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教学的“口传心授”方法研究

时间:2022-10-17 02:38:58

戏曲教学的“口传心授”方法研究

摘 要:本文通过对“口传心授”历史渊源的介绍,针对戏曲教学的基本特征,指出在不同教学目的与教学阶段下“口传心授”方法的实际操作与应用准则,希望为戏曲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传播,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戏曲教学;“口传心授”;教学方法

戏曲作为中华文化中一项宝贵的民族资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仅拥有自身的舞台特征与艺术特色,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时,还形成了“口传心授”这一独特的教学方法。据研究者考证,“口传心授”一词,最早是由明代大学者解缙在《春雨杂述》关于书法的论述中提出来的,指学习书法时,如果没有师傅孜孜不倦的语言引导以及用心教导,初学者始终无法领会到书法的精妙之处。在戏曲教学中,同样是教习人员对戏曲学习者进行技艺传授、心法引导以及提升综合表演水平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将在本文对以上三种不同教学目的与教学阶段下的“口传心授”进行详细地探讨。

一、在教学初级阶段,注重“口传”,教授学习者基本表演技术

通过探索我国戏曲大师的成长之路,可以发现他们在正式登上舞台、真正家喻户晓之前,都有师傅进行一招一式的“口传”教学,才学会基本戏曲技能,在师傅的示范下,当时还是戏曲入门者的大师们,认真地跟着师傅学习基本的姿势,经过反复训练及研习,最终才可以登上舞台,甚至成为名角,这不仅是每一位成功戏剧大师的成长之路,更是千千万万舞台表演小人物的成长的真实写照。用侯宝林大师的一句经典语总结,在戏曲学习这一行当中,根本就没有无师自通这一回事儿。即便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利用录音、录像教学已经成为普遍的形式,然而,这些先进技术手段,依然需要教师的亲身试单作为蓝本。这是由戏曲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表演具有固定的格式,学生进行基本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跟随教师一个字一个字地学习、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演练,这是文字教学无法直接、准确传递的信息,只有教师在口头表达的同时,运用感观的肢体语言教育,才能准确地让学生领悟,不是书本、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义能达到的一种教学效果。如在“抖袖”的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真实表演,才能让学生知道水袖是怎么抖动的,并且学会区分上袖、下袖的具体方法。

二、为提升学生表演水平而重点开展的“心授”教学

“口传”教学是学生能够获得舞台表演知识与技能的第一课,掌握好这一门知识后,学生能走上舞台进行形体上的表演,能拿捏好演出对象的基本肢体语言,然而在神韵传递上,还需要教师“心授”,才可以真正让学生成为舞台表演的大师。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我国昆剧名家俞振飞就曾经总结道:“掌握了程式化训练之后,戏剧演员只不过拥有了能够走上舞台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能够学会恰当地运用这门技艺,那么形式化的表演下,这只能算得上是卖艺。”他还强调,要能够全面地把握如何运用这门技艺,核心就在于教师的“心授”。

“心授”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负责教习的人员不仅应教会学生如何对不同的戏曲表演手段进行转化、提炼,从而使之能够完美地表现曲目中的人物特征,还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演出心得,对学生进行点拨以及启发,使他们能够准确地领悟技艺与人物情感、剧情发展及特定场景之间的关系。以“传奇”剧目中的小生首次上场为例,出场本来只是一个简单的教学步骤,然而教师必须在对学生进行基本动作讲解的同时,使他们通过对“气定神闲”的理解,领悟到文人“胸有丘壑”的自信,对“小鼓伴奏”的仔细聆听、感悟,体会“鸟鸣山更幽”的境界,这为他们精准地抓住小生的面部表情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依据。

三、在戏曲教学中,“口传”与“心授”关系的研究

戏曲表演是中华文化中虚实结合的一种典型艺术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口传心授”的教学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戏曲事业中学有所成。对“口传心授”两种教学方式的关系研究,笔者认为,在学习的初级阶段,必须保证“口传”教学能落实到位,这是对一位合格戏曲表演者的基本要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对戏曲表演长期进行“口传”教学重要意义的肯定。对基本技能熟练操作之后,则应将重点放在“心授”上,这是一位戏曲表演者最终获得演出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必须加大对其感悟、理解能力的教学,使其能够在表演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与表演环境、人物性格、戏曲内容融为一体,真正向广大观众表演出高质量的节目。

“口传心授”作为戏曲教学中的基本教学方式,归根结底是为成功塑造戏曲表演大师服务的,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教学方法出现,为广大戏曲爱好者进行戏曲学习提供了更加优越的技术支持。曲艺教师更应通过“口传心授”,将戏曲表演精华真正高质量地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传递给社会公众,让他们了解戏曲、感悟戏曲魅力。

参考文献:

[1]沈勇.论戏曲教学中的“口传心授”[J].艺术百家,2011,(05):289-290.

[2]张育华.论戏曲“口传心授”之传习内涵[J].戏曲研究,2011,(03):639-641.

[3]于萍.戏曲表演的传统模式―口传心授[J].戏曲艺术,2013,(02):259-261.

[4]于建刚.浅谈口传心授[J].戏曲艺术,2012,(01):612-613.

上一篇:割据也有好处 下一篇:穷太太富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