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语言·内涵

时间:2022-10-15 09:46:46

情感·语言·内涵

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占比例非常大的一种文学样式,考试时大多也能见到它的身影,通常以最重要的现代文阅读文段的形式出现。其实,散文考试与散文欣赏并不存在矛盾,两相比较而言,考试的范围比较窄,思考方式也比较理性。如果在教学中,能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散文的话,是能够帮助他们强化考试能力的,现以情感体验、语言品味和内涵挖掘三者试作论述。

一、以情感体验为先导,陶冶性情

散文是情感的文章,抒情散文固不用说,在哲理散文、叙事散文中,也都充盈着作者或张扬或含蓄的感情,这是文本情感体验的丰沃土壤,也是选择从情感切入教学的最主要原因。在教学中要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展开情感体验,首先教师必须拥有内在的情感体验接纳力与情感表现力,其次还需具备外在的教学设计力和执行力,因此自我能力的锤炼与提升是先决条件。然后,教师可以在具体操作时,采用视听导入、情境创设、情感朗读、移情泛化等方式,将各个教学环节贯穿起来,使情感融入课堂,融入人心,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受到熏陶。真切体验别人的情感,对于人生阅历短浅的初中生来说,无疑是一份利于成长的宝贵的间接经验,也能促进学生对散文的深刻理解。

《背影》是一篇用情至深的叙事散文,其中子对父先疏后亲的情感,没有一定的生活阅历是难以深刻感受的。而初中生恰恰缺少了这样情感转折的人生经验,他们又正处于一个渴望独立的叛逆期,如果父亲不能适应孩子的心理成长,不改变既往的管教方式,是极易引发双方矛盾的。引导他们体验《背影》的情感,总让我感到颇为棘手。煽动情感的导入应当是比较好的突破,我选择了消息播报与歌曲播放的结合:首先节选播报了来自《中国青年报》2014年7月30日的一篇报道《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开始学生们还有小声议论,当说到“农村自杀的老人中,有超过一半带有‘利他’性质。……他们倾向于为子女着想”时,很多人带着愤怒沉默了,即使是班上与父亲矛盾重重的学生也不例外;紧接着播放了蔡国庆演唱的《父亲》,用他稳重的声音以及追忆童年的歌词,勾起学生对往事美好的回忆和对父亲的爱,由此进入课文学习;然后在学生斟酌、酝酿好情感后,请部分学生分节朗读,用他们的情感感染全班学生;接着,在简单梳理叙事情节后,从朗读中发现情感最为浓郁的部分展开分析体验,特别针对其中的外貌和动作描写,通过闭眼听名家朗诵、说说自己对具体词语的认知来感受。

为保证整个过程的情感连贯,我将字词学习和作者、背景介绍都放到了导入之前,同时把分层归纳放到了总结之前,于是一堂以情感体验为主的课便生成了。

二、以语言品味求深入,享受美感

散文对情感表达的追求是细腻而含蓄的,外化的语言成为这种追求的强大表现工具,可以说,散文大家的炼字能力都很强。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十分精通考试晴雨表,他们根据考试要点进行语言分析,只拣重要的动词、形容词和修辞进行分析,可散文语言的品味远不止这三点,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如从词到句(群),想象情境描绘画面;评析特殊词、短语(叠词、特别的修饰语等)的情感、韵味和含义;读析结合,进入词句的内部作深度挖掘;横向联系,将现学词语与原学过的词语关联比较,或对比或类比,在更广阔的语境中体味作者的措辞高妙;换词删词,感受用词的准确与深意……多样的词语品味方式,能让学生具有更开阔的视野,更多元的思维,从更多角度享受到散文的美。

上《都市精灵》一课“精读品味”环节时,我要求学生寻找文章中的精彩描写,并从修辞、语言结构、表现情感和词语张力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结果有一个同学找到了第一自然段中的这个句子:“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鹊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它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为这座学府式的大庭院带来了一派生机和欢快。”他认为:“在这里,作者连用了三个叠词‘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和‘叫来叫去’,写出了从前北京喜鹊的多与活跃,好像是短语排比,我不敢肯定。”我让同学们点评,除了有一人补充说“还有‘成双成对’和‘成帮成伙’也是叠词,也有一样的作用”外,其他同学都表示赞同他俩的观点。像这样的认知,就是典型的考试型分析,可以在考试中做到对,但基本没有真实地感受到散文的美,只是遵循了一个理性方法回答正确而已。于是我首先肯定了前面同学对短语排比的判断,因为它们的结构形式完全相同,顺势问道:“排比的短语读起来会有什么感觉?”“有音乐感、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读读试试。”然后再问:“大家认为朗读的时候,对这几个短语应该用什么语速?”“轻快。”“情感呢?”“欢乐的情感。”“那再试试。”(生读)“感受到了什么?”生答:“喜鹊的快乐、自由自在。”“这里是鸟儿的乐园。”“作者很喜欢它们。”

倘若学生学会了这样大于考试范围的语言品味方法的话,他们在考试中也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不仅觉得语言品味题十分容易,还能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段的情感和内涵。何况,很多语言表述题都没有固定答案,而只是要求“言之成理即可”,可见,素质教育下的语文阅读考试题,主张的就是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

三、以内涵挖掘作拓展,启迪思想

我在教学中,除了有机选用十分常见的找关键词抓主旨、分段分层认总说、哲理性语句显中心等直接适应考试的方法外,更多还是希望能站在文本的上方,从一定的高度来俯视教材,以深入透视内涵。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追寻作者的情感或感悟线,结合背景,综合把握内涵;读出散文的自然美、哲理美或诗意美,从中获得一两点的感悟。有时脆营造一个安静的教室环境,让学生手捧一杯饮料,斜靠在椅背上,在窗外的树影摇曳下,在树上的鸟虫呜叫中,有时会放一首匹配的轻音乐,使他们有机会放松心情走近作者。这时他们的心情与增长能力应对考试无涉,他们的领悟与自己的认知背景相关。当然这种做法并不多,但每一年我都一定会在我教的班级中,抽出一两篇散文,给学生这样一个轻松品尝心灵鸡汤的时候,进而鼓励他们利用休息时间真正卸下所有负担,做一次心的旅行,之后将所感悟的文意,与常态教学中的收获比较,有时甚至能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学生也觉得这样更得其味。

欣赏具有文学味的散文,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灵活度,都确实比考试散文要难。如果我们仅仅点到即止,引导学生画出一根线段,那是足以应付眼前的考试了,但对于终身发展而言,学生们需要学习的是如何画出射线,从课堂教学的这一端出发,在一篇篇散文教学结束后,能够绵延通向无限的未来。

上一篇:唱响习作“打桩歌” 下一篇:《水浒传》阅读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