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情感教育

时间:2022-10-21 09:31:04

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情感教育

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而且有利于从经典作品中吸取生活、思想和文化的养分,有利于通过对文本的咀嚼、品味、感悟人生。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相关要求。要求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并且要求这种培养不能生硬地进行,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自然地融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情感教育,还要想方设法将这种教育巧妙地融汇在语言文字教育过程中,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就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源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情感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技巧教育,而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教育,是一种精神世界层次上的教育。

欧洲启蒙主义哲学家狄德罗曾这样论述真善美的相互关系:“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和善之上加上一种稀有的光辉灿烂的情景,真或善就变美了。”

相关心理学研究证明,情感是人类主观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人们创作文学作品无一不是出于情感的需要,人们阅读文学作品也大多是出于情感需求。在文学家笔下,“情感”是一个宽泛的领域,既包含丰富的情绪、情感表现,也包含产生情感的各种复杂情境,更包含千般妩媚、万种波澜的内心体验。

在母语教学中,特别是在汉语阅读教学中,各种情感往往和大量的基本知识和概念融为一体。我们祖先在创造汉字的时候已经将大量的感情寄托其中,汉语词汇的感彩就是一种天然的“胎记”。

阅读那些温暖的文字,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朗读出声,抑或在久久的静默中泪湿眼睫。悲悯的情绪,心灵的关怀,人性的尊严,永不言弃的理想与信念,在无数个鲜活而细腻的事件中,我们感受教育,感受成长,感受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尊严,这些让我们在阅读中追索。

文章不是冷冰冰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有的情感脉搏和感情激流,这是作者赋予的,我们在阅读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创作时“情动而辞发”,读者阅读时必须“披文以入情”。在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首先熟悉作品,深入品味作品,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脉络。在此基础上,巧妙地设计,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入情入境”地了解作品,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被作品感染,受到情感熏陶,得到美感享受。如果教师自己对作品不熟悉,没有读通、读懂,不喜欢,甚至厌恶,就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他的教学必然是生硬的,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必然是口号式的,也必然是无效的,甚至会造成负面效果。要想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教师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做好作者、教材编者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爱”在情感教育中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教师的情感直接作用于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受到感染之后,就有可能互相感染。同时,自然地学生会感染自己的父母。学生爱父母,爱同学,进而自然地爱自己生活的社区,并对自己周边的一切培养起浓厚的兴趣,爱自然,爱国家。教师教学中充满激情,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浓厚,教师的情感教育才能落到实处。

与其让学生探讨“我与祖国”这样的话题,不如引导学生认识周围的环境;与其让学生探讨环保的意义,不如带领学生到社区去捡拾垃圾;与其让学生畅谈如何热爱家乡,不如引导学生为建设家乡,维护家乡的良好形象做出个人的贡献。在教育中再也没有比爱家乡、爱祖国容易成为一种口号,人们容易在高喊口号中迷失,在口号狂欢中,人们甚至会忘记口号是什么,更不会去思考口号有什么意义。一些高尚的词语变成毫无意义的空谈,在一次又一次重复中,变得平淡,甚至可笑,这是很可悲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的父母、同学,进而关注周围那些需要我们帮助的人,用心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学会在别人痛苦的时候给予真诚的同情和关爱。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我们周围的环境,关注教室、走廊、校园、庭院,进而关注我们生活的社区,尽自己最大努力将这些地方保护好,认识到值日生、校工、马路保洁员、社区清洁工、邮递员等这些平凡劳动者劳动的价值,尊重他们的劳动,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尊重我们身边那些平凡的劳动者,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主动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并在具体劳动中得到锻炼,产生感悟。

我们的语文课堂是可以延伸到多方面的,在情感教育从文本融入生活的同时,我们就可以这样快乐地仰望星空,我们可以无限地拓宽生命的深度和长度。在文字中找到思想的灵魂,人性的悲悯,对未来的期望,对人生的思考,对死亡的态度,对亲情的理解,很多事情不仅仅是一句空的口号,而是触及心灵,在现实中实实在在的积极行动。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可以自由地在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中穿行。不断地挖掘我们的教材,将文本中的精神内涵融入情感教育之中,把握好教师的引领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知识的生成过程,鼓励个性化的阅读和多元化的解读,但并不是绝对地放任自由,而是有客观化的标准。

我们引导学生拓宽课外的阅读,就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地带领学生阅读优秀诗文和经典著作,采取师生共读的方式,交流体会,读写一体,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整体,而阅读是其中的关键,我们在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为学生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

因此阅读教学中加入情感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而学生成绩的提高也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朱昌元,《语文——生命的栖息地》,长春出版社

2.朱迪,《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4.闫学,《当教育作为一种信仰———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日子里》,《江苏教育研究》,2009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名词的英译 下一篇:大型IGCC电站燃机变频启动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