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徒制下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探究

时间:2022-10-20 08:19:38

认知学徒制下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探究

摘 要:认知学徒制是认知科学发展的产物,是与当代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不谋而合的一种教学体制,是对学术教育和传统学徒教育的提炼修补。区别于学术教育的高职课教育显现技术特性,认知学徒制体制推动了高职语文课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语文课;教学改革

认知学徒制是在传统学校教育和手工学徒制教育弊端逐步显现的背景下,为满足现代工业、知识经济、多 元人才发展的强力需求,出现的一种改良型现代教育理论。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与人类的进步需求密切关联。强调职业技术教育是为了提升公民的职业能力和技能 发展,以主观意识的创新实践缩小教育与工作之间的距离。

1 、认知学徒制的内涵

认知学徒制最初由柯林斯(Allan Collins) 和布朗 (John Seely Brown.)等学者于1989 年基于情境学习与情 境认知提出的一种具有开拓价值的教育理论。所谓认知学徒制(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是一种从改造传统学 院派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 心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学院教育是以独立知识点的归纳讲解为前 提的高等基础教育、通识教育,课教育,实际解读为广泛的课基础教育,其内部知识结构老化滞后,理论性强,机械知识和技能被分化为两个独立实体进行传达理 解,忽略了知识在技能中的应用转化和深入推理等高级 技能的培养。传统学院教育的最终成果与社会需求的矛盾频现。 发生在工作场景中的传统学徒制,师傅是基层行动 示范的引导者,学徒是所见即所得的过程模仿性学习 方,缺乏将系统性知识有机整合进教学的智慧。其合理内核技术在于有效学习环境中的可视化工作步骤,工作处于社会任务中,具有社会价值,学徒作为边缘实践者 共同参与真实的社会工作,解决真实的工作问题。 认知学徒制融合教主导和学主导的两类独立体质于一体,是两类体质运作成熟后的理性提炼与完善。认 知学徒制强调学习者意识的主观能动;强调高阶认知技能(元认知技能)和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徒行动方面的研究;强调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强调脑行动能力大于手行动能力;强调真实、复杂教学情境中的学习研究。

2 认知学徒制主要观点解析

2.1 认知学徒制强调认知技能和思维能力的高阶化学生将教师的演示、指导、技术支持等信息进行可视认知,将深度理解的领域知识穿插于任务处理过程 中,用高阶思维学习如何学习认知,结合复杂的推理思维,完成一次真实技能实践任务,并展开清晰表达、反思和探究等延续性任务。其有效认知、任务运作、应用方 法、思维方式等延展至若干相似复杂任务。有意识的高阶认知和思维的提出旨在告别学校教育的零碎概念性知识和零散物理性技能,强调对知识的 理解深度和知识重组的应用技能,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要 求提升为知识的组织处理能力;强调怎样有效学习,获取策略性知识的能力;强调高级技能的培养;强调认知和思维过程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达到对认知技能、思 维能力的高阶化要求。

2.2 认知学徒制提倡教学情境的真实性、社会性传统学校教育被认为是说教无力的知识海洋,重言传而乏身教的讲台与课桌的授课状态,与社会工作情节严重脱节。认知学徒制本着实感教学体验,激发学生内在动机,利用社会合作,将知识应用在特定的真实情境中,重点是可以延伸应用在多种情境中。介于真实、复杂情境中的产业化教学,认知的优势显而易见。若干知识在真实应用情境中转变为社会工作技能,培养了学习者 “高级认知、元认知技能、问题解决、处理复杂任务的能 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等。

2.3 认知学徒制强调教学任务的复杂性、多样性递增原则教学任务建立在真实任务的基础上,设法设计逐步复杂、多样的教学任务是为了让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 程中学会常用的基本技能,应用更多的概念和实作技能。任务复杂化是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由浅入深,由易渐难,因此复杂性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任务过于简单达不到既定的目标,相反过于复杂一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知识的多样广泛理解,便于复杂学习任务中的不断变化应用,锻炼学习者 将知识向学习情境中的迁移能力,知识的组织与其植入教学任务的能力。

3 、认知学徒制与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的触合点

带有功利性的认知学徒制教育理念存在合理性不仅是它的有用性,更是对学术性课程的一种补充,也是保持现代教育平衡的必要手段。课教育教学改革建设力求保存实力,且在新局面的高职教育改革竞争中崭露头角,扩大竞争优势,拓展竞争层面,需要的是一种创新型的适宜机制。认知学徒制在某种程度上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不谋而合,且存在进一步融合上升的空间。

3.1 认知学徒制为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打开新思路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取决于改革层的清晰思路和决策层的正确抉择;取信于优质毕业生的数量和他们工作中的高效实绩;依赖于教学实践的创新探索与摸索;取悦于变化的现代职业市场竞争形势。基于新型认知学徒 制观点提出采用真实情境和应用情境开发高职语文课课程,将理论实践化,将认知技术化,改进高职教 学实践的过程与方法,改善理论与实践的独立关系,用 技术知识指导真实职业环节的有机应用,用新思路诠释 高职教育高等性、职业性、技术性、应用性的新层面。高职语文课教育可以在学术教育主流文化中另辟蹊径,出奇制胜。

3.2 认知学徒制为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展开新思考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职教育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人为的变化中,哪些是不能改变的,哪些是可以改善的,哪 些是需要颠覆的,始终缺乏足够的理由。在人类行业竞争发展的当代,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复杂而系统 的工程。新体制的提出是基于旧教育的短板而产生的, 基于教育产品的现代需求而产生的,随着认知学徒制的 深入研究开展,高职课教学的改革有了新的方向。比方说语文课课上某一项设计任务,先从简单的局部或细节设计入手,再到复杂的整体设计,指导设计的设计方法也是从容易掌握的具象仿生法到抽象联想法。认知学徒制对高职语文课教育改革的影响是深 刻和广泛的,加强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的优化思 考和行动。

3.3 认知学徒制为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完善新改革一些高职课教学为适应现代教学改革形势,为改革而改革,仍保留传统科目授课课堂,增设设计工作室,两位一体的做法尴尬难融,孰轻孰重,谁主谁次,难以取舍,无法真正实现颠覆旧体制的新改革。高职语文课应大刀阔斧摈弃传统教学课堂,按该课技能课程设置工作室,配备完整的教学软硬件,组建工作室教师团队,用认知学徒制体系指导工作室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是在对应工作室或相关企业完成。

4 、结束语

认知学徒制的研究已成为支撑高职语文课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对现代学术教育、高职教育产生极大的影响,但认知学徒制的研究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影 响还需逐步系统深入。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342.

[2]陈家刚.认知学徒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唐小俊,顾建军.技术知识观视角下的高职课课程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0) .

上一篇:微课在开放式教育中的探索 下一篇:论公路石灰土路基施工技术及病害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