。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的黑土流失和水资源减少,特别是灌溉水资源的减少,严重影响了东北三省农业生产。

这类地区边贸活跃,所以应尽快达到农产品规格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以发展精深加工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由于东北三省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相对较强,所以应坚持“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的原则,在农区龙头企业内部建立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通过“产学研”结合,面向科技前沿,紧跟行业发展趋势,抓住技术改造和工艺创新等关键环节,提高加工层次和产品档次;坚持自主研发与借力研发相结合,与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发、合资研发,力争在产品研发上有新突破;使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尽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使精深加工的产品与营养、绿色、方便、安全的“餐桌食品”对接起来。在运用工业制造技术的同时,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原有工业技术的档次和功能。

E类农区,是生态脆弱区。这类区域特点是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水平低、特色农产品多、草地畜牧业和生态渔业的优势明显。如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风能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在大兴安岭的东麓、阴山脚下和黄河流域附近的嫩江西岸平原、西辽河平原 、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及黄河南岸平原的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是内蒙古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主要产区。但同时,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沙化严重,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针对该区域的特点,应采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的方针,加快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生态建设的步伐。处理好林牧的关系,积极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做到林业的同步增长,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粮食和作物秸秆资源,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的家庭养殖和专业小区养殖。调整畜禽品种结构,积极发展草食型畜牧业,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种植,提高饲料饲草作物产量,实行农牧结合,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畜产品深加工,多层次地增加附加值。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突出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和优势的能源、冶金、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化工、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具有明显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注重利用技术变劣势为优势,发展沙产业,用技术开发和利用沙区资源,发展以甘草、沙棘、沙生野菜、麻黄、沙漠景观、沙漠矿泉、沙漠温泉等为依托的工业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

缺乏农业竞争力的Ⅲ类地区(F类农区),只有安徽一省。综合考虑安徽省的农业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以及农业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业基础、区位特点等因素,可以看出,安徽省除长江流域的东、南部和合肥市周边外,西部和北部均为传统农区。这些地区地理位置偏僻,大多远离安徽省内工业化城市,依靠城市工业不断向农村地区转移扩散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性很小。但是,安徽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铜等38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煤炭储量近250亿吨,居华东之首。这些资源的战略价值可以成为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的条件。安徽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与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靠近,处于承接东部辐射和产业转移的最前沿。另外,安徽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环境状况良好。根据赵旭、吴孟(2007)建立的我国各省市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我国30个省市2005年城市化与环境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各省市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勉强调和型;第二种为不协调型;第三种为调和型,全国仅有云南、海南、安徽三个省份属于这一类型。该类型的特点是,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基本保持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可见安徽省的传统农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优势还是具备的,虽然在农业竞争力上安徽省不具有优势,但利用资源和环境优势,安徽可以走出一条少走弯路的工业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中艮,贾永飞,黄莉.农业现代化内涵、特征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J].价格月刊,2009,(1).

[2] 宋伟.传统农区工业化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2009,(5).

[3] 申茂向,祝华军,田志宏,韩鲁佳.中国农村工业化及其环境与趋势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5,(10).

[4] 郑秀峰.中国农村的产业发展及方向选择[J].经济经纬,2004,(2).

上一篇:国内外大学科技园区发展追溯 下一篇:阿玛蒂亚 .森对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