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探析

时间:2022-10-24 09:55:01

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探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目标,并做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等部署。实现这些目标,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尤其是农村残疾人。如何增加农村残疾人收入,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水平是重中之重。2006年“全国助残日”,召开“济南市首届农村残疾人进城务工洽谈会”,参会20余家企业与200余名农村残疾人达成用工意向,两年前,商河县组织32名农村残疾人劳务输出到淄博市早春集团,工资稳定,缴纳社会保险,残疾人及家属非常满意。实践表明,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村残疾人收入与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一)增加农村残疾人收入和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济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调查显示,济南部分地区农民转移劳务收入已占当地农民纯收入的50%。2002年至2004年,两年间农民劳务收入就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农村残疾人劳动力在城乡间转移就业对提高农村残疾人收入效果十分明显。

1998年以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长8.6%,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只有4.3%。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严重制约着小康社会全面建设。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把小城镇建设同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城镇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功能。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必将有力推动小城镇建设的步伐。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

新农村建设以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既可有效提高农村残疾人家庭收入,改善残疾人家庭生活,又可将城市先进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带入农村,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文明和谐稳定,加快新农村建设。

(三)农村残疾人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要充分实现经济、政治、文明的全面小康,经济上达到小康是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全面建设小康只能是“无源之水”,因而,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是农村残疾人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村残疾人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的现实可能性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转移提供现实可能。

受经济格局影响,我国劳动力资源存在着严重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流向是由落后的人口密集地区向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流动,就业结构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查显示,企业劳动力短缺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经济发达地区。从事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料制品加工等行业。

因工资缺乏吸引力、用工不规范、人口老龄化原因,使中心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必然。部分地区企业招不到工,缺的不是技工,而是普通劳动力。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村残疾人劳动力对企业来说更具有优势。农村残疾人文化素质偏低,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文化素质要求不高,健全人因工资低、劳动条件差等原因不愿在这些企业工作,而就业难使残疾人对待工作岗位格外珍惜,在工作中往往比健全人更专注,也更容易被企业认同。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企业对残疾人在就业岗位、生活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使农村残疾人愿意在企业工作。劳动力在局部区域、行业短缺及残疾人自身要求,使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成为现实。

(二)健全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为转移提供了制度的可能。

《残疾人保障法》以立法形式规范了残疾人所享有的权利,特别是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随着时展,国家把建立健全立法保障,细化保障残疾人就业权利有关内容,增强可操作性作为今后立法工作重点,确立了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的残疾人就业保障机制。《残疾人就业条例》,把法律规定的原则变成可操作的行政规章,规范残疾人就业工作。同时,国家大力加强司法保障、加大了行政执法力度,对没有履行相应义务,侵害残疾人劳动权利的行为进行司法干预和制裁,对违犯行政法规的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和处罚。政府还通过税收、基金、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刺激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增加对残疾人就业各环节的支持,实施促进和保护残疾人就业政策。残疾人就业保障措施的形成与完善,为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

三、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机制及配套措施

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有其特殊性,应以保障性就业机制为基础,积极实现以市场为导向的转移工作机制。

(一)采取保障性措施,推动转移。

按比例就业和福利企业集中安置就业是转移的保障性就业措施。对招用农村残疾人,与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残疾人劳服机构应视为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给予享受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政策,对超出规定比例安排农村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要对超出比例给予奖励,以此鼓励、引导企业招用农村残疾人劳动力。对不按规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应当征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是推动残疾人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适应形势的发展,同时,要拓展就业保障金使用范围,加大对农村残疾人教育、培训和社会保障的投入,对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提供支持。

集中就业是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之一。国家根据福利企业安置“四残”人员比例对福利企业给予相应税费减免,福利企业也需适时补充残疾人来达到政府规定的比例。因工种、工资等原因,一些城市残疾人不愿到福利企业工作。为达到残疾职工比例,招录农村残疾人到福利企业工作就成为必然选择。同时,政府应调整对福利企业的优惠政策,将对企业的优惠与残疾人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加大对福利企业的扶持及投入,支持改善残疾人劳动条件、待遇,加强教育、培训等。要深化福利企业改革,鼓励兴办福利企业,拓展福利企业经营范围,调整就业结构。参照先进国家发展模式,国家可投资建立庇护工场,安排弱智、精神残疾、多重残疾人等就业。

(二)实行服务“人本化”,推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应启动农村劳动力预备制度,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残疾人培训,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以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中心,把帮助他们顺利转移就业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把进城务工农民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免费向残疾农民工开放,努力为农村富余残疾劳动力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加强劳务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协作,围绕农村残疾人劳动力供求和跨地区就业,与劳务输入地建立固定的信息通道,在协商基础上签订协议,为农村残疾人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残疾人组织的作用,利用社会资源,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社会化就业援助体系。

切实保障和维护残疾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加强日常巡查和重点检查,健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通过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给付保障制度,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做好残疾农民工社会保险工作,促进农民工较多、工伤和职业病风险程度较高行业参加工伤保险;及时处理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对因拖欠工资、工伤待遇问题申请仲裁的案件,减免残疾农民工个人费用;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支持农民工加入工会,指导和协调工会与用人单位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集体合同。

(三)充分动员,为农村残疾人劳动力转移提供舆论支持。

政府保护残疾人就业,不仅要给予物质援助和法律、政策支持,还要运用各种宣传手段,给予舆论支持。目前,歧视残疾人社会现象还较为普遍,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为农村残疾人就业营造充满关爱的人文环境。

(作者单位系济南市残联)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中残疾人工作的切入点 下一篇:构建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