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动画线条对敦煌壁画线条的继承与发展

时间:2022-10-17 10:11:49

现代动画线条对敦煌壁画线条的继承与发展

敦煌壁画线条艺术从十五国到元代,历经千年,变化万千,无穷无尽,线描始终是敦煌壁画的重要造型手段。在中国传统二维动画中,线描是塑造动画形象的最佳方法,以线造型,使用单线描绘形象特征、动作、表情,用线概括、夸张、简练,使线与形体自然融合。探究敦煌壁画线条艺术在二维动画中的应用,将敦煌壁画线条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动画线条的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进行再创新再设计,使动画作品更具有民族性、艺术性。

一、典型的敦煌壁画线条特征

1.敦煌壁画线条呈现的“线描元素”

“在敦煌石窟艺术中,线描不仅是艺术造型的主要手段,同时还成为敦煌艺术之美的载体与形象构成。它以极富韵律的细腻笔触,在抑扬顿挫,行云流水般的笔触运转中,进强烈地情感色彩,创造出一系列性格鲜明,神态逼真,气韵生动的艺术形象。”

虽然线描风格随着时代艺术风格的不同而逐渐演变和发展,但千百年来,线描始终是敦煌壁画的重要造型手段。敦煌壁画线条造型按照风格与绘画规律归纳为四个阶段——即早期:北魏,西魏,北周;盛期:隋,初唐,盛唐;中期:吐蕃,晚唐;晚期:五代,宋,西夏,元。

下面以盛唐时期为例,讨论敦煌壁画线条所呈现出的特点及表现特征。

唐代的飞天线描分为起稿线、定型线、提神线、装饰线等,与早期的线描不同,均属于不同的作画步骤,起稿线用淡墨色,用来勾画完整的人物形象,上色之后用浓墨线定型,有的人物面部还要描一次朱红线,而在飘带衣裙的转折处描上流畅的白粉色,充满展示出其飘扬舒展的动势,这又叫做提神线。飞天长长的飘带是飘扬圆润而富有变化的兰叶描表现,这个时期的兰叶描自由奔放,唐代“画圣”吴道子便使用这种描法的代表人物。唐代画家还注意到辅线与卞线的关系,人物面部和身体的外形线是卞线比较粗而实,衣纹、头发的线条则是辅线,虚而细,这样虚实相生、主辅结合、轻重适宜,使形象结实丰满而有立体感。敦煌唐代画家比较知笔性,下笔快、落笔稳、压力大,运笔迅疾,“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这种高难度绘画技巧和磅礴恢弘的气势,给予了对象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满壁生风、雄浑有力、生气蓬勃、动荡飘扬。但在描画重要部位的时候,比如飞天的脸部、身体轮廓,运笔就比较缓慢、轻徐。总之,唐代壁画画师们技法高超、熟能生巧,一妞天飘带的长线是从两端落笔、中间交接,但是并不露痕迹。人物的手脚指头用两条线的转折来表现结实有力、丰满圆润的形体。在描绘飞天不同的动势情态上,运笔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就像交响乐韵律和节奏,给人以气势磅礴,畅快淋漓的审美体验。

2.敦煌壁画线条的形式构成

敦煌图案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等尊像画,有的是佛经里描绘的佛传、本生、因缘等故事画,有的是据佛经绘制的经变画,还有瑞像画、高僧画和佛教传播圣迹的史迹画,还有出资开窟和造画的功德主画像以及各式各样装饰石窟的图案纹样。从功能上看,装饰图案有建筑装饰,如藻井、龛楣、柱头等;有神灵装饰,如背光、莲座、云彩等;还有服饰装饰,如伞盖、冠、衣裙等。

敦煌图案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为具体形态类,如植物、人物等,其代表作是“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另一类为几何形态类,主要采用点、线、面、体、方、圆、曲、直的组合或变化来构成图案。在设计中可以直接采用这些图案为基本形,也可以打散这些图案或并、或叉、或交进行重组和重构,还可以借用其艺术创作理念等。敦煌壁画内容庞大,形式结构丰富多样,但无论敦煌壁画如何复杂,古代画师都是根据一定的形式法则来绘制的,这些法则同样符合现代构成的形式美原则和平面构成原则。

二、动画线条与敦煌壁画线条的关系

1.动画线条的固有特点

“动画是以单线描绘图画,主要依靠铅笔线条来勾画角色的形象和动态。”动画需要很强的概括表现能力。在动画的发展过程中,老一辈艺术家们经过不断地实践,总结概括出了准、挺、匀、活,这样四个字的动画线条要求。具体如下:准:复描形象时,必须与原来画面上的形象一样,准确无误。不能走形,跑线,漏线,线条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挺:每根线条必须肯定,有力,不能中途弯曲,抖动,最好一笔到底,不能有虚线或者双线。匀:线条必须匀称,不能时粗时细,用笔要一致,以求整个画面线条的统一。活:用笔要流畅原画,线条要有生气,要表达所画形态的神情和美感。

动画绘制重视线条的训练,用简约的“三五笔”的表现就能快速地完成创作构思的形象表达,不仅可以勾画出形象的轮廓,还可以表现出线条自身的动态韵律。通过结合动画线条准、挺、匀、活的用线要求训练,可以实现动画的线造型要求的简练、生动及准确,更能突出动画线条的灵活性。线在动画中的表现方式各种各样,但以“单线平涂”的为主的动画片更突出线造型的功能。线的技法和风格要根据表现内容要求和创作者的艺术追求,审美趣味采用相应的画法。

2.动画线条对敦煌壁画中线条的借鉴

造型是创作一部动画片的重要因素,恰当的造型基调和造型语言,是动画创作的有机元素,也决定了动画的艺术风格,1981年国产经典动画片《九色鹿》的成功制作,在动画表现形式上充分借鉴了敦煌壁画艺术特色,线条灵动多变,将敦煌壁画的线条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主要以中国经典动画片《九色鹿》为例,进行简要阐述。《九色鹿》兼具写实和抽象的风格,从敦煌壁画中充分汲取养分,娴熟地运用线条的表现力,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九色鹿》中的所有形象,包括人物和背景,都是用简洁的线条表现的。首先最深入人心的莫过于动画片的主体九色鹿。 壁画中的九色鹿造型已较写实,由于北魏时期的壁画受印度佛教艺术文化影响,借鉴了源自罗马的人体解剖学,整体的解剖结构更为合理,并特别注重关节处的表现。动画片中,运用了比较严谨而简练的线条,寥寥几笔,不仅恰当地描绘出了九色鹿的形体结构,并塑造出了九色鹿的内在特征,通过线条的微妙变化,将九色鹿的善良,神圣和无畏的精神表现得恰到好处。与九色鹿的造型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反面角色落水人,落水人的造型相对来说较为夸张,脸部结构像是几个简单的线条符号组成,身材高且瘦,总是哈腰勾背,脸型尖,耳朵也是尖的,是典型的尖嘴猴腮型,眉毛是连心眉,并且会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而变换形状,眼珠子总是在不停地转悠,尤其是在使坏心眼的时候最为明显,而1979年,王树枕、严定宪、徐景达导演的彩色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中的线造型,是从中国传统壁画中吸收借鉴来的,线型夸张、劲健、飘逸,将“中国流派”的动画片艺术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3.动画线条对敦煌壁画中线条的发展

再以《九色鹿》为例,进行简述分析。《九色鹿》的舞蹈造型也非常有特色,片中的都是上半身,整个身体呈 S 型曲线,肩膀两侧飘带呈简单的回旋状, 这与敦煌壁画中的天宫伎乐的造型非常相似,天宫伎乐是北魏,西魏等早期敦煌壁画中的主要乐舞形象,舞姿主要表现为头,肩,胯,手臂和手势向左或向右拉伸,扭曲和变形,被称为半身舞蹈。在《九色鹿》中,的身体动作都被抽象成简单纯粹的线条和符号,概括力强。身上的飘带动态变化生动有规律,左右回旋,与舞伎的S型肢体舞姿相互映照,使得整个画面更显柔曼和充满韵律感。S形舞姿与干净整洁的线条完美结合, 通过线条的节奏传达出无尽的乐舞韵律。在除了人物造型外,片中的背景,如山和云,都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勾勒,再加以适当平涂的色彩或晕染而成, 抽象概括的线条使得画面更具装饰性和艺术趣味。

敦煌壁画线条在动画中的应用,在中国动画史上,除了《九色鹿》动画短片,还处于探究状态,概括提炼对于线条的造型十分重要。在纷繁的线条里找出主次关系,运用虚实对比、疏密有序的规律,在选择比较中对线条进行“加”与“减”的处理,在不断推敲提炼中达到语言凝炼。而敦煌壁画线条具备了动画线条要求的很多特点,不仅如此,其美感不亚于传统动画线条,其行云流水、变化无穷、温婉空灵、粗细相间、简洁而形神兼备等特点使其更具有中国艺术特色。中国二维动画发展到今天,线的运用与创新在不断提升,如果多借鉴敦煌壁画线条的艺术美,把物象化成飞动的线条,注重线条的流动,将其组建成有视觉冲击力的动画形象,再加之设计师的构思和作品意境中内在的节奏和情感的凝结,会使得画面更为灵动。这样,富于线条美感的动画形象会显得更富魅力和民族文化内涵。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上一篇:花露烧 第7期 下一篇:在所有人事己非的景色里,我最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