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地方化趋势与地方金融发展战略

时间:2022-10-18 04:08:28

我国金融地方化趋势与地方金融发展战略

摘要:一个国家的金融业是分层次的。长期以来。我国地方金融的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金融业将进入一个地方化的新时代。笔者在分析地方金融发展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金融地方化趋势的表现形式及其推动力量,并提出了推动地方金融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金融地方化;金融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8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4-0031-03

一、问题的提出

一般而言,地方金融是一个相对于全国性金融的概念,指为了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发展并为地方居民或地方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从广义看,地方金融是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金融组织和金融市场。它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指全国性金融机构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及其融资业务;二是指仅在一定行政区域范围内设立,与地方政府事权相适应的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全国性金融机构为一级法人体制,其分支机构均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地方政府可以将这些分支机构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筹资手段来加以利用,但很难将其融合于地方产业之中。狭义的地方金融不包括这类金融组织及其融资业务。仅包括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立的,与地方政府职能相适应的金融组织形态。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经济需要相应层次的金融业服务与之相对应。就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而言,地方性金融具有独特的机能和作用,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是全国性金融所不能简单替代的。地方金融具有连接区域内储蓄和投资的金融中介机能。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角度来看,因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对于地方企业、地方经济状况、地方个人的信用,都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从而在贷款活动中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减少由此导致的贷款损失。通俗地说,地方中小银行与地方中小企业及居民处于相同的区域性“信息场”。更易于相互了解和沟通,更易于开展业务活动。

虽然世界各国地方金融的历史起源不同。但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发展地方金融,形成种类丰富、力量强大的地方金融体系。例如。在拥有大量世界知名跨国银行的美国,同时存在大量的社区银行和各种储蓄贷款机构。德国、日本和韩国都有多样化的地方银行和专业的储蓄和贷款机构。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浪潮中尽管减少了地方中小银行的数量。但对地方中小银行仍实行优惠和扶持政策;日本1996年的金融体系调整中,全国性都市银行进行了大规模合并,但对各类地方银行还是实行了保护措施。与此同时,全世界范围内的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也面临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考验,也存在一个经营机制创新、在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找到立足之地的问题。

二、我国金融业的地方化发展趋势的特征

我国地方金融的发展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路径。西方国家的地方金融机构已经经历了广泛发展到整合收缩的过程,而我国的地方金融机构正经历着由边缘化到主体化的过程,在整合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壮大。从1985年筹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到1995年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再到2003年8月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下放农信社管理权限。到今天众多地方性民营银行呼之欲出。我国地方金融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阶段,昭示着金融地方化时代的到来。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作用的提升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银行“独大”的金融体制和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金融服务需求的增加发生矛盾。这一矛盾及其解决,就推动了金融地方化的进程。

1.地方性金融机构管理权限下放。省级政府获得了对农村信用社的行政管理权。信用社成了地方“自己”的金融机构,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也直接关系到地方财政是否会背上不良资产的包袱。因此,地方政府更关注农信社的发展,农信社也更易于进行制度创新。中小金融机构的当地化,使这些地方性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当地居民和中小企业发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地方金融机构经历着一个规模重组和整合的过程。如城市商业银行对城市信用社的整合,区域金融中心城市商业银行对周边地区城市商业银行的整合。农信社县级法人体制等,通过整合,扩大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和经营区域,提升其整体实力。此前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不是机构数量不足,而是缺乏必要的规模和资力,适当的重组和整合,有利于地方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发展。

3.产权创新和组织结构创新。由单一的国有和公有过渡到社会资本参加。甚至在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实现民营资本控股。通过产权制度创新推动治理机制和内控机制的创新:同时在不同地区根据不同情况,农村信用社可以组建成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多元化的产权和治理结构创新。可以适应不同区域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也便于不同改革形式之间的对比和选择,使未来的中小银行更具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推动我国金融地方化发展的因素

我国的金融业地方化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说,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实体经济融资要求、金融业自身发展和金融管理体制之间产生矛盾的背景下出现的,其目标就是化解这些矛盾,实现区域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地方企业金融服务瓶颈的推动。在我国,地方企业和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我国的全国性金融机构所占比重较大,而这些大的金融机构普遍将大企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不足。我国的地方金融机构尽管机构数量庞大,但资本金和资产规模偏小,产权结构和经营机制也存在严重缺陷,不良资产比率较高,对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服务能力有限,也就是说,不论是从规模还是质量而言,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远不能适应中小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发育不良已成为地方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区域经济金融的差异性推动。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各不相同。对地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各地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庞大,国家金融管理机构难以对众多中小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的监督管理。在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统一的业务监管框架下。将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行政管理让位于地方政府,更有利于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进行因地制宜的灵活管理。

3.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线,为地方金融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国有商业银行利用自身资本实力和规模,重点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倾斜,做批发性和标准化的金融产品交易,并会逐渐涉足资本市场,中小企业贷款和地方金融业务的市场将会大量出让,留出金融服务的空缺,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一是由

于国有商业银行的战略收缩。区域性金融机构的改革发展还没有有效填补这个空缺造成的。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可以有效地弥补国有商业银行战线收缩所形成的市场空缺,满足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的需要,形成合理的大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互补性的结构。

四、促进我国地方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在我国,民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和亮点。发展民营经济。已成为中央政府和各省市既定的发展战略。而发展地方金融,对促进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做大做强金融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金融产业做强做大。实现地方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地方金融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

1.将地方金融提升到产业发展层次上来认识。传统上地方政府倾向于将金融业作为为地方经济输送资金血液的载体。尽管地方政府也重视金融业,但更多地将其作为金融资源的承载者被利用,成为地方保护的牺牲品。现在,应将金融业作为一个产业进行扶植和发展。保护和扶植地方金融产业。才可能实现地方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地方不可能以压榨金融资源的形式实现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地方金融业,包括两个方面:让更多的外部金融机构落户本地。大力发展本地金融机构,实现金融业的量的增长;培植良好的经济和政策环境,使资金用在当地,并能产生效益,改革地方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和产权结构,使金融业能够实现低风险的平稳成长,并取得好的经营成绩。实现金融业质的提升,

2.积极推动地方金融机构的改革和经营机制转换。地方金融竞争越来越成为制度的竞争。那些适合市场化发展趋向的政策,将会实现本地金融业的发展繁荣。从而吸引更多的金融资源。形成资金洼地。那些在金融改革和发展上固步自封者将会失去发展机会。浙江对民营经济的扶植,形成此后几年浙江经济发展的强大后劲;对民营金融的扶植,将成为其地方金融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的又一新的推动力。因此,在地方金融机构产权机制和治理机制的创新方面,地方政府应敢于承担风险,打破地方金融机构“业务扩张一不良资产增加一业务收缩”的怪圈,实现地方金融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发展多种类型的地方金融机构。地方性的商业银行和信用合作社是地方金融机构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的形式过于单一。应大力发展金融租赁机构、信托机构、金融典当机构、地方保险机构、风险投资机构等。尤其应注重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为创新企业服务的风险投资等的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发展地方债券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满足地方经济主体的金融需求。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另外,应注重发展风险投资机构,以鼓励和扶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4.积极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只有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和诚信环境,才能吸引金融机构在当地的资金活动,才能形成资金洼地。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既包括经济基础方面的内容。也包括制度完善方面的内容。尤其是制度层面,加强对银行债权的保护。积极帮助银行化解不良资产,才能使银行不仅留在当地,而且会增加对本地的资金投放。使本地区增加可利用的金融资源。

5.采取优惠条件吸引金融人才。采取各种措施,为金融人才在本地安家落户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科技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但对地方金融机构的人才工作重视不够。现代金融业属于高端服务业。人力资本是金融经营管理技术的主要载体。在金融业中发挥着比一般行业更为核心的作用。加强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加大对本地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从长期看,是发展地方金融的根本之计。

上一篇:基层央行创建“节约型机关”的经验与建议 下一篇:海南省房地产行业信用评估状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