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影响下音乐教学发展管窥

时间:2022-10-19 07:05:27

多媒体技术影响下音乐教学发展管窥

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强调,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也不断深入到音乐教学领域。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不同在于其抽象性和强调学生的主观理解性。传统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巨大,而依赖语言性强,若教师稍有表述不准确,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程度。在长期的相似的语言情境营造下,学生不免产生感官审美疲劳,分辨不出不同风格乐曲间各自的特点及多者之间的区别。而多媒体本身的形象具体、客观多变的特性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中平白无力的语言叙述的不足。多媒体教育以声音、图像打动人,以文字、画面吸引人,能够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弱点,同时以方便快捷的操作流程越来越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新时期,多媒体教学无疑是为音乐教学提供做好的助力。

1 多媒体教学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增强课堂参与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切知识的获得都与学生的兴趣分不开,学生对音乐学习、音乐欣赏产生浓厚兴趣,有助于增强其对音乐知识的求知欲。多媒体技术涉及面广,涵盖范围大,而且情境再现力强,通过逼真还原的声色给学生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另外,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单一,在介绍乐曲创作背景及作家生平时,一味口头叙述,不能带给学生更多感受。如在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时候[1],教师平白无奇的语言表达不能还原歌曲风貌,即使教师表达能力再好,也只是让学生触及到语言文字的美,并没有将美停留在音乐本身上来。

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教学大部分的缺点,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本身的美,通常都是搬来录音机,以磁带或光盘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但音质效果不理想,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弱,对音乐的欣赏不全面,因此无论是乐曲欣赏还是歌曲演唱的学习方面,学生都无法形成对音乐本身整体的认知。多媒体技术引人入胜,可将一首乐曲从最初的作曲家生平介绍到乐曲最终反映的情感之间的环节进行一一诠释。如《梁祝》中梁山伯、祝英台两人分手时惨淡愁离的别绪,以哀鸣婉转的小提琴音色洋洋洒洒倾泻出来,图片上化蝶时缠绵难舍的蝴蝶及曲终时甜蜜又凄凉的情绪,完全可以靠声音、图片及解说字幕表现出来。一些能够意会出的情感在初中生的心里生根,能够更加快速地培养其审美观念,带给学生区别于传统教学的美感,省去教师大部分解说时间。

同时多媒体对课堂情境建设能力强,氛围渲染能力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爱,有利于音乐教学的开展。学生在多媒体技术的情境再现下情绪高涨,学习的潜在积极性被调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无需教师过多繁琐的语言说明,就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画上形象完美的情景,感官上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感同身受,教学活动就能够胜过反反复复的语言强调,所以说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思维和作者音乐创作搭上一座桥梁,无形中将无声的语言传递出去,使学生在多媒体情境演绎下得到震撼。

拉近音乐与学生的距离,培养其想象能力 通常情况下学生会认为音乐与实际生活差距甚远,非专业人士对音乐无从下手,因此完全没有将音乐学习重视起来。这是因为传统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讲解形式单一,无奈情况下学生感到音乐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科。事实上问题的发生是由于教师将音乐的讲解、欣赏与学习和生活脱离开来,使学生观念产生偏差。多媒体灵活性强,方便快捷,教师可依据多媒体的呈现以贴近大众的形式进行各类讲解,而不是传统意义上为音乐穿上玄之又玄的外衣,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产生距离感。利用多媒体教学,图片、文字、声音的表述比语言讲解更加亲切和具体,能够有效拉近学生情感,破除学生距离感,并通过情境创设以及课堂氛围渲染,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对音乐的意境构造及赏析层面产生更多认知,增强音乐理解的自主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在若即若离的多媒体表达下进行多样的思考,在自己的想象下更能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2 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的要求

注意课件安排,防止以次易主 多媒体带给学生的视听效果固然很好,但是教师在制作安排多媒体课件时,如何全面又准确地布置课件内容,成为值得深思的课题。课件资源纷繁复杂,如何取用、如何选择成为一件难事,稍有疏忽就会将主次颠倒,造成不如意的效果。而若将课件做得十分详尽,又将无法摆正教师与课件之间主导与辅助的关系,学生完全不用教师讲解,直接观看PPT画面直接进行视听环节就可以了。此种状态下大大削弱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不利于师生之间学习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课件安排不合理,会造成占用课堂时间过多。在应该由多媒体发挥作用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因过分迎合学生的心理而忽略课堂主要部分的讲解。而多媒体最终也只是方便教学的辅助用具,课堂时间完全交给多媒体完成,时间一长,就会使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与感情交流,影响教学氛围,对于学生学习态度塑造和教师教学习惯养成十分不利。因此,要摆正多媒体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不让多媒体形成“大满贯”局面。如多媒体占用时间较长,就应适时增加教师讲解时间,缩短多媒体演示时间。综合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真正使多媒体的运用为音乐教学带来方便,使之实现优势最大化和劣势最小化。

有选择地过滤素材,以免阻碍学生想象空间 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和其他事物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在使用合理情况下会发挥其巨大作用;如若在使用中控制不当,就会滋生许多弊端。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比优势众多,但物极必反,缺点也是因其优势而引起,那就是过于具象。如对德彪西《月光》的欣赏,介绍完创作背景及作者之后,欣赏过程就要依靠教师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情感领悟,如果这时多媒体把全部情感都详细说明,学生自行领悟时就感受不到乐曲本身要表达的月光宣泄、静谧又悠长的感情基调,即使感受到也很难锻炼出学生自主思考与主观欣赏的能力[2]。

多媒体的应用应详略得当,在这种情况下只需配以应景的月光如水、月色绵软的图片即可,无需详细说明乐曲内涵,待学生体悟一番过后,再将作者表达的情感娓娓道来。其他情况也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春江花月夜》的情景渲染可以张若虚的同名诗《春江花月夜》开篇,在领略古诗带来的韵律美之后,逐层导入古筝名曲《春江花月夜》的旋律,在音乐与古诗二者的美中细细分辨,寻找不同领域中美的契合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在多媒体资料意境的导入后,教师进行大略讲解,细微说明后让学生自行感受,培养学生欣赏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在似有似无、若即若离间为学生留有自行想象的空间[3]。

3 总结

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音乐教学也越来越展示出其教学的独特魅力。多媒体技术营造的良好学习氛围,为教师讲课过程提供便利,同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感官上的支持。相信多媒体的优势将会越来越多地发挥出来,为音乐教学形式的转变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良好的教育势头和更大范围的教学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亚廷.让音乐之美弥漫课堂:例谈小学音乐情境情感教学实践[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12):

204.

[2]孙彩萍.音乐教育的魅力[J].教育教学论坛,

2013(27):96-97.

[3]张淑花.追寻快乐真谛 实现有效教学:音乐课堂快乐学习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

237-238.

上一篇:知识可视化在大学教学模式中的探索 下一篇:小分子有机凝胶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