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3 11:20:15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科学新课标将科学知识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为以探究为核心的方式。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运用探究方式进行学习呢?

一、小学科学探究的意

在探究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和引导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即由“主体”向“主导”转变。学生则真正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体,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主动的探究和思考。

在进行小学科学探究教学时,教师要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按照“提问―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认知程序,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注重科学知识的获得而言,探究实验则更重视过程,注重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以及科学素养的培养。在传统的知识接受式教学方法中,学生直接接受确定的科学知识和教学结果,这时学生只是通过“干巴巴”的记忆来获得科学知识,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探究性学习方式下,学生通过探究过程,可以获得对科学的深刻理解,享受到思维的乐趣。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当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成功“自我发现”科学知识后,不仅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而且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满足,这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蚯蚓》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先提出自己对蚯蚓感兴趣的问题,然后记录下来,统计出一份“问题表”。接着让学生自己利用身边的资源,走进大自然,并用自己的双眼去解决其中自己想了解的问题,然后再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我原本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孩子们的有意注意力和自学能力都比较弱,所以我自己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资料查询和补充。然而,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却给了我一个惊喜。虽然没有一位学生对全部问题都作出解答,但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却都作了很详细的解答,有的比教师的解答还要精彩。在向大家作介绍时,学生也一改平时回答问题时怯懦的样子,神采奕奕地展示着自己的成果。这表明,探究式学习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

二、探究实验运用于教学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常见问题

很多教师都会按照《科学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大量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较多地设计探究性实验。然而,这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1)时间控制。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层次较低,他们的动手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消耗很多时间,再加上小学生的注意以无意注意为主,科学探究中往往会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就使科学探究的时间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传统课堂的40分钟已无法满足学生科学探究的需要。

(2)课堂调控。在科学探究性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就算教师准备得非常充分,也难免会经常发生一些意外。再加上学生人数多,活动空间又那么小,如果没有充足的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发动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还往往会出现失控的场面。

(3)探究效率低。在探究活动中,虽然我们保证学生都进行了动手操作,但是如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表面上学生整堂课都在动手,但实际上这种操作对于学生形成科学素养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也就是说这种探究设计的有效意义比较低。

(4)课前准备不足。科学探究性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非常多。而现在科学教师的课务繁重,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学习、研究,这就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也使科学探究教学很难落到实处。

.解决方法

(1)明确角色分工。作为教师,必须明确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分配。在以前的教学中,我经常会亲历亲为,什么都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挤压了学生的活动时间;而且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很短,教师过多的讲授,他们听到的可能只有一半,这样反而不利于探究活动的进行。因此,作为教师,要明确师生之间的角色分工,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讲解时要言简意赅,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合理安排教材。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探究活动。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3)做好基础准备。教育家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探究式学习的核心就是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法则。儿童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中。我们应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提供足够的物质载体,让学生发挥创造思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有前瞻性,从整体上做好学生探究所需的基础准备,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探究环境。

上一篇:快速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 下一篇: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将素材转化为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