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湘西的芬芳之旅

时间:2022-10-20 08:27:44

艺术湘西的芬芳之旅

艺术湘西的芬芳之旅

湘西,古称溪州。蛮风烟雨溪州路。湘西那种遗世独立的神秘似乎与生俱来。

这方神奇的沃土得天独厚,山水奇丽,民论文联盟风独特,如诗如画。艺术的植被郁郁葱葱。

往事越千年,写下不朽诗篇无韵之《离骚》的屈原,乘一叶扁舟,吟唱着沅有芷兮澧有兰进入湘西,见过世面的大诗人惊羡迷醉于湘西雄奇诡谲的美景风情,激动而《九歌》。诗人在《九歌》里描写的绝世民俗风情,还诗意地遗存在今日的湘西,犹如复活的隔世莲花惊艳幽香。

这是一个令世人惊诧的奇迹。被专家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土家毛古斯舞,2008年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文化获参加奥运开幕式入场表演的殊荣。现代的鸟巢与传说中的舞蹈奇妙的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古老的苗族鼓舞、土家打溜子从湘西的田间地角,一路敲敲打打打到北京打到了海外,带着翠竹清香的咚咚奎悠扬地将湘西山野之音吹动华沙,千年绝唱的祖国妙调辰河高腔,濯沧浪之水激昂高亢唱响巴黎……土家摆手舞、苗族民歌等一大批湘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名录,代表着湘西传统民族文化遗产的精粹。艺术精品《扎花女》、《我的湘西》闻名于世,成为湘西歌舞的经典。从湘西大山里背着小背篓走出去的宋祖英,挑着茶叶上北京的何继光,以湘西灵山秀水赋予她(他)们的歌喉用心放歌。藏在深山人未识的的湘西,从此在世界的大舞台惊艳亮相引发滚石般的震撼。灵动的湘西正以行走的方式,散发着纯正浓郁的文化馨香,这种用湘西的山水酿造的馨香,镌刻湘西民族文化的隐形密码,外界无法复制,这才是艺术湘西的独特魅力。在祖国百花艺苑里,艺术湘西横空出世,一支独秀傲然开放。

隔世莲花盛世开,追云逐月乘风来。这只是艺术湘西60年芬芳之旅的几个剪影。

新中国的天是明朗的天。新中国的太阳红艳艳。

新时代红艳艳的阳光温暖地穿过湘西历史的密林,以跳跃的姿态鲜活地抵达湘西民族文艺的源头。带着祖先印记的湘西原生态的民间文艺,随着时光的嬗递,蛰伏于湘西的山山岭岭村村寨寨,正等待着新中国春天阳光雨露的滋润。那一刻,万物生长。那一刻,艺术湘西开始芬芳之旅。艺术的萌芽漫成一片翠绿,千年的文化记忆渐次鲜活。鼓声咚咚,唢呐声声,酉水号子,土家溜子,阳戏苗剧,傩戏汉戏,辰河高腔,土家摆手,苗族鼓舞,山歌苗歌……文艺春天的湘西,到处莺歌燕舞,山欢水笑百花争艳。调查显示,现今在湘西以口传心授方式活态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100多种,涉及门类达110多个。这些千百年来由湘西先民在生产生活中激情迸发凝成的文化遗产,融进了先民独特的文化记忆、高度的文明智慧和创造才能,是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无比珍贵的精神养料和丰富素材。毋庸质疑,保护好祖先文化就是保护了湘西民族文艺发展的根基。任何文艺的发展和蜕变都是在原有的文化根脉上进行,这是维系一个民族精神延绵不绝的血脉,也是艺术湘西芬芳之旅起步的基点。从50年代末到2009年,全州开展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收集整理保护活动。2004年我州的民保工程被纳入国家民保工程综合保护试点,使我州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达到新的高峰,这种保护活动将伴随着湘西民族文艺的发展进行到底。这就从根本上保护了湘西民族文艺发展的源头,持续开展的这项保护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有15个项目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名录,居全国31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全省之首。有50个项目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占全省的1/3。这足以说明,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的原生态湘西民族民间文化,经过数千年历史长河的删汰披石铄金已成为中华文明的一枝奇葩。洋洋大观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等十大集成,更是以文字和音像的形式记录了我州有史以来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文化,成为一座湘西文艺的丰碑,也是无数人用心血和汗水修筑的一道非物质的湘西文艺长城。昭示着我州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保护、传承和弘扬。历史将在这里凝目。

东风忽起垂杨舞。任何优秀的艺术都必需在生活的舞台上鲜活地流转才能常青不衰,就像鱼儿养在水里,花儿栽在土里。保护与发展,守望与跨越,这是民族文艺发展繁荣或缺不可的良性互动。保护为了传承,传承为了发展,发展需要创新。让民族气派和风格艺术地展现,让祖先的记忆在艺术现实中复活,这是推动艺术湘西芬芳之旅的精神内核。60年来,湘西的艺术家们,在艺术实践中广泛汲取民间艺术原水的营养,提炼创作的元素和艺术符号,把握艺术创造的规律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弘扬主旋律、尊重差异性、提倡多样化,以心灵对艺术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进行形象的表达和个性的解读,不断进行艺术的创新,艺术湘西的芬芳之旅枝叶繁茂硕果累累。

这是几组芬芳的数字。据《湘西文化志》统计,1957至1986年间,专业剧团创作演出十分活跃。除开十年,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内,全州举办专业剧团会演调演就达14次之多,几乎每年一次。仅1963年,全州十个专业剧团就演出2963场。有60个舞蹈作品,29个音乐作品在省以上获奖。进入新世纪以来,文艺创作演出更是百花齐放多姿多彩。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十五”期间全州创作出各类艺术作品2683件,其中各类歌舞剧138部,小品341个,歌曲类393首,舞蹈类461个,有39件作品在部级刊物上发表,173件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另据近3年来的不完全统计,全州共创作音乐、舞蹈、歌曲等各类文艺作品2381件。其中获部级奖

转贴于论文联盟

励35个,省级奖励68个。全州艺术团体累计演出2566场,送戏下乡演出6500余场。大型民族舞蹈诗《扎花女》、《我的湘西》分别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田汉大奖、全省“五个一”工程奖。2002年举办全州专业剧团新剧节目会演,一次就创作演出新剧节目9台,涌现了《远山鼓谣》、《毕兹卡神韵》等艺术精品。《远山鼓谣》获全省“五个一工程”一等奖、中国“映山红”民间戏剧节金奖、湖南省首论文联盟届艺术节金奖;《毕兹卡神韵》获湖南省首届艺术节银奖。2004年成功举办了湖南省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暨湘西州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生态保护节;2005年,举办了“德夯——中国鼓文化节”,汇聚了全国10多个省市100多支鼓队的1000多名鼓手参赛。此外,我州艺术节目还在多项全国性的比赛或会演中获奖,仅全国少数民族曲艺调演就获7项奖励;在中国江西国际傩文化艺术周上和浙江舟山中国锣鼓大赛中也相继荣获金奖。湘西艺术的芬芳还漂洋过海,在日本、波兰、法国等异域的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了湘西艺术的深厚积淀和奇特魅力。

湘西艺术的天空,群星闪烁。60年以来,我州艺术家们以空前的创作激情创作出一大批优秀艺术作品在全国性评奖、竞赛中获奖和在省以上发表演出。如舞蹈诗《扎花女》、《我的湘西》、苗歌剧《带血的百鸟图》、苗剧《黛雅与那卡》、阳戏《罗大将军》、《春哥与锦鸡》、汉剧《白鹿洞》、舞剧《远山鼓谣》、花灯戏《赌婚记》、戏曲《血证》、戏剧小品《擦皮鞋的女孩》、《謇子抢险》;音乐《土家喜爱咚咚喹》、《苗家的太阳永不落》、《薅草歌》、《苗家为什么人人爱唱歌》、《咚咚喹吹起来》、《吊脚楼的传说》、《献给英雄的好妈妈》、《摇篮曲》、《毕兹卡的节日》、《喜迎火车穿山来》、《阿公的酒碗》、《太阳鼓》;舞蹈《阿雅打鼓庆丰年》、《铜铃舞》、《跃进花鼓》、《观花》、《腊尔山歌》、《阿达玛的咚咚奎》、《拉巴克的小八哥》、《踩瓦泥》、《播谷》、《捞虾》、《嬉鼓》、《稻草堆下的故事》、《阿婆的长苗帕》……这只是在湘西艺术百花园随手采撷的几朵娇艳的鲜花,艺术湘西的沧海一粟。

2009年,金秋的湘西再次吹响艺术的集结号。八台精心打造的新剧节目登台亮相异彩纷呈,为建国60周年庆典奉献了丰美的艺术大餐。这次会演是对新世纪湘西文艺发展的集中展示,也是我州艺术创作的最新成果的完美展现,同时也为艺术湘西60年芬芳之旅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曾经的芬芳已随风飘去成为历史,艺术和生活将一道继续前行。艺术湘西的芬芳之旅还在行走的路上,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

艺术就是创新。在历史的拐弯处,湘西文艺的再次崛起,必须经历一次华丽的转身,化蛹成蝶,艺术湘西走向辉煌就不再是梦想。我们期待着艺术湘西更加灿烂的明天! 转贴于论文联盟

上一篇:声乐教学与情感教育的整体统一 下一篇:离愁情结的诗意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