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时间:2022-10-23 09:45:29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探究

摘要: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违背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阐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文末,从网络技术、主题活动、人文关怀、三大工程四个方面创新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

关键词:学生工作;以人为本;创新

长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改变,主体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全国高校开始探索一条以学生为本的创新型学生管理工作道路。

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网络媒体的普遍运用,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冲击了传统的学生教学模式,在市场经济带来自由平等的新观念同时,也滋生了大学生趋利性的拜金拜权思想,从而诱发个人主义,侵蚀学生的精神家园,造成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高校学生工作过分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教师权威,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传统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运用到学生身上,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必要性与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学生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传统的学生工作管理观念、方式和体制已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用新的思路加以改革和创新。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处于改革深化的重要时期,培养21世纪具有综合素质的大学生已势在必行。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目标不仅是让大学生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是让他们学会培养在新的环境中不断适应、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发展的能力。从道德素质、专业文化、健康体魄、创新意识、人际关系等方面综合发展学生的能力是21世纪大学生人才建设的要求。

高等学校面对新形势,应当坚持“四信”教育,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以及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功利化倾向明显、自我意识更强、集体参与度降低、心理问题突出等一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更需要对现有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进行创新,使之更加具有合理性、可行性。

(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重要性

首先,创新学生管理工作转变是学生管理长期以来沿用的传统管理模式,弱化服从性和权威性。重庆工商大学运用网络、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促进学生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

其次,建立以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推行学生管理工作社会化,开展全方位和多层次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系统。高等学校应当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引导为主,宽严相济,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个性化管理方式,有利于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再次,当今社会各种思潮涌动,大学生是接触社会最早的一个群体,创新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意识和参与意识,从而有效调动广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积极性。

最后,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不仅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对策研究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促使我国各类高校加快转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人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此外,高等学校还应响应市场需求,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路,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以网络技术为手段

高等学校应当结合实际情况以网络为服务平台,拓宽师生交流渠道,提供各种丰富的资源,加强网络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队伍建设。例如,通过建立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公开课、学生工作平台、电子图书馆等网站,利用网络技术,构建E-mail、BBS、飞信、博客等多层次化的网络互动平台,进一步拓展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空间。此外,还应加强教师教学培训,鼓励理想信念教育队伍借现代技术创新教育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保证学生思想在正确的引导上,及时有效地解决网络教育中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在创新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过程中,高校应当以特色活动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目的。例如在楼栋建立党员服务站,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推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开启了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模式;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群众服务意识;构建学习型社团,帮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的相关技能。

(三)以人文关怀为特色

以人文关怀为特色是指以学生为本,以信任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个性,并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因材施教,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其次,创新教育管理理念,由传统、单一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到新型、多重的平等式教育模式转变,以尊重、鼓励、支持为主,将关怀、真诚、责任融入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因此,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工作机制,转变辅导员角色,培育以学生为本的综合性教师队伍,是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四)以“三大工程”为核心

以重庆工商大学为例,该校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并于2001年5月正式成立通识学院。学院以“高情远致,和谐自由,博雅信达,经邦济世”的办学理念来说明和论证教育改革,创造性地形成以“通识博雅工程”、“导师领航工程”、“学长导航工程这”三大工程为核心的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模式。

积极打造“通识博雅工程”品牌,就是在通识教育的第一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建设“导师领航工程”,以资深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帮助与指导,保障了专业导师在学生成长中的主导作用;逐步推进“学长导航工程”,整合高年级优秀学长资源,以学长自身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充分发挥学长的“传、帮、带”作用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婧. 以生为本,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商业文化. 2012.6

[2]张权. 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以人为本.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6

[3]刘爱国. 学生管理工作创新的几点做法. 新校园理论版. 2012.7

上一篇:《黄帝内经》中独特的象思维 下一篇:浅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