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5 01:29:30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1篇

健康教育计划是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病史、治疗、家庭环境和经济状况等方面制订的。我们把双龙社区住院门诊及社区普查所掌握的糖尿病病人的病例资料,进行科学归纳并全部输入计算机。评估患者的身体、心理及健康状况,为患者制订详细的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整体化服务。

健康教育的形式

宣传手册发放: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我院在门诊及住院部显要位置都设置了宣传栏,放置了大量宣传手册,可供社区居民随时拿取。通过图文并茂的宣传资料,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人们阐述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起到科普宣传的效果。优点显著,推及面广,节约人力;缺点是对于文化基础差的人而言,作用深度不够。

群体教育: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室实施群体小讲课,参加人员由数人至十余人不等,由全科医师负责授课,讲授内容广泛,均为糖尿病有关知识。时间不定,短则半小时,长则数小时。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具体安排。这种授课方式易为患者所接受。由授课人将内容制成课件,以电教形式授课。优点是直观、生动,由于许多资料细节配有图片说明,通俗易懂,且普及面广。

个体化家庭教育:根据患者年龄、文化水平、病程、有无并发症及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接受程度不同的教育。对个别病情较重、行动不便、经济条件差的患者,我们则定期进行家庭随访或个别指导。我们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因为糖尿病患者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成员有相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饮食习惯,没有家属的配合,糖尿病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的开展很困难,也就谈不上糖尿病的良好控制。

健康教育的内容

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患者介绍糖尿病一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发病原理、分型、诊断、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治疗原则等。

饮食指导: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法,教育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食。学会自我饮食管理,控制热能, 维持标准体重,兼顾患者的生理营养需求。

运动指导:运动是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疗法之一,适当有效的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有效增加自体胰岛素分泌,有利于血糖控制,促进全身代谢。应与患者共同讨论喜爱的运动内容并共同设计安全适量的运动形式。

心理指导:糖尿病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易反复等特点,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行为。因此,思想负担重,对生活没有信心,这些心理社会因素可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病人了解糖尿病,认识糖尿病,使其产生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和安全感,并有针对地实施心理治疗,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药物指导:当饮食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治疗。在应用药物时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口服药的种类、作用特点、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应用胰岛素治疗时应介绍胰岛素的种类、作用特点、保存方法、注射方法及注射时间、常见不良反应等。

糖尿病并发症的教育:包括低血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酮症酸中毒的防治;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眼的病变、肾脏病变、腿部病变、糖尿病足的防治。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并发症的可能性和风险性,使患者认识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极大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并改善预后。

讨 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糖尿病是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沉重负担。社区护理工作由于具有深入患者家庭、解决患者实际问题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显著降低了糖尿病的管理费用。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各种经验进行总结,积极探索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286-03

1 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成明显上升趋势,仅次于心血管和恶性肿瘤,已列为第三大疾病。根据国内外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21世纪是糖尿病爆发流行时期,糖尿病病人将会持续增加,由于其病程长、并发症多、病情控制复杂以及卫生资源消耗大,因此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重要社会卫生问题。

糖尿病病人住院期间血糖能够得到良好控制,出院后血糖控制欠佳。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延续,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目的的社区护理干预,帮助糖尿病患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遵医率,有效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社区护理干预、进行健康教育、提高病人的自护能力是很重要的,也是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郑秋明等[1]通过从社区、家庭及糖尿病患者3个不同层面对社区内的居民及糖尿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表明在社区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能使糖尿病人群对于糖尿病的知识明显增加,对疾病的态度有明显变化,这对糖尿病的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徐连美等[2]和侯玉华等[3]均通过研究发现,社区护理干预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基于此种情况,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社区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的各种经验进行总结,积极探索规范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减少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让患者摆脱疾病带来的痛苦,尽情享受幸福晚年,并希望对我们以后开展健康教育工作能提供指导和借鉴意义。

2国内社区2型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研究进展

2.1 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是指在特定的区域内,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对象,通过社区护士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对患者及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达到使患者了解增进健康的知识,改变其不良方式和生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据报道约有60%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不了解糖尿病治疗措施及其预后,致使患者病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受到影响。因此,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社区健康教育,有利于空腹血糖的控制。糖尿病的治疗强调早期、长期、综合治疗,目标是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消除症状或延缓并发症,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能满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2.1.1 成立社区健康教育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且具有授课能力的医生和护士组成。在社区开设糖尿病专科门诊,医生主要承担授课和的提供相关咨询和指导,每周2次。护士负责每次活动时宣传材料的发放、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测评,完成部分授课,并坚持每月深入社区家庭访视1次,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林艳等[4]通过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小组对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开展为期6个月的预防性健康教育发现,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及自我管理状况显著优于教育前,并且无1例新增糖尿病患者。

2.1.2 建立患者健康档案:

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走访、调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家庭状况、病程、饮食习惯、工作特点、治疗状况及效果、有无并发症、对本病的认知情况等。

2.1.3 健康教育方式:

①专题讲座:组织患者和家属参加每月2次进行的糖尿病专题讲座,以幻灯、投影、播放糖尿病专题录像等形式系统讲解,发放讲座资料。每次讲座后组织患者及家属讨论和互相交流,主持人对患者和家属提出的问题当场解答,主持人也通过提问加深患者的印象。②电话回访:电话回访时,护士了解患者健康状况及患者对出院指导的掌握情况,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再次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院外合理治疗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解答患者的咨询,预约患者复诊时间,最后将回访情况坐详细的记录。贾长宽等[5]对糖尿病患者进行3个月的电话回访结果表明,电话回访健康指导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较好的社区护理干预。③家庭访视:目前健康教育多局限于住院期间,出院后继续教育不够,缺乏督导。鉴此,我们采用家庭访视对病人进行继续健康教育,可以常提醒和帮助病人遵从医嘱,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杨春玲[6]通过研究发现家庭访视对于提高病人遵医行为、自觉控制疾病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楼青青等[7]通过对1例2型糖尿病患者7年的家庭随访,最终患者体重减低13.6%,不但血糖得到理想控制、血脂恢复正常、脂肪肝消失,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脱离药物治疗。④定期义诊:相对固定一名富有临床经验的医师或护士每周利用一下午到社区义诊,定期进行餐前、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血脂、血液粘度、肝肾功能、心电图和肾病检查、监测并做好记录,了解血糖的控制情况并指导用药,帮助患者正确使用自购血糖仪,并根据检测情况调整用药。对一些年老体弱、卧床患者进行上门服务。⑤发放健康教育小册子:发放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简要明了的糖尿病知识的折页和科普小册子,内容通俗易懂并附有插图,具有趣味性。⑥俱乐部形式:将社区糖尿病病人集中起来,建立糖尿病病人俱乐部,让他们定时聚会,相互交流与疾病斗争的经验,交流疾病知识、自护知识,以及对不明白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提问,由糖尿病专科人员作答。

需注意的是: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理解与接收能力差,采用直观形象与反复教育相结合。糖尿病知识讲座讲解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速度放慢,声音洪亮。对技巧性操作先耐心、反复示范,后由患者亲自操作。对宣教的内容,以提问的形式询问患者,了解掌握的程度。

2.1.4 制定健康教育路径:为了保证健康教育的实用性、可指导性、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在充分了解糖尿病病人对健康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结合医生的诊疗计划,组织医护组共同编写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路径图。健康教育路径表包括健康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效果评价、施教后签名、护士长评价。将路径图放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中,主管护士根据路径图上的参考时间,必要时可由家属参与,根据病人需要反复讲解、评估、教育、评价直至达到最终目标。护士长落实病人及家属的集体讲座,主动向病人或家属沟通,了解病人掌握知识的情况及存在问题,护士长定期检查路径图,定期对病人电话随访,嘱病人或家属如有需要随时联系。健康教育临床路径使护理人员依据路径图对社区糖尿病病人进行系统动态连续而又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同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和个体差异随时更改,提供更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

2.2 心里疏导:在漫长的自我管理过程中,由于病情的易变性、治疗的复杂性、并发症的多样性等原因,患者容易出现悲观、失望等抑郁情绪。通过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与其焦虑抑郁水平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促使患者有效的自我管理,而自我管理的优劣反过来也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评估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分析是否存在抑郁症状,护理人员针对每个患者的不同年龄、病情情况有的放矢、耐心细致地开展精神心理教育,帮助患者和家属正确对待疾病,建立适合患者康复的社会和家庭环境,加强与家庭和他人的沟通,鼓励患者参加适度的家务劳动和社会活动。正确的心理疏导可使患者对于治疗疾病和重返社会的决心普遍提高。

2.3 遵医行为干预:患者遵医行为是指患者在求医后其行为(用药、饮食控制、改善生活方式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糖尿病病人对医嘱的依从性的多少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和转归,最有效的防治对策是对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指导合理用药,使其真正了解糖尿病的危害、治疗过程、正确的生活方式及定期检查的重要性。如针对老年患者经常忘记服药时间,帮助他们设定闹钟提示和设计服药标志盒,并把药盒放在房间醒目的位置。另外,帮助患者联系购买血糖仪或注射器,发放血糖记录本等物品,在客观上提供患者遵医的条件。通过研究发现,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病人自我保健意识和遵医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增强对糖尿病知识的认识,使血糖控制在理想状态,从而提高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2.4 重视家庭支持的作用:糖尿病保健是一个社会问题,仅靠医护人员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社会参与尤其是家庭亲友参与,才能将工作做好。以病人为中心,护士、家庭和社会为桥梁,帮助患者获得社会支持,鼓励与家属联系、相处,参与社会活动,使患者获得更多倾诉求助渠道,使患者感到被重视、被尊重,以便更好的自我调解,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5 多途径、多层次培养专门护理人才,全面提高社区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素质:糖尿病患者的教育知识主要来源于医护人员,并与护士的教育能力和知识水平存在着重要的联系。目前我国社区护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护理人员比率很低、素质不高。据有关专家调查社区护士大多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社区需要,不符合社区护士的要求。因此加强社区护士的培训已成为当前社区护理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而又紧迫的课题。

3 总结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服务需求有以下几个特点:在时间上,要求长期而连续;在地点上,要求以家庭和社区为主;在层面上,要求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在内容上,护理、教育、咨询重于医疗;在方式上,要求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特别强调患者主动和自觉的控制,而不仅是机械地遵医嘱服用某些药物。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护理干预成为提高家庭治疗水平的重要手段,其对改善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心身状况、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社区护理已成为护理范围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健康教育又是社区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护理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施整体护理的一种形式,护士走向社区、走向家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总之,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管理的团队中,我们护士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秋明,陈亚华. 社区护理中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意义[J]. 现代医学,2007,35(3):249-250

[2] 徐连美,韩树华.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和社区干预探讨[J]. 青岛医药卫生,2007,3(39):216-218

[3] 侯玉华.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3):183-185

[4] 林艳,郭雅娇,李碧华,等. 社区糖尿病高危人群预防性健康教育的实施[J]. 护理学杂志,2007,22(17):64-65

[5] 贾长宽,李慧萍,邓小青. 电话回访对糖尿病空巢老人健康指导的探讨[J]. 湘南大学(临床医学)杂志,2008,10(1):54-55

[6] 杨春玲. 家庭随访对糖尿病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J]. 护理研究,2008,11(B):3000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糖尿病 社区 健康宣教 预防

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完善,社区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控制起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作用。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控制重点在于预防,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合理运动等,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对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与预防进行阐述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7月~2012年8月收治糖尿病患者82例,男39例,女43例,年龄35~71岁,平均45.6岁;病史3个月~21年,平均6.7年。

方法:①健康教育讲课: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病因及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年龄因素、肥胖因素等)、糖尿病与饮食(吃什么、吃多少、怎样吃、食物分交换法的应用)、糖尿病与运动(什么样的运动适合你、运动的方式、运动的注意事项)[1]、糖尿病与慢性并发症的药物治疗、自我监测。②开展多媒体教学,根据健康教育内容配合丰富多彩的图片,深入浅出、有声有象。③设立慢病病房,循环播放VCD《让高血压低头,享受健康每1天》《漫谈糖尿病》。④在社区制作糖尿病健康教育系列宣传板,每周出版报1次。⑤自行设计《糖尿病患者周记》,记录1周的饮食、运动、规律服药、松弛训练、血糖检测情况。⑥发放致居民的1封信――为糖尿病患者创造美好生活。经过6个月、12个月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之后,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肥胖引起糖尿病,患糖尿病父母的子女患病率比正常高,吃大鱼大肉易患糖尿病等。

结 果

82例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比较:82例患者健康教育前掌握规律运动6例,掌握饮食控制7例,掌握规律服药12例,掌握并发症预防3例,健康教育后掌握规律运动81例,掌握饮食控制77例,掌握规律服药82例,掌握并发症预防74例,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82例患者健康教育后6个月及1年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所有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均进行随访,对其生活质量(USQL)进行评分,USQL总分健康教育前65.36±11.68分,健康教育6个月59.21±10.13分,健康教育12个月59.74±10.62分,患者的治疗维度、社会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在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2。

讨 论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病、多发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环,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认识不够,自己不足以重视。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引起的各急性并发症[2]。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列的健康教育,逐步改变患者的不正确认识和态度,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行为发生改变。

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系列的健康教育,逐步改变患者的不正确认识和态度,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促进行为发生改变。糖尿病患者只有很好地遵从医嘱,才能长期控制疾病,保持血糖稳定,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治疗12个月均进行随访,对其生活质量(USQL)进行评分,USQL总分健康教育前65.36±11.68分,健康教育6个月59.21±10.13分,健康教育12个月59.74±10.62分,患者的治疗维度、社会维度、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在健康教育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因此,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宣传教育,提高患者的预防能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2006,22(1):6-8.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跟进式;健康教育;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升高[1]。调查显示2007~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20%以上,且年龄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68%[2]。由于老年患者年龄大,记忆力及听力下降、反应问题和行动迟缓、并发症多等特点,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和特殊性。我们通过对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从我科出院的60名老年糖尿病患者电话随访,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观察其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深刻体会到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现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自我科2010年3月至2011年7月出院的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91例,女29例,平均年龄(74.5±8.9)岁,糖尿病病史2个月至40年。所有人员在身高、体重、腰围、吸烟及饮酒史、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1.2入选标准①诊断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②意识清楚、思维正常、可以进行语言沟通、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重度感染及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2方法

2.1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糖尿病知识宣教和出院指导。

2.2入、出院时分别由责任护士在询问患者后填写《糖尿病健康教育调查表》,了解患者对于糖尿病临床表现、自然进程、并发症预防、需要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基础知识、血糖控制目标、营养治疗措施、体育锻炼原则、口腔和足部皮肤护理技巧、自我血糖监测方法及便携式血糖仪的使用、口服降糖药物的注意事项、胰岛素注射技术及合理使用、发生低血糖或急性应激情况的应对办法等问题的掌握情况。

2.3出院后要求患者每周至少监测1d5点血糖(空腹、三餐后及睡前),每月1次电话随访,由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了解本月内患者的血糖、饮食、运动、用药及家庭支持等状况,完善上述调查表的同时,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问题,采取个体化教育及护理干预。每3个月1次强化指导,巩固相关糖尿病知识,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及护理指导。鼓励患者随时电话咨询,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于每个阶段性目标实现后,结合患者血糖监测结果,对其进行鼓励,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信心,增加依从性。

2.4提醒患者每3个月复查1次静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年后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一起作为衡量出院后跟进式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效果的评价指标。

3结果

采用上述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1年后,所有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及自我管理能力均大幅度提高,血糖水平控制良好。

4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但是可以预防和控制[3]。糖尿病的控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治疗,而是系统的管理,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的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是糖尿病控制是否成功的关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理解力、记忆力及动手能力均较差,性格又往往更固执,积极面对疾病和有效自我控制是相对比较困难的,并且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4]。因此,追踪随访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这类人群更为必要。

电话随访方便快捷,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更为适用。由患者住院期间的护士长或总责任护士负责每月1次的随访和每3个月1次的强化指导,能保证记录的连贯性与完整性,也更能根据每个老人的特点,及时发现问题,提供个体化的系统教育、辅导、纠错、督促及建议,帮助或指导患者就不同问题与相关医生、营养师及家属进行沟通解决。

我们在进行出院后跟进式的个体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过程中,注意总结每个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性格、心理及疾病特点,采取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指导。尽可能使用老年人熟悉的语言,重点突出,语速适中,热情讲解,耐心示教,反复强化,以使患者充分领会并熟练掌握受教内容。同时,努力培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护患关系,创造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注重对患者每个阶段性进一步给予充分的肯定、赞扬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后续治疗依从性,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获得医生、患者及家属的多重肯定。

参考文献

[1]《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94-9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纪立农,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3.

[3]魏玉玲.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强化教育的效果评价与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05,21(1):53.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5篇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前无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严重,其影响程度与糖尿病病情及妊娠期血糖控制与否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治疗、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作用,直接关系到病情控制与妊娠结局。但实际工作中,健康教育对部分患者收效甚微或无效,主要是缺乏全程性及系统性。因此,我们对社区妊娠糖尿病孕妇进行了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我社区共有能按时进行产前检查、全程接受系统化健康教育并进行治疗的GDM孕妇8例。

1.2 方法 ①进行自编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的调查,满分为20分,并通过查阅产前孕妇联系卡、病史资料等方法收集GDM孕妇的一般资料、体重、血糖变化等情况。对她们除发放书面的糖尿病相关知识宣传手册,每隔1周进行系统化教育,内容包括对糖尿病的基本认识、饮食指导、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胰岛素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并于分娩前对她们再次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的调查。记录其分娩情况、婴儿出生情况及母婴合并症等情况。

2 结果

结果显示,教育前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得分有显著的变化。教育前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得分7.73±3.85,教育后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得分18.24±1.62。血糖水平得到了有效控制。

3 体会

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的高危妊娠,如病情未及时控制,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流产、早产、胎儿畸形、巨大儿、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等;血糖控制不佳则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导致胎儿窘迫,甚至胎死宫内[2]。及时进行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加强孕妇自我监控、自我管理能力,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

妊娠糖尿病健康教育目标是将血糖控制在满意的范围,没有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降低母婴危害。由于妊娠对糖尿病的影响,随着妊娠周数的增加,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方案不变的过程中,血糖水平也可能出现波动,使血糖控制困难。妊娠期胰岛素抵抗逐渐形成,其抵抗程度逐渐增加[3]。同时,由于妊娠周数的不断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影响,孕妇运动耐力降低,运动形式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健康教育中的饮食计划,运动计划必须随着血糖的波动不断调整。所以必须全程进行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我们每隔1周进行健康知识教育,适时调整健康教育的内容。教育后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及知晓率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充分满足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心理支持,提高了遵医的依从性[4]。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使妊娠糖尿病孕妇在妊娠期获得系统健康教育。由于不同个体对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需求不一,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采用一对一的教育方法效果明显[5]。血糖控制的满意程度由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决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健康教育不仅传授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还要传授患者普通治疗、护理的操作技能,使患者离开医院,回归社会家庭后能自我进行普通治疗及护理。教会妊娠糖尿病孕妇使用血糖仪自测血糖,可实时了解患者的血糖,血糖仪测定指尖毛细血管血糖值,可以代替静脉血糖测定[6]。根据妊娠糖尿病孕妇胰岛素的治疗需要,教会孕妇自我使用胰岛素笔注射。在家庭治疗的孕妇,可通过门诊、电话咨询、随访进行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监测、治疗和护理。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合理饮食控制和适当运动治疗,都能将血糖控制在满意范围,减少了对母婴的危害。维持正常血糖是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关键,是降低母儿并发症的主要因素[7]。

常见的母儿晚期并发症是羊水过多、子痫前期、早产、巨大儿。羊水中含糖量过高会刺激羊膜分泌增加,致使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增高;高血糖可致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小血管内皮细胞增厚及管腔狭窄,并发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可能导致医源性早产,羊水过多也可能引起胎膜早破,从而发生早产;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高血糖继发引起的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可使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8]。全程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了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

由此可见,对妊娠糖尿病孕妇进行全程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可明显加强孕妇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程度,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对减少围产期母婴并发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石光.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1):645~646

2. 庄依亮.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期处理.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1(6):651~652

3. 杨慧霞.加强妊娠糖尿病的研究提高临床管理水平.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401~403

4. 聂洁萍.健康教育对初诊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的调查.广东医学院学报,2007;25(2):228~229

5. 李志娟,余岸松.健康教育在我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实施及其效果观察.广东医学院学报,2006;24(3):103~104

6. 杨少娜,陈村华,高晓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时手臂毛细血管血糖值的可靠性研究.护理学报,2007;14(8):4~5

7. 梁梅英,汪剑萍,王山米.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与围产儿预后的分析.北京医学,2002;24(2):112~115

8. 马润致,张燕,刘铭.妊娠合并糖尿病胎儿生长监测与产前评估.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10):814~816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糖尿病健康教育;认知;非糖尿病专科护士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a)-0124-0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长期患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缺陷即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已成为我国第三严重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2]。糖尿病健康教育是实行糖尿病三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3],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的具体体现。而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怎样培训护理相关人员、如何保证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质量、如何面对患者的提问等。本研究是通过研究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况、影响因素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间接得到临床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和相关问题,对以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综合素质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为临床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开展提供依据,进而更好地指导患者控制血糖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血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8月~2013年4月,便利抽样调查研究4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180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全部为注册护士,工作1年以上;其中男21名,女159名;年龄22~27岁,平均(25.00±5.79)岁;文化程度本科143名,专科37名。所有研究对象均为遵循知情同意原则下自愿参加。

1.2 研究方法

根据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护理内容及参照有关文献[4]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问卷包括被调查者个人资料和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掌握情况和影响因素等。

第一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一般资料。主要内容为:年龄、性别、工作年限、职称、职务、最终学历。

第二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和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影响因素问卷。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规范化进程的认知程度。共有17个题目,内容分别为:①有必要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②健康教育可缩短护患距离;③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焦虑心理;④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护士自身素质;⑤可健康教育提高护士业务水平;⑥健康教育可减少护理差错及事故发生;⑦需要健康教育护士专门接受培训;⑧患者期盼护士的健康教育;⑨影响健康教育主要因素是人力不足;⑩影响健康教育主要因素是工作负荷;■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是专业知识缺乏;■影响健康教育主要因素是经验不足;■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理念陈旧;■您需要的支持是加强培训健康教育;■你需要的支持是加强专业知识;■你需要的支持是加强培训人际关系;■你需要的支持是增加非糖尿专科护士。

答案设计为4选项:①非常同意;②同意;③无所谓;④不同意。评分方法采用4分制:评分方法为:答案①计为4分;答案②计为3分;答案③记为2分;答案④计为1分,总分为68分,最低分为17分。得分在47~68分为高水平认知分数段,24~46分为中等水平认知分数段,17~23分为低等水平认知分数段。得分越高,说明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越高。

第三部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

此部分包括9个方面的内容[5-6]:①饮食治疗;②运动疗法;③口服降糖药物的知识;④胰岛素治疗的有关内容;⑤认识低血糖;⑥并发症的知识;⑦掌握自我检测的方法;⑧足部护理的知识;⑨心理方面。总共39道题目,每道题目总分5分:该项内容掌握90%~100%为5分,该项内容掌握7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2.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别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得分

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护理人员间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得分(n = 180)

2.2 护理相关人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影响因素的调查

认为有必要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得分最高,为(3.48±0.73)分,认为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是理念陈旧的得分最低,为(1.99±1.09)分。见表2。

2.3 护理人员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掌握的各题得分情况

在胰岛素治疗相关知识、掌握自我监测的方法、糖尿病并发症知识的掌握、口服降糖药物方面的掌握程度较高,而在运动、饮食疗法、足部护理知识和心理护理等方面掌握较差。见表3。

3 讨论

3.1 目前我国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现状

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程度高,平均得分为(3.48±0.73)分,说明目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基本能够明确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患者自身生命体征的稳定、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种认知程度为临床实践中常规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有报道显示,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疾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患者对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措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知晓程度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7]。有效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可以改变患者错误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而缓解和控制患者糖尿病血糖和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减少医疗费用[8]。对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开展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26.67%、32.78%的护士认为的主要因素是人力资源不足和工作负荷过重。在实际的工作中,随着护理学日益向专科化方向发展,使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擅长本专业的病房护理,而对于相关的糖尿病护理工作缺乏具体的了解;这就要求要开展糖尿病专科教育,全面提高各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

3.2 加强高年资、高职称护士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培训工作,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的意义

本研究对180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进行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基本认知调查发现,职称高、工作年限长的护士,其得分低于职称低、工作年限短的护士,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高年资护士护理观念有关,认为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是重复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是浪费人力资源有关。但高年资护士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其社会阅历高于工作年限短的护士,因此,在临床实际护理工作中,应加强教育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转变观念,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过程中,高年资、高职称护士能够游刃有余的解决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因此要加强高年资、高职称护士的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培训,在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应积极发挥高年资、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优势,使之能够身体力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同时也要采取患者满意度的调查以及回访,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以便根据回访找出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缺点,对其进行总结和改进。

3.3 培养和提高低年资护士的自身综合素质及业务水平

本调查还发现,不同学历的护士在调查中对于糖尿病健康教育可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及业务水平问题的认知存在差异(P < 0.05)。这更加说明糖尿病健康教育和临床的实际经验密切相关,护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效果,加强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素质和业务的培养是提高糖尿病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应有计划地组织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断学习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学习相关人文科学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沟通、交流的能力;在现阶段高级临床护理人才的缺乏的情况下,要发挥高年资护士在着方面的优势,组织临床授课,向低年资的护士传授知识。同时还要加强护士的继续再教育,利用网络和医学杂志,通过多种渠道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知识水平,有利于非糖尿病专科护士提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及多学科知识的积极性,对培养护士的整体化护理意识起到良好的作用糖尿病。健康教育扩展了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角色功能,也把糖尿病护理理论和临床研究带进了一个新领域。糖尿病健康教育要求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但要具备传统的本专科的护理能力与技巧,而且还要求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具备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正是这样的要求,使得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断具备了生理性及社会性心理健康等方面评估患者和与患者交流巧沟通的能力。

3.4 规范护理行为

全面开展糖尿病专科护士资格认证,持证上岗,确保非糖尿病专科的护理质量,资格认证可以有效规范护理行为。

3.5 加强培训

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支持因素调查得出,加强培训护士健康教育和学习专业知识占比最高,专业知识和健康教育是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糖尿病患者对护理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同时又具有其独特性[10]。在健康教育过程之中,针对不同内容的病情、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都做到恰到好处的解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无形之中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不但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心理学、社会学知识、健康教育等领域的知识。只有以多学科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0-12]。因此,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护士采用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包括基础知识、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等多方面的知识。

3.6 对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传统功能制护理模式没有得到改变,护理人员缺乏全面的整体的护理理念。作为一种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非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在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应该牢记整体护理概念,始终关注患者的血糖情况,同时能够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

综上所述,本研究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分析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认知状况,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不同学历的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认知情况及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结果显示,目前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基本能够明确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这种认知程度对于临床实践中常规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保证,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调查结果做好针对性的工作,合理安排人员,在健康教育的工作中应积极发挥资历深、工作经验丰富的护士优势,全面培训非糖尿病专科护士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顺利而有效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敏丽.慢性病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20.

[2] 常向云.糖尿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4,2(1):49-50.

[3] 卫生部.1996年~2000年国家糖尿病防治规划纲要[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49-50.

[4] 黄津芳.护理健康教育学[M].2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225-226.

[5] 李淑莲,游淑钦.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11(6):200.

[6] 崔金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保健医学研究版,2007,15(8):148.

[7] 戴秀菊,杨金娟,方群.健康教育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58-59.

[8] 陈宗伟.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1):51-52.

[9] 景良洪.优质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3):111-112.

[10] 刘俊.胰岛素泵在非糖尿病专科使用中护士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对策[J].河北医学,2013,19(5):777-779.

[11] 叶慧丽,王桂桃,阮建波.临床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及认知需求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9):110-111.

[12] 齐莉,田耕,朱雁.PICC置管101例相关问题护理会诊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37-38.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7篇

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

1.设立糖尿病护理门诊。糖尿病护理门诊是门诊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固定形式,为提高门诊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而开展工作。糖尿病护理门诊接受来自体检中心等的糖耐量异常患者及初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对他们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的咨询以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的培训和生活方式干预措施的指导,使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走向个体化干预模式,丰富了原来医院以定期更换健康教育专栏,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以及播放健康教育录像为主的健康教育形式,使糖尿病健康教育实用化、个体化。2.设立糖尿病患教课堂。糖尿病患教课堂固定场所,固定时间,循环宣传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对住院患者,门诊患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开放,由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管理,糖尿病专业治疗和教育团队成员授课,患教形式多种多样,寓教于乐,利用成人学习理论情景学习法开展胰岛素笔规范注射法,血糖监测,饮食治疗等糖尿病自我管理实践,提高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3.病友支持团队的组建。从老病友中招募组成一支非专业的社会团体,组建由糖尿病专科护士领导下的“病友支持团队”[4],这些老病友非常愿意成为志愿者,并且有时间,有热情,经过培训后他们能向其他Ⅱ型糖尿病患者讲解糖尿病防治知识,传授自身控制糖尿病的经验和内心感受,目前糖尿病自我管理相当成功。“病友支持团队”能发挥和利用社会资源管理庞大的糖尿病人群,以病友间经验分享为主体的同伴教育来促进糖尿病健康教育,做好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在“病友支持团队”活动中,志愿者提高了自身糖尿病防治知识水平和技能,在帮助他人时得到了心理满足,成为糖尿病教育中的一支大有作为的社会力量。但“病友支持团队”需要注意的是,他们是非专业人员,本身也是糖尿病患者,他们病情有时会有变化,情绪也会有波动,可能会影响其他糖尿病病友;他们有时对糖尿病知识掌握不正确,如饮食知识存在误区时会误导其他病友,这时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正确指导。4.糖尿病俱乐部的活动。定期开展糖尿病俱乐部工作,每期活动都设立主题目标,俱乐部成员间相互交流,经验共享,从而达到普及糖尿病知识和技能,强化早期预防和早期干预,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减轻社会家庭负担的总目标。俱乐部活动需要医护人员、病友支持团队、俱乐部成员之间的协作来保证糖尿病管理质量,达到俱乐部服务目标。

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考核质控体系

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心领导小组联合医院质量管理检查小组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其内容有:一是文档记录,包括健康教育内容及参会人员签名记录。二是实地抽查询问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的满意情况,病人是否已了解了病情和治疗、用药注意事项和自我管理内容要点等[5]。要组织相关职能科室,制订专项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并在糖尿病健康教育计划中指定专人负责制,规范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制订细化指标,加强临床医学工作者与社会公众教育培训的考核及评估。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现场察看、对医护人员及患者(或家属)问卷调查等方式,每年定期对各部门进行专项检查和考核,并以此作为科室或相关人员绩效考核及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有效推动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健康教育的实施同样受到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需要漫长的历史过渡,难以短期收效或者评估[3]。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干预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为1%-2%。[1]该病已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血管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它所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由于医护与患者交流不足,患者普遍对糖尿病知识缺乏,致使糖尿病患者急、慢性并发症不断发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基础措施之一,其目的是使患者了解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知识和危害性,接受正规治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顺应性和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尤其对2型糖尿病人必须强化健康教育,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本研究通过对社区内5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初步探讨其对糖尿病患者生活及血糖水平的影响,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54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在50-75岁,平均年龄61岁。文化程度:文盲:5例,小学:26例,初中:15例,高中以上;8例。均为社区2009年6-10月的老年人查体中查出的2型糖尿病人,皆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诊断标准。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用糖尿病药物治疗,同时对他们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22例,只用常规药物治疗,未接受健康教育指导。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方面无显著差异。

1.2健康教育内容

1.2.1糖尿病基础知识教育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糖尿病的基础知识,使其对糖尿病病因、影响病情的因素、病情控制方法及预后等有关知识了解。

1.2.2心理护理指导由于病人都是偏远农村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的认识不足,表现为满不在乎,不注意饮食,不坚持用药。针对此种情况,认真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定义、并发症,及不坚持治疗的后果。与患者家属交谈,争取得到家属的配合与支持。

1.2.3饮食指导向患者强调2型糖尿病的基础治疗措施是饮食治疗,必须重视规律饮食,严格控制饮食,合理调节饮食结构,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1.2.4休息、运动指导为患者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运动计划,运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可选择步行、慢跑等。运动时可携带一些糖果、含糖食品,若出现饥饿、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服用,如症状不缓解应请求救护[2]。

1.2.5用药指导对病员及家属进行用药指导,使其了解降糖药的种类、正确服用方法、剂量和可能发生的副作用等。

1.2.6糖尿病自我监测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建议患者购买血糖仪,教会每位患者正确使用血糖仪,定期检测餐前、餐后血糖,认真记录结果,并及时反馈给医生。

1.3健康教育形式与方法

1.3.1内科门诊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对32例2型糖尿病人进行身体状况、社会心理状况评估,根据评估所得的资料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1.3.2社区糖尿病患者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龄较大,在门诊就诊时间有限,获取糖尿病相关信息少,对知识需求量大,健康教育小组的人员,每月两次进入社区集体授课、操作演示,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给患者查血糖、尿糖,掌握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

1.3.3开通糖尿病知识咨询热线,随时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

1.3.4发放有关饮食种类、数量的图片,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印成小册子,让病人随身携带。

1.3.5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态度,自我管理的技能,对患者做出瞬间评估,懂得患者的迫切需要,及时评价教育效果。

以上措施,护理教育小组人员持续进行了5个月。

1.4评价标准①糖尿病有关知识≥60分为及格。②血糖、尿糖监测结果按糖尿病控制标准规定:血糖以空腹血糖为准,按定量进行统计,尿糖按定性统计。优:空腹血糖8.1mmol/L,尿糖(+++)以上。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比较(χ±s),见表1,显示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掌握糖尿病有关知识程度比较,观察组合格率达93.75%,对照组仅22.72%,经x2检验(x2=28.83),p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疗养院;糖尿病;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态,它不仅是联结卫生知识与行为改变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一种治疗手段,对临床各种诊疗有增效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终身面对。目前,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上,仍没有一种公认的、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因此,在体检中应利用有限的接触时间,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卫生宣教,探寻合适的健康教育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使在体检中首次发现糖尿病或以往患有糖尿病而未引起足够重视的病人在疾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将糖尿病从病因到治疗的全部知识对来疗养院体检的糖尿病人进行广泛宣传,使糖尿病的健康教育达到个体化、系统化、生活化、社会化、终身化。我们通过多年临床实践,对来院体检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提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基础

1.1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护士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通过自学、进修及在职学习,及时掌握护理新知识、新技术,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高尚的医德、娴熟的技能、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高雅的谈吐是开展健康教育的基本条件。

1.2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训练针对患者及家属家庭状况、年龄、个性特征、文化程度等的不同,确定健康教育内容,提高护士在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变能力。

2健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

2.1健康教育的内容利用讲座、板报、电子网络、问卷调查、座谈会及定期随访等形式讲授糖尿病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原则,糖尿病与饮食、运动的关系等医学常识的内容。

2.2健康教育的方法

2.2.1饮食护理①“三高一低”进食原则,让患者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纤维素、低糖、低脂饮食。②少量多餐,把每日进食分为4~6餐,使每餐热量明显减少,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让患者多食绿叶蔬菜、豆类、粟谷类、水果(无糖水果,如柚子或低糖瓜果类蔬菜,如西红柿、黄瓜、萝卜等);总热量为6 000~8 000 kJ/d,每日主食摄入量为200~250 g,占总热量的50%~60%,老年糖尿病患者每日副食量:鸡蛋1个,烹调油15~20 g,瘦肉100 g,豆制品80~100 g,牛奶250 g,盐5~6 g,新鲜蔬菜和水果500 g[1]。

2.2.2 心理护理糖尿病需长期治疗,因此,我们首先向患者讲解衰老这一自然现象,其次传授有关糖尿病知识,回答其疑问,以消除对衰老和疾病的恐惧及忧虑,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早日康复。

2.2.3运动护理运动可促进葡萄糖的利用,改善胰岛素的抵抗,降低血糖,减轻胰岛负担。运动从小运动量、短时间开始,循序渐进,可安排在餐后1~1.5 h运动,这是降低血糖的最佳时间,并有益于肥胖或者减轻体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以不疲劳为度,但注射胰岛素的患者不宜空腹(如注射胰岛素后或饭前)运动,运动可用定量步行法,定距离或定时走与慢跑结合,也可练气功或太极拳等。

2.2.4药物护理[2] 当饮食调整和锻炼不能控制血糖时,口服降糖药是最基本的治疗。老年患者应避免使用大剂量和长效药物;心肺功能不全及肝肾损害者,禁用口服降糖药;重症或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者,可注射胰岛素治疗,老年患者用量应严格按医嘱执行。

2.2.5监测护理采用尿糖试纸法检测尿中葡萄糖含量,操作简单,护士应指导患者将专用尿糖试纸浸入尿液中1 s取出,在1 min内观察试纸的变化,并与标准版对照测得的尿糖含量。

2.2.6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①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知识。②告诉患者及家属严格执行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及运动处方。③讲明糖尿病性昏迷的征兆,如恶心、呕吐、食欲差、嗜睡、呼吸深快及脱水等,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④定期检查眼底、眼压等,预防视网膜病变。⑤鞋袜要合脚、卫生、透气,防止周围神经和血管病变致足损伤。⑥经常测量血压,检查血脂。⑦指导患者讲究卫生,预防肺部、泌尿系统感染。⑧补充水、电解质。

2.2.7定期随访每周或每月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呈快速上升趋势,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健康教育的效果最直接地表现在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建立上。通过多样化教育形式,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消除思想顾虑,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同时也提高了护士的业务水平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14-2776

2赵瑞祥.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相关研究.中国疗养医学, 2005,14(4):406-407

糖尿病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第10篇

目的探讨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重要性。结果通过实施护理健康教育以及抗结核、降糖等对症治疗和护理后,45例患者血糖维持平稳,痰菌阳性者转为阴性,抗结核治疗效果明显,均由住院强化期治疗转为门诊继续治疗。结论通过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使患者增强了自我护理能力,在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肺结核;糖尿病;护理健康教育;重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护士进行的、针对患者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对患者来说,通过护理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让患者对疾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而更好地配合治疗与护理,还能培养和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能力。我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有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除给予相对应的治疗与护理外,还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13年1月—2014年11月共收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其中1型糖尿病2例,2型糖尿病43例。其中入院后新发现糖尿病3例,余均为在患糖尿病的基础上感染肺结核。男38例,女7例,年龄16岁~82岁,平均年龄60岁。痰菌阳性者13例。45例患者中住院时间最长的为128d,最短的为11d。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上者29例,小学及文盲16例。

1.2方法

均按抗结核联合治疗方案,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相应的降血糖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及注射胰岛素,其间严格按要求监测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降糖药物的用法用量。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病区环境介绍、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相关知识讲解、消毒隔离、饮食、运动及用药知识指导,心理疏导及患者出院后自我检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等。方式有口头讲解、图文宣传、视听教材和示范训练。

1.3结果

45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中41例在住院期间血糖保持稳定,能给予个体化的抗结核治疗,4例经过多次调整降糖方案后血糖维持也较好,均在强化治疗后转入门诊继续治疗。

2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

我科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多数是在糖尿病的基础上感染肺结核,对肺结核的知识掌握较少。我们从患者入院时就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习惯给予针对性护理健康教育,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及图文并茂的图解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并掌握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满足患者的求知欲,对于治疗与护理措施能理解、接受并能认真地予以配合。肺结核与糖尿病是目前临床较为难治疗的常见病,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完全取决于医生的医疗水平及药物效果,更依赖于患者的密切配合[1],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是开展治疗与护理的前提和关键。

2.2有利于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运动疗法、消毒隔离、自我监测、预防并发症、心理调节及定期复查。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随时随地都在接触患者,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及与患者沟通时都可以把自我管理相关的知识传授给患者,并让患者熟练应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抗结核治疗是长期性的,大部分的康复治疗还需要患者在院外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可以使患者在院外的抗结核治疗更顺利地进行,还可减少因住院所产生的经济压力。

2.3可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压力的困扰

肺结核与糖尿病都是较为难治的慢性病,治疗时间长且疗效不显著,易使患者产生焦虑、沮丧等不良心理。国内外许多临床专家均认为,患者情绪的好坏与治疗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实施护理健康教育可加强护患双方的了解,护士在做各种沟通、交流时可及时发现并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据有关专家介绍,系统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缓解或消除疾病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配合治疗、增强疗效、促进康复的目的[2]。

2.4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是本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饮食的选择极为重要,既要保证营养的供给,还要控制好血糖。护士在为患者做护理健康教育时要说明饮食护理在本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让患者认识到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使血糖控制平稳,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愈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血糖能否被控制,治疗上必须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抗结核治疗[3]。要让患者掌握并遵守饮食护理的各项要求,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忌饮酒、暴饮暴食,将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到今后的治疗与生活中。

2.5护理健康教育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护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依赖于护士不断与患者的沟能与交流,在沟通与交流中产生信任,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而我们及时且全面地向患者及家属普及护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解除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顾虑和疑问,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有助于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3总结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培养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卢玉芳 单位:阳泉煤业集团总医院

参考文献

[1]郑国琴,陆坚,林奕,等.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病人院外跟踪护理需求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1602-1603.

[2]胡珍.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5):1082.

上一篇:健康教育所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周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