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校外课程资源利用的途径

时间:2022-10-14 11:47:52

品德与社会校外课程资源利用的途径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校外课程资源,体现了本课程的地域性和人文性,是教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只要适地而行、适时而动、因人而异地利用多种途径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校外天地将成为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取之不尽的财富。

1 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要适地而行

原封不动地搬他人开发的校外课程资源,就失去了原有的特定环境,不能反映地域特色,也就失去了价值。“学他人法,种自己田”才是明智的选择。

1.1 利用鲜明的人物资源

以青岛平度为例,平度的名人资源丰富,古人如文化名人成公兴、亲民官孙儒卿、状元宰相蔡齐、名御史傅汉臣、翰苑英才李学诗、青年翰林陈肇等;有在经学、历算学、外交、艺术诸领域的精英,如古文经学大师庸谭、天文历算专家徐万且、外事俊才吕让、画坛高士崔子忠等。现代有造福一方百姓的李保成、“鼎喜冷食”郝晓军、桑蚕养殖带头人徐忠军……这些资源在“他们是家乡的骄傲”一课中可精心开发,恰当应用。这些来自生活的资源让学生倍感亲切,感受到原来家乡名人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对这些家乡人的敬佩之情和作为同乡人的自豪之情。

1.2 利用自然景物资源

乡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在这里,有壮美的山川、辽阔的田野、丰收的果园、品种繁多的植物、远离尘嚣的小鸟、变化明显的四季……一花一草,一山一景,每一片乡土都是教育产生火花的优质资源!正是自然、天然的素材,提供了开展课堂教学的有利条件。教师努力的方向,就是因陋就简,就菜吃面。在课堂中,更要带领学生到更广阔的大自然中,在最自然的天地中去体验、交流和感受,从而弥补因设备条件的不足而造成的教学缺失。

1.3 利用当地民俗资源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在四年级民俗文化作为重点内容,不妨以节日为载体丰富风俗文化,通过对民俗文化现象如风俗艺术及衣、食、住、行、用等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研究,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底蕴。民俗文化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增强学生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受到民族人文情感的熏染。如“家乡的习俗”,利用假期长,文化活动丰富的优势,对当地春节的民风民俗及文化活动进行调查研究、交流。大家在交流时,“磕头”“摆贡”“烧纸钱”等平时城里孩子不曾接触过的活动均走进了课堂。如此,让学生在活动中浸润于人文的真情中,从而使他们的人文情感持续地提升,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以及对本地区文化产生认同感、自豪感。

1.4 利用本地特产资源

乡土课程资源是校外教育课程内容的主要来源,乡土课程资源在校外教育中的适切和有效,有助于现代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1]。以青岛平度为例,大泽山镇的葡萄、马家沟的芹菜、云山的大樱桃、明村的西瓜、古砚的三辣、中庄的小枣、郭庄的无公害鸡蛋、大田的苹果、崔家集的养殖……教师可以充分开发特产资源。在“发展中的家乡”中,带学生到葡萄园参观考察;研究马家沟芹菜的历史及种植程序;带领学生研究大棚西瓜、大田西瓜的种植特点;开展对蔬菜种植情况的调查;开展环保课题的研究;参观当地种养殖专业户等。通过对这些乡土内容的学习,感受到家乡的物产丰富,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扩充了学生知识面,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乡情教育。

这样的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体现出时效性、生活性、趣味性。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把道德体验上升到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2 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要适时而动

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要做的是将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中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反映在教材中,落实到课程里。

2.1 添加最新鲜的社会信息

课本作为教材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这就需要师生共同添加新资料,学生有感可发。如果教师能适当引用最新资料,就会激发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积极性。

如“和平卫士”一课,介绍战士在和平时期的贡献时,可以添加以下新信息: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中,战士冒着余震频频、山体滑坡的危险,于大雨中直入灾区,与灾难展开了搏斗。战士们奋力凿开废墟,数不清的双手托举起生命;他们废寝忘食与时间争夺生命;他们舍己救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造生命的奇迹,为救出他人而不怕牺牲……他们的身影在历史中定格,在民众的心中高耸,汇聚成一组舍生忘死、不屈不挠、友爱互助的中华民族人民英雄群像……

通过这样的补充,一方面激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让学生看到了人民在和平时期的巨大贡献,感受人民与和平卫士之间的真情大爱。

2.2 抓住最适宜的教学时机

教师应适当地调整个别教学内容。如“秋天的果实”一课,按计划进度在10月下旬才能上,而10月初,玉米、大豆、苹果等收获完毕,相差近20天的时间。最典型的是大泽山地区在9月过葡萄节,足足差一个月的时间。如在葡萄节后学习“秋天的果实”这一课,参与了劳动、享受了丰收喜悦、看到了来自各地的来品尝家乡特产的孩子们,在上该课时让学生说出内心的体验与感受,个个畅所欲言,热爱家乡之情由然而生,思想升华也就水到渠成。

3 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要因“人”而异

校外课程资源最终要作用于学生,因此,教师在利用校外课程资源时要“心中有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阅历、现实体验不同,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体验,产生共鸣。

3.1 关注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农村与大自然之间有着天然联系,农村学生具有丰富的生产、生活方面的感性知识,有着对农村生活的独特感受,有对大自然的亲切和熟悉,有对春夏秋冬的细腻观察……教学时选用学生身边鲜活的事例、真切的感受,会激发学生产生来自内心深处的共鸣。如“全家福”中,爷爷奶奶的劳作、父母的辛劳、生活的艰辛,让他们小小年纪已经学会了朴实地回报、默默地传达情感,就利用这种最真挚的情感,让他们学会表达爱,学会用多种方式去爱。

3.2 兼顾学生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获取知识成就事业的源头。校本资源的利用一定要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在学生和校外资源之间搭建桥梁,增强学生的生活阅历,丰富学生的现实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和谐生活的意识。如“我的家乡”,让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自己心目中的家乡,喜欢唱歌的学生在用甜美的歌声歌颂家乡;热爱绘画的学生在用五彩的画笔描绘家乡;喜爱写作的学生在用文章赞美家乡;热衷运动的学生在用舞蹈展现家乡……

校外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这需要长一双慧眼,从地方地理、人文特点中发现有课程价值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对课堂教学体现进行重构与创新,才能体现教材的魅力,彰显教学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刚,平.校外教育与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8):109.

上一篇:如何在录音报道中运用好音响 下一篇:ISO9000认证在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