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不同级别身体形态的研究

时间:2022-10-21 12:30:09

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不同级别身体形态的研究

摘要:以参加2003年全国散打冠军赛(郑州男子赛区)的各省队部分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身体形态指标的测试、统计、分析,探讨了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体格、身体成分、体型的特征。旨在了解运动员身体形态现状和某些规律性的特征,为散打运动科学性的选材、训练,合理的选择级别,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散打;身体形态;体格;身体成分;体型;选材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2―0215―03

现代散打运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随着竞技水平的快速提高,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运动员的身体形态与运动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进行测定研究,以探讨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基本特征,为散打体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为运动员科学选材,有效地控制体重,合理的选择级别提供客观依据,并为正确安排营养膳食,科学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抽取参加2003年“塔沟武校杯”全国散打冠军赛,各省队部分运动员106人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20.9±1.95岁。训练年限5.8±1.99年,其中世界、亚运会、全国冠军15人,全国比赛前九名52人、前十六的运动员74人。

1.2研究方法 测试法与数理统计法。依据体育测量评价身体形态标准方法对有关指标进行测试。通过SPSS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显著性检验为T检验,显著水平为P

2 结果与分析

2.1不同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的体格特征将不同体重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的原测形态指标共26项和派生形态指标共20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体重级别之间的形态差异是非常显著的,而且体重级别相差越大,形态差异也越多并且越显著。而反映运动员身材比例的派生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的比率却显著地低于原测形态指标。由此可以推断,虽然不同体重级别之间形态指标差异显著,但运动员身材比例方面差异是比较小的,而相邻体重级别和间隔1级之间这种差异更小,这就为运动员体重升级奠定了形态学基础。

从专项角度考虑,在散打运动员的选材和比赛时,两个级别中选择其一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两个级别的运动员形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参考依据。统计结果显示如下:48与52kg级运动员之间,除大腿围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身体长、宽、围度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48 kg级运动员可增加体重直接参加52 kg级的比赛,在身体形态上不处于劣势;52与56kg级运动员相比,身高、上肢长、颈围、上臂放松围指标有显著性差异,但其他指标上没有显著差异;56与60kg级的运动员在身体长、宽、围指标上无有显著性差异;60与65kg级运动员比较,在身高指标上无显著性差异,但65kg级的运动员更加粗壮,躯干、四肢发达,在宽度、胸围、四肢围度上,都高于60kg级运动员,有显著性差异;70 kg级运动员身高、臂展上都大于65kg级运动员,且有显著性;但与75 kg级运动员比较,身高、臂展、大腿围指标都较低,差异显著;80与75kg级比较,虽然在身高上不占优势,但胸围、大腿围大,体格粗壮,具有显著性;85kg级运动员明显在身高、四肢指标上高于80kg级运动员,显示有显著性差异;85 kg与90 kg在身体长度、宽度、围度指标以上都无显著性差异;90+kg级运动员围度指标上,比90 kg级运动员有绝对的优势,差异非常显著。

综上所述,在48~52、56~60、65~70、75~80、85~90、90+k异之间,除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无明显差异。因此这些级别的运动员跨级别比赛,由于在身体形态上不处于劣势,体围指标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能达到各级别优秀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要求,所以他们跨级别比赛时较为容易。若再跨一个级别比赛难度就较大。这一结论可以为第十届全运会散打设项为50、58、67.5、77.5、87.5、90+kg以上提供了形态学上的理论依据。再从60与65 kg、80与85 kg身体形态上的差异性有很大跨度,这能进一步把11个级别分为小(48~60kg)、中(65~80 l唱)、大(85~90+kg)三个级别的分级也提供了形态上的依据。

2.2不同体重级别散打运动员的身体成分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随着运动员级别的升高,体密度变化不大,且不成规律变化;随着体重级别的增大,体脂百分比有增加的趋势(图1),对各级别之间相互比较有一半有显著性差异(P

根据前人对散打比赛时的能量代谢特点,散打运动员不仅应具备良好的无氧代谢能力,也应具备很好的有氧代谢能力。又据国内外研究报道,去脂体重与机体各种代谢有关,特别是与无氧代谢能力和最大有氧代谢能力关系密切。因此,在散打运动员选材时,教练员应注意各级别间运动员体脂含量的均衡性,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体脂百分比应较低;在训练时应根据不同级别,不同运动员体脂含量进行控体重和安排运动量,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具备合理的体脂百分比,适当增加去脂体重,提高无氧能力和最大有氧能力。

2.3不同体重级别散打运动员的体型特征 为了获得优秀散手运动员的最佳体型,对11个级别运动员的测量结果进行研究,统计结果显示(表1),其体型3因子均值表现为:随级别增大,内因子均值、中因子均值也随之增大,而外因子均值则随级别的增大而减小。各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体型特点为:随级别的升高,体型由外胚叶性一中胚叶型逐渐向中胚叶型转变,即肌肉、骨骼逐渐发达,皮下脂肪含量逐渐增多,但其含量的比例相对较少,体型更加匀称。由男子各级别体型分布图(图3)可见,随级别升高,体型分布点由靠近外、中胚叶区角平分线附近的区域较陡直地向偏左上方的方向延伸,即向中胚叶区正中区域延伸。散打运动员的体型从总体上看,中胚叶成分占优势,表明运动员的骨骼肌肉发达,皮脂含量相

对较少,四肢较粗壮。以此来适应强对抗性的比赛中击打与抗击打、摔与抗摔能力。

2.4我国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与一般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将优秀散打运动员(前9名52人,以后简称优秀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后9名41人,以后简称一般运动员)的形态原测试指标和派生指标进行比较,统计结果显示(表2),优秀散打运动员的长度指标虽然大于一般运动员的指标,但四肢、躯干比例匀称,这易于使用拳法、腿法、摔法的配合,全面发挥技术,在比赛中争得优势。从优秀散打运动员帕格休指数、臂围指数、腿围指数、劳累尔指数和威尔维克指数较一般运动员大,表明优秀散打运动员的体型比较粗壮。上臂肌肉体积和横断面积大,肌肉发达,收缩能力强。上肢力量强应是优秀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的重要特点。从专项技术方面分析,较强的上肢力量不仅易于击打重拳,更是实施抱摔不可缺少的素质条件。下肢有力,便于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运用摔法和抗摔。腿围相对大,有利于下盘稳固,这不仅对各种技术的施展有利,而且更能发挥腿法的威力。且身体的充实度和发育发达程度较一般运动员好。所以优秀散打运动员在身体形态表现出攻击距离长,在力量和肌力上占优势的特点。

另外,我们从不同水平等级运动员的体型分值表(表3)发现优秀散打运动员体型分值均数为1.65―4.41―2.60,一般运动员体型均值为1.82―4.34―2.77。散打项目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击打与抗击打、摔与抗摔,体型趋向于粗壮型发展,肌肉力量大,击打与抗击打力强,且利于摔与抗摔,有利于激烈的比赛。所以,教练员选材时要注意选拔躯干部发育良好,身体稍粗壮型的运动员。

3 结 论

我国不同级别男子散打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指标上有显著差异,但身材比例却大部分是相同。说明不同级别之间运动员的体形是相似的。这一结果为运动员体重升级及科学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第十届全运会散打设项提供了形态学上的理论依据。

随着运动员级别的升高,体密度变化不大,且不呈规律变化;随着体重级别的增大,体脂百分比有增加的趋势,但去脂体重的绝对值增加,相对含量降低,即级别越大,运动员去脂体重的相对含量越低。在训练时应根据不同级别,不同运动员体脂含量进行控体重和安排运动量,这样才能使运动员具备合理的体脂百分比,适当增加去脂体重,提高无氧能力和最大有氧能力。

我国散打运动员的体型从总体上看,中胚叶成分占优势,表明运动员的骨骼肌肉发达,皮脂含量相对较少,四肢较粗壮。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与一般运动员相比在身体形态总的表现为攻击距离长,在力量和肌力上占优势的特点。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图表、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标依据与内容 下一篇: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心理环境中人际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