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9 13:46:08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循证护理;社区糖尿病;糖尿病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125-03

引言

循证护理是依据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来提出问题、寻找实证并用实证对患者进行最佳护理的方式。就常规护理而言,循证护理是其延伸与完善的一种。循证护理方式已经在临床护理中逐步得到推广与运用。糖尿病则是一种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缺少或者胰岛素的分泌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导致糖代谢紊乱造成的一种疾病。近年来,为了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及自我护理的能力,研究观察发现循证护理对于糖尿病的预防以及治疗有着积极作用,可以使护理效果达到最佳。

1.资料与方法

94 例糖尿病病人, 男43 例, 女51 例; 年龄35~67岁,患者都是第一次入院。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循证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7 例, 对两组的年龄、血糖水平和病情等进行比较, 并设有统计学差异( P < 0. 05) , 因而,有可比性。

2.方法和步骤

2.1 循证问题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良好的健康教育能够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配合治疗,预防各种并发症,进而缓解病情,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2.2 循证依据对糖尿病的护理要依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疗环境采取不同的医疗护理措施,而诱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就是血糖过高,因此控制好血糖防止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

2.3 护理循证

2.3.1心理指导:与其他疾病类似,糖尿病也受生物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对其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和心理因素。由于糖尿病易复发,治疗周期较长,容易造成患者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引发心理问题。初次入院的患者一般都经历过从否认病情到对病情表示愤怒,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从而会感到悲观失望,而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导致血糖升高,并对抗胰岛素产生作用,影响病情的控制。而患者在情绪激动的状况下,制止力和接受能力都会降低。导致对其的治疗得不到积极地配合。因此,处于这种环境下的患者很难接受知识,对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或许会引起病人的反感,使患者的状况不仅得不到缓解,反而会更加恶劣。因此加强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对其进行密切护理,通过增进情感交流,给予患者关心和照顾,取得信任,进而对患者病情有一个理智清晰的认识,树立其治愈信心,从而说服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3.2 引导病人对糖尿病进行充分的了解,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让患者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针对病因以及发病状况进行综合治疗,这种终身慢性疾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2)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懂得其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控制好血糖,就能够有效缓解病情。以治疗糖尿病的成功病例作为依据,并进行现身说法,增强患者的治疗的信心。(3)引导病人认识到糖尿病复发的原因是由于并发症造成的,只要控制好(即达到国际糖尿病联盟要求的指标)血糖,就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2.3.3掌握规律的饮食:对于糖尿病的治疗,饮食是其中的重要举措,离开饮食治疗,糖尿病的满意控制就成了一纸空话。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糖尿病,无论轻重都要求终身对饮食进行控制(对饮食中的热量进行控制,而不是控制主食),降低体重以及加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要十分注意,要使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安排合理,使其保持平衡,饮食宜少食多餐,每日应不少于三餐,每餐应不少于100g。

2.3.4 掌握合理的运动治疗:缺少运动是导致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制定长期规律的运动方案能够有效防止糖尿病的发生,而对血糖的控制和预防并发症得依靠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来实现。治疗社区糖尿病患者,尤其要加强其对运动疗法的了解,根据运动疗法的适应症、禁忌、风险以及运动处方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2.3.5 说教式教育:根据糖尿病治疗中的健康教育经验,对病因、患病类型以及发病状况等知识的教育,对加强饮食教育以及其目的和意义,运动疗法和实施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各种并发症的表现等内容,邀请权威专家进行审核,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2.3.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血糖和尿糖的检测开展注意事项培训,对诺和笔的使用也要进行教育,鼓励病友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分发胰岛素诺和灵30R笔芯等宣传资料并讲解使用方法:①注射示范并讲解;②二次注射协助病人;③再次注射现场进行指导并给与予鼓励;④在注射现场检查是否存在错误的环节。一般而言,患者三次便能够掌握。要谨记的是没有使用过的笔芯应该保存在冰箱内,防止冻结后无法复原,但是不能够太接近冰格。患者应严格遵守一种笔芯一支胰岛素笔,专人专笔的使用原则,以避免疾病的传播。通过发放问卷、自我反映以及同行评价的效果来掌握血糖自我检测和胰岛素、诺和笔的使用。并把确认过的资料转变为临床资料并逐步推广,通过对实践检验的反馈,形成完整的动态循环。

2.4计划实行, 证据评估

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全面的评价,在总 结 成 功 经 验 时注意对存 在 的 问 题 提 出 改进 措 施 , 以提高认识水平,丰富知识储备,促进学术水平的提高和保证护理的质量。

3.结果

1 个月后, 循证护理组47例患者中,对血糖控制情况分别为:理想30 例, 良好13 例, 较差4 例。而常规护理组中,血糖的控制情况为: 理想15例, 良好26 例, 较差6例。经过统计学的处理, 循证护理组对血糖控制情况较常规组有着明显的优势。( P < 0. 05) 。

4.讨论

循证护理强调的重点是把临床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把通过调查研究的科研结果与临床试验中的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本文对94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了循证护理,其结果显示, 通过护理1个月后,在循证护理组中,对血糖控制的情况要优于常规组( P < 0. 05) 。在实施循证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循证护理的三个要素来开展工作,并广泛地查询资料,保证使用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是最新最实用的,因此,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学习更多的新知识和方法,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和知识层面的上升,并能够结合专业知识和对临床经验的总结,进一步使工作能力和解决患者提出疑难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使护理人员的观点和主张得到肯定,具有说服力和实用性,使病人信服,并乐意接受护士传达的信息。保证护士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高。在临床上,还应根据病人的需求,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将之实施,加强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提高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5.体会

随着社会的发展,循证护理符合病人对现代护理的新要求;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在总结经验收集资料的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促进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循证护理使护理人员的思维和行为定势得到了转变;循证护理的实施,对护士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实施对控制血糖有着明显的疗效,不仅对防止并发症起着重大作用,还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与痛苦。采用循证护理方式来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在实践中辅以科学依据并将之实施,为临床护理开拓了新的模式。将此种科研结果作系统整理,使其为以后的治疗与护理提供方便,实现直接经验与间接知识综合应用的完整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军.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02)

[2] 兰文霞. 循证护理在预防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状中的实施[J]. 山西医药杂志,2009,(S1)

[3] 彭庆有. 关于新形势下临床学科建设的思考[A]. 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 2006 .

[4] 郑. 医疗设备的循证管理――资源的充分利用[A]. 第一届中国(长三角)国际医疗科技创新及应用论坛论文集[C], 2009 .

[5] Hu Xue-jun,Long Shun-qin Guangdong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510120). 实施循证医学,加强医院循证管理[A]. 2009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大会暨博览会论文集[C], 2009 .

[6] 金树敏,孙彦冰,镡云燕,吴瑞贤,赵萍,王美花. 循证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A]. 中华医学会第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国际COA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 2006 .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利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手段,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和创面愈合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一方面,观察组患者脓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护理干预;肛周脓肿;糖尿病;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9(b)-0132-02

在临床实践中,糖尿病患者往往伴有免疫力低下的问题,从而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以肛周感染等为常见感染,其具有感染严重、病情复杂、症状明显等特点,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往往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但是由于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风险也增加了很多。为了有效探讨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后治疗效果的影响,特选择该院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78例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76例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分布在55~75岁之间,患者临床表现为肛周红肿、压痛、波动感明显,并伴有口渴、无力、疲乏等糖尿病症状,利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年龄为(66.71±6.84)岁,男性21例,女性17例,观察组年龄为(67.27±5.66)岁,男性24例,女性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住院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并在术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发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给予处理措施。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体性护理措施,从环境、心理、疼痛、人文、手术等方面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程度,让其提高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具体如下。

术前,做好血糖监测,对即时血糖、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进行监测,以便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从而有效防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综合征等,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控制和调整,将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在4.1~6.5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7~11 mmol/L。另一方面,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而言,手术往往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或恐惧,从而影响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依从度。护理人员要针对此现象给予患者及时的心理疏导,并通过成功案例的讲解让患者树立痊愈的信心,保持手术过程中良好的心理状态。

术后,在做好常规护理的同时,要从饮食、疼痛、尿潴留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治疗是基础,因此要确立合理的饮食结构,做好营养支持工作。同时,由于、肛管周围神经丰富,术后疼痛的问题不容小觑,护理人员要对患者付出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如果有必要,可服用止痛药物,减轻患者的疼痛。此外,尿潴留也是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往往由于术区疼痛、精神紧张、内纱布填塞过紧等导致,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腹部按摩、水声诱导、针刺等方式帮助患者自行排尿,必要时可以通过导尿术进行辅助排尿。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脓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对其出血、感染、尿潴留、疼痛等并发症发生几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1.4 统计方法

该次数据的处理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呈现,接受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接受χ2检验,以α=0.05为基准,若P

2 结果

2.1 脓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情况

详见表1,观察组患者脓肿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2.2 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几率情况

详见表2,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几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所谓的肛周脓肿,主要是指肛管直肠周围的软组织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引发脓肿,在肛肠科的临床实践中,属于常见急症之一。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身体免疫力低下,合并感染的几率大大提升。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往往具有症状明显、感染严重、控制难度大、创面愈合时间长等特点。临床上,手术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案,但是,由于手术所带来的血糖变化会进一步增加手术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整体护理干预是一项临床应用十分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根据聂敏、李春雨等人的研究,将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的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提升治疗效果,缩短病情康复时间,尤其是并发症发生几率方面,根据徐艳春的研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20%之多,由此可见,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该次研究中,也得出了具有一致性的结论:在创面愈合时间、脓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远远低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筵庭,冷希圣.糖尿病外科治疗的意义[J].国外医学外科分册,1984,11(4):207.

[2] 章灵君,张翠芳.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肛周脓肿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43-44.

[3] 盛小燕.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171.

[4] 蒋明丽.糖尿病合并肛周脓肿患者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430-431.

[5] 李春雨.肛肠病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06-107.

[6] 李春雨,汪建平.肛肠外科手术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3-134

[7] 聂敏.护理干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手术前后治疗效果的影响[C]//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全国结直肠外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4:109-111.

[8] 李春雨,袁鹏,林树森. PPH与传统痔手术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319-320.

[9] 李春雨,王军,梁健,等.切开挂线术与切开引流术治疗肛周脓肿的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2):203-208.

[10] 徐艳春.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伴糖尿病手术前后的护理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4):179-180.

[11] 董莹,王坚,周恒.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的血糖处理[J].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6(2):69-70.

[12] 刘雪. 超声在肛周脓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A]. 2015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 2015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糖尿病;中医;护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2010年调查的中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应用WHO 1999 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6.5% 作为诊断标准,则DM患病率为11.6%[1]。糖尿病会引发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以及肾脏疾病等诸多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更好的提高糖尿病病人的临床疗效[2,3]和满意度[4]。提高糖尿病的中医护理质量,能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更好地控制病情,促进康复。因此,本研究的搜集近年来糖尿病中医护理方法与进展,为提高糖尿病中医护理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饮食护理

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适宜体重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5]。在饮食上,糖尿病患者往往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即患者常常感到饥饿、尿液过多、口渴。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基本病因为素体阴虚,五脏虚弱 ;饮食不节,形体肥胖;精神刺激,情志失调;外感六淫,毒邪侵害;久服丹药,化燥伤津;长期饮酒,房劳过度。护理人员嘱咐患者饮食以低糖、低脂肪、高纤维为基准,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之品[6]。楚丽英[7]认为糖尿病患者应遵循控制总热量;定时定量,少量多餐;适量进食高纤维食物;减少高脂高胆固醇摄入;尽量避免进食高粮份食物。李超[8]认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机能等方面的原因,必须要保持每日摄取最低的热量的摄入,一定要分配适当蛋白质、脂肪和糖,另外还要防止糖尿病患者饮食习惯因素的影响,所摄入的食用油、咸菜等副食品也比较多,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薛云丽[9]长期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全面的膳食营养状态评估和饮食护理干预措施,能减少维持性血液透析造成的风险,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2 情志护理

中医学认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均可致病。因糖尿病属终身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故大多数患者往往担心预后不佳,忧郁、焦虑,使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多种疾病乘虚而入,血糖波动,加重病情。《灵枢・五变篇》谓:“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流,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陈少兰、徐胜珍[10]发现,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及产后出血、产褥期感染及早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石瑞梅[11]通过良好情绪状态,合理饮食,适当功能锻炼,不仅可使糖尿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而且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廖S[12]研究发现,中医情志护理可显著减轻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失眠的程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李春莲等[13]研究表明中医情志干预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病人的抑郁情绪及血糖的控制。传统中医治疗独具特色,

可融入常规西医诊疗计划,具有临床推广的现实意义[14]。

3 运动护理

适当的运动减轻患者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之一,是每位糖尿病患者治疗的基础[15]。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记载:消渴病人“光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之”。陈德明等[16]研究后建议DM患者运动之前测试其最大摄氧量与三餐后的血糖值,发现不同强度下对应心率与餐后血糖的波动规律,从而帮受试者合理安排有效运动。在制定运动降糖方案时,要综合考虑三个重要因素: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起始运动时间,在某一个因素固定的前提下,制定个性化运动处方需找到另外两个变量的有效组合,方能达到理想的降糖疗效。李素英[17]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愿意配合并能坚持长期运动疗法的进入观察组,不能长期坚持运动疗法的为对照组,结果发现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认为糖尿病运动疗法是一项经济、方便无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法。孟秀焕[18]临床对比后发现,社区2型糖尿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个体化、特征性的运动疗法有助于血糖控制,调节血脂水平。谭琪敏等[19]临床对比后认为加强社区综合干预,给予有效、合理的运动疗法,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4 药物理疗护理

中医药治疗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辨证施治,具有整体调节、疗效较好的特点。何乔等[20]临床研究发现,采用中药足浴护理治疗糖尿病足部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明显,该技术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推广应用。李爱霞、缪亚琴[21]将糖足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扩张血管、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足浴方泡脚和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护理,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优于对照组(64.52%),具有临床意义。常乐美[22]临床研究发现,足浴配合足部穴位按摩,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促进足部创面愈合、预防创面复发,还能有效地激活脑干网状系统,通过神经反射调整代谢,在糖尿病足预防和护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5 展望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并会引发以血管并发症为中心的一系列并发症。病程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不是单单的药物就能解决的,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提高中医护理品质,对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预防、治疗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03:26-89.

[2]杨莉.糖尿病的中医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5,06:2.

[3]王新.中医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5,03:49-50.

[4]李兰,刘晶,朱惠琴.消渴病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的效果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02:161-162.

[5]沈蕾,裴育,巴建明.2014ADA糖尿病指南要点解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5,01:1-4.

[6]严丽.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药物治疗60例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3,06:123-124.

[7]楚丽英.糖尿病的饮食护理与指导[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01:178-179.

[8]李超.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5:528-529.

[9]薛云丽.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及饮食护理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08:760-761.

[10]陈少兰,徐胜珍.情志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05:760-761.

[11]石瑞梅.情志创伤对骨折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康复护理[J].光明中医,2013,8:1754-1755.

[12]廖S.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失眠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3,03:231-233.

[13]李春莲,孙建萍,郑秀利,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情志干预研究[J].全科护理,2014,08:673-674.

[14]朱章志,傅妤,王Z霖,等.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中医治疗进展[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市人民政府.第十五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厦门市人民政府.2014:9.

[15]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20(1):S1-S36.

[16]陈德明,赵霞,李彦龙,等.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处方的个案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1:22-25.

[17]徐国琴,林文|,杜晓燕,等.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03:284-286,277.

[18]孟秀焕.糖尿病患者社区运动干预方案效果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4,04:310-311.

[19]谭琪敏,尹小丽,雷小艳.糖尿病运动疗法的社区干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4,11:7-8,10.

[20]何乔,张引,徐学凡.中药足浴护理改善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4,05:101-102.

[21]李爱霞,缪亚琴.糖尿病足患者31例足浴治疗及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4,17:131-132.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糖尿病人究竟每天能摄入多少糖分?对于这个问题的不同见解,将人们划分为两大主要派别――低糖派以及反对低糖派。前者认为,低糖饮食使糖尿病人对药物的依赖更少、血糖更容易控制;而后者认为,糖尿病人完全有权利、也完全可以享受与普通人一样的饮食,不必刻意减少糖分的摄入。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种观点很可能都是对的。

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当今的美国,糖尿病人是怎么吃东西的。在美国糖尿病协会、美国心脏病协会以及美国饮食营养协会等几家权威机构的联合倡议下,大多数糖尿病人采取了一种营养均衡的膳食,其中包含足够的瘦肉、牛奶、全麦食品、健康的油脂、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至于其中含糖的量,美国注册营养师、营养学专家马里恩・弗兰兹博士表示:“一般来讲,建议每天摄入糖分的量应该占到能量供应来源的40%~45%,这是一个比较适中的摄入量。”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糖尿病界的主流观点是糖尿病人应摄入适量的糖分。同时,他们还强调糖分的来源应该是全谷物食品,不要吃加工过于精细的米、面,因为这会损失大量对人体有益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反对低糖派认为,许多含糖分的食物,同时也是蕴含大量其他营养成分的宝库,比如说水果、蔬菜、豆类和奶制品――水果和蔬菜热量低而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豆类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奶制品则能够为我们提供充足的钙,有益骨骼健康。这些营养成分对我们的健康都大有裨益,因此,低糖膳食理论的反对者们认为,过于强调减少膳食中的糖分,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不仅如此,反对低糖派还提醒我们,别忘了糖还能提供充足的能量,“这就像汽油对于汽车的意义一样。因此在我看来,那些认为糖是敌人的人,都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副教授尼尔・巴纳德如此表示。在其2006年发表于《糖尿病护理》的论文中,他还向我们阐述了这样一个事实:碳水化合物成分高达75%的素食者,胆固醇、血糖水平均较普通膳食的糖尿病患者更低。碳水化合物即指糖类与纤维素的总称。

营养学专家马里恩・弗兰兹博士指出:“糖并不是糖尿病人的敌人,因为你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来控制它,而不是被它所控制。你可以很好地与糖共处,只要你的摄入量与身体需要量达到平衡。不过分控制糖分的摄入,对糖尿病人而言往往还意味着更高的生活自由度和满意度。”

事实上也是如此,临床统计数据表明,新诊断糖尿病的患者如果被告知只要适量,他们仍可以吃他们喜欢的食物,将会大大提高他们对降糖药的依从性;而如果告诉一个糖尿病患者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常常会导致他形成自暴自弃的态度,对治疗的依从性不佳。

而低糖派的观点又是怎样的呢?身患1型糖尿病40多年,现在本身又是糖尿病专家的理查德・贝恩斯坦博士是低糖派的代表人物,他曾经写了本书,书名叫《贝恩斯坦博士的降糖法则》,指导人们如何使血糖达标。贝恩斯坦博士力挺低糖膳食理念,他现身说法地告诉人们,得益于低糖膳食,他最终治愈了伴随多年的心脏病、肾病等糖尿病并发症,血糖控制也相当理想。

贝恩斯坦博士及其他低糖派人士认为,控制血糖最首要的做法就是“釜底抽薪”,也就是从饮食上尽可能地减少糖分的摄入,因为它们在体内很快就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迅速升高。

低糖派认为,如果饮食中含很多糖,那么为了避免摄入过量,糖尿病人势必要对其含量进行计算,而这个工作即便是针对带有成分标签的袋装食品都不容易,更何况我们生活中并不是所有食物的含糖量都一目了然,根据摄入糖分的量来调整用药更是沦为一句空话。与其如此,倒不如干脆就不吃高糖食物,代之以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使得每天摄入的糖分控制在20~30克以内,只占能量来源的10%以下。低糖派还认为,低糖饮食能减少胰岛素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低血糖症出现的风险。

反对者又提出,低糖膳食不容易长期坚持,而且,其引以为傲的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代表过去三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实际上是由于体重减轻导致的,与膳食是否低糖并无直接关系。低糖派随即针锋相对地进行反驳,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系副教授玛丽・嘉伦表示:“数据表明,低糖饮食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便体重不减轻,血糖也比普通膳食者控制得更好。”

早在2004年,玛丽・嘉伦就在《糖尿病杂志》发表了她的研究:两组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一组采取低糖饮食(摄入糖分占能量来源的20%),另一组采取高糖饮食(摄入糖分占能量来源的55%),五星期之后发现,低糖饮食组的血糖水平更低。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副教授威廉姆在2005年发表于《营养与代谢》杂志的论文显示,每天摄入糖分控制在20克以内,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即可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减少降糖药用量,乃至于停药。另一项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研究表明,与普通膳食相比,每天摄入糖分控制在30克以内,坚持一年,就能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并能增加“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在这三项研究之中,血糖的改善均不依赖于体重的降低。

两派之间的分歧还远不止于此,例如,反对低糖派认为,身体活动需要足够的能量,而极力减少饮食中的糖分也就意味着摄入更多的脂肪,包括不健康的饱和脂肪(动物油脂)等,而这会大大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低糖派则认为,目前人们对饱和脂肪仍然存在着误解,其实我们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它能够升高冠心病等疾病风险,甚至最近有研究表明,饱和脂肪对人体还有一些我们此前所不知道的益处。

目前在学术界,低糖派与反对低糖派之间的论战仍在继续,究其原因,在于低糖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仍然没有定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普通糖尿病人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对于糖尿病人而言,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食谱,任何一种膳食方案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糖尿病人。你可能听说,或者看到了低糖饮食对某人很适用,但是照搬到你自己身上,往往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糖尿病人的饮食要个体化。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心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阳永扬,戴万亨,辉

C肽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洪世华

降钙素原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许焱

亚健康状态及防治策略 陈黎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片剂(安博诺)治疗高血压的理论与实践 尚晓斌

脉压与脉压指数在老年高血压疾病中的意义 蒙定水,黄金龙

1.5-脱水-D-山梨醇:一种新的糖代谢指标 陈家坚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踝-臂血压指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 徐忠武,XU Zhongwu

心房颤动的综合治疗进展 韩弘

血浆内皮素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研究进展 刘海涛,彭旭

缺血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 王云

结核病实验室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农初师

输血与SEN病毒的研究进展 庞栋,李恒聪,黄晓群

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 杨丽

ICU护理实习带教体会 黄敏容

提高护生临床实践质量的几个环节 杜凤玲,罗文伟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庞贞兰

关于护士长竞聘上岗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梁克清

危重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应燕萍,崔妙玲,邓家忠

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张爱芳

淡谈现代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全健

两种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方法的对比研究 农小群

影响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质量因素分析及对策 朱红姣

肺动脉栓塞的护理 栾明霞,栾明春

球囊扩张术治疗二尖瓣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护理 蒋巧兰,梁榕,陆华葵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护理 王粤湘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覃艳玲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体会 江翠芬

护士如何有效地配合心肺脑复苏 任倩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护理 陈顺珍

碘伏湿敷治疗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护理 周萍,龚秋萍

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和护理 黄美云

长QT间期综合征1例 刘升科

成人斯蒂尔病不同治疗方案疗效比较 林金盈,蓝梅,韦美秋,朱霞

不典型肺部炎性病变的首诊误诊CT表现分析 彭湘晖

临时起搏在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分析 黄光华,罗亦艮,郑文喜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103例临床分析 刘英

广西钦州市青年与老年胃癌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韦良宏,陈凤坤,谭宗群,陈海东

综合康复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吴赞华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体会 钟灿,杨伟忠

47例低龄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 柳真裕

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多脏器功能衰竭110例临床观察 张红芳,张吉顺,周慧丽

甲亢患者血清Fe和外周血Hb、RBC、MCV、MCH、MCHC含量变化的关系 关小勇,黄显彬

骁悉、贺普丁、美卓乐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0例疗效观察 梁高林,李达蔚

上消化道异物的内镜处理(附108例临床分析) 黄映娇

支气管哮喘院前急救46例临床分析 张庆团,覃善芳

非典型表现急性心肌梗死8例分析 韦丽芳

院前早期静脉溶栓救治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临床观察 徐养平,王存环,姬喜荣,张银军

内镜诊断135例胆汁反流性胃炎分析 唐明强

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特拉唑嗪片治疗顽固性高血压30例临床观察 王清滔

文拉法辛治疗32 例广泛性焦虑症临床观察 周伟东

糖尿病47例饮食治疗 宋效成

2006年玉林市春节假日院前急救分析 杨朝福,梁建新,张璐燕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对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许光兰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 王小燕,钟素成

慢性乙型肝炎128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分析 吴昊,李钰

心肌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刘维平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治疗预后因素分析 吴金玉,史伟,黄雪霞,韦美丹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83例回顾性分析 陈锦宏,欧阳玲莉

读者·作者·编者

15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死亡分析 李钧

恙虫病46例临床分析 韦立荣

无偿献血27133人次健康检查结果评价与分析 李聚林

低分子肝素治疗11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林宇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30例临床观察 陈婷

丽珠胃三联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86例临床疗效观察 张生怀

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8例 陈钦中

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40例临床观察 黄波

硝普钠治疗大咯血32例疗效观察 何晃养,杨俊锋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36例治疗分析 伍龙,李文华,刘一尔

深部真菌感染药物治疗进展 荣蓉

核因子-κB与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易默

血清CEA、CA125、CA19-9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张瑜红,唐国都,Zhang Yuhong,Tang Guodu

免疫吸附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进展 姚晓霞

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史吉莹,SHI Ji-ying

线粒体在As2O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高绪锋

阻断乙肝病毒父婴传播的研究进展 游坤

药物基因调控治疗β-地中海贫血 肖毅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陆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黄红艳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抗胆碱药物治疗进展 黄崇军

中药斑蝥及复方斑蝥制剂在治疗恶性肿瘤中的作用 张若燕

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 梁华,曾小立,冯忠娜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周爱民,戴霞,罗艳霞,范海萍,戴碧珍

谈临床护理带教中对护生预感性的培养 李亚辉

老年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周雪梅

关于护士长竞聘上岗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梁克清

自动回吸与回抽式抽血法对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影响 吴卓媚,吴芳兰,梁榕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后免疫抑制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梁金清

锁骨下静脉置管换药间隔时间与感染的探讨 陈永娟

肝硬化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研究 王克敏,王由梅,李秀清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55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杨慧萍

加强急诊业务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苏伶娥

血白细胞升高血尿伴反复腰痛半个月 郭智,楼金星,刘晓东,何学鹏,扬凯,谭晓华

罕见桡动脉穿刺致桡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的教训 凌彩业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韦美秋,林金盈

位相型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其他心律失常2例 霍超瑞

急性心肌梗死并束支传导阻滞28例临床分析 梁荣芳,施志雄

Wallenberg 综合征 15 例临床分析 纪术忠,许力,陈育华

心源性胸腔积液 28 例临床分析 黄立传

238 例胸腔积液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刘润萍,彭湘南

住院精神病患者伴发低钾血症的临床分析 李卡梅

青少年癫痫 50 例生活质量的研究 陈建华,林和文

全血细胞减少症 106 例骨髓检查及病因分析 覃健松,陈静桂,梁太英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16 例临床分析 张祥,谢玉娥

胃镜诊断早期胃癌 12 例 庞家武,梅永红

糖尿病伴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 吴晓秋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陶世武,黄海燕

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 46 例疗效观察 王志红

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伴心律失常30例疗效观察 龙运玲,陆海灵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182 例疗效观察 董文文

布洛芬降温效果的临床观察 苏凤春,蒙桂琴,曾一红

益气复脉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40 例 孙卫军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应用 黎素军,许春平,曾波

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2例疗效观察 隆海文

依托咪脂及芬太尼在纤维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梁治辉

半夏泻心汤结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 32 例临床观察 方建佳

早期高频喷射给氧降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覃香,黄崇军,朱旭生

纳洛酮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院前抢救的应用 李小燕,李端明,伍絮

纳洛酮抢救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昏迷催醒疗效观察 冯贵宁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杨俊,覃玉莲

健康教育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效果观察 邓焕车

低分子肝素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32例临床分析 陈荟鹏,李金秋

艾滋病合并淋巴结感染 33 例治疗分析 曹咏红,张锡贵,吕清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 40 例诊治体会 李端明,李小燕

痹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8 例临床观察 蒙繁华,卢中莲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5例观察 韦耀丽

广西部分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现状调查 韦志福,谢苇,谢才娟

雄激素与多发性硬化 李婛,曾丽

三条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诱导细胞生物效应中的相互作用 胡榜利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改善心功能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晓静

试论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监控管理 阮媛,韦波

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检测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中的应用 田卫伟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淋巴瘤分期和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覃慕萍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肠外病症研究进展 谌剑飞

P27 与内分泌肿瘤的相关性研究 钟宇华,梁华晟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蔡正文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进展 罗远英,滕日添

核因子-kappa B 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关系 张雪,朱海

肝星状细胞与炎症的关系 黄乾雄

长托宁在有机磷中毒急救中的应用现状 韦建华,葛宪民

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林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国内临床近况 颜永芽

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Ag-NORs 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覃为理

血液内科临床实习护生的带教体会 梁梅梅

我院科研管理措施介绍 王琳,杨苏萍,梁红英,方平

我院电子医嘱实施成效显著 胡方禄

消核片致肝损害 122 例文献分析 唐恒,吕锦,张一凤,杨黎雯,和丽琴

1997~200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潭医院作者国内计量分析 梁家芬

31 例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韦丽华

护士职业安全因素分析及处理对策 张彩虹

规范化护理服务的实践和体会 杨红叶,那文艳,王志英,陈远华

急诊护士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吴静

神经内科护理的常见缺陷与防范 谭莉娟

人性化护理在康复心理科病房中的应用 陆晓鹏,周爱花

加强门急诊输液存在问题及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 李美杏

病人信任度调查对护理服务质量改进的作用 何翠玲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保证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梁金清

精神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蒙淑芝

接触精神病人的技巧与自我防护 王精,李如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 46 例临床护理 黎裕明,刘桂仙,许宜薇

老年糖尿病患者知识强化教育的效果观察 程秀莲,陈健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张维萍,卢晓莲

以问题为基础进行 1 例糖尿病护理查房 莫锐钊

30 例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护理 郑平,曾家丽,杨娣珍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f0003)移动护士站电子扫描仪在心脏专科中护理巡视的应用 张春霞

(f0004)征文启事 无

科研综述

(1537)慢性病自我管理理论模式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孔淑贞 蒋文慧

(1540)精神科医护人员遭受精神疾病病人暴力行为的研究现状 贺美玲 郭志华 王红星 丁伟华 程艮

(1542)全髋和全膝关节置换术病人自我效能评价工具的研究现状 王海燕 许燕玲 胡三莲 钱会娟

(1545)我国伤口护士角色功能的研究进展 王雅琴 宁宁 陈佳丽 廖灯彬

(1547)我国护理教学评价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韩金凤 王? 李书梅 黄叶莉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1549)耳挂式象鼻型呕吐物收纳测量袋的设计 胡晓岚 张缤

科研论著

(1550)心力衰竭病人体重管理相关知识一信念一行为对称体重依从性的影响 鞠阳 汪小华 仇静波 庞建红 冯萍 陆敏霞 赵欣

(1552)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主要照顾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程璐 孙国珍 王琴 李新立

(1555)大面积严重烧伤病人回吸收期血管外肺水指数变化与肺功能关系研究 余水秀 王仙园 周娟 吴军 彭毅志 彭代智 罗高兴 罗奇志 颜洪

李晓鲁 张家平

调查研究

(1558)本科实习护生文化胜任力与职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研究 张瑜 李秀艳 richard pescador

(1561)门诊老年高血压病人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彭霞 莫霄云 宁余音

(1563)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评教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小慧 刘海波

(1565)日间手术病人术前访视需求调查 杨霞 胡文娟 赵爱平 卢惠娟 陈哲颖 周亚芬

(1567)护士对医院不良事件报告氛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孙晓 万文洁 吴茜 朱晓萍 施雁

(1570)口腔专科医院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影响因素的研究 杨冬叶 万丽红 陈佩珠 黄秋雨 周凤

(1572)低年资护士工作应激及影响因素分析 杜鑫 王维宁 丁芬芳

(1575)陕西地区部分医院静脉输液工具使用及维护的调查与对策 张敏 何华 张亚婷 吴红娟 徐岁云

(1577)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调查 吴祝凤 林细吟 卜秀青 方蘅英

临床研究

(1580)老年肾病病人长时间输液治疗对外周静脉血管损伤的临床观察 马莉冰 马国栋

(1581)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颈椎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毛羽佳 张先庚 李凤燕 梁清芳 王红艳

(1583)药护合作模式在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英萍 张宁

(1585)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底肿瘤切除术后病人吞咽障碍的影响 王滨琳 徐德保 唐运姣 陶子荣 贺爱兰 贺莲香

(1587)卧床病人使用微型水泵淋浴器床上洗头车洗头的效果观察 黄秀华 梁秀萍 谭意萍 陆丽芳

记英 吴肖梅

(1589)两连线作为成人胸外按压定位方法的评估 罗卉 黄素芳 汪晖

(1591)穴位按摩对高血压痰湿体质病人体质积分的影响 王翔 沈翠珍

(1593)静脉输注低温加药液体对中枢性高热的降温效果及脑保护作用 徐桂花 朱丽莎 张玉琴

(1595)综合干预促进胃肠道手术病人快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陈丽 许勤 刘林

(1597)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艾雅琴 郑丽军 孟朋民 杨泉林 苏心镜

(1598)手足部按摩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的影响 华影 亓新学 毕清泉

(1600)led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的疗效及护理 黄霞 胡蓉 关敏

(1602)冲吸式口护吸痰管在脑卒中昏迷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 叶日春 李彩红 覃小静 刘淑莹 侯伶

(1604)分腔式医用护理背包在海上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黄叶莉 李书梅 韩金凤

(1605)音乐疗法对早产儿喂养的影响 杨园园 蒙景雯 魏宁宁 李春华 梁爽 陈华

(1607)糖尿病病人三酰甘油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胰岛素抵抗相关性分析 裴? 赵紫琴

(1610)生理盐水冲洗法在预防封闭式负压引流管堵塞中的应用研究 覃红桂 肖远琼 韦雪 廖燕湘 赖微

(1611)记录糖尿病生活日记对病人抑郁情绪的影响 金伊俪 胡颖 罗梅萍

(1613)住院空巢老年肿瘤病人情绪状况及护理干预 钟雪莲 唐小梅

(1615)三镜联合下胆总管探查并一期缝合加鼻胆管植入术的护理配合 韩娟 王超 任晓琼 柳莎

(1616)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无

临床研究

(1617)tessier3型颅面裂患儿围术期的护理 宋丽娟 翟凤英 张广霞

(1618)经口内镜甲状腺手术的护理配合 姚娇 陈纯清

护理管理研究

(1620)助孕夫妇“三证”审核护理管理标准化流程的研究 舒军萍

(162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分层管理模式的实施及效果分析 王理瑛 张莉 颜萍 刘畅 汪惠才

(1623)法令条例著录格式 无

护理管理研究

(1624)减少急诊儿科护士针刺伤的临床路径管理 刘迎春 于颖 李新红 赵晓?

(1625)医护协作一体化模式在推进责任制整体护理中的探讨 李育玲 李丽红 张利 张敏

(1627)我国专科护士发展中主要问题分析 高青 许翠萍

护理教育研究

(1629)pbl教学模式对高职护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及学习投入的影响 穆晓云 臧爽 李丹

(1631)支架式教学对本科实习护生自我概念的影响 叶艳胜 曹群英 丁芳 鲍翠玉

(1634)五年一贯制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陈丽霞 洪迎迎 李辉 林佩璜

(1636)高级助产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郑长花 赵国玺 彭

慧蛟 何小玲

(1638)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梁春光 仝慧娟

(1640)加强高职护生毕业实习期间隐性护理知识管理的探究 满力 郭宏

(1642)浅谈医疗改革视角下高校社区护理专业教育模式的构建 李瑜 董钊杨 吴小婉 黄红 吕文文

(1643)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在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中的实践研究 李为华 左凤林

(1645)辞书著录格式 无

护理教育研究

(1646)地方综合性大学构建国际型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李雪莉 刘幼昆 邓三妤

社区护理

(1648)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胡明 李小明 钟美容 林何梅 任洁娜

(1649)应用握力圈扩张手背浅表静脉的实用性研究 朱惠瑛 李玉梅

量表研究

(1651)本科护生网络课程学习适应性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李鸿艳 刘宇 冯琼 毕瑞雪 章洁 周湖燕 雷琼琼

(1653)老年综合征评价量表的性能实测分析 刘祚燕 龙纳 淳雪丽 陈? 胡秀英

(1655)护理人员激励问卷的编制 樊现岗 王维宁 孟繁洁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1657)一次性多功能无菌物品存放盒的研制 王宇 胡雪慧 王倩 周琛

个案护理

(1658)1例桡动脉穿刺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 沈磊 温媛 王磊

(1659)1例全胸主动脉置换加左肺切除术的术后护理 陈林 郑静

(1660)维生素k1与盐酸消旋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引起肢体麻痹1例 鲍隆梅 刘俊

专利及获奖产品介绍

(1661)防治足下垂牵引装置的设计及应用 肖秋香 陈仁英

(1662)改良气囊控制阀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王香枝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7篇

唐大寒就是这样一位从事在给老百姓普及健康营养知识第一线的工作者。

众里寻他千百度

机会从来不会一直等待着你,需要你时刻做好准备去抓住它。在曾经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谁会去考虑哪些食物有营养哪些食物没有营养呢?谁会梦想着有一天成为一个营养专家呢?

六七十年代有很多的赤脚医生,唐大寒的从医生涯也是从赤脚医生开始的。后来,他获得了一个去卫校学习的机会――护士专业。卫校毕业后,唐大寒回到县里的基层医院当一名男护士。唐大寒有很强烈的敬业精神,他勤奋、爱学,什么工作都抢着干,表现积极突出。几年后,被保送进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时,正好赶上国家重视教育,唐大寒被作为优异生留校。当时许多人都选择了当老师,但是唐大寒却选择了当一名临床医生,他喜欢在病房里穿梭,更好、更直接地为病人服务。

虽然唐大寒对很多临床学科都非常感兴趣,但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永恒的内分泌科或心血管科大夫。1984年,国家卫生部开始重视临床营养工作,唐大寒所在医院在湖南率先成立了营养科。唐大寒心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营养迟早会受到重视,也许15年以后营养科就会由冷门变成热门。于是,他在1985年放弃了从事8年之久的临床内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临床营养科,开始学习和研究营养。先后参加了上海营养食疗函授班,又在1986年考取了本院内分泌科的在职研究生,成为我国著名内分泌营养代谢专家伍汉文的学生。

刚进入营养科时,唐大寒参加了所在的医学院公共卫生系开设的营养与食品卫生课程学习,并与其他学生一起做实验,为其今后的临床营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临床营养工作中,唐大寒发现他之前的医学临床工作经验非常重要,对他帮助特别大。理论学习,实践起来与临床医学不相同,唐大寒身边的任何大事小事他都认真去做,身边的任何一个人他都当老师去请教;他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特别是积极参与治疗饮食的全部过程,无论是看营养门诊还是日常营养会诊,他都会认真对待,以致在营养方面的实战工作经验得到很快提升。这是他的事业追求,所以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

山外青山楼外楼

自医疗体制进入市场化改革后,由于医院等级评审工作终止和临床营养科无法给医院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等原因。于是,临床营养工作不被医院重视,很多医院甚至撤销了营养科,所幸的是唐大寒所在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还保留了营养科,但是营养专业工作人员由9个人逐渐减少到了4个。那时候,医院营养者不仅没有地位,而且开展工作也相当艰难,甚至当你告知别人是从事临床营养的都会有人感到不理解,于是,许多同行都纷纷改行。唐大寒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内心更加坚定了:“自己做自己的,继续追求自己的事业!将自己的营养事业进行到底。”

作为一个专业的营养师,在唐大寒看来,不仅需要扎实的医学和营养学理论,而且也需要一定的临床经验和丰富的生活实践经验,最关键的是要善于将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还有,对相关的知识如食品加工技术、烹饪原理、药理知识等也一定要有所了解,才能运用自如地指导病人或居民的饮食营养实践。生活中的唐大寒,对烹饪技巧、刀工也很有了解,在家里还经常亲自主厨。他开玩笑说:“如果自己不会做饭不会做菜,指导病人饮食的时候,等于是外行人在给内行人做指导,这样肯定不行。”

唐大寒对营养研究,从来都是严谨,精益求精的。他继续在工作中总结,并收集资料,也写一些营养方面的文章,医疗工作让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和忙碌了,他乐在其中。他还经常与农业种养殖、食品加工、药膳食疗及餐饮大师等营养相关方面的专家一起进行交流,学习他人的知识,让自己更加智慧更加渊博,也更加专业。

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00年前后,唐大寒的工作思路进行了调整,除做好日常工作外,经常深入社区进行调查,了解居民对饮食营养知识的需求,并结合他们的实际需求进行科普写作和健康教育。至今已发表了很多深受读者欢迎的饮食营养科普文章,编写了很多科普书籍;也经常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给大众做健康知识讲座。

1996年,唐大寒开始编写他第一本科普书籍《糖尿病饮食治疗》(现名为:《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120》),他与周智广教授合编,差不多两年时间才完稿。但是书籍编写好以后,出版又遇到难题,很多出版社都不愿意承担风险,要求付风险保证金,并以需要修改为名退稿。唐大寒信以为真,每次都回去仔细修改,但是修改都是手写的方式,修改了六七遍。直到2002年,遇到了人民军医出版社的社长,社长对糖尿病比较关注,同意出版。终于经历了6年时间之久,这本书出版了。后来才又相继编写其他的书籍,已经完稿的《糖尿病营养师》科普书籍也即将与读者见面。

唐大寒为社会各界人士做健康知识讲座时,不断更新知识,经常变换课件,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讲不同内容的健康营养课程,一年的讲座多达30场。唐大寒认为:只有营养知识慢慢普及,老百姓的生活方式才会发生良性改变,直至影响整个社会。

唐大寒一直坚持不懈地为社会做健康科普教育工作。他的目标是――将健康教育进行到底!

后记

唐大寒教授想通过杂志对广大的糖尿病病友说:“对于糖尿病病人而言,饮食控制非常重要,可以说:失去饮食控制的任何治疗,都将以失败告终。只有好的膳食,没有绝对好的食品。均衡饮食,适可而止,这才是饮食的真谛。而且,一定要注意病人的个体差异。”

专家简介

唐大寒,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教授、 高级药膳食疗师;湖南省科普作家,兼任湖南营养师协会会长、湖南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湖南药膳食疗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公共营养师)考评员、《东方食疗与药膳》杂志编委、常务理事、《糖尿病新世界》杂志顾问等。

先后从事临床医疗、教学工作41年。发表科研教、学论文36篇,医学科普文章300余篇。主编《医学大辞海――临床营养学分册》、《糖尿病饮食营养治疗120》、《食用油与健康》及参编《新编实用临床营养学》、《内分泌学》、《实用社区护理》等专著1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3项。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严重复合伤;急救;观察;护理

严重复合伤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致伤原因以车祸为最多,其次为坠落、砸伤、挤压伤等外伤所致的胸、腹、脑等损伤是最严重的多发性复合伤,患者病情危重, 出血量多,常伴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做为急诊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在最短时间内配合医生采取及时有效的救治措施,才能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使病人转危为安。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80例,男性50例,女性3O例,年龄18—70岁,入院时血血压60/40mmHg一160/110mmHg,诊断为颅脑外伤20例,胸腹联合伤2O例,血气胸10例,腹外伤合并骨盆骨折10例,肝脾破裂20例,抢救成功77例,死亡3例。病人来院时基本处于休克状态,全部病人经过手术治疗,治愈77例,死亡3例。

2急救护理:

2.1病情评估严重复合伤病人入院时往往病情危重,大部分病员不能诉说病情或描述不清,接诊护士应快速对伤情的危重性作出初步的评估,如病人的一般情况、意识、瞳孔、呼吸、血压、脉搏、四肢温度、伤口出血、四肢活动情况等,同时询问受伤情况,检查受伤部位,注意疼痛性质及伴随症状等,同时尽快通知值班医生,准备实施进一步抢救【1】。病人到医院后的最初几分钟,往往决定了早期救治伤员的质量和速度,是决定伤员生死存亡和顺利康复的关键,所以急诊护士应做到瞬间判断、正确评估、果断处理。

2.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急救过程中最主要措施【2】。严重复合伤病人多伴发呼吸困难和窒息,必须吸引或用手清除口腔和鼻咽部血液、分泌物和泥沙等,向前托起下颌,把舌拉出并将头偏向一侧,以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严重呼吸困难、呼吸心跳骤停者,给予气管插管或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以保证良好的通气与氧供。

2.3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早期足量扩容是纠正休克的关键治疗。用静脉套管针迅速建立2.3条经脉通路以保证输血输液通畅,对静脉穿刺困难者应及时静脉切开,在前3O分钟内输平衡盐液1500m1.2000ml,以保证重要器官得到充分的血液灌注,然后输入胶体液,全血。

2.4选择静脉通路时应考虑:下腹,腹部严重复合伤病人应选前上臂静脉,头,上肢或胸部外伤,可选用大隐静脉,颈内静脉置管是任何部位创伤的首选,即可补液,又可监测循环血量。在休克代偿期,由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表现为血压正常或升高,脉搏增快,这一假象往往掩盖了病情,作为护士一定要掌握休克病人的病理、生理知识,正确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为成功抢救病人提供良好的依据【3】。对休克病人要避免过多的搬动和检查,先处理紧急情况,待病情稳定之后再作进一步的检查, 以免贻误最佳抢救时机。

2.5控制活动性出血开放性外伤病人,出血多、出血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病人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因此应立即止血,及时用加厚纱布加压包扎,抬高伤口以减少出血,以便于进入手术室行探查手术。对闭合伤病人,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经过积极抗休克治疗,病人血压仍出现进行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应考虑内脏有活动性出血,若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即可确诊,应迅速做好术前准备,送病人入手术室进行剖腹探查手术。

2.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瞳孔、脉搏、血压、呼吸,皮肤颜色,感觉,出血量,尿量等以了解病情进展情况,同时向现场人员询问、了解致伤原因,判断有无合并伤, 以便及时处理。

2.7做好术前准备护士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留置胃管、备皮、导尿等术前准备工作。在抢救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经常使用的介入性血管插管和其他导管,加强消毒隔离,定期更换,严格处理污染物,以减少医源性感染率,同时也要加强医务人员手的保护,养成操作前后洗手戴手套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2.8加强心理护理。意外创伤,伤势严重,又急需手术,患者易产生恐惧甚至绝望,对此我们应注意观察和了解患者心理情况,鼓励和安慰病人,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并严密观察病情,给予因势利导的心理护理,使之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树立乐观精神,战胜疾病。同时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获得家属支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患者家属的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干扰,有利于患者救治。总之,通过对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使我真正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只有在最短的时间内密切配合医生对病人进行紧急而迅速的抢救、严密细致的观察、周到细心的护理,才能使病人脱离险境,顺利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明子.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护理论文[A].河南省护理学会糖尿病及腹膜透析护理新进展学术交流研讨班资料汇编[C];2007.

[2] 张仰瑜,吴美华.年轻护士论文写作影响因素的调查与思考[A].中华护理学会2006年“护士长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6.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9篇

文章编号:1003-1383(2013)03-0441-04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3.03.059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护理就是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中,除对其进行医疗护理外,还对病人及其家属传授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预防方法及自我保健的知识,通过宣传教育和交流互动,提高对疾病防治及自我保健的意识,能够自觉地行使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消除影响健康的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方式也在不断地扩展,为探讨适合我国医疗现行体制与有利于健康教育发展的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笔者就“教育模式转变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能、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效果评价、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及应用前景”等问题作一综述。教育模式转变护理健康教育的职能传统教育的概念是指学校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也泛指对社会上一切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对受教育者传授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经验的知识。教育是有目的和要求的,就健康而言,健康是指机体发育良好,功能活动正常,适应环境能力强,反应敏捷,身心协调的一种精神状态。健康教育也就是按照这种精神状态,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从而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刘明慧[1]研究认为,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从护理健康教育评价,其实健康教育是一种干预,它为人们提供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相关知识、技术及服务,使人们有能力作出决策,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一词面世之前,我国卫生部门专设有卫生教育所,其职责是卫生宣传教育,也就是常说的“卫生宣教”,具体执行的部门挂靠卫生防疫站宣传科。“卫生宣教”与“健康教育”意思相似,但前者只是面向“普及卫生知识”,教育效果评价无从谈起。而后者具有目的和具体操作规程,通过行为干预,达到提高健康认知能力的目的。对于教育模式的转变,高德彰等[2]认为,从卫生宣教过渡到健康教育,是观念和工作模式的转变。不难理解,卫生宣教在于普及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则是建立健康行为,其操作体系是从知识灌输转变到计划的实施。许多疾病与人们的不良习惯有密切关系,对这些疾病不能单靠药物来治疗,还要靠健康教育来改变病人的不健康行为。对疾病状态下的人群进行与疾病有关的医学护理知识教育,对普通人群进行疾病预防,增进健康知识的教育,两者共同构成了健康教育完整的概念[3]。 WHO对健康教育十分关注,提出了新型的“健康”定义,指出心理治疗、预防保健、康复咨询、健康指导是医院发展的趋势[4]。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医院的医疗观念也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使医疗服务由单一的医疗服务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转化,以个体服务向群体服务转化,以单纯的技术服务向社会全方位服务转化,医院在诸多的工作中,健康教育展示出举足轻重的角色,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已成为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策略之一[5]。现代护理学赋予护士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合同号:Z2011139)。

作者简介:陆柳雪(1972-),女(壮族),广西德保县人,副主任护师,学士学位。

的根本任务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并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这明确了护士教育的义务,健康教育成为护士的职责。在医院工作条例中,强调要向患者及其亲属提供面对面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6]。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已不停留在以“患者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上,而在进一步地向“咨询—预防—保健—护理—康复”一体化发展,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也在向“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实施方法、效果评价”方向拓展,并进入多样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7]。 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效果评价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较多,学者钟勤[8]认为,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器械性治疗、临床检验、用药指导、心理卫生等,都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林清然[9]报道,美国医院健康教育内容更具体、更全面,不但介绍护理机构、医院设施、就医指南,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介绍,具体到解剖、病因、病理、治疗、护理、预后、康复、功能锻炼等。就手术而言,具体到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活动、用药指导、并发症的预防、康复锻炼、居家护理、饮食调理等。在教育方法上,王玲玲等[10]认为,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对各类住院病人的不同健康问题,内容要有所选择,对慢性患者、病情稳定者,重点介绍治疗效果、病情现状、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对常见慢性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症状、并发症、生活起居、饮食等进行一系列健康教育。[11]认为,教育形式要多样化,除采用口头讲解、书面材料、示范训练等方法,在具体做法上要与护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护理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这是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沟通与交流是最主要的手段,在向病人宣教时,注意做到少而精,短而明,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日常用语,具体指出病人应知道的内容[12]。良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取决于教育的时机,当入院病人处于心情不定、顾虑重重、或正在病重急诊、疼痛不安的情况下很难接受教育。此时应让病人住院,经检查治疗,病情稳定后选择合适时机,结合病情进行宣教,病人才能专心倾听,提高认知能力[13]。正如学者郑维英[14]总结的那样,做到“适时宣教、按需宣教、反复宣教,”健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刘建萍等[15]对2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高血压基本知识与服药依从性的健康教育,通过对照研究,实验组的健康信念综合度和服药依从性分别为61.67%和40.75%,高于对照组的33.00%和15.50%,表明护理健康教育既提高了病人的健康信念,也提高了治疗用药的依从性。在评价指标方面,目前多数医院单纯采用“卫生知识知晓率”指标,我们认为该指标只是其中之一,评价指标应建立在患者掌握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或掌握某些相关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提升健康水平等方面。刘斌报道[16],在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中,与病人建立一种指导与合作的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通过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解决病人存在的实际问题,病人的满意率由92.6%上升981%,满意度得明显提高。用这些指标的满意率来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也许最能够说明问题。学者温丽芳[17]在对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中,指出其近期效应能协调医患关系,使患者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远期效果是增强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健康水平,显示出医院健康教育的巨大潜力,肯定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及应用前景随着医院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如何搞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一直是医院领导及医护人员关注的问题。国内诸多专家、学者都对医院健康教育的对策作出有益的研究,也探索出一些特色模式和值得借鉴的经验。陈启超等[18]认为,要把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搞好,还应在管理上将健康教育纳入医院年度工作计划的议事日程,经常讨论。同时建立医院健康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以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给予指导,工作各个环节的指标要做到量化、标准化、制度化。南京总医院医务部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在构建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中,着重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信息系统、考核系统等四个方面的建设,在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系统帮带、社区人群等四个群体中,建立立体网状式的全面医疗健康教育体系[10],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健康教育的模式有计划性、自主性、护理程序、健康信念等,计划性健康教育为临床普遍采用的模式,一般是根据科室护理的特点,制定不同病种标准健康内容,由责任护士实施。范丽凤等[19]通过有计划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教育培训,结果患者的糖尿病知识评分、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自我血糖监测、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高,血压和糖代谢控制明显改善。自主性健康教育是让患者自行选择,根据自己病情提出相关问题,由护患双方共同制定,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观念,使受教育者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20]。在护理健康教育改革探讨中,有提到“优势内容递增教育法”,其核心内容是根据患者的需求,不断激发其学习兴趣,以达到自己希望掌握的知识,这其实是自主式健康教育的一种补充,对患者而言,教育效果、满意度及主动咨询方面可能优于计划性健康教育。但有的则认为,计划性健康教育只是按计划的教育内容照本宣科,会使听众失去学习兴趣,教育工作容易流于形式;自主性健康教育模式强调的只是患者主动参与的理念,没有一个可操作性的系统模式。有人认为护理程序才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同样适用于健康教育,运用其对患者实施教育,是提高健康教育实效的一种有效方法[21]。在临床整体护理中,护理健康教育又有新的扩展,有不少学者把企业的PDCA管理循环方法应用于健康教育工作并作有益的尝试。PDCA循环管理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护理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用中文表达是按策划、实施、检查、处理的顺序循环管理,将每一次循环的起点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戴莉敏等[22]采用这种循环程序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与常规随访模式管理对照研究。按既定的时间随访观察,结果全程健康教育形式管理的知识掌握情况、糖尿病自我行为评分、生化指标等均较常规随访模式管理优。学者黄敏[23]也把该管理模式应用到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管理中,经与常规健康教育比较,观察发现PDCA管理健康教育干预后,乙型肝炎病人的健康行为方式、肝功能指标恢复效果都较常规健康教育好,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高。表明循环程序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形式能提高患者自护行为及生活质量。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运用于护理健康教育,更充分体现教育行为改变的实质。王井霞等[24]报道,近年来健康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更加广泛,教育过程呈现一体化,教育对象也进一步扩展,形式上研究更加深入,显示出护理健康教育应用的前景更加宽广。

综上所述,护士的根本任务是“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明确健康教育是护士的重要职能;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知识;器械性治疗、临床检验、用药指导、心理卫生等,都是医院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形式有口头讲解、书面材料、示范训练等方法,实施教育要与护理活动有机地结合,口头讲解是直接、简便、有效的方法;效果评价应建立在病人掌握知识、转变态度、改变行为等指标上;护理程序式是能循序渐进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模式,适用于临床护理,也适用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纳入医院工作计划的议事日程,以期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给予指导。同时强化医院健康教育技能的培训,拓宽医院健康教育思路,逐步将其扩展到全民健康教育中去。

参考文献

[1]刘明慧.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形式及方法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2010,8(24):6768.

[2]张玥,高德彰,孙月刚,等.病人教育的起源、现状及发展方向[J].中华护理志,2000,35(6):366368.

[3]李旭,刘箴.肿瘤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1995,30(12):747749.

[4]郑海智,曹秀风,白智刚.医院健康教育的开展与实施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3486.

[5]张艳萍,韩雪.现代医学模式下医院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1):4446.

[6]刘丽,胡敏,韩韬.医院健康教育评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展望[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09,4(增刊):4952.

[7]武美娥,厉兆春,孙清海.浅谈医院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08,6(5):158159.

[8]钟勤.社会发展对医院健康教育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364366.

[9]林清然.美国医院系统化健康教育的启示[J].广东医学,2008,29(7):12321233.

[10]王玲玲,杨国斌,汪春晖.强化健康教育 促医疗质量持续提高[J].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9395.

[11].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08,3(9):141.

[12]刘化侠,李蓉琼.提供有效的病人教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3):128129.

[13]何永芳.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时机选择和语言运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3):268.

[14]郑维英.患儿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6.

[15]刘建萍,何晓俐,任晓丹.健康教育对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9):5860.

[16]刘斌.我院实行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初步实践[J].广西医学,1999,21(6):5253.

[17]温丽芳.基层医院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2):11971198.

[18]陈启超,陈清蓉,陆高刚.建立医院健康教育考核考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1):8182.

[19]范丽凤,陆菊明,田慧,等.全程糖尿病教育模式的构建、组织与管理[J].现代护理,2005,11(8):575579.

[20]张锦玉.我国护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发展[J].护理杂志,2009,26(1A):3233.

[21]魏碧蓉.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J].中华护理教育,2010,7(6):264265.

[22]戴莉敏,贡浩凌,方英,等. PDCA循环结合全程健康教育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访的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0):882885.

[23]黄敏. PDCA管理模式在乙型肝炎病人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全科护理,2012,10(2):475476.

[24]王井霞,唐四元.健康教育方式的分析及我国健康教育现状与展望[J].现代护理,2006,12(16):15011502.

糖尿病病人护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护理 人才需求

为了了解护理专业市场人才需求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使我院能及时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为我院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专业的拓展和新专业的设置等方面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好的为各用人单位提供合格护理人才,我们护理系开展了护理人才市场需求状况调查问卷调查活动。

2012年暑假,护理系的老师们调查了长沙市多家医院。各家医院以热情的态度向我们介绍了医院人才现状、岗位设置、医护人才需求数量、人才流失状况等相关情况,使调查组的老师获得了比较真实的人才调查数据。

1.调查内容

1.3医院需求调研

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38份,明确医疗机构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护理学生,将测评项目按重要性依次排序如下(表3)

1.4医院护理服务模式

一律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模式

1.5医院需要以下专科护理人才

重症监护人才、急诊急救护理技术人才、介入护理人才、新生儿护理人才、伤口造口护理人才、静脉治疗护理人才、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人才、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精神护理专业人才是医院需要的专科人才。

1.6医院对课程设置的要求

1.6.1临床老师认为:常规课程的基础上,临床护士需要强化的课程有:①基本素质学习领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基础、护理伦理学;②岗位能力学习领域有: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传染病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老年护理学;③岗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心理健康、心理与精神护理、通用能力、临床营养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论文设计、护理新进展;

其他: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2.结论及建议

2.1护士队伍总量不够

由于传统的偏见,超负荷的工作压力、家庭生活的琐事和社会对护士劳动价值的缺乏重视,使护士队伍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心理不同程度地受到困扰,一些护士频频要求调岗或改行,使很多医院护理人员常常缺乏[1]。根据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全省执业医师与注册护士比2015年要达到1:1-1:1.1,目前医护比例倒置问题尚未解决,需要提高护士队伍总量,为我院招生、培训护理人才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2专科护士短缺

在提高医疗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方面,专科护士优于非专科护士[2]。

专科护士主要从事的领域有专业静脉治疗护理、手术专科护理、麻醉护理、精神科护理、肿瘤护理与癌痛控制护理、骨科护理、腹膜透析护理、艾滋病护理、糖尿病护理、造口护理(包括造口、伤口及失禁护理)、急救护理、感染控制、心脏康复、损伤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及器官捐赠者护理等十余个方面。目前我国在急诊急救、糖尿病、手术室、感染管理、肿瘤化疗、社区等6个领域发展比较成熟,具备开展专科护士的基础,对于设立专科护士的需求较强;今后可在急诊急救、糖尿病、手术室、感染管理、肿瘤化疗、社区等6个专科护理领域开展专科护士的培养,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专科指导,并在不断完善中逐步扩大专科护理领域,为今后开设临床护理专家打下基础[3]。经调查了解到:经过培训考核认定的相关专科领域的专科护士人才短缺,具体需求如下:

重症监护人才、急诊急救护理技术人才、介入护理人才、新生儿护理人才、伤口造口护理人才、静脉治疗护理人才、血液净化护理技术人才、手术室护理专业人才、精神护理专业人才。我院可争取获得资质开办专科护士培训班,以满足临床需要。

2.3护理教学应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念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护士对病人实施责任承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护士的素质要求,通过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护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升,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护理专业的内涵[4]。由于各家医院已经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落实护理职责,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倡导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护理教学应强化责任制整体护理观念,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渗透到教学之中。

2.4护理专业需要设置专科方向满足临床需要

专业方向模式教育是新的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5]。湖南省护理事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推进老年、慢性病、临终关怀等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探索建立针对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服务模式;加强老年病科、临终关怀科的建设,鼓励和扶持护理型老年院的建设。如急重症护理方向:使护生掌握危急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抢救配合、各种监护技术(呼吸机监护、心电监护)及常用急救技术(气管插管术的护理、气道护理、心肺复苏术、洗胃术、止血包扎等);社区护理:培养具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康复、社区护理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家庭护理、家庭病床,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保健和临终护理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从事社区护理、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的专科人才[6]。

我院可开设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设置,并增加课时,申请到办班资格,争取资质发放康复技能证书、老年护理技能证书等,有利于学生就业、有利于满足临床需要。

5.对招生对象的要求

许多医疗机构已意识到,与其让大量中专学历的护士长期边工作边读书,不如一步到位聘用大专毕业生[7]。

由于临床优化护士队伍结构,需要大专及以上层次的护士,且高中毕业后完成护理专业学习的护生更受欢迎,我院初中毕业而就读护理专业的招生规模可以逐步萎缩、并缩减中专层次护生的招生比例。

6. 适当调整课程课时

适当增加护士礼仪、技能综合训练的课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及改善护生的临床沟通能力、形象气质及操作技能,以更适应临床需要[8]。

强化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文素质基础、护理伦理学、护理药理学、基础护理技术、传染病护理学、急救护理技术、老年护理学、岗位能力拓展学习领域:心理健康、心理与精神护理、通用能力、临床营养学、护理管理学、护理论文设计、护理新进展等课程的学习;重视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等课程。

我们将根据市场调研结果进行新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本课题为长沙卫生职业学院院级课题 项目编号YJKT-201201

参考文献

[1]徐美宝 伍施,护士队伍不稳定因素的探索和对策

[2]刘苏君,专科护士研究:从编辑相关论文中获得的启示,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600

[3]李秀华,高敏,郭敬霞等,专科护士发展需求与现状研究2005(15)5:9-12

[4]陆巍,陈湘玉,练敏,深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内涵的实践及效果,护理管理杂志,2012(12)5:379-380

[5]蔡汉权,李粉玲.高等师范院校如何开展专业方向模式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1):35~37.

[6]史 平,护理专业方向模块课程设计的实践与探讨,临床护理杂志,2008(7)6:66-67

[7]尤黎明 罗志民 万丽红等,中国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0(7)4:147-148

上一篇:老年糖尿病护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糖尿病康复护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