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的治疗与护理范文

时间:2023-09-16 12:55:17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1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79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产生的致盲率逐年递增,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产生因素较为复杂, 造成其发病产生的机制还在研究探讨中, 是当前医疗界解决糖尿病综合性并发症的重点攻关课题[1-5]。为了全面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治疗措施和高危因素, 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 现将具体的研究过程与结果做出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2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66例, 女60例, 年龄36~75岁, 平均年龄(55.8±6.4)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诊断标准。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3例。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纯西药治疗, 即二甲双胍0.25 g/粒, 3次/d, 阿司匹林300 mg, 1次/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芪黄明目胶囊治疗, 4粒/次, 3次/d, 温开水送服, 60 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

1. 2. 2 护理方法

1. 2. 2. 1 心理护理措施 临床中糖尿病患者由于病情表现而产生非常明显的忧郁状态, 这产生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失去信心的问题, 是造成对治疗护理效果负面影响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 因此需要加紧进行有效的干预疏导工作, 引导患者树立正确的就医心理[6-8]。

1. 2. 2. 2 健康知识教育 护理人员有必要对相关的病患定期开展健康知识教育讲座, 将必要的注意事项传达给患者及其家属, 帮助患者积极地配合医院的治疗, 强化治疗效果[9, 10]。

1. 2. 2. 3 综合性行为干预 综合性行为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和运动行为干预以及一定的科学用药护理措施,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管理非常重要, 科学控制饮食能够降低糖尿病的症状, 合理有效的锻炼也可以让患者的症状减轻[11-15]。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需要严格管理好患者的饮食行为, 敦促患者进行适当的科学合理运动, 以协助患者进行科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防控。遵医用药、注意自身的病情观察, 提高防治意识, 增强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 特别是敦促患者积极进行定期的相关检查 [2]。

1. 3 疗效判定标准[3, 4]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参考先相关文献进行评定。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个级别。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4例, 有效36例, 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5.24%,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0例, 有效30例, 无效13例, 总有效率为79.37%, 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指糖尿病导致的患者视网膜微血管损害, 随着病情进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逐渐发展, 由最初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发展为中重度血管闭塞。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症”范畴, 消渴日久、气阴两虚、阴虚导致血液无法润目即可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芪黄明目胶囊是采用纯中药制剂制成的中成药, 主要成分包括黄芪、赤芍、生地黄、决明子等, 具有较好的益气养阴、化阴明目功效, 与西医联合治疗, 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3. 2 危险因素

3. 2. 1 病程及年龄 原生疾病病程是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是作为一项严重并发症, 更需要关注相应的病程情况。了解患者的病程情况将非常关键。当前治疗条件下, 在病程逐渐增高的过程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几率呈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4]。

3. 2. 2 血糖状况 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血糖水平的不良变化是影响着糖尿病患者产生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阶段血糖状况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一项紧密相关的指标, 想要较为清晰准确地掌握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状况, 就必须监测患者在这一过程中餐后2 h内的血糖情况[5]。

3. 2. 3 血压情况 据相关研究已经得出, 已在当前临床上通过定期观测患者的先关血液情况, 尤其是验证高血压状况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非常具有伴生性, 虽然不能严格地确定其具有的关联性, 但是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 尤其是收缩压水平的监测非常有必要。

3. 2. 4 血脂状况 想要达到监测和反映出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状况, 就必须研究获取患者的血脂情况, 在当前的临床验证下, 能够确定的独立危险因素就是包括甘油三酯在内的高危因子, 因而需要在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血脂水平进行监测[15]。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2

关键词:糖尿病病;中医治法;护理

1糖尿病概念及流行病学调查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是由多种病因导致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长期进食碳水化合物及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血管等组织器官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损伤及衰竭。目前比较公认的分类法是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病因学分型标准,将糖尿病分成四大类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1]。2型糖尿病(T2DM)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占所有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膳食结构的多样化,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患病率持续增加,并且有低龄化的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居世界第2位,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老龄化的现状,在今后几十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还将持续、明显地增加[2]。因此,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刻不容缓。

2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及治疗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脏腑虚弱等体质因素和后天饮食失调、情志不遂、房劳过度等诱发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消渴病名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结谓之消";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消渴候》以"消渴"为病证总名,指出"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严用和认为:"大抵消渴之人……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劳,三碱食及面。"《医方考・消渴门》指出:"消渴,无水也。说明消渴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水",使津液亏耗,内生燥热。《扁鹊心书》中说:"消渴虽有上中下之分,总由于损耗津液所致,盖肾为津液之原,脾为津液之本,本原亏而消渴之证从此致矣。"总之,传统中医认为本病是以三多一少等为主症,饮食、房劳、情志等为病因,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为病机。消渴为患,其病机的发生发展常始于胃而极于肺肾,最终责于肾。

消渴病中医治疗大法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据三消不同或肺胃肾病变不同而有具体治法。《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易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易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如上消以口渴多饮为主者,可治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主之;如中消以多食易饥为主者,可治以清热泻火或益气健脾,养阴增液,玉女煎或七味白术散主之;如下消以多尿肾亏等为主者,可治以滋阴固肾或滋阴温阳,补肾固涩,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主之。一方为主,随症加减。

3糖尿病患者的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发生了多样性的变化:驾车取代了步行,享乐代替了锻炼,饮食结构变得越来越精细,加之现代化的快餐,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带来的压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重、肥胖以及抑郁的人群,使糖尿病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的慢性疾病,它的治疗强调长期、综合[3]。这就说明糖尿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日常护理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饮食、运动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不论病情轻重、何种类型、有无并发症、用药与否都需要长期坚持饮食、运动治疗,病情轻者往往不需要药物,只需饮食、运动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此外,情绪治疗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饮食、情绪治疗对糖尿病患者也是一种简单、经济又安全的治疗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警示我们:"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糖尿病患者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 "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食物具有降糖作用,哪些食物会升高血糖,能吃的食物具体能吃多少,什么时间运动最好 每次运动多久"[4]。患者往往因为过分担心食物引起病情加重而精简进食或者随意进补,又或者不懂什么是合理运动而长期锻炼未达标或者一次性运动量过大,这些反而引起糖尿病急症或者并发症的过早出现。针对糖尿病患者这些概念的缺失,笔者认为可定期举行糖尿病知识讲座,针对患者的疑问一一做出解答。例如,运动时间及运动量的问题,可在一般合理的情况下针对个人体质制定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案;对于食物的问题不必复杂到计算热量等,可使用食物模型,因其很少受年龄、文化程度等的影响,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容易被患者接受及学习[5]。

有些患者情绪容易随血糖变化而变化,血糖低则高兴激动,血糖稍高则优心忡忡[6]。现代医学认为 ,人的血糖水平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升降,如人在愤怒 、恐惧、疼痛等状态下,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 会使肝脏中的糖原释放入血使血糖升高供组织利用,这样就更加重了糖尿患者胰岛素的缺乏,致使血糖持高不下,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使糖尿病并发症过早出现[7];与此相反,乐观平静的心情会使肝脏更有效地贮存糖原,也有助于胰岛素更好的分泌,从而使血糖下降或保持稳定,使病情得以改善。对此要鼓励患者多参加户外活动,培养个人的兴趣爱好;敞开心扉,多和家人、朋友及病友交流,逐步分散注意力,促使血糖的控制。

4结论

中医将糖尿病归为消渴,病因为劳欲、饮食、情志,其病机为津液耗伤;多饮为肺津不足,多食为胃火旺盛或胃阴不足,这是消渴的发生阶段。多尿是肾精不足、阴阳失调,此为消渴形成阶段。治疗上当以保精养津为根本。此外,饮食、运动及情绪疗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也非常重要,结合早期、长期、综合和治疗措施个体化的原则,同时加强教育,糖尿病患者会发现,原来控制血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参考文献:

[1]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0-775.

[2]张瑞,牛乐,宋建平,等.饮食对糖尿病的影响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10):2239-2341.

[3]徐玉美,陈秀琴.糖尿病饮食误区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12):320-321.

[4]陈育红,徐名一.浅谈中医饮食养生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86-87.

[5]范丽凤,栾秀香,郑亚光,等.个体化饮食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应[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6(2):123-125.

[6]梁晓春.情志对糖尿病的影响及如何进行调摄[J].中国农村医学,1998(11):62.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3

【关键词】糖尿病;护理;教育

1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4]。糖尿病教育内容应包括: 何谓糖尿病; 糖尿病的分型、症状; 血糖的产生和利用, 尿糖的生成; 维持血糖相对稳定的重要性;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合适的生活方式饮食方案; 治疗中有规律的锻炼的重要性; 饮食、体育活动、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胰岛素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糖尿病的损害; 急、慢性并发症;血糖和尿糖的自我监测方法、结果的意义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如何应付患病、低血糖、应激及外科手术等紧急状态,足部护理知识等。

2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宣传的主题即为“糖尿病教育”,口号是“无知的代价”,指对糖尿病无知将付出高代价,指出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1996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把糖尿病教育列为糖尿病防治的五大措施之一,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自我血糖监测[5]。joslin 提出:dm教育不仅是治疗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一种治疗。dm教育不仅能够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开支,同时能够改善代谢控制。已有报道在同等治疗条件下,经过教育可使dm 患者更有效地控制代谢异常。有研究表明,通过教育培训,需要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对认识和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态度有明显改善,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由教育前的26.8%提高到教育培训后的73.2%,87.5%的患者学会了胰岛素的保存、混合和抽吸方法,95.1%的患者掌握了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注射方法,80.5%的患者知道低血糖的症状及如何防治,32.4%患者主动验血糖及尿糖,67.6%的患者能主动进行足部检查护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对新诊断的住院dm患者的教育培训显示,教育后的糖尿病患者知识总评分比教育前明显提高,27%的患者达到各级试题的满分。教育前对dm 知识测试评分的优良率为27.1%,教育培训后患者对知识评分的优良率达89.6%。对190例dm 患者随访1a的研究发现[13],84%的患者空腹血糖和72%的患者餐后血糖控制良好,接受教育的患者1a内没有发生酮症酸中毒。有报告[6],通过11a 组织儿童夏令营活动,使dm 患儿学会防治dm 的知识和技能,营员中无1 例发生酮症酸中毒及眼部并发症。dm 教育减少了老年dm患者合并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教育干预后,dm 足溃疡的发生率明显减低,以高危足最为显著。有研究对772 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者实施健康教育,725 例患者从教育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配合治疗,并消除了治疗前的恐惧、疑虑心理;733例患者能纠正操作错误和处理局部皮肤硬结、感染;772 例安全如期按医嘱执行治疗;8 例长期带泵患者,在出院前都能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方法,出院后定期复诊和电话随访,能配合治疗护理要求。通过健康教育,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疾病危害程度,明白自我监测、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健康教育,病人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改善。有助于降低病人餐后血糖,缓解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超重和肥胖病人的体重,并可减少口服降糖药用量[17]。上述研究表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患者学习dm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3护理模式与治疗效果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医院服务软环境、硬环境的要求随之俱增,要求护理工作必须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病人多元化的需求。医疗服务人性化是要尊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开展医院服务,使医疗服务对象享受到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高质量的医院服务。吴秀媛等,观察对糖尿病患者开展人性化的服务行为(humanized serving behavior)、人性化的服务流程(humanized serving program)、人性化的服务语言

(humanized serving language)、人性化的服务环境(humanized serving envirorment)、人性化的服务品牌(humanized serving brand “5s”)的护理模式的效果,看到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始终以病人为中心,从方便病人考虑,随时为病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使病人的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从而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5s”护理更注重个性化、人性化服务,对糖尿病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可以使护理工作实现“五到位”,即:关心病人到位,了解病人身心状况和病情变化到位,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措施到位,危重和自理困难病人的基础护理到位,与病人沟通和护理指导到位,提高了护理质量,使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下降至0?02%。“5s”护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研究显示:小组化加个体化的强化教育与单纯小组化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提高了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使其更加注重关怀自己;注重患者在与疾病斗争过程中的实践指导,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强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通过家访提高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加强在医疗行为及日常生活过程中的看护与督促;加强了医患之间的交流,改善了医患关系,利于血糖的控制。

4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糖尿病教育的过程中,护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一种特殊的、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在发达国家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早已有了糖尿病教育护士协会。护士作为dm患者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之一,必须做好健康教育工作。waller h等将1395例高危糖尿病人群(有糖尿病家族史、肥胖、igt、静坐生活方式者)随机分为教育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由接受过专业糖尿病知识培训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教育、监督,并由经治医师进行督促。而对照组护士则不接受任何训练。3个月后随访发现,干预组患者中分别有15%,16%和6%接受了运动、饮食和减重计划,而对照组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2%,3%和2%(p<0.05)。说明护士教育和医师督促相结合,在高危糖尿病人群中能增加其对运动、饮食和体重控制的依从性,从而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bergenstal rm等[23]也通过研究发现,由护士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方法对2型糖尿病的代谢控制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血糖及hba1c。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设立专职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护士是非常必要的。

5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一次详尽的健康教育效果可能会在6~9 人之后逐渐减弱,故需反复进行巩固教育。21世纪护理人员将成为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通过健康教育的方法将护理学扩展到预防、保健和康复领域是护理学今后发展的方向。护理模式是一种科学的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并且是综合的、动态的、具有决策的反馈功能的过程,把护理模式运用于dm 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体现了这一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及独立性, 形成了科学的健康教育模式。其工作流程如下:

通过确定患者的dm教育需求共同建立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协同实施教育计划进行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brown sa. studies of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and outcomes in diabetic adults:a meta-analysis revisited [j]. patient educ couns,1990,16(3):189~215

[2]刘俊英,董荣乔,吕璇. 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 河北医药, 2004, 26(5):442-443

[3]黄敬亨.健康教育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5

[4]钱荣立.搞好糖尿病教育是提高和巩固疗效的基础.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

[5]陈家伟. 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51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4

【关键词】 糖尿病酮症 微量注射泵 胰岛素

糖尿病酮症是糖尿病的一个急性并发症。由于病人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适当减量、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和分娩等诱因,导致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大量脂肪酸在肝经β氧化产生大量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三者统称为酮体。当酮体生成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时,尿酮体排出增多,临床称酮症。若不予以及时治疗,会使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严重代谢紊乱,甚至昏迷,威胁病人生命。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酮症的关键,其作用不仅是降低血糖,更重要的是逆转酮症[1]。我们选择了38例病人应用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并与38例常规应用500ml液体加小剂量胰岛素及氯化钾持续静点降糖消酮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明显缩短了消酮的时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为2003年2月-2003年11月内我院内分泌科收治住院的糖尿病合并酮症的病人,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共计76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24-74岁,平均年龄50岁,其中Ⅰ型糖尿病病人5例,Ⅱ型糖尿病病人33例;以感染为诱因出现酮症的病人有13例,因治疗不当出现酮症的病人有18例,以饮食失调及胃肠道疾病为诱因出现酮症的病人有7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Ⅰ型糖尿病病人6例,Ⅱ型糖尿病病人32例;以感染为诱因出现酮症的病人有12例,因治疗不当出现酮症的病人有20例,以饮食失调及胃肠道疾病为诱因出现酮症的病人有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型、酮症诱因经统计学检验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值均大于0.05。由于酮体产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在Ⅰ型和Ⅱ型糖尿病中基本相同,所以糖尿病类型对于该实验无明显影响。

1.2 方法

1.2.1治疗方法

观察组的治疗方法:在消酮治疗开始时即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输入小剂量胰岛素。具体方法为:用输液三通连接一个静脉通路为60ml微量注射泵以58.5ml生盐水加入1.5ml短效胰岛素(即60单位)输入,每小时1ml即为1单位;另一静脉通路给500ml的大液体加氯化钾,以每瓶2-3小时的速度输入。

对照组的治疗方法:用常规500ml大液体加小剂量胰岛素及氯化钾,同样以每瓶2-3小时的速度持续输入。

两组均根据病人血糖监测及血离子监测情况调整大液体、胰岛素和氯化钾的量。同时,根据不同的诱发原因,给予相应对症治疗。如:有感染者可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治疗。

1.2.2护理措施

两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护理,具体措施:⑴心理护理 在治疗操作时首先做好解释工作,减轻病人恐惧、焦虑情绪,取得病人合作。⑵注意休息 糖尿病酮症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病人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劳累而加重病情。⑶无菌要求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4小时重新更换输液器,如有污染及时更换。⑷穿刺部位观察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若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更换穿刺部位,以免延误治疗及引起局部炎症等不良反应。⑸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神志状态及生命体征,尤其是观察病人呼吸频率和气味。如果出现呼吸深大、有烂苹果味时,则提示病情变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同时要嘱病人多喝水,以利于协助纠正病人脱水状态。另外,护士还要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准确的采取血尿标本并立即送检。经常巡视,确保液体和胰岛素准确及时的输入。⑹健康宣教 病人尿酮体(-),停止消酮治疗后,护士可帮助病人分析引起糖尿病酮症的原因。指导病人掌握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自我护理保健常识,预防感染,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会阴部、口腔清洁,避免着凉,定期进行复查,防止急性并发症的出现。

对观察组应用微量注射泵的护理措施:⑴心理护理 微量注射泵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于病人却很陌生。因此,在使用前应向病人介绍微量注射泵的相关知识,如其优越性、科学性、注意事项及使用的目的和重要性。避免病人因对微量注射泵缺乏了解使病人错误认为自己病情加重而产生恐惧、疑惑,增加心理压力。在做好观察记录的同时,应随时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耐心劝导病人,消除其心理障碍,使病人能够主动配合治疗。⑵自动报警处理 微量注射泵有自动报警系统,遇到障碍会自动报警,有利于护士观察并及时查找原因,清除障碍, 保证治疗。常见报警原因:①断电:电源插头接触不良或脱落。②注射器内的胰岛素已输注完而报警。③输液通道阻塞,如输液泵管扭曲或折叠。④注射器与推动器接触不良。微量注射泵报警时,护士应立即查找报警原因,并及时给予处理,以免因中断给药而影响治疗。⑶使用微量注射泵的注意事项:①注射器内药物即将注完应提前抽好药液以备及时更换,保持使用药物的持续性。②微量注射泵由电脑控制,在其工作时应放置妥当并告诉病人及家属不要随意触摸其控制板面,以保证胰岛素输入剂量的准确。③在停止使用微量注射泵后,应及时清洗其表面污物、残液,防止损害机器性能,并妥善保管。

1.2.3 观察项目及方法 记录每位糖尿病酮症病人在入院时的尿酮体(+)数及病人在开始输液到尿酮体转阴停止补液时所用时间。

1.2.4统计学方法 将原始数据录入Excel,采用SA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方法为t检验

2 结果

两组病人酮体(+)数、消除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酮体(+)数、酮体消除时间比较

观察组(x±s)

对照组(x±s)

t

p

( n : 38 )

( n : 38 )

酮体(+)数

2.21±0.96

2.39±0.92

0.8547

0.3958

酮体消除时间(h) 25.39±19.24

38.93±30.30

2.3247

0.0228

两组病人酮体(+)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酮体消除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3.1传统采用小剂量速效胰岛素加入生理盐水中持续静点来消除酮体的方法具有以下弊端:

3.1.1传统给药方法,不仅由于胰岛素吸附作用影响疗效,而且不利于随着病人血糖与胰岛素生理需要量间的变化关系及病情反复血糖波动等因素及时进行调整。

3.1.2在持续给药过程中,有时会因限制胰岛素的入量而不能同时快速大量输入液体。这与关键的治疗措施之一大量补液相矛盾,其结果会影响胰岛素在机体内充分发挥生物学效应,而延长消除酮体的时间。

3.1.3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出现低血糖。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低血糖,此时只能将未点完的液体和胰岛素中途换掉,浪费了药液,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3.1.4在持续小剂量胰岛素输入时,有时可因输液器调节器失灵、人工调节不精确等因素,使胰岛素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经验性,盲目性,从而延长了消除酮体的时间。

3.1.5在输液过程中,为了保证胰岛素与液体能够准确、及时的输入,护士要频繁的巡视病房,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重要的是相对减少了观察病情的时间。

3.2微量注射泵在应用于糖尿病酮症病人的治疗中具有以下优点:

3.2.1减少胰岛素的吸附:有报道在胰岛素静脉点滴过程中,约有20%左右的胰岛素吸附在玻璃瓶或输液管壁上,吸附量与容器表面面积直接有关,溶液中胰岛素浓度越高,吸附比例越小[2]。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因其胰岛素浓度要较传统方法配制的胰岛素浓度要高,所以可减少胰岛素的吸附,相对确保胰岛素的输注浓度。

3.2.2胰岛素的输入量可根据病情需要而随时调节同时又不影响液体的输入速度,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3.2.3微量注射泵为电脑控制,可保证胰岛素小剂量、持续、匀速的输入,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即使出现低血糖,因可单独停止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而不影响液体的输入。既方便,又减少了药物浪费。

3.2.4微量注射泵有报警系统,有利于护士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可相对减少护士的工作量,有利于护士抽出更多时间进行病情观察,保证了病人的用药安全。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使用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的优点,恰好解决了传统治疗糖尿病酮症用药、护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组结果显示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能够明显缩短消除酮体的时间这一结论,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临床实践经验的支持。

4 结论

通过对微量泵在糖尿病酮症治疗中的效果观察与护理,了解到应用微量注射泵输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能够明显缩短消除酮体时间,因此减少了病人因长时间输液带来的不便和痛苦及补液过程中不断化验的经济支出,易于为病人接受,所以此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雷艳,项安凤,代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应用微量泵输注胰岛素效果观察. 护理学杂志,2002,17(10):744.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5

【关键词】糖尿病疱疹;654-2;局部湿敷;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24-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发病率正逐年上升,而糖尿病的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致残、生活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疱疹是其并发症之一。有研究者报道糖尿病肢端坏疽诱因中大疱病占32.5%[1]。因此积极治疗糖尿病疱疹是非常必要的。我科采用了654-2与频谱治疗仪治疗2型糖尿病疱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我院于2007-12~2009-12共收治2型糖尿病大疱病21例,共有48处大小不等的水疱,其中最小1cm × 1cm,最大3.5cm × 7cm,。男性7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9 + 3.8岁,糖尿病病史平均5.0+ 2.7年,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10例,治疗组11例,两组均在糖尿病正规治疗(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基础上,对照组用无菌注射器将大疱内液体抽吸干净,而后用生理盐水(NS)20 ml + 庆大霉素8万u + 普通胰岛素4 u局部湿敷2次/日;治疗组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吸疱内渗液后,创面局部用频谱治疗仪照15分钟/次,随即用NS50 ml +654-2(天津金药氨基酸有限公司)10mg~20 mg局部湿敷,2次/日。分别观察两组大疱愈合情况。

1.3 疗效观察。愈合:水疱痂皮脱落,未留疤痕。好转:水疱吸收,局部干燥,结痂。未愈:水疱皮肤溃烂,红肿,皮肤色素沉着或坏疽。

1.4 统计方法:采用百分比计算愈合好转率,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愈合好转率为98%,对照组愈合好转率为88.7%,愈合好转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3 护理

3.1 首先向病人介绍局部湿敷的方法,根据大庖不同部位,告之病人如何配合,能自理者尽快进入角色,并学会自我管理方法。

3.2 严格无菌技术,避免交叉感染,湿敷前在大庖部位下铺一次性床单,每次湿敷时更换,湿敷所用纱布及物品必须保持无菌。

3.3 湿敷期间有专人管理,保持湿敷纱布湿度适当,过湿浪费药液,湿度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我们采用用注射器吸好所用药液频频在局部纱布上喷注,这样可保持湿敷纱布湿度均衡,药物吸收良好,克服了一次性将纱布浸湿作用时间短的不足。

3.4 每湿敷前必须将庖疹内渗液用注射器吸净,因大疱内有渗液影响药物渗透吸收,不利于庖疹结痂愈合,延长病程,增加病人痛苦和费用。

3.5 对照组应用胰岛素量可根据病人血糖水平适当增减,每次应现用现配,药液加胰岛素后应上下轻轻摇匀后再用。

3.6 治疗组抽净庖疹内渗液后,局部先用频谱治疗仪照15分钟,而后再行654-2湿敷,频谱治疗仪的热效应可以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可促进局部组织代谢,利于药液吸收,促进庖疹愈合。

4 讨论

2型糖尿病疱疹是糖尿病特异性皮肤改变,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皮肤小血管病变与皮肤代谢异常引起的表皮基底细胞液化变化以及表皮细胞的溶解性坏死而产生[1]。通常在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上,局部保持清洁干燥,给予抗生素处理后多可痊愈,但也有部分病人发展为糖尿病性坏疽,严重者造成截肢而致残,本文根据糖尿病大疱病的发病机制采用654-2局部湿敷与频谱治疗仪治疗2型糖尿病疱疹。654-2对改善微循环有独特作用,抑制血栓素合成,解除血小板和血细胞聚集,减少毛细血管阻力,增加回心血流量,提高心输出量等[2]。因此将654-2局部湿敷,使药物与创面直接作用,充分发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药物疗效,利于受损皮肤愈合;频谱治疗仪的热效应可以明显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管扩张,静脉淋巴血流加快,可迅速消除局部致痛物质,消除循环障碍,有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使细胞分裂加速,促进伤口愈合。因此二者联合与对照组比较治愈率高,愈合脱痂时间短,费用低,操作简便,降低糖尿病坏疽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生活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在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全面的糖尿病知识宣教,良好局部湿敷技巧,严格无菌观念,避免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大庖的愈合。

参考文献

[1] 池芝盛主编.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5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6

[关键词] 臭氧气浴;大自血;糖尿病足溃疡;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33-03

据统计,中国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约为5%,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其中约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1]。糖尿病足高发率和致残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也是临床治疗和护理中非常棘手的问题[2]。臭氧能活化红细胞,增加血液携氧量及组织供氧量,有利于改善机体组织缺氧,又能氧化胆固醇和各种毒性物质,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促进创面的愈合。臭氧易与细菌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结合,氧化细胞内的酶蛋白或RNA、DNA,改变细胞通透性,使其失活,导致细菌溶解和死亡,从而起到强大的杀菌、镇痛作用[3]。

目前临床除了治疗外,人性化护理更加积极和持久,通过心理教育、认知行为治疗等方式,能提供科学的认知方式[4]。本项目采用德国产MEDOZON型臭氧发生器,通过气浴与大自血联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护理配合更有利于患者糖尿病足溃疡知识水平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100例,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住院;符合ADA制定的糖尿病足危险度分级系统在1级和2级的患者;居住本地区;生活能自理、思维正常;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48~70岁,平均59岁,病程1~6年。文化水平:小学36例,中学30例,大学34例。已婚者88例,离异12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糖尿病足溃疡的非研究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结合臭氧治疗,采用德国产MEDOZON型臭氧发生器。气浴:用一次性充气袋完全罩于治疗局部,向袋中通臭氧约60%满,维持臭氧浓度40~60 ?g/mL,保持20 min后,从充气袋中吸净臭氧结束治疗。1~2次/d,10次为1个疗程。大自血:使用无菌进口真空瓶,抽取患者血液200 mL,抗凝处理后,加入200 mL臭氧(浓度为30~40 ?g/mL),充分混合后回输给患者,1次/d,10次为1个疗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积极的护理配合,具体方法如下。

1.2.1 足部指导 以图示实物等方法示范,指导日常足部护理步骤,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鞋与袜以及正确修剪指甲的方法,矫正患者不良的足部护理行为。用温水和香皂每天洗1次脚。洗完后再涂抹凡士林或者护肤液以保养,但是不要抹到脚趾之间的缝隙。

1.2.2 饮食护理 根据糖尿病足坏死患者的理想体重计算出每日的总热量,糖尿病足坏死患者因感染消耗大,应适当增强热量10%~20%,同时要根据患者饮食习惯,使食谱多样化。要定时定量进餐,注射胰岛素者更应如此。

1.2.3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足部坏疽伴有恶臭,常有自卑心理,另外,有些人因住院时间较长,易产生焦虑情绪。家属和医生应多安慰、多鼓励,适时疏导,使患者心态稳定,配合治疗。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主要症状明显好转,总积分减少≥70%。有效:中医临床症状有好转,总积分减少≥30%。无效:中医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总积分减少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4.0%,但是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知识掌握情况得分比较

两组在护理前对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各项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据报道,糖尿病发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臭氧治疗已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德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家,用臭氧治疗感染、血管性疾病已

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实践证明,臭氧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住院日,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操作简单、安全,容易推广,预测有较大的发展前景[5-6]。

糖尿病足是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的局部神经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或深层组织破坏,严重者可以发生局部的或全足的坏疽[7]。但由于糖尿病所致创面难愈的机制尚不清楚,因此常规治疗往往不能达到预期效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目前糖尿病足溃疡治疗需要解决的问题。

臭氧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早在1915年Wolff等用臭氧局部治疗严重伤口感染。臭氧能活化红细胞,增加血液携氧量及组织供氧量,有利于改善机体组织缺氧,又能氧化胆固醇和各种毒性物质,从而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促进创面的愈合。臭氧易与细菌细胞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结合,氧化细胞内的酶蛋白或RNA、DNA,改变细胞通透性,使其失活,导致细菌溶解和死亡,从而起到强大的杀菌、镇痛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臭氧能激活免疫活性细胞,使干扰素、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释放增加,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糖尿病动物模型显示,臭氧能减少氧化应激,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阻滞糖尿病大小血管及神经病变进展。此外,臭氧还能降低胆固醇,失活炎性因子,具有镇痛作用。有学者报道,用臭氧气浴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可大大减少截肢率[8]。本研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4.0%,但是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在护理配合中,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选择要适当,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6],同时制订科学的饮食计划,平时要多吃些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7]。同时针对每个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问题当面详细施教,对其实施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本研究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对糖尿病知识、态度、行为各项得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上述得分对比差异明显(P

总之,臭氧气浴与大自血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知识水平与行为态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珩.老年2型糖尿病足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5,14(1):52.

[2]朱雪梅.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足护理的影响[J].临床中老年保健,2012,5(4):297-298.

[3]Singh N,Armstrong DG,Lipsky BA.Preventing foot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J].JAMA,2005,293(2):217-218.

[4]黄少薇,陈永松,黄建英,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基层医药,2004,2(11):242.

[5]王爱红,赵浞,李强,等.中国部分省市糖尿病足调查及医学经济学分析[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1(6):496-499.

[6]范丽风,张小群,郝建玲,等.糖尿病患者足病预防护理知识与行为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493-497.

[7]左玲俊,季建林,徐俊冕,等.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相关因素的初步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11,10(2):95-97.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7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临床应用;用药护理;进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56-02

糖尿病是当前世界及我国的常见病,近几年来,其发生率出现了一定上升,而且得了糖尿病,可能会发生一些并发症,因此,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必须对其治疗及护理引起重视。相关研究发现,胰岛素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其能促进血循环中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合成糖原使血糖降低,促进脂肪及蛋白质的合成。而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胰岛素不足,葡萄糖就无法利用,因此需要补充胰岛素。临床上,I型糖尿病一但确诊就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为了使胰岛素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主要从胰岛素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作以下分析。

1胰岛素的分类及作用概述

1.1超短效胰岛素

又称为超短效胰岛素药物,其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其在皮下注射后的起效时间约为10min,可用于餐前注射,作用持续时间通常为3~5h,通常不会出现下一餐低血糖,其使用方便,在降血糖方面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1]。

1.2短效胰岛素

又称为中性可溶性胰岛素或普通胰岛素,皮下注射后0.5h起效,作用在1~3h达到高峰,作用持续时间为7~8h;静脉注射后起效时间更短,15~30min就会达到高峰,持续作用时间为0.5~1h。

1.3中效胰岛素

又称为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包括人低精蛋白胰岛素以及中性低精蛋白胰岛素。起效较慢,作用持续时间较长,可在每天睡前0.5~1h或早餐前皮下注射,如果在晚睡前注射,要注意夜间出现低血糖现象。起效时间为1~1.5h,4~12h达到高峰,作用持续时间为18~24h[2]。

1.4长效胰岛素

又称为鱼精蛋白锌胰岛素,为中性无菌混悬液,起效比较缓慢,皮下注射后会在4~8h才起作用,14~20h是最佳的有效时间,但其作用通常会持续24~36h。

1.5预混胰岛素

此类胰岛主要由人短效胰岛素和中效胰岛素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包含中效胰岛素短效胰岛素以50:50(50R)或7 0:30(70R)比例混合。其短效成分起效作用比较迅速,在餐后血糖的控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效成分的起效时间较缓慢。

2胰岛素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2.1 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治疗

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最基础及做有效的方法就是应用胰岛素,使用胰岛素进行短期性的强化治疗,可在最短时间内对患者体内的血糖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可在最短时间内把高血糖毒性对胰岛素分泌及抵抗所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有效消除,此外,还能使胰岛β细胞的负担得到一定缓解,从而可为胰岛β细胞的休整提供良好环境[3]。

2.2治疗时机的选择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机:

(1)如果患者初诊为2型糖尿病,且伴有较明显的高血糖现象,给予药物口服时,是很难在短期内对血糖及高血糖症得到比较有效的改善的,此时,短期内可选用胰岛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2)如果患者的HbA1c在经过多种口服药的联合治疗后仍>7.0%,此时也要考虑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3)应激情况(外伤、感染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慢性并发症或急性并发症、妊娠期间等特殊情况下都可应用胰岛素治疗。

3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应用及用药护理分析

3.1胰岛素制剂的保存

胰岛素属于小分子蛋白,当其环境温度30℃,其活性又会下降。因此,一定要注意其保存环境。对于没有使用过的胰岛素,应放在2~8℃冰箱保存;对于使用中胰岛素,应放在30℃以内的室温中保存,此外要避免其受到阳光照射;从冰箱中刚取出的胰岛素,要在室温内放置20 min后才能使用。

3.2用药方法及护理

(1)静脉注射。此方法主要适用于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以及严重外伤等,给药后,会即刻起效,30min就会出现高峰,半衰期为20min,持续时间仅为2h,因此,应使用输液泵装置进行小剂量持续静滴。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胰岛素剂量,保证胰岛素在单位时间内的输入量,此外,还要结合患者病情对其血尿糖进行有效监测,以更好地控制血糖。

(2)皮下注射。注射方法及部位不同,胰岛素所起到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其中,腹部的起效作用最快,其次分别是上臂、臀部、大腿,采用皮下注射时,要结合胰岛素的种类来选择合适的注射部分。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皮肤局部过敏反应、局部皮下脂肪萎缩、低血糖等情况,并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护理干预[4]。

(3)胰岛素泵注射。根据给药部位的不同,主要分为连续静脉输注法(CVII)和连续皮下注射法(CSII)。CVII注射法模拟了胰岛素的生理分泌情况,是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的最有效方法,应用CSII注射法时,要注意观察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安泵的前3天,每天要对其血糖测定7~8次,3天后,每天监测血糖4~6次,当患者血糖比较平稳后,才能逐渐减少监测次数。置泵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原则,置泵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皮肤有没有出现局部硬结、红肿等感染现象,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4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良反应的护理要点

4.1过敏性反应

胰岛素过敏反应主要包括全身过敏和局部过敏,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反应,因此,用药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对胰岛素的种类进行正确选择,此外,还应选择合适注射方式,注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时更换注射针头;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使用中的胰岛素时,不要把之放在冰箱里,以防止患者因药液温度过低而出现局部刺激加重现象。

(2)应用预混胰岛素时,注射前要把之充分摇匀,预防皮肤因药物浓度不均匀而受到刺激;注射后,如果皮肤出现局部硬结现象,为了刺激药液的有效吸收,要使用热毛巾对其进行湿敷。

4.2低血糖反应

使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通常会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因此,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一般而言,如果患者的血糖

4.3其他不良反应

应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脂肪营养不良、抗药性反应、水肿、体质量增加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当患者出现脂肪营养不良时,应注意更换注射部位;出现抗药性反应时,要注意更换合适的胰岛素制剂;而水肿和体质量增加现象,通常都能自行消退。

胰岛素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本人的工作实践,主要就胰岛素在糖尿病中的应用与护理进展作了简要分析,以此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卫莲.探讨应用胰岛素泵治疗5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外医疗,2011,(17):162-163.

[2]朱莹泉,窦宁,徐惠云,等.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0,(04):151-153.

[3]凌春红.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2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31):164-165.

[4]闫娟,蔡敏,曹长春.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8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09):130.

糖尿的治疗与护理篇8

【关键词】糖尿病;饮食治疗;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639-0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模式的现代化及社会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1 ]。在临床上多以饮食、运动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为辅。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患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 2 ]。合理的控制饮食,可以减轻胰岛β - 细胞的负荷,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 3 ]。经调查发现由于患者和医护人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糖尿病饮食治疗效果仍不甚理想,为提高糖尿病饮食治疗效果,本文对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现综述如下。

1 糖尿病饮食治疗

1.1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实施现状:调查表明,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缺乏了解或一知半解[ 4 ]。糖尿病患者和护理人员对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目的、食物的选择和禁忌、各类型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重点、饮食的一般常识已有足够的了解,但对于更深层次的营养内容,如理想体重的计算、每日摄入量的计算与具体安排、具体食谱的制定上存在明显的不足[ 5 ]。

1.2 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其目的

饮食治疗是各种类型糖尿病最基本的治疗措施,无论采取哪种治疗方法,无论病情的轻重或有无并发症都必须控制饮食[ 6 ]。饮食治疗的目的是:在控制血糖的前提下,维持适当的体重,延缓病情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2 影响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因素

2.1 患者方面的因素

2.1.1 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是影响糖尿病患者有效实施饮食治疗的重要因素,年龄有< 60岁者对糖尿病营养教育知识的掌握相对较好,而病程较短、文化程度较低者、年龄过大者,部分患者不能完全理解教育内容,导致营养教育的实施受到影响[ 1 ]。进而影响了饮食治疗的效果。

2.1.2 心理社会因素:患者不良心理社会因素是影响营养教育无法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患者得知疾病的不可治愈,产生消极情绪,拒绝治疗,他们没有接受疾病的正确心态,通常对护理人员的能力教育内容存有怀疑态度,未做到言行合一[ 1 ]。

2.1.3 病程、并发症:病程与有无并发症对饮食治疗有着重要的影响。有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长者其遵医控制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和称量饮食依从率显著低于病程短者[ 7 ]。饮食依从性低会影响饮食治疗效果。

2.1.4 经济因素 有研究结果显示,经济状况好者,其饮食控制依从性高[ 7 ],另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者,虽已得知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却无力实施,影响了饮食治疗的依从性[ 1 ],从而影响了饮食治疗的效果。

2.1.5 患者的认知程度:患者的认知程度和是否坚持饮食治疗有着密切的联系,可直接影响疾病的控制与预后[ 8 ]。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认知调查,发现存在许多饮食认知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影响了血糖的控制,需要积极给予纠正[ 9 ]。

2.2 医护人员方面因素

2.2.1 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 调查表明[ 5 ] , 95%的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知识的获得是来自医务人员,并与护理人员营养知识的强弱有着重要关系,而临床护理人员多数并未接受过营养方面的专业培训,理论上有着很大的不足,知识结构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难以实施高效的营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的实施和治疗效果。

2.2.2 饮食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不同饮食教育形式和方法对饮食治疗存在一定程度影响。注重饮食实践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医务人员在教育患者采取饮食控制措施时,要避免说教,让患者多实践,多体验,应注重对饮食控制的具体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饮食治疗具体操作技能,患者才能较好的遵从饮食控制要求,同时注意饮食控制方案应结合患者生活实际,提高可操作性,以提高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 10 ]。

3 小结

饮食治疗是任何类型的糖尿病患者都必须严格遵守、长期坚持的综合治疗的基础。合理地控制饮食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病情发展[ 11 ]。本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饮食治疗的影响因素,有来自患者和医护人员两方面的因素。要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就需要医护人员掌握更多糖尿病饮食治疗方面的知识, 从中了解更多合理饮食带来的好处,才能在给患者进行指导的时候更有说服力和针对性,才能让患者了解和掌握科学合理并有效的饮食方法,从而更加有效控制血糖[ 12 ]。在进行饮食治疗时,要将饮食治疗与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知识水平、病程,与社会和家庭经济状况相结合,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化饮食治疗方案,让患者自觉遵守饮食治疗的要求,切实提高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效果,提高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洪均、高翠娥、曾帮兰,糖尿病营养教育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7);57。

[2] 李霞,糖尿病患者饮食护理指导。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34。

[3] 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人民指导出版社,1996:300-301。

[4] 彭巧君、阿依古丽、胡尔西达,应用食物模型进行糖尿病饮食教育的方法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0);789-790.

[5] 张爱珍,营养教育对糖尿病人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849.

[6] 马新凤,糖尿病患者自我保健措施。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572.

[7] 葛啸天、花霞、吕探云。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及音响因素。护理学杂志,2007,22(7);1

[8] 莫永珍。糖尿病病人的饮食治疗和教育〔J〕。中华护理,2006,41(5);477-478.

[9] 谢席胜、江涛。120列糖尿病饮食治疗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7);849.

[10] 郑淑君、叶晓青、成守珍,等。2型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依从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7,22(5);1-3.

[11] 田园、王珂。糖尿病专病疗养的饮食管理。中国疗养医学,2010,19(3);220.

上一篇:工商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村委会选举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