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民间办酒厨师规范化管理探索

时间:2022-10-15 02:31:29

农村民间办酒厨师规范化管理探索

(江苏省太仓市卫生监督所,江苏 太仓215400)

2000―2009年,太仓市统计累计集体性食物中毒34起,其中23起发生于农村自办酒的宴请,中毒人员占了累计发病人数的75%。而农村自办酒中的关键人物是民间厨师,对这些特定人群的卫生监管目前仅仅停留在纸上。加强对于这一盲区的管理,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大众健康,理应成为基层卫生监督部门的工作重点。

1背景调查

1.1 主观指标

针对农村自办酒,根据人们最关心的事项排序,抽样调查了85位民间厨师和325位用餐者,其中92%的被调查者把卫生状况放在第1位,其后的顺序分别为:碗筷的清洁程度、就餐的环境卫生、厨艺的水平、菜肴的质量和气候因素。其中厨师对提高厨艺水准放在了次要位置的占了83%。

在148户办酒户中抽取85位民间厨师,对他们基本情况、操作习惯作调查,持有效健康证明者占39%,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34%,操作时着浅色工作衣帽者占8%操作时抽烟者占92%。调查显示,他们并无主动学习卫生保健知识愿望,只是被动听到一点,效果很差,多年形成的不良操作习惯主观上并无更改的意愿。对于钢性极强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条例缺乏了解,落实于实际操作是更困难。

1.2客观指标

通过社区卫生保健网,对148户农村办酒户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卫生基本合格占50%,加工场所基本合理占18%,设置保洁间占27%,使用专用消毒设备或消毒水池的占4%,餐具、厨具达到消毒浓度与时间的占16%,认为用开水烫一下就可达到了消毒效果的占83%,冷藏设施基本合格的占14%,定点采购占8%。所有被调查者均未做到对采购主副食品进行相关索证。操作流程上,全部使用自带的食品专用容器者占5%,生熟容器分开使用占32%,用不同颜色抹布擦拭不同对象者占4%,清洗水池有各自的功能定位占14%,使用防尘防蝇设施占45%,冷盆砧板专用占13%,隔日隔顿食品煮透后上桌占81%。

通过对餐具和厨师、帮厨、茶担人员的手等相关环节采样,检测大肠杆菌和细菌总数,结果细菌总数为(57±6)cfu/cm2,大肠杆菌的阳性率为40.9%。

2 初期工作

按照知、信、行的健康教育原则,我们首先了解本社区的民间厨师的本底情况及他们的意愿,卫生监督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下列几项工作目前已在本市农村社区全面推广执行。

2.1民间厨师登记造册

利用社区的卫生保健网络,我们能很容易的得到各社区民间厨师的信息,各基层监督分所人员可进行电话回访,用主动服务取得他们的信任,并对其中大部份无有效健康证的民间厨师定时、定点进行集中免费体检,期间,我们可以进行相关原始数据的采集,合格者免费领取健康证。

2.2 培训形式与内容

充分考虑民间厨师对厨艺提高的强烈需求,对培训的内容形式进行精心设计。培训的地点一般设在学校食堂内,先让民间厨师们参观学校食堂的操作场所,重点参观食堂规范的功能分区、备餐间的环境、清洗消毒各个环节。请食堂师傅现场传授操作心得,强烈的视觉冲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民间厨师厨艺的提高,我们请大酒店的厨师,现场教授几道适合农村办酒用的菜肴,卫生监督部门本着办实事的原则,既提高民间厨师的技艺,又结合农村家庭办酒实际情况,图文并茂地讲解卫生法律法规。

2.3 实施办酒户报告制度

农村家庭办酒我们实施办酒户向社区卫生服务站报告制度,在申报办酒时间及规模同时,把办酒请的厨师长一起报上,一是为了核实人员是否备案,二是提前1天由他与卫生服务站相关人员一起到办酒户实地踏勘。因农村办酒户的住宅环境各不相同,应结合现场,尽可能合理安排粗加工、切配、烹调、清洗消毒、和冷盆制作场所,同时提供相应的消毒用品和使用方法,督促办酒户做好环境的卫生整治。

2.4厨师长严格执行必要措施。

① 备酒的前1天,清理环境卫生,圈养所有家畜,周边50 m内进行灭蝇处理。

② 加工、烹调的场所应远离垃圾堆、畜兽养殖区,环境应宽敞、明亮,并有上、下水道。

③ 采购的主副食品必须新鲜,并注重采购环节。烹调尽量使用蒸菜形式。

④ 冷菜的采购、烧制、改刀应1天内完成,制作冷菜的场所应干净卫生,配有防尘、防蝇设施。最好有空调,洁净货架。杜绝盆子无限制叠放。

⑤ 盛装食品的容器使用三种不同材质或不同形状,分别用于盛装生食、半成品和熟食。砧板做到生熟分开。

⑥ 抹布使用三种不同颜色,分别用于熟菜分装、烹调时洗擦和粗加工环节,擦桌子的抹布也应专用。

⑦ 厨师备好二身浅色工作服,注意个人卫生。干活不抽烟。

⑧ 对海产品的粗加工,设置独立的区域、人员和容器。碗筷等餐具放置蒸箱内蒸煮15 min以上,放置于专间备用。

⑨ 隔顿的食品煮透后才能上桌。

⑩ 建议办酒户尽量到社区设置的办酒专用场所办家宴。

3 中期目标

3.1成立民间厨师协会

由卫生监督部门出面,与地方政府、民政、旅游相关部门联系,协助办理各种手续,凭借对全社区范围内情况的了解,推荐协会的掌门人,并分片成立分会,建立定期例会制,相互交流,卫生监督部门利用这一平台,通过沟通,恰当的培训,提高本社区民间厨师的综合素质。

3.2设计建造流动冷菜间

因本地农村办酒的冷盆数量较多,设施设备的简陋,使之成为了预防农村办酒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的关键环节,而缺少冷盆制作、备用场所是关键环节中的关键节点。因此,建造流动冷菜间很有必要。除了重要的卫生要求外,邀请厨师协会参与,力争找到卫生、实用、流动的最佳结合点。产生的费用从向办酒户收取的租金上提取。

3.3发放民间厨师专用健康证、上岗证,统一制作工作衣帽

民间厨师操作时佩带的胸牌设置为正反二面,其一面为一般通用的的健康证内容,另一面为集体用餐厨师证,特点是:文字、字体、相片要醒目,主要目的是用于民间厨师佩带胸前接受用餐者的目视,强制接受民众监督。

工作衣帽由卫生监督部门统一定制,上面还可印上相关文字,显得整洁又正规,冷菜制作时设有专用的工作服、加口罩帽子,让百姓能看得到卫生监督部门办的实事。

3.4建立索证制度,设立农村办酒配送中心

通过协会,把索证的要求与相关登记本下发到厨师手上,由民间厨师群体中年龄相对轻,文化程度相对高、有一定责任性的人员担当资料登记工作,并保存每项次资料的完整正确,定期上交协会。与工商部门协商,扶植若干个集体用餐配送中心,规范其进货渠道,把握食品原料的卫生安全环节。

3.5建造规范的集体用餐点

按行政区划,分片由相应的行政部门出资兴建农村集体用餐点,内部的布局方案由卫生监督部门审核,备齐足够数量的集体用餐的所有相关物品。面向社区内所有办酒户开放。对已投入使用集体用餐场所,用餐饮单位的管理要求进行管理。为从源头上解决农村办酒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4 效果评估

经过若干年的工作全面落实并充分实施后,通过对本社区食物中毒事件的统计,对农村民间厨师与有关人员进行相关座谈与调查,用与本底相同的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对相关的内容进行修正,进一步规范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本社区实际的“农村民间厨师管理规范”,提供给相关行政部门颁布实施,使其纳入法制化的常态管理轨道。

作者简介:顾宏亮(1963―)男,汉,主管医师。(收稿日期:2010-04-06)

1

上一篇:某地区投诉举报的主要卫生问题及监督对策 下一篇:上海地区军队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