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时间:2022-10-13 05:52:34

比较阅读教学策略浅谈

【摘要】比较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增删、替换、图表、想象、勾连等方法开展比较阅读,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比较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57-02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人们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借助一定的方法,只有方法得当,做事才能顺利成功,甚至事半功倍。语文教学专家张寿康教授认为“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找准比较点,运用多种方法开展比较阅读,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增删法,即在阅读文本中增加或者删去某些词语、句子、语段等,以便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孙中山破陋习》中的第六自然段一句话:“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去掉“含着眼泪”一词,变成“妈妈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第七自然段一句话:“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幼小的心。”去掉“深深地”和“幼小”一词,变成“这件事刺痛了他的心。”让学生读一读,体会两组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通过第一组句子比较,学生从“含着眼泪”感受到妈妈的痛心和无奈;通过第二组句子比较,学生从“深深地”和“幼小”一词体会到孙中山幼小心灵为姐姐被缠足而痛苦。采用增删法进行比较探究,学生不仅提高了的炼字炼句的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刻领会了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同时也习得了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

二、替换法,即将阅读文本的某个词语、句子,换成另一个意义相近的词语、句子,或者改变语段的顺序,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第二自然段有这样一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教学时,我让学生说说可以用什么词替换“冒”字,学生有的说用“探”字,有的说用“伸”字,有的说“钻”字……经比较,学生体会到句子中“冒”字用得好,写出白荷花生命力的旺盛。又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广玉兰》第三自然段描写广玉兰各种形态依次是:

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

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约有一寸长。

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

我把四句话任意交换一下顺序,请学生与原文比较一下,是否可以呢?学生经过比较探究,就会明白,这四句话是按照广玉兰的开花顺序排列的,先写“含羞待放,”再写“刚刚绽放,”然后写“盛开着的,”最后写“花瓣凋谢”。如果交换顺序,就不符合逻辑了。

采用替换法进行比较探究,可以有效地制造矛盾,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引领学生品味了精美语句,较好训练了学生的炼字炼句能力,提高了写作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三、图表法,即将阅读文本中的相关内容和关键性词语摘抄下来,通过画图或列表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这篇课文适合开展比较阅读,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了解课文内容,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是怎么看?采用了怎样的不同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怎样的评价?根据以上问题,我设计表格,让学生自读课文后填写。

通过表格方式,学生都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把表格填写正确,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表格很明了的看出小猪、小牛、小猴不同的看法、处理方式,以及土地爷爷对他们的不同评价。图表法可以将事物之间的特点和它们之间的异同,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同时又给学生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四、想象法,即引领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假想出与阅读文本相关的某些内容,进而与原文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写的是李时珍不顾年岁大、为修订《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以及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吃苦的奉献精神。教学时,让学生体会李时珍“吃的苦”“住的苦”“写的苦”的经历后。教师插入资料介绍:李时珍二十多岁时由于医术精湛,被推荐到太医院当御医。然后,教师让学生想象:李时珍当太医时,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李时珍吃的是山珍海味,有的说穿的是绫罗绸缎,有的说住的是金碧辉煌的宫殿……教师进一步追问:既然李时珍过着衣食无忧,令人羡慕的生活,为什么要吃这么多的苦啊?经过想象比较之后,学生明白了李时珍是为了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又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写小红马嘲笑小骆驼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肉疙瘩很难看,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妈妈带小红马到沙漠走一趟,才发现自己的驼峰、脚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小红马前后不同的认识,我先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写小骆驼会跟小红马说:“我背上的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路上用的了;我眼睛上长着两层睫毛可以阻挡风沙;我的脚掌又宽又厚在沙漠里可以自如行走,不会陷进沙子里……”通过续写,比较小骆驼前后的情感变化,进一步领会文章主旨。

采用想象法进行比较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又使学生获得写作方面的启示,即文学创作若能适当采用留白艺术,就会产生“言有尽意无穷”的奇妙艺术效果。

五、勾连法,即在阅读文本时,就文本中某个知识点勾连出与之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者课外知识,并进行比较探究的方法。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示儿》一诗,在理解是诗句内容,体会诗歌爱国情感后,我借机引导学生与刚刚学过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进行比较阅读:这两首诗有哪些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交流讨论明白,相同点:均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不同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 “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课后,我让学生收集有关表达爱国情感的古诗,再进行交流,体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种动手搜集材料,继而比较探究的训练,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积极动手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使学生深刻领会到诗歌意象的生动形象性。

勾连不仅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认识,而且促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拓展阅读视野,并使学生的阅读不断的纵深发展。

总之,同一篇课文内或不同的课文之间,其中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内容和可比的素材,教学时如果能把这些内容挖掘出来进行比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会文章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辨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迁移思维能力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

上一篇: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视角下的周边安全 下一篇:论全球治理中的国际投资机制构成、发展及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