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管理改革探究

时间:2022-10-21 02:28:10

中职教育管理改革探究

一、中职教育管理现状及其原因

(一)中职教育管理现状

1.中职教育管理的环境复杂性

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社会将中职教育视为“低端”教育,认为,中职教育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中职教师施教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不强。此外中职院校间相互诋毁搞恶性竞争现象较突出,教育管理理念滞后,难以满足中职教育管理需求,同时中职院校综合管理层次多、复杂性较高。

2.学生文化素质偏低,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实际上,多数中职学生初中学习成绩欠佳,整体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给中职教育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另外,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足,需要在教师的督促下进行学习。

3.学生个性发展缺陷,心理问题突出

个性实质上为一个人具备的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能够全面、准确揭示出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与高职教育不同的是,中职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中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对上中职感到自卑,对自身的未来充满迷茫,久而久之便使得这部分中职学生个人发展形成重大缺陷,心理问题逐渐加重,此时若中职院校与家长不能合理有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极易引发学生非理。

(二)造成中职教育管理问题的原因

1.对学生的关心力度不够

事实上,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未实现与学生的及时沟通、交流,使得学生对教育管理者形成畏惧感。此形势下若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难以得到及时帮助解决,既会影响学习效率与质量,又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2.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与教育管理体制

一方面,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多数中职教育管理者责任意识薄弱,不能正视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始终认为,中职学生诸多不良行为是由学生自身造成的,与教育管理者无关,因此对中职学生的各项不良行为持不关心态度。市场经济背景下,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以薪资决定付出,究其原因在于中职院校缺乏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未明确中职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权限,致使中职院校管理者积极性不高,责任感不强。另一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中职院校同时受生源质量、师资构成及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科学的规范,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实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3.教育管理方法不规范

教育管理方法好坏直接关系到中职教育管理水平高低。调查发现,在中职院校内,若学生发生问题,诸多中职教育管理者并非深入挖掘造成问题的原因,而是一味斥责学生,如此不仅不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还会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服从教育与管理,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中职院校教育管理难度。

二、推进中职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举措

(一)转变教育方式,大力推行关爱教育模式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中职教师认为,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思想素质差、学习态度差及学习兴趣低,对待学生形成“孺子不可教,朽木不可雕”的错误教育观念,在对中职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推行“看管式”、“放羊式”模式。实际上,中职教师的上述做法既会影响到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又不利于学生发展。为此,要求中职教师放弃以往错误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方式,结合教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管理,大力推行关爱教育模式,依托多种有效手段准确、全面了解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客观公正评价学生,合理调整对学生的评价角度与标准要求,重新唤起中职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与兴趣。此外中职教师还应依托关爱教育模式帮助中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中职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三自管理”的效能

“三自管理”指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受年龄、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自我意识较强、自我表现积极性较高,所以推进中职教育管理改革关键要充分发挥中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三自管理”的效能。

(三)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形成弹性管理

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实质上为一种稳定、规范的特有教育资源,该制度为中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依据。实际上,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关键在于健全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推动管理者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调查发现,我国多数中职院校教学课程被设置为四大类,包括必修公共课、必修专业课、选修限定课及选修任意课,已构建起健全的选修制度,推行富有弹性的职教培养模式,实现了笔试、口试及操作三者有效结合,同时中职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引入“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方案,建立起完善的实训教学体系。实践表明,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既能充分发挥中职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上一篇: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 下一篇:现代体育教学中介入拓展训练的必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