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8 07:31:09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股权激励相关政策的不断规范与完善,围绕股权激励的环境与条件已日趋成熟。本文将对2O06—2011年期间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状况进行系统地统计分析,试图总结实施股权激励的选择倾向以及股权激励的方案特征,针对现阶段股权激励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政策建议

一、 前言

股权激励,指通过一定形式使公司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其他职员获得公司一部分股权的长期激励制度。股权激励的愿景是使被激励人员与公司利润共享、风险共担,从而达到激励他们积极的为公司提供长期尽责的服务。

二、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现状及分析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股权激励是始于2006年,截止2011年底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状况如何?实施中存在着哪些问题?今后又该如何发展?本队针对这些问题将对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状况进行系统的全面分析。

(一)股权激励年度统计情况

股权激励在2006年得到迅猛发展,迎来了第一个高潮;2007年证监会开展的“加强上市公司治理专项活动”将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作为实施股权激励的前提条件,从而暂缓了股权激励方案的审批;2008年是中国股权激励取得阶段性成就的一年,当年公告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数量明显剧增。然而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和股权激励政策趋紧的双重压力,09年股权激励的行情处于谨慎观望期。 2011年度A股上市公司推行股权激励的热情空前高涨,一年之内便有114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草案,超过2009年和2010年两年之和。截至2011年底,首次披露股权激励方案草案的A股上市公司共362家,约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15%。

(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分析

从市场分布来看,中小板和创业板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最高,截至2011年底,共88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披露股权激励方案。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一是由于扩容,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数量不断增加,这些公司大都分布于高技术行业,该行业对人力资本的高依赖度使得其推行股权激励的需求本身较为强烈;二是与众多具有国有控股或特殊行业背景的主板公司相比,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实施股权激励的政策限制较少;三是近年来因股权激励在创业板上演的一个个造富神话使得高管们对于股权激励的渴望越发强烈。

(三)股权激励的方案特征分析

1、股权激励方式

在2011年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114家公司中,79家(占比69%)公司包含期权工具,38家(占比33%)包含限制性股票工具,4家(3.5%)包含股票增值权,可见股票期权仍然是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首选模式,同时限制性股票也渐受欢迎,一些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两种激励工具的复合方式。因为股票期权的收益来自行权价和股票市价的差异收益,公司和个人都无支付压力,这是它的优势所在,适用于那些处于快速成长期、股价具有大幅上涨空间的公司。而限制性股票对于处于稳定期,股价缺乏大幅成长空间的企业而言,则更具有优势。将这两种工具结合使用,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

2、激励计划有效期

本文对上市公司已披露股权激励方案的激励计划有效期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显示,32.46%的样本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选择5年;有70家激励有效期集中在5年以内,占样本总数的61.40%;其余有效期超过5年的占4.39%。可见,现阶段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在设计激励计划有效期时,设置的激励期限不够长。

吕长江等(2009)指出,上市公司可能通过缩短激励期限以达到公司利益输送的目的,他们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设置的有效期都比较短,并且存在从众思想。本文对已公告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期的统计结果证实了吕长江等人的观点。

3、激励人数与对象

在股权激励人数方面,受激励人数占授予时公司总人数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中位值达到6.1%。上市公司最关注的激励群体依然是执行董事/高管与中层管理人员,覆盖率均在95%以上。从激励额度来看,年度授予个人价值日趋回归理性,各职位之间及职位内部的差异度越来越小。

三、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国内A股市场的股权激励实施现状表现出授予率(53.7%)偏低,停止率(30.5%)偏高的特点。在所有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公告的上市企业中,实际授予187个计划,65个计划实现首次行权/解锁,106个计划停止实施。主要表现在:

1、目前中国市场上的股权激励缺乏转换机制,一旦期权潜水或限制性股票低于授予价,企业往往选择停止或不再授予。同时,股权激励的审批也需要一段时期,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审批期间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初衷和环境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授予率偏低,停止率偏高。

2、要警惕低含金量股权激励,即行权条件过于宽松带来的危害。一般来说,股权激励会使高管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带上“金手铐”的上市公司高管,他们自然会尽职地去啃企业遇到的最难啃的骨头。然而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管理层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可能不择手段进行利润操纵,一是在实行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前,有意隐瞒或压低上市公司利润,待推出具体股权激励方案后,前期人为隐瞒的利润就会发挥功效,公司高管也就可轻而易举获得供激励的标的股票。二是激励股票行权或解锁阶段,管理层得到的这些标的股票,要兑现后才能最终体现价值,这时可能出现管理层虚增上市公司利润,从而达到高价出手标的股票的目的。这类股权激励概念股不仅没有投资价值反而会成为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地雷。

四、完善股权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

1、适当延长激励计划有效期

激励有效期是激励计划的时间长度。有效期越长,激励对象行权的门槛越高,由于每期都要面临激励条件的约束,其操纵行权指标的能力被显著地削弱。此外,较长的激励有效期可以减少每期行权的数量,从而削弱了高管通过操纵股价来集中获得高额收益的能力。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的激励机制,只有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发挥明显的激励效果。

2、强化激励条件的约束力

激励条件是衡量激励对象能否行权的标准,过于宽松的激励条件无法对激励对象的行权资格设置实质性门槛,反而会带来利润操纵、盈余管理的空间。因此业绩考核指标应该全面合理,既要符合公司的发展情况,又要强化对激励对象的约束力。

3、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改善股权结构,激活公司治理结构,从而使利益各方达到相互制衡、相互监督,实现对公司治理的目的。健全董事会,提高董事会的质量,保证独立性。另外,董事会中应该有一定的职工代表,以充分体现独立治理的原则。完善公司薪酬委员会制度,确保其能独立于公司高管人员做出判断。提高监事会独立性,强化监督力度,监事会负责监督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并定期向股东大会公布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Z].2005.

[2]和君咨询.2011中国股权激励年度报告[Z].2011

[3]吕长江,许静静,严明珠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设计:是激励还是福利[J].管理世界2009(9):53-61.

[4]聂志红.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及其性质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10).

上一篇:浅谈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及完善 下一篇:应对方式和领悟社会支持对山西省青少年暴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