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就业机制构建研究

时间:2022-10-21 03:41:12

中国女性就业机制构建研究

任何一个系统或组织的运行都有其规律性,要保证其良好运行,建立起良好机制、用制度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构建女性和谐的就业环境、解决女性就业问题、实现男女平等就业的关键是要建立良好的就业运行机制。本研究拟以四川省女性就业为例,探讨如何构建女性的就业机制,为解决女性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一、女性就业机制及其结构

就业机制是指由多个结构部分或变量组成、遵循一定方式对就业行为和就业现象产生相对运动或影响,并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相互联动过程及其运行机体。它直接作用的结果是使就业容量或就业效力产生变化。把就业机制概念以一个最简单的函数关系表示出来,即下式:

CE = f(M)(就业机制函数式)

其中,CE表示就业容量(capacity of employment),M表示就业机制(mechanism of employment)。M本身是由多个变量组成的总体系统,它由许多个子系统组成。就业容量与就业机制子系统M息息相关。

现阶段我国就业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都十分突出,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效率是解决这两个就业矛盾的根本途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建立良好的就业机制,使M的子系统之间组合良好,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

就业机制作为某一国家或城市一定时期内就业安排的总体运行系统,可细分为若干个相关的子系统。就业运行机制应包括国家宏观调控(包括法律法规制定与监督、就业政策制定等)、企业用人激励、个人教育和培训、劳动力市场运行等子系统。本文将女性就业运行机制机构确定为就业政策制定机制、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机制、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雇佣女性劳动力的激励机制、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机制五个维度进行探讨。

二、女性就业机制的构建

(一)完善女性就业政策制定机制,为女性就业提供政策保障

首先,要使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即意味着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政府的公共决策主流。性别主流化所提倡的是一种价值,一种思维方式,它希望通过对现有政策的检讨和反省,重新打造一个符合性别正义的社会。政府要将经济社会发展、两性就业机会平等与妇女发展相协调的理念纳入各级部门,在政策制定和调整时要适当向女性倾斜,强调差别照顾与保护。

其次,选择促进女性平等就业的公共政策。实施积极的性别对待和保护政策;加强对女性的教育与培训,通过改变女性的意识,提升女性专业能力水平,从根本上增强女性就业竞争力;确定推动女性就业的公共政策目标――就业机会均等和男女同工同酬。

再次,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开通妇女就业多渠道化。增强社会保险金中用于劳动者就业风险支付的资金,保证女性失业人员走向新的就业前获得必需的保险;建立社会就业支持系统,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促进女性就业中的作用。

(二)完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监督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益的平等

要完善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的法律体系,建立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法规。政府要制定出有利于男女就业机会均等的就业法规,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注意各项法律之间要相互支持,重新审视与两性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分析其对女性的需求是否重视和满足;制定法律法规的具体细则与规定,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同时,要完善劳动力市场监督机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其他非政府组织为辅助的监督机制:政府设立专门的性别平等政策评价机构和监督机构;在市场监督管理上加大执法和政策指导力度,规范企业和劳动中介机构的用工行为;劳动部门设立“性别平等”监督办公室,劳动市场应设立监督投诉窗口;妇联等非政府组织应充分发挥维权作用,保证受到性别歧视的女工有畅通的投诉渠道。

(三)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扩大女性就业容量

女性就业归根到底要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扩大就业容量,才能为女性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就业困境。尤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因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大,给就业带来的机会增加最明显,不仅可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为女性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更好的平台。

保障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提高女性就业数量。要确保公平竞争贯穿于男女两性的职业生涯全过程;应规范对非正规就业市场管理,规范劳动合同、劳动保险社会化,完善劳动仲裁等;对聘用女性超过一定比例或相对较多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聘用女性。

扶持女性创业,扩大女性就业渠道。落实政府优惠政策,反馈女性创业者的需求,解决女性特有的困难等;对女性创业者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体现对女性关怀支持的特点;营造女性创业的社会氛围和环境。政府应引导整个社会营造一种社会舆论,为女性创业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女性创业。

(四)完善关于雇佣女性劳动力的企业激励机制,保障女性就业准入的平等性

企业不愿意雇佣女性的重要原因是女性的生理因素,尤其是女性的生育期会增加企业成本,给企业造成损失。但是,人的再生产具有社会性,这一再生产的成本应由全社会来分摊。应建立关于女性生育费用的社会补偿制度,也就是对企业接受女性就业所带来的“性别亏损”要给予合理补偿,把原先要求由个别企业支付的成本转化为社会支付;对雇佣女性较多的企业采取适当的奖励或税收减免政策,提高企业雇佣女性劳动力的积极性,逐步消除就业准入方面的性别歧视。

(五)完善女性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机制,提高女性就业质量

目前我国女性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偏低是女性在就业过程中遭遇不公平待遇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女性自身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要抓好义务教育,努力消除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进一步提高女童入学率、升学率;通过一些特殊优惠政策,对家境困难的女性进行减、免、缓交学费制度,并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女性教育基金,帮助女性完成学业。提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建立终生教育体制和灌输终生学习理念;加大女性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力度,充分开发和利用女性人力资源。

总之,只有建立完善的女性就业机制,从根本上改变女性就业人数比例下降、就业质量不高、就业权益得不到保障等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现状,才能推进性别关系的和谐、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性社会学与性教育研究中心科研课题(编号XXYJA0701)的研究成果〕

(吴敏,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王君旭,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上一篇:交强险实施中限额与费率全国统一问题探讨 下一篇:浅析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