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影响

时间:2022-10-14 08:20:29

心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伴发焦虑抑郁的影响

[摘 要] 目的:胃癌患者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或抑郁情绪,本文探讨心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伴发的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92例伴发焦虑抑郁的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8例),心理干预组接受心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 作为治疗效果的测查指标。结果:心理干预组抑郁指数在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39.8±4.5&56.8±4.8,P<0.01);焦虑指数也显著下降(36.7±5.1&59.8±4.9,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抑郁指数下降不明显(53.4±5.3&57.1±5.6,P>0.05),焦虑指数下降较明显(47.7±5.3& 60.2±6.8,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两项指数,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晚期胃癌患者的整体康复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胃癌;焦虑;抑郁;心理干预

Influence of Pychology Intervention to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bstract: Objecti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emotion prevail among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s other tumors.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to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tumors with anxiety and depression. Methods 92 patients with anxity and depression afte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roup (44 cases) receivedbo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rapy and routine drug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48 cases)received only routine drug therapy;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and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ere used as indicators for measuring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patients. Results The SDS in post?therapy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therapy patients in th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group (39.8±4.5 & 56.8±4.8,P<0.01). The SAS in post?therapy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therapy patients in th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group (36.7±5.1 & 59.8±4.9,P<0.01). The SD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post?therapy patients with pre?therapy patients in the controlled groups(53.4±5.3 & 57.1±5.6,P>0.05). The SAS in post?therapy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pre?therapy patients in the the controlled groups(47.7±5.3 & 60.2±6.8,P<0.05). Both SDS and SAS in the controlled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group in post?therapy(P<0.05).Conclusion Psychology intervention played an advanced role in whole rehabilitation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

Key words:Gastric cancer;Anxiety ;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胃癌及其治疗手段如手术、化疗、放射治疗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等,这些负性情绪反应使患者常丧失治疗信心,从而对疾病的康复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晚期胃癌患者进行观察研究,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心理干预对该病康复的影响。

1 对象和方法

1.1 设计 随机对照研究。

1.2 研究对象 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我院收治晚期胃癌患者106例,纳入92例,其中男71例,女21例。年龄31岁~75岁,平均年龄52.3岁。病程1个月~10个月,中位病程为4.8个月。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44例)、对照组(48例)。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确诊为晚期胃癌;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意识清、智能正常,能配合完成量表检查;焦虑及抑郁指数(焦虑、抑郁指数=实测总分/80×100%)≥50%[1]者。排出标准: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无精神病阳性家族史。

1.3 干预措施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心理干预组除主要进行心理干预外,同时辅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药物用法用量是:多虑平50 mg/次,3次/d,舒乐安定2 mg/次,1次/晚;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对患者进行个体及集体的交谈、劝慰、疏导、释疑、鼓励、同情以及卫生宣教等心理辅导,3次/周,持续1个月。

1.4 观察指标 测定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行t检验。

2 结果

2.1 参与者一般情况 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患者92例,拟接受治疗的患者92例,完成设计方案的患者92例,进入结果分析的患者92例。治疗过程中无患者退出,随访时间3个月。

2.2 基本资料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表(略)

2.3 两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结果比较(略)

注: P两组间比较;*P治疗前后比较。

表2显示心理干预组在治疗后抑郁指数及焦虑指数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抑郁指数下降不明显(P>0.05),焦虑指数下降较明显(P<0.05),但在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两项指数,对照组均明显高于心理干预组(P<0.05)。

2.4 不良反应 本研究未发生与心理干预相关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胃癌的发生发展受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影响,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存在使得心理社会因素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影响机体内分泌、免疫功能及心理/情绪功能,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心理干预的主要目的是改善患者在人际交往中的适应不良,减轻对某些治疗方法的焦虑和担忧,帮助澄清错误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克服无助感和绝望感,激发起对生活更美好的渴望和责任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

3.1 焦虑抑郁对胃癌患者的影响 胃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焦虑或抑郁,而焦虑抑郁对癌症的发展、预后均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包括治疗效果、住院时间、依从性、自我照料能力及生活质量等[3]。国内张理义研究发现,消化道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患者社会支持、心理压力、精神质个性特征和血浆皮质醇的影响[4]。Spiegel[5]报道抑郁症使癌症患者的存活时间减少10%~20%。

3.2 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干预组在治疗后焦虑抑郁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改善,而对照组焦虑指数也明显下降(P<0.05),这可能是因患者焦虑情绪随常规药物治疗后疾病好转而改善,但其改善程度不如心理干预组明显。因此,对胃癌患者乃至其它肿瘤患者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对疾病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7]。

3.3 心理干预的方法 常见的干预方法可归纳为以下4种成分:情绪支持、社会支持、认知重建、适应训练[8]。具体可有下列方法:如安神定志法、怡悦开怀法、以疑释疑法、注意力分散法等。在正视焦虑或抑郁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针对不同患者应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患者讲解有关本病的发病原因、机制、预后、治疗及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等,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提高生活质量。此外还根据每个患者的家庭、社会、心理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本研究结果提示,作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心理社会因素,把心理康复作为早期综合康复的一部分,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减轻晚期胃癌患者的负性情感如焦虑、抑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舒良.精神症状评定量表. 精神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83.

[2] 张玲,潘润德,陈强,等.认知行为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25?126.

[3] 任素琴,朱宁,朱少云,等.干部门诊老年患者就诊中焦虑情绪的调查[J].现代护理杂志,2004,10(92):393?394.

[4] 张理义, 金国元, 李斌,等.消化道癌与正常人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及社会心理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7,6(1): 42?46.

[5] Spiegel D.Cancer and depression[J].Br J Psychiatry,1996,168(suppl.30):109?116.

[6] 陈良珠,谢忠,黄钢,等.认知行为干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686?2687.

[7] 谢忠,何建猷,冯湛华,等. 心理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2):115?116.

[8] 黄丽,罗健.肿瘤心理治疗[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6?114.

上一篇:农村土地制度的物权法视角浅析 下一篇:规范交通行业指标管理 提高财会信息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