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时间:2022-10-14 05:41:18

高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 本文提出,在高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能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技能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取得较好的改革效果。

关键词: 高职《药物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药物分析》是高职院校药学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其实践性和应用性极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药物分析》实验课教学对整个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药物分析》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大多数是药物的理论验证性的实验及规范化操作练习,内容主要为化学分析(滴定分析和重量分析)及少量仪器分析。分析工作处于一种“理想”的状态;所使用的仪器、所需的化学药品试剂大多由实验教师已配制准备好,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性和系统化的把握,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因此,我们教研室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调整实验教学内容,强化技能训练,建立高素质的实验指导教师队伍,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技能考核体系等途径,对《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改革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

1.调整实验教学内容。

针对原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的现状,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使实验教学适应社会需求,我们对实验教学的内容作了探索。因为药物分析项目繁多,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学生不可能学习所有的内容,所以必须精选实验内容,合理安排实验。在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药品行业普遍进行的检验项目,如:药品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的检查,另外增加一些设计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2]。

2.采用多种途径,强化技能训练。

(1)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为了激发学生对实验技能的兴趣,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次实验前都尽可能地将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让学生轮流参与老师的实验准备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而在实验完成后,则根据成绩评出优胜组。每期举办校级《药物分析》实验操作技能大赛,从每班学生中选拔实验技能较好的学生代表班级参加技能大赛,从中评出个人奖和班级团体奖,大大地激发学生对实验技能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

(2)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

《药物分析》实验的特点是准备工作多,每次实验前均有大量的器皿洗涤、试剂干燥、溶液配置等工作。这些工作应由学生自己准备,但往往受到学时的限制,而完全由教师包办代替,这就使学生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在日后的独立工作中遇到困难。同时,在食品分析学习中,学生需要训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很多,仅靠课前预习课堂训练,往往难以熟练掌握。而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课前预习,参与实验准备工作,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实验原理有更明确、更完整的认识,对实验内容亦有更全面的掌握。通过准备实验,学生可掌握试剂的配制,对一些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学会安装调试并能做一些基本的维修处理[3]。为此,我们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准备实验。这样既解决了教师人员不足的困难,又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实验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3)开设设计性实验。

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的实验技能逐渐提高,有一些学生可能不再满足于老师安排的实验内容,他们想尝试进行自己感兴趣或好奇的实验。那么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就应给予鼓励并提供机会让他们大胆创新。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启发下,对以前不注意的现象或不足以关心的问题重新建立概念,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完成实验。比如与药学岗位结合紧密的一些分析检测实验中,可选用某些原料药物或处方制剂进行分析。对于这些实验,老师可给予学生必要的原则性指导,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审阅后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最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实验报告。这种方式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验难度较大,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改革考核方式,建立完善的技能考核体系。

以前单一的实验考核体系已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必须重新建立完善的实验技能考核体系。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本教研室的所有教师认真执行实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企业用人要求的信息,重点提高专业技能及专业素质的要求,而要加强实验技能的培养,就必须从根本上改革实验课的评分标准。为了切实做好实验评分,我们制定实验指导规范,使每个实验的操作要点规范化。实验考核方式为:实验操作考试、实验理论考试、实验报告等。考核总成绩由平时成绩(70分)和企业模拟强化大实验考核成绩(30分)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包括以下内容:(1)实验预习(10分),对学生每次准备实验情况及结果做好详细的记录;(2)实验操作技能(40分),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一项操作,并及时指导、纠正学生的习惯性问题和错误的操作,对每个人的操作情况及实验结果现场打分,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操作成绩。(3)实验报告(20分),对实验报告认真、及时地批改,如实地记录成绩。实验考核方式确定之后,还需要制定并逐步完善具体而有效的考核计分方法与标准,使其既能大体体现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又能成为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工作作风的手段。每次实验中,教师都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操作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实验态度、实验结果质量等均予记分。

二、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以上实验教学多个环节改革的实施,学生受到了比较系统的训练,培养了扎实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实验技能,调动了实验的积极性,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特别是实验教学采用了企业模拟强化训练,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开放性实验持续的时间较长,情况比较复杂,在实施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仪器设备、实验室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

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我们只有不懈努力、不断探索,把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才能把实验教学搞得更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为科教兴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跃平.《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6-9.

[2]姜炳正,崔越,吕文华.医学高职高专基础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25):129-130.

[3]黄志超,于亚鹭,陈晓霞.高校开放性实验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探讨[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0):1480-1481.

[4]何茂刚.高等学校教学实验室的问题及解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1(25):163-165.

上一篇:工学结合《公路工程检测技术》课程改革浅探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