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22 01:14:39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职业生涯规划是当前各高校职业教育的热点,同时也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作为一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普及和开展深有体会。本文试图通过自己的分析和论证,找出普遍存在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问题和短板,最后给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策

一、职业生涯规划涵义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从定义可以看出,这种规划是从自身出发,以学生为依据,以学生为目的,用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方法将就业与微观考量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对在校大学生的人生进行的计划性指导。

二、职业生涯规划在高职院校的现状及问题

(一)高职院校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的高等教育,它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因此,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贯穿了学院建设的各个方面,但目前存在着一种现象,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的选择和方向缺乏很深入的了解和指导,学生只是为就业而就业,学院本身一味追求就业率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和心理层面的建设,导致学生毕业后面对工作不能保持热情,抵触情绪严重,甚至出现违反劳动合同等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初步发展

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点,是大学生树立就业自助观念和自强意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高职院校目前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和智力支持,如引入大学生职业测评系统、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这些环节的设置无疑加强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也使得学生就业向着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三)高职院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中处于劣势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是推广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方法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将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充分表达出来,还可以提高参赛者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以职业人的形象出现能够更直接的让学生体验职场的感觉和氛围,以及职业赋予的个性与气质。但目前高职院校每年的参赛情况不容乐观,和本科院校交流中往往出现“陪太子读书”或“有人气没成绩”的尴尬境地,学生素质的限制和辅导老师水平不高都是缺乏竞争力的因素,但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和研究不够透彻或许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四)高职院校具有后发优势

国家针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不断推动使得全国就业系统正在研究制定一套行之有效、标本兼治的就业指导方案,一些重点高校通过理论体系建设、就业工作机制完善以及市场与高校无缝链接的实现率先确立了就业工作新模式的建立,就职业生涯规划而言,很多重点高校都走在了前面。而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等方面起步较晚,起点较低,虽然暂时有较大差距,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可以最大程度的吸收好的经验和方式方法,摒弃旧观念和效果不好的工作模式,对于高校间的经验交流去粗取精,是高职院校的后发优势。

(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院校收效不理想

高职院校较之本科院校无论从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差距,因此,对于这门重要的课程,从理念的灌输到课程的宣传都不甚到位,学生无法对职业生涯规划产生浓厚兴趣和学习动力,教学目标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导致这种教育方法流于形式,无法对学生产生直接效果和深远影响,因此如何顺利有效的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成为就业指导工作中一个不容回避且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对策及解决方案

(一)高职院校应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投入足够重视

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应该从大一入校开始就列入日程,让学生踏入大学校园的一刻起就产生紧迫感,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和长期学习计划,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并通过大二大三的学习实践修正或及时调整目标,做到不盲目,不盲从,学生毕业时才能以轻松沉着的心态来应对社会的压力和职场的挑战。

(二)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体系

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劳动一线输出实用型、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因此学校应建立一整套完备体系,将网络、课堂、调查访问、心理辅导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建档备案、跟踪调查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辅导,帮助学生加深对专业、职业及社会的认知,使其及早的从“眼高手低”的状态中走出来,切实加强学生专业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三)提高参赛水平,提高学生素质

高职院校不乏优秀的、各方面素质都很高的学生,但高职生往往在知识水平、美学欣赏、心理素质、大赛经验等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承认差距才是我们进步的动力,因此我们要真正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出发,因材施教,鼓励并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资源充实提高自己,例如充分发挥社团协会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让更多的学生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

(四)教师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有待加强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却常常需要具备系统、专业、有针对性知识储备的教师,能够科学的辅导、引导学生,但高职院校对就业的重视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过去没有就业指导方面的专业性教师,目前在各学校负责就业工作的教师有相当一部分是由其他专业转过来的,很多教师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自学理论,逐步掌握就业指导的规律和方法,专业知识存在先天缺失。而在因此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必须要从专业的角度弥补充实自身的知识结构,不但要实践的好,更好掌握一套科学有效的理论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虽然是就业指导工作其中一个环节,但其重要性却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和未来人生的设计,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正是用帮助学生、服务学生的方式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从而使高职教育能够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健康发展。

上一篇:浅谈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考试制度的转变 下一篇: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