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城市创新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10-20 07:15:03

煤炭城市创新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摘要:创新文化是能够激发和促进组织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的组织文化,是基于知识进行创新的本质。煤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进行创新,而创新的持久动力则来源于

创新文化的培养和建设。受煤炭城市形成原因及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其创新文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煤炭城市创新文化建设可从价值观念、制度行为和环境条件3个维度,分别在个人创新文化、组

织创新文化和社会创新文化3个层次上构造创新文化体系。

关键词:创新文化;煤炭城市;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74-03

引言

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文化、政治与经济相互渗透和交融,关系越来越紧密。文化对政治和经济的深远影响让我们意识到文化建设是保障政治稳定、强大,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措施。我国大部分煤炭城市正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间,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进行创新,而创新的持久动力则来源于创新文化的培养和建设。

一、知识、创新与创新文化

知识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创新的基本条件。但有了知识而没有创新文化的引导,创新则缺乏主动性和持久的动力。创新文化是能够激发和促进组织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的,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组织文化,它是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形式的统一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制度体系以及组织氛围、领导风格等内容。创新文化的核心是促进组织知识共享[1]。创新文化的作用渗透在创新的产生、创新过程和创新结果应用的整个生命过程中。Meng- leiMonicaHu,Jeou-ShyanHorng,Yu-HuaChristine(2008)[2]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团队的创新文化有利于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的结果又形成了更高的组织创新绩效。李前兵(2009)[3]通过对山东、江苏、浙江、安徽4省范围内多家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也证实,企业的创新文化与企业的创新动力正相关。

基于以上概念和原理,将组织创新文化延展到城市区域的范围,研究创建怎样有利于知识创造、知识共享的创新文化环境是煤炭城市通过创新进行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二、 煤炭城市创新文化的特征

孙建国、李晓轩等(2006)[4]认为,创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价值观念、制度行为和环境条件3个方面。这与前面提到的创新文化的概念是一致的。从这3个维度来观察,煤炭城市的创新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一) 价值观念落后,缺乏知识创造的源泉

价值观念包括价值观、自信心、合作意识与创新氛围。

随着煤炭资源的逐年递减和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剧烈变革,煤炭城市中的每个人都感到了压力,也期望自身能够尽快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但多年来煤炭城市依托煤炭企业,煤炭企业依托煤炭资源和国家政策下的发展模式,致使大多数人把煤炭城市的转变寄期望于国家政策的扶持,员工缺乏竞争意识、商品意识和创业精神。例如,大多技术部门只能完成引进管理和维护的功能,无力、也懒于对引进技术进行改造实现再创新,一味要求交钥匙工程,将知识创新转化成本和风险转移给研发方,从根本上抑制了科研方创新的积极性和知识共享的动力,破坏了合作共赢的氛围。

煤炭城市急于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迅速转型的目标与人才匮乏的矛盾突出,创新能力薄弱。最近5年,黑龙江省4个煤城平均每年考入其他省市的大学生大约1 500名,而同期毕业返回的却不足1%;煤炭城市区域内的许多高等学府相继搬迁到哈尔滨、大庆等经济较好的地市;4个煤城的教育、卫生、科技等部门的专业科技人员3年外流450多人。所以,即使有好的高新技术项目,但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才,新的项目也无法启动。

(二) 制度落实不到位,阻碍知识溢出和共享

制度行为包括产权制度、激励制度、组织发展和领导行为。

当前,市场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而占煤炭城市主导力量的国营大型煤炭企业虽然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至今其所有制结构也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产权分配中,国有股比重仍偏高,部分主管部门还是对企业“不放手”,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生产经营组织,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运营机制等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制定了一系列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但要真正落到实处,让人们无形中都能遵守和执行这些约束还有待时间的积累。不但人们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地方政府对知识产权制度的执行也不到位。因此,煤炭城市缺少对知识创造的激励和保障。

煤炭城市由于创立之初由国家直接调拨资金、技术和专业人员,发展过程中主要依靠先天的资源禀赋,企业的日常生产主要依赖已有的技术装备,生产是企业的核心任务,企业领导主要关心的是产量指标,对技术,特别是先进的技术需求并不迫切,因此,对技术人员的点滴创新并不关注,企业内部缺乏鼓励冒险、容忍失败的组织制度和创新氛围,想搞创新的人也缺乏相对的自由和充分的资源。虽然近年国家开始关注煤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投入部分资金鼓励煤炭城市的产业改造和经济转型,但对其需求来讲,只是杯水车薪。

(三) 环境条件恶劣,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

环境条件包括工作条件和区域环境。

煤炭城市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畅,城市硬件设施较差,科技、教育、医疗整体水平与普通城市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城市整体水平发展缓慢,又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硬性约束。

虽然各煤炭城市为摆脱困局,提出了以创新为动力来实现产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行政职能弱,市场化运行机制不建全,市场竞争无序,市场法规得不到有效执行,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创新成本高、风险大;技术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能力有限;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缺乏制度和机制保证,风险投资渠道不畅等因素严重制约了企业科技自主创新。因此,各煤炭城市的创新文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上一篇:小议饕餮纹及形成的原因 下一篇:中国异地机构养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