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扩张新思路

时间:2022-10-15 09:38:43

医院扩张新思路

编者按:应该理性看待医院规模扩张。医院应不应该扩张,怎么扩张,扩张的新趋势是什么?

我们敬请几位专家和院长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吴明江(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

“做大做强”不如“做强做精”

医院是否应该扩大规模,其实是个医院发展战略问题。

扩张与否最主要要看有多大市场需求,在美国,医疗需求就那么多,因此医院不敢扩张。在中国,守门人制度没建立,社会保险覆盖面低,社区卫生服务没发展起来,一些医院又趋利,所以前一阶段是有医院盲目扩张趋势出现。曾有一个阶段,公立医院扩张势头很猛,县医院掀起整体搬迁浪潮,有的县医院申请卫生厅批他3000张床位,说县里给规划出来两三百亩土地,床位编制达不到就拿不下这片地。至于搞了3000张病床只有800位病人来住院怎么办,院长就不去想。

从医院本身看,是否扩张要看你的人才储备增长速度能否跟上物化进程。医疗行业最核心的是技术人员,医学技术是不可复制的,你有一组医生,医院再扩大,他们一天也只能治疗这么多病人,北京的医疗产品也没法大批运到南方去。而且,多看病人就是发展吗?还要考虑大医院都要承担什么功能,科研、教学放在什么位置,是不是把大专家都派出去看病人就是好。在软件方面,医疗行业面临的风险很大。

这两年,院长们理性些了,盲目冲动在减少,在考虑发展战略时更多地在考虑医院发展要达到什么目的。

我认为,对于医院的扩张性发展,政府办的医院,政府要管好。社会办的医院,政府部门要提出警示,加强引导。医院发展曾有个非常流行的口号叫“做大做强”,我认为应该大力提倡“做强做精”

饶克勤(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主任)

发展什么要研究明白

国外曾有个研究,从投入产出效益看,800~1200张床位的综合性医院规模最适宜。在中国,多大规模的医院投入产出效益最合适?我没有看到深入的研究。

中国医疗市场目前的状况是,未形成病人转诊制度,保险制度不完善,资源配置不合理,大医院和区域性的大医院病人爆满,人才过剩,所以就想做大、扩张。

而我们对院长的政绩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治了多少病人,业务收入多少,有没有添核磁,有没有盖新楼?而且医院要想得到国家投入,只能通过增加床位,搞建筑项目,得到补助。这种管理方式也诱导医院扩张。

扩张到多大?是盲目的。一院1000张床位,二院就得上1200张,缺乏科学发展观,盲目追求规模、数量、高精尖设备,未追求医院整体效率,未追求学科发展和管理水平提升。实际上,医院应该发展,但不是盲目扩张规模,而是改善管理改善服务。医院由2000张床变成3000张是发展,2000张床变成1500张,但单元服务质量高了,也是一种发展,而且是更良性的发展。

从市场规律看,医疗市场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市场没有调控医院发展的机制。从政府宏观调控看,大部分地区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得不好,控制不住医院的规模。

这几年,是各个行业的扩张期,不单单是医院。发展是硬道理,但发展什么没有研究明白。医疗行业和国家宏观经济一样,缺乏宏观调控。

于德志(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

关键要看负债用在哪些方面

我们对卫生系统医院负债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这些年来,医院负债额呈较快增长趋势。2002年,卫生系统医院负债总额为862亿元,2003年为1058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4%,其中城市医院为23%,县及乡镇医院为28%,长期负债为226亿元,主要是银行贷款,用于盖房子买设备。

我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靠负债发展是很好的融资形式之一,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解决缺乏政府投入和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有利于满足群众需求,有利于促进医院发展。

关键要看负债用在哪方面,为了改善医疗条件,特别是基础设施条件,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就是允许和鼓励的。为了买大型设备,片面追求经济收益,对于医院可能是合适的,对于社会就会带来问题。但医院改善医疗条件本身不允许多收费,所以一些医院不重视,而偏爱马上能有经济回报的项目。

近两年,医疗费用中增长最快的是检查费用,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每年有100多亿资金投入用于购买高精尖设备。因为设备是贷款买的,有还款压力,有些医院就在分配上向检查检验科室倾斜,鼓励尽快收回设备投入,导致设备过度利用。负债用在这些方面,就肯定有了问题。大医院目前病源很充足,于是就要扩大规模,买大型设备,一台核磁不够买两台,反正不愁市场。但这是假象。分析一下,在大医院看常见病多发病的有相当比例,实际上大医院承担的很多是小医院的任务。如果把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起来,大医院的门诊量和住院量就会大量减少,那时会发现把规模搞得太大的副作用。

我认为,通过搞刚性的区域卫生规划,可以确定一个区域内应该有多少个大医院,医院的功能定位和规模怎样,应配备什么设备、设那些专科,这样就把医院发展的大圈划定了。通过技术准入,确定什么级别的医院可以开展什么项目,进什么设备,从这个角度也可以划定医院发展走向。还要改革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结构。这就不是单纯靠行政手段管理,而是根据市场需求、利用市场机制来引导医院发展。

对于医院院长来讲,让他考虑社会、政府的大局不太现实。但政府要让院长了解大局,了解趋势,规避发展中的风险。

刘燕翌(北京朝阳医院管理研究室主任)

院长要对资产负责

从医院管理者角度看,医院发展要站在自身高度,考虑政绩、员工待遇、承担一定医疗业务量,要达到这些目的,需要资金,需要扩张,这没有错。

但从市场经济规律角度看,你决定扩张,在考虑自己所得的同时,就一定要同时考虑出资方的效益回报。

从投资商角度看,如何确定一家医院的规模?

首先,必须确定经营目标,这家医院到底为谁服务,综合还是专科,辐射半径有多大,可利用资源有多少;下面要考虑,是单独经营、旗舰式经营还是连锁经营;然后才是考虑医院规模的问题。医院起码要达到60%~80%的床位使用率,才可能运转起来,这关系到病人的信任程度。

在许多医院的扩张中,不能说没有科学决策,但对于风险的考虑不足。医院现在有1000个病人的接诊能力,有1200个病人来,就认为应该扩张。但要想到,后面的竞争风险很大,供应方、销售方、新技术、行业的新进入者、同行间的现有竞争者的进步,每个环节的变化都可能带来风险。比如,你做某项传统技术占很大优势,但可能以后新创技术异军突起,让你的专家资源没用了。北京一些医院有大量病人,是否就能稳定住?外地也能开展这些技术了,这些病人可能就不来了。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些风险。

目前在中国,政府的卫生资产还处于这样的局面:产权归财政部门,但他对这块国有资产是否有效合理利用没有监管力度;卫生局作为资产监管人角色,但又不必每年向财政部门汇报监管业绩,这样就造成国有资产无人负责。院长由卫生局任命,向卫生局负责,不对资产负责,所以决策时就不习惯于像投资商一样考虑回报和效益。

上一篇:医院产权改革亟待破题 下一篇:医院产业集团的运作模式和联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