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升级策略

时间:2022-10-16 04:07:15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升级策略

[摘要] 当前,加工贸易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发展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地区发展不平衡,贸易摩擦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完善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调整优化加工贸易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大力培养高技术人才,才能保证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加工贸易现状 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外贸易额也持续增长。根据经济发展实际,我国积极发展加工贸易,使其超过一般贸易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加工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国内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加工贸易在拥有更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一、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加工贸易是以加工为特征、生产和销售相结合的一种贸易方式。我国自1978年发展加工贸易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加工贸易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据统计,1981年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484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值的56%。到2008年5月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已增加到4209.3亿美元。加工贸易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收益,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及国内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加工贸易的发展也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减轻我国的就业压力,增加国家外汇、引进先进技术、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加工贸易历经近3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从整体上来讲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加工贸易企业性质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

我国的加工贸易起源于东南沿海地区,早期主要是以国内企业为主。虽然很多从事来料加工的国内企业实质上是由外商投资机器设备并进行生产管理的,但这些企业都挂靠在拥有外贸权的外贸公司下,由外贸公司负责其进出口手续。20世纪80年代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一直不高,1990年只有28.8%。20世纪90年代初外商来华投资逐渐进入高潮,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迅速攀升, 从2004年开始至今,外商投资企业在加工贸易出口企业中的主体地位一直都是稳定的。

2.产品逐渐向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转变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产品逐渐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品向以机电产品为主的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产品转变。早期我国的加工贸易从服装、鞋帽、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起步,发挥了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目前,机电产品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2008年以来,尽管我国外贸出口受到暴雪灾害、能源供应紧张和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影响,前2个月总体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但机电产品出口仍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仍在不断加大。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15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5%,快于整体出口增幅3.7个百分点,对出口增长贡献率高达69%,比去年同期提高15.1个百分点。机电产品项下实现贸易顺差35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高出同期我国总体贸易顺差69.3亿美元。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在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加大,体现了我国加工贸易产品档次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态势。

3.加工贸易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加工贸易是从东南沿海开始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福建、浙江等沿海开放城市。据海关统计,2008年1-2月,我国加工贸易继续保持增长态势,累计进出口1539.2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4%,占同期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42.1%。其中,出口967.9亿美元,增长14.1%;进口571.3亿美元,增长13.7%。但是,加工贸易在我国区域分布仍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发展态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加工贸易额分别为1496.8亿美元,26.8亿美元,16.3亿美元,在同期我国加工贸易中的比重分别为97.2%,1.7%,1.1%。加工贸易的这种地区分布特征,是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结构的反映,同时也使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大量流入东部地区,给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加工贸易在我国经济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其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也起到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吸纳了大量劳动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改善了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促进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对国际收支平衡影响显著。尽管我国的加工贸易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加工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传统的监管模式已难以适应加工贸易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内加工贸易的快速发展,加工的品种越来越多,工序越来越细,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现行政策与监管体制提出了不少新要求。在我国,使用20多年的手册监管模式越来越显得滞后,也难以适应加工贸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尤其是随着世界悄然进入“e”时代,现代企业如IT企业等新的生产交易模式如 “零库存,负产量”、“先接单,后生产”等的出现,与传统加工贸易监管模式的要求大相径庭,海关监管难以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

2.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程度进一步加剧

2008年1-2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8%。当前,东部沿海地区受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影响,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寻求转移;而中西部地区受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尚未具备承接转移的条件,也难形成东中西地区之间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

3.我国的加工贸易仍处在产业价值链的底端

我国的加工贸易发展很快,但总体而言,加工环节主要仍集中在最终产品的组装和低端零部件的配套生产,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在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软件支持、关键零部件配套、关键设备和模具以及品牌等环节上,多数被跨国公司的母公司所控制,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处于底端,国内价值链有待于进一步延伸。

4.加剧了贸易摩擦

由于国际惯例统计出口是依照原产地原则,而我国的加工贸易大都是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料件,在国内组装或进行简单的加工再复出口的。因而,加工贸易中大量的进口部件被计入到我国出口额,形成统计上我国与发达国家间贸易顺差的扩大,加剧了我国同发达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据海关统计,我国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和出口成品约70%是通过香港地区成交,由香港转口的。我国出口货物在香港特区的增加值也被美欧等国家统计为从中国进口,这样势必扩大其来自中国的进口额和对我国的贸易逆差,加剧双边贸易磨擦。由加工贸易引起的贸易摩擦的实质是发达国家的重复计算、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低效高耗的发展形式以及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低,竞争加剧造成的。

四、实现我国加工贸易优化升级的策略

为了使加工贸易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顺利完成我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的目标。当前对我国加工贸易进行优化升级显得非常重要。

1.建立新型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

目前,我国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已经开始大量运用电子商务、物流等现代的生产和管理方式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监管。这就对海关监管的时效性和便利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这种形势下,要适应加工贸易的发展要求,海关方面就应该采取更加先进的监管模式,借助大量的高科技产品和先进的监管技术,既做好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监管,又达到给予加工贸易企业以有效和合理的服务的作用。为此,海关可以建立:开放式、人性化的加工贸易对外办事服务平台;健全海关、商检、外经贸、税务和外汇管理各个环节的协调机制,只有上述部门的合理配置,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增强综合配套服务能力。

2.努力实现加工贸易的区域发展平衡

2008年1-2月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的2.8%。因此,当前应将实现加工贸易的区域发展平衡这一目标放在重中之重,实现共同繁荣。东部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好土地、能源、劳动力等要素,通过技术进步等手段实现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良性循环。适当地将部分加工贸易产业特别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劳动密集地区,促进当地的就业;中西部地区则应凭借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契机,克服产业配套、运输成本、物流效率、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各地区应互通有无,形成东中西地区之间有效的传递和转移机制。

3.加快配套产业发展减少贸易摩擦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配套企业发展落后,己经成了制约我国加工贸易整体水平提高的关键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国家应该制定一些鼓励加工贸易企业使用本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优惠措施,同时,对于与国外同等技术水平的零部件产品,国家也可以给予加工贸易企业适当的优惠,吸引他们与自己合作。对加工贸易上游的企业来说,就得及时地关注加工贸易企业原材料、零部件的需求动向,并且不断致力于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以达到加工贸易的要求。我国目前的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还比较落后,应该积极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之中,参与到国际产业大循环里,努力制造出能与国外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同等水平的装备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配合加工贸易的发展,减少贸易摩擦,促进加工贸易的发展。

4.加速推进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

由于受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的限制,我国的加工贸易始终处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制造环节,是公认的相对低端的环节,虽参与其中,却获利甚微。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升级措施,使加工贸易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向该行业的纵深发展,由原来初级加工和制造转变为更深入的生产和制造环节,简单的说也就是增加使用这些原材料生产同种类产品的技术难度。例如由简单的生产日常便装到加工西服的过渡。这种过渡可以说成是横向拓展OEM产品的关联化和多元化,也可以是某个企业在原有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向相关行业横向延伸。实现加工贸易的产品升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加工贸易方面的经济优势。

根据我国的经济实际,我国的加工贸易的未来转型升级应与科学发展观相一致,向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型,尤其要坚决抵制对经济、社会和自然有长期负面影响的投资、生产和服务性活动。加工贸易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现的问题,国家也实施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监管,堵塞漏洞,并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逐步完善加工贸易的管理,促进加工贸易更好更快地发展。只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会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最终顺利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邵祥林等.未来国际贸易的主流:加工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6

[2]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发展、挑战和结构升级[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6

[3] 王亚男:我国加工贸易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东北财经大学,2007

[4]赵瑾: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十大特点[J].世界经济,2005,(3)

[5] 杨丹辉: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与我国的对策[N].中国经济时报,2006-3(1)

[6] Kwok. Reginald Yin-Wang and Alvin Y.So.1999.The Hong-Kong Guangdong Link: Partnership in Flux. Armonk.

[7]Nicholas R. Lardy,2000. 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上一篇: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下一篇:加强物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