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5 05:32:11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27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DNHS)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DNHS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27例DNHS中21例好转,6例死亡,死亡率为22.2%。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有效的补液、合理应用胰岛素和防治并发症等可降低DNHS患者病死率。

【关键词】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诊断;治疗;预后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DNHS)是糖尿病(DM)最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大部分发生于老年人。易发因素包括高血糖状态下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岛素效应下降,两者均将导致血糖浓度进行性升高,常无糖尿病病史,表现复杂多样,死亡率高。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27例DNHS,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4.5岁。>55岁19例,病程在2周到20年之间。

1.2 病史及诱因 2型糖尿病史11例,均未接受正规治疗。诱因:肺炎10例,尿路感染2例,胆道感染1例,急性肠道感染2例,应用葡萄糖、地塞米松3例,以脑卒中收住入院4例,急性心肌梗死2例,外伤性骨折1例,中断胰岛素治疗2例。

1.3 临床表现 基础疾病表现,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黏膜干燥、皮肤弹性差等。其它如发热10例,胃肠道症状4例,血压

1.4 实验室检查 ①血糖≥33.3mmol/L;②血浆有效渗透压330-460 mQsm/L;③动脉血气分析pH7.15-7.45CO2CP17.6-24mmol/L;④尿糖(+++-++++),尿酮(-)-(+);⑤血Na+145.0-186.2mmol/L,血K+2.2-6.5mmol/L。

1.5 治疗方法

1.5.1 补充液体积 极补液是抢救DNHS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患者的预后具有决定性作用。补液总量估算困难,按病人体重的10%-12%估算,头一小时输入500-1000ml,或第一个4小时输入总量的1/3,第一个8小时补总液体量的1/2加当日尿量,其他液体量在24小时内补足。除静脉补液外,可根据病情让患者口服或鼻饲温开水。补液过程中密切监测血浆渗透压,如果血浆渗透压>350mOsml/L,血Na+>155mmol/L,血压正常,可给予低渗盐水;如果渗透压>350mOsml/L,血Na+>155mmol/L,血压偏低,则补充等渗盐水或补充血浆等胶体。谨防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出现低渗性脑病等表现。

1.5.2 胰岛素的使用 按0.1u/h/kg计算,将总量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微量泵持续泵入,并注意监测血糖水平,当血糖降至13.9-16.7mmol/L时,将胰岛素剂量减少到0.05u/h/kg,继续静脉滴注。充分补足液体的前提下,经4-6h的治疗后,如果血糖下降6.1mmol/L/h时,说明胰岛素过量,应适当减量。当血浆渗透压降至正常并能够进食时,将胰岛素即改为皮下注射,以防反射性高血糖的发生。

1.5.3 补钾 口服补钾为主,初时高血钾者,充分补液及胰岛素治疗后2-4小时再补钾,二是治疗当初血钾正常或降低者,则应在治疗开始即补钾,三是见尿补钾,尿量≥30ml/h时方可静脉补钾,24小时4-6g,在停止静脉补钾后连服1周钾。

1.6 治疗结果 21例好转,6例死亡,死亡率为22.2%。死亡原因为高渗状态未纠正和合并感染。死亡时间:48h之内4例,72h之后2例。

2 讨论

DNHS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老年患者。三分之一以上发病前无糖尿病病史或只有糖耐量异常[1]。DNHS的死亡率为10%,明显高于DKA,这主要与高渗状态有并。当血浆渗透压375-400mmol/L时,死亡率达到37%以上[2]。由于本病多见于老年人,血糖下降过快易引起低血糖或低血糖性脑病,渗透压降低过快可引起低渗性脑病而危及生命[3],因此,应持续小剂量应用胰岛素并注意监测血浆渗透压,一旦血糖和渗透压降到合适的范围,就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矫枉过正。DNHS合并酸中毒时,应注意掌握补碱指征,一般通过补液及补充胰岛素等治疗,组织缺氧状况得到改善,肾功能不全得以纠正,酸中毒即可纠正。DNHS是严重威胁生命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提高对其临床特点的认识,加强治疗是有效减少其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廖二元.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439-1443.

[2] 刘建民,赵咏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6):505-508.

[3] 史轶繁.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87.

上一篇: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合理通风参数选取初探 下一篇:综采工作面过较大断层技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