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11:44:32

比较教育学论文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篇

依据“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所刊登的相关论文来考察,在日本比较教育学领域中,“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萌生阶段,自1975年《纪要》创刊至80年代末;第二,自觉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第三,形成阶段,自1999年到现在。本部分首先对第一个阶段(即萌生阶段)进行考察。把“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萌生阶段的开端定为1975年,只是由于该年度《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创刊并围绕“日本比较教育学的现状与展望”这一主题发表系列论文、其中包含两篇探讨“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问题的论文的缘故。将该阶段的终结定在20世纪80年代末,是因为1989-1992年间进行的市川—马越论争开启了讨论“区域教育研究”问题的新阶段。在这一阶段,日本比较教育学领域中开始讨论“区域教育研究”问题的标志是1975年3月正式出版的《纪要》创刊号发表了9篇“特辑”和“专题研究”论文(特辑名称是“日本比较教育学的现状与展望”),其中包含两篇探讨“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问题的论文,它们是天野正治撰写的《我国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德国的情况》和权藤与志夫撰写的《东南亚、东亚国际理解教育比较研究的问题与现状》。这两篇论文是其作者在1974年5月举行的第10届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大会上,在专题研究报告环节(专题研究的题目是“日本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所作的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而成的。前者是发达国家的案例,后者是发展中国家的案例。①天野正治的论文和权藤与志夫的论文是明确地在“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的框架内来分别考察日本的德国教育研究状况和东南亚、东亚地区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状况的。这一点在天野正治的论文中表现得十分明显。该论文在行文中明确提及了“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的概念,还提及了与此相近的概念,如“比较教育学专业的区域研究”、“比较教育学性的区域研究”,其行文中有用这些概念与“外国教育研究”或“外国教育学”作相对化的对待,或者用广义的“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来涵盖“外国教育研究”或“外国教育学”的倾向。该论文明确指出:“为了加深‘比较’的意义和方法自觉,应该发挥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的独特性”。

另外,权藤与志夫的论文也表明了在比较教育学中研究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意识。该论文开篇就写道:“本文的主题是,从国际理解教育的视角来研究日本比较教育学界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并尝试对今后研究的推进方式提出若干建议。”而且,该论文在结尾部分就日本今后如何推进东南亚、东亚的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第一,进一步重视行为科学式的研究,把数量统计性研究视为是不可缺少的;第二,必须重视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联系在一起的实地调查,进一步推进实地考察;第三,进一步加深面向异质文化间相互理解的基础研究,与文化人类学等行为科学开展跨学科合作;第四,必须建立国际合作组织来开展研究和实践,这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研究方式;第五,不仅要关注问题的阻碍因素,还要推进对发展前景和促进因素的研究。[2]由此可见,当时日本比较教育学界已经认识到了“区域研究”在比较教育学中的方法论意义。因此,笔者推断,这一时期在日本的比较教育学领域中,“区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已经萌生了。

二“、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自觉(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

本阶段的开端缘于市川—马越论争。市川—马越论争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1990年,市川昭午在《比较教育学研究》第16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对比较教育的重新思考——比较研究应是为了阐明日本(教育)的特质》的论文。这篇论文对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现实”提出了严重的批评,其批评意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许多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的会员忙于研究自己专长国家的教育,没有充分的时间有比较地阐明日本教育的特质;2)他们在学会大会上的发言针对某个国家的占压倒性多数,其中不少是仅处于研究准备阶段的对教育信息的收集和对教育理论的理解,但这被错误地理解成了研究;3)不少研究从最初就没有明确“比较的视角”,一些外国教育研究的水平比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比较的意识淡薄,其背景是外国教育研究缺乏为解决日本的问题作贡献的愿望;4)有些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会员的比较研究仅是对各国教育报告的并列,即使有比较,也仅是在总论部分中指出在内容上各国的不同和相通之处,极少通过各国比较析出日本的特色和问题;5)许多比较教育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研究也是对外国比较教育理论的介绍,所探讨的方法论抽象度过高,不能直接用于现实的比较研究。

市川昭午在这篇论文中引用了马越彻1989年发表在《教育社会学研究》第45集上为市川昭午的著作撰写的一篇书评中的观点,并针对其观点提出了上述批评意见。1989年,马越彻在题为《市川昭午著〈教育体系的日本的特质——外国人所见到的日本教育〉》的书评中,关于日本的外国教育研究及其比较意识,这样指出:外国教育研究是否对阐明本国教育的特质起作用,有赖于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成果利用者的“立场”;现在,日本的外国教育研究并不是以改善日本教育为首要目的而展开的;日本的外国教育研究没有在阐明日本教育体系的特质上起作用,是其研究水平较低的缘故,不是因为比较的意识淡薄;教育的外国研究和比较研究是不同层面上的工作。

上述市川昭午的论文对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批评,许多是针对马越彻的这些言论而提出的。针对市川昭午专门撰文对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状况提出严重批评,马越彻于1992年发表了《“区域研究”与比较教育学——为了阐明“区域(areas)”教育特质的比较研究》一文。这篇论文除了对市川昭午的批评提出反论之外,更多的是围绕区域研究与比较教育学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马越彻在这篇论文的开篇就写道“本文是受市川论文的触发,而从‘区域研究’(areastudies)与比较教育学的观点对尔后的思考加以整理,并提出若干问题”,并指出对于市川昭午论文针对马越彻书评提出的与比较教育学有关的质疑和问题作以回答。该论文将市川昭午论文提出的对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批判性观点归纳为以下三点:1)错误地把收集某个国家的教育信息和介绍比较教育理论认为是比较教育研究;2)盛行把罗列没有“比较”的“各国(教育)报告”作为比较教育研究;3)比较教育研究处于低调状态的原因在于研究外国教育的学者缺乏对日本教育问题的关心,缺乏为解决日本教育中的问题作贡献的积极性,缺乏把外国与日本作比较的意识。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马越彻表示“有同感”,认为要“克服这些弱点”。对于第三点,马越彻对市川昭午提出的问题本身(即比较教育研究处于低调状态)没有异议,但是他认为如若“重新思考”比较教育学陷于贫困的原因和复兴比较教育学研究的道路,关键不在于彻底地把外国与日本作“比较”,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一直以来的外国教育研究的方式。马越彻强调,为了促进比较教育学的灵活化,紧要课题是充实构成比较教育学的基础部分的“教育的区域研究”,而进行区域间“比较”可置于次要的地位,与“日本”作比较应置于再次要的地位。正是由于马越彻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重要的不是“与日本作比较”,为了克服信息收集式的外国教育研究,当务之急是充实比较教育学的基础部分,即教育的“区域研究”,并且主张比较教育学研究要积极地采取“区域研究”的方法论,所以其论文的主体部分论述的是“‘区域研究’的问题与方法”、“‘区域研究’与比较教育学”。[5]由此可见,马越彻论文的主旨是为了使日本的比较教育学摆脱贫困状态,探求其重新复兴之路,关键是充实教育的“区域研究”。

再从市川昭午论文和马越彻论文的副题来看,前者主张“比较(教育)研究要面向阐明日本(教育)的特质”,后者主张“比较(教育)研究要面向阐明‘区域’教育的特质”,两者的观点是明显相左的,即前者认为比较教育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研究从根本上揭示日本教育的特质,后者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区域研究揭示所研究区域的教育的特质。概括地说,市川—马越论争的焦点在于:在问题意识或研究出发点上,市川昭午认为比较教育研究应从解决日本的问题出发,而马越彻则认为比较教育学研究要从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出发;在研究路径上,市川昭午强调比较研究优先,而马越彻则强调区域研究优先;在研究目的上,市川昭午认为要揭示日本教育的特质,而马越彻则认为要揭示区域教育的特质。可以说,他们俩人的观点,问题意识有别,既殊途又异归。这表明了他们在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论上的分野。市川—马越论争在日本的比较教育学领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佐佐木毅在《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一文中指出,自1990年前后,日本在比较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出现了“新展开”的景象,而点燃导火索的是市川昭午在《比较教育学研究》第16号上发表了《对比较教育的重新思考——比较研究应是为了阐明日本(教育)的特质》一文。同时,在这篇论文中,佐佐木毅也对马越彻的上述论文的主旨作了阐释。[6]佐佐木毅把市川昭午论文和马越彻论文放在一起讨论,其本身就具有引起大家对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应何去何从进行思考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市川—马越论争促进了日本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对“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自觉。受市川—马越论争的影响,特别是在马越彻提出“充实教育的区域研究”主张的影响下,日本的比较教育学领域中认识到了进一步加强“教育的区域研究”的必要性。比如,1994年,时任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川野边敏对于今后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的发展方向,所提出的第一点就是“谋求进一步充实区域研究”。其本意是说,日本比较教育学会自创立当初就以欧美国家为中心开展了区域研究,此后研究对象国和区域不断扩大,研究问题域和研究方法不断改善和多样化,这种区域研究的传统和积累不应追随其他学会,今后应该使之更加充实,同时应当着手和充实此前的研究有缺陷、尚不充分的国家和区域,如伊斯兰圈、东欧圈以及非洲、南美、亚洲等国家。

这一阶段,在日本的比较教育学领域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区域研究”的概念。这一概念既不同于前一阶段的“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也与这一时期受到严重批判的“外国教育研究”处于相对化的位置。“教育的区域研究”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自觉程度比前一阶段进步了许多。也许是对加强“教育的区域研究”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的缘故,这一阶段,《纪要》第20号(1994年)发表了两篇论文,即金子忠史撰写的《教育的区域研究(以西洋为主)》和大冢丰撰写的《教育的区域研究(以非西洋为主)》,[8-9]这是在加强“教育的区域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虽然这两篇论文主要是对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会员、相关组织及个人的既有研究成果所作的梳理,但是其意义不容小觑。特别是大冢丰的论文在末尾对日本非西洋地区的“教育的区域研究”的方法论特色作了简要概括,①这更是值得予以重视的。这一阶段,日本比较教育学界重视“教育的区域研究”还有一些表现,②在此不多赘述。但应当指出的是,明确和重视“教育的区域研究”为以后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自1999年日本开始了对新的“区域教育研究”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这既标志着这一阶段的结束,同时也意味着下一个阶段的开始。

三“、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形成(1999年到现在)

世纪之交,日本的比较教育学也迎来了“转换期”[10]。《纪要》第25号(1999年)把特辑名称确定为“比较教育学的新展开——其可能性与展望”,就是为了寻求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的新的可能性,开拓并展望未来。[11]本期《纪要》的特辑共刊登了7篇比较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论方面的论文,其中有两篇的主题是“比较教育学与区域研究”。对于刊登这两篇论文的旨趣,本期《纪要》编辑委员长马越彻指出,作为20世纪90年代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特别是年度大会发言)的显著动向,可以列举出关于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大洋洲地区的教育研究急剧增加,这些研究许多是抱有“区域研究”意识而进行的,这促使我们要研究今后的比较教育学研究将有什么样的可能性和存在什么问题。[12]根据这种情况,本文将“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形成期的开端定为1999年。另外,之所以说自1999年之后“区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步入了形成期,还缘于继《纪要》第25号之后,《纪要》第27号(2001年)又专门刊登了以“区域教育研究的新开拓”为特辑的6篇论文,这使得“区域教育研究”真正进入了新阶段。这时,日本比较教育学界对“区域教育研究”的认识更加明确、更加深刻了。比如,时任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会长石附实指出,本期特辑的题目是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这个问题此前在本学会中也以各种形式被探讨过,在近年我国的比较教育学研究中,对东南亚、印度、大洋洲等的兴趣逐渐提高,而且产生了许多优秀的研究成果,其背景是我们重新审视了区域研究的技巧和问题。他还指出,在比较教育学研究上,谋求作为研究对象的“区域的扩大”固然是重要的,但总体上更重要的是“研究的扩展”,在推进“研究的扩展”上以下三个视角是不可或缺的:一是空间上的扩展,也可以说是站在总括性视角上的囊括性;二是向深层的扩展,也可以换言为寻求根本的根源性;三是时间上的扩展,即在把区域教育作为研究对象时,应扩大时间的幅度,作长期的思考。最后,他强调,在区域研究上重要的是要从广阔的视角去接近,从综合性的观点来展开,这样既可以对个个区域的现实性教育问题作出学术贡献,也可以使日本的比较教育学通过活化部分而实现整体的统合,即通过发挥尊重“共生”和“协调”的综合性,开拓为世界比较教育学贡献知识的道路。

石附实的这些观点前瞻性地指明了日本比较教育学中区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另外,《纪要》第27号的编辑委员长江原武一对于本期特辑将“区域教育研究”作为焦点作了如下说明:本特辑一方面继承《比较教育学研究》第25号(1999年)的特辑“比较教育学的新展开——其可能性与展望”,另一方面又特别地将区域教育研究作为焦点,就是为了洞察区域教育研究的发展的可能性和未来方向。本特辑的主要目的是,对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新动向用“区域教育研究”一词来概括,探讨其研究进展对今后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能揭示出什么样的可能性和存在的问题。[14]也就是说,《纪要》第27号将区域教育研究作为焦点,一方面是试图对20世纪90年代的区域教育研究作总结、概括和查找问题,另一方面是试图为此后日本的比较教育学研究指明方向。这种思想意识对于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起到了直接的促进作用。这一阶段,有关学者对区域教育研究的理论问题所作的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对于“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学者们对“区域教育研究”所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或提出的重要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区域教育研究”概念的提出。与前两个阶段不同,这一阶段提出的新概念是“区域教育研究”。比如,《纪要》第25号刊登的村田翼夫、涩谷惠和笹森健的两篇论文分别用了“东南亚区域教育研究”和“大洋洲区域教育的研究”这样的提法。而到了《纪要》第27号,编辑委员长江原武一则在《特辑的旨趣》中明确提出了“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另外竹熊尚夫和涩谷英章的两篇论文则直接运用了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从《纪要》所刊登论文等反映出的信息来看,江原武一首次明确提出了“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江原武一把20世纪90年代以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地区和大洋洲地区等为中心的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的显著动向用“区域教育研究”(AreaStudiesofEdu⁃cation)一词来概括,认为与从来的“外国教育研究”不同,“区域教育研究”是指“不以严格意义上的两国间和多国间的比较研究为目的,而是根据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等,对各国的教育作深入挖掘和研究,通过分析跨越国境的教育现象,明确各国的教育状况”。

除此之外,涩谷英章在其论文中大致框定“区域教育研究”的范畴也是值得关注的。在涩谷英章那里,“区域教育研究”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以特定的社区(community)为对象,采取实地调查(fieldwork)等区域研究的方法,所进行的教育研究,这里称之为社区教育研究;二是以地区(region)中的一个国家为对象,采取与过去的外国教育研究同样的研究方法,所进行的国别教育研究;三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多个国家组成一个集团,在超越国家的框架内,即以地区(region)为对象,对其教育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这里称之为地区教育研究。[16]提出“区域教育研究”的概念和明确其范畴,在“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第二,“区域教育研究”的地位。日本学者一般是在“区域研究”和比较教育学的关系上来认识“区域教育研究”的地位的。比如,石附实指出,在比较教育学中,“作为比较的前提和基础,扩展和深化各国或地区教育研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研究对象的地理(空间)扩展和对各国或地区教育研究的深化,可以使比较具有真正的内含。稳固的比较教育学只有以扎实的区域研究为基础,方能成立。”[17]这就表明了区域研究在比较教育学中的基础地位。另外,村田翼夫和涩谷惠还以东南亚区域教育研究为例说明了区域研究与比较教育学的有机关系。他们指出:“实实在在的东南亚区域研究和基于东南亚区域研究的比较教育研究,只有既深入‘区域’之中,又把‘区域’作相对化地对待,即在区域研究和比较研究之间不间断地循环往复,才能产生出来。期望今后要构建比较教育学和区域研究的有机关系。”[18]再者,竹熊尚夫曾经断言,“在现在及今后的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中,‘区域研究’正在确立起稳固的地位。”这主要是说“区域研究”在比较教育学科上是必不可少的。[19]正是因为“区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根基是“区域研究”,其研究特性是实地调查研究,所以“区域教育研究”可以为比较教育学起到必不可少的奠基作用。第三,“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关于“区域教育研究”的意义,以下三个观点值得充分关注:其一是前面石附实所指出的区域研究既可以对区域的现实性教育问题作出学术贡献,又可以使日本比较教育学为世界的比较教育学贡献知识。

其二,“区域教育研究”可以改变日本比较教育学研究的立场。笹森健从大洋洲区域教育研究的视角出发指出,过去日本比较教育研究的一个明显倾向是试图从外国教育研究中得到点什么,认为如果对日本没有益处就没有研究意义;今后,日本的比较教育研究应该从世界的视野来定位一国的教育,要从世界教育中来考察一国教育的意义。[21]其三,“区域教育研究”是对“外国教育研究”范式的超越。涩谷英章指出,过去的“外国教育研究”是以“主要国家”(欧美国家等)为对象的,当时的比较教育学研究看重的是这些国家教育的先进性,认为这是研究的价值所在;但是20世纪90年代,研究对象扩大到了亚洲、大洋洲、非洲、拉丁美洲,这使得“外国教育研究”逐步向“区域教育研究”过渡,这种过渡意味着摆脱过去的“外国教育研究”范式,而转向了“区域教育研究”范式。[22]第四,“区域教育研究”的研究单元。“区域教育研究”中的“区域”既可以是作为一个实体的地区,又可以是一个文化圈。作为实体的“区域”又可以分为多个层次。比如,竹熊尚夫将“区域”分为国家、国家内的一个地区、几个相邻国家各自的一部分、由多个国家构成的一个地区。[23]涩谷英章将“区域”分为将世界分为若干个板块的地区(region,如亚洲地区)、社区(localcommunity,如亚洲地区的一个村庄)、国家(如亚洲地区的某个国家)。[24]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这一阶段文化圈被作为了“区域教育研究”的研究单元。正像《纪要》第27号的编辑委员长江原武一所指出的那样,“在区域的区分上,(我们)尝试运用了文化圈这个概念”,因为“在进行区域教育研究时,虽然以民族国家作为分析单元是极为有效的,但与此相并行,将国境内或跨越国境的文化板块作为焦点的教育现象的研究越来越重要了。”[25]基于这种认识,这一阶段《纪要》刊登的专门考察“区域教育研究”问题的论文是以跨国性地区和文化圈作为研究单元的。比如,《纪要》第25号发表的村田翼夫、涩谷惠和笹森健的两篇论文,[26-27]其研究单元是跨国性地区,前者研究的是东南亚地区的教育,后者研究的是大洋洲地区的教育。此后,《纪要》第27号发表的4篇论文,即齐藤泰雄的《拉丁美洲文化圈的教育研究》、西野节男的《“伊斯兰文化圈”的教育研究》、远藤忠的《俄罗斯、前苏联教育研究的动向和今后的问题》、木户裕的《欧洲联盟(EU)统合与欧洲教育的问题》,[28-31]其研究单元是文化圈,其中齐藤泰雄和西野节男的论文以文化圈作为研究单元的特征最为明显。第五,“区域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及其会员把“区域教育研究”放在比较教育学之中来讨论,其目的之一或许是期望“区域教育研究”能够为比较教育学方法论建设作出贡献。比如,村田翼夫和涩谷惠从研究东南亚区域教育的立场出发,探讨了发展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可能性。他们指出:“正如所看到的那样,在东南亚区域研究中,摸索出了把握教育现实的各种研究方法,如以学校和区域共同体等为对象的参与式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等,通过这种研究的积累能够使方法论更加精炼,这可能直接关系到比较教育学研究方法论的发展。”

另外,这一阶段多位学者对“区域教育研究”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其内容几乎涵盖了与“区域教育研究”相关的所有方面。其一,学者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是“区域教育研究”要从文献研究转向实地调查研究,并强调了实地调查的必要性。例如,笹森健以大洋洲区域教育研究为例指出,只进行文献研究是不充分的,而实地调查是不可缺少的方法,因为实地调查可以亲身感受所研究地区的区域性、当地居民的教育意识、当地的自然环境等,通过与当地居民进行直接接触可以加深对他们的理解。[33]其二,关于实地调查的具体方法,村田翼夫和涩谷惠以东南亚区域教育研究为例指出,其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研究者通过在当地长期逗留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作为研究方法,除了文献研究之外,还采用了参与式观察、访谈、问卷调查、能力测验调查等方法。其三,关于实地调查中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西野节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出,在以伊斯兰文化圈作为研究区域时,研究者的阿拉伯语能力对于深化研究是有用的,而在开展地方性伊斯兰文化圈教育的研究时,方言能力又是不可缺少的。[35]其四,关于研究问题,村田翼夫和涩谷惠通过东南亚区域教育研究得出的启示是:可以对同一时代日本、东南亚地区及世界广泛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他们列举了日本现在所面临、同时东南亚地区正在寻求解决的问题)。[36]其五,关于开展跨学科研究和运用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竹熊尚夫认为,区域本身就是一种“科际性场所”,所以以区域研究为基础的比较教育学为了提高其综合性和跨学科性,要采用多种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特别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方法。[37]另外,涩谷英章针对过去“外国教育研究”、“区域教育情况”介绍的不足,提出今后要开展“以理论分析和研究框架显示独创性的区域教育研究”和“将与其他学术领域的关联纳入视野之中的跨学科性的区域教育研究”。[38]其六,关于研究者和调查对象结成伙伴关系,涩谷英章指出,在过去的“区域教育研究”中,研究者都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开展研究的,这种研究有许多不足,如收集的信息有偏差、分析可能被预设所左右,所以研究者要改变局外人的身份,而与作为调查对象的当地居民结成研究伙伴。通过对上述一系列问题作全面、深入的研究,“区域教育研究”的理论体系基本形成了。但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大冢丰在“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上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2004年6月,在第40届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大会上,特别举行了“纪念学会创设40周年特别研讨会”,该研讨会的主题是“比较教育学的未来:开辟新的局面”,在这次研讨会上,大冢丰作了题为《作为方法的区域》的发言。以此为基础,大冢丰在《比较教育学研究》第31号(2005年)的“纪念学会创建40周年专题研讨会报告”栏目中,发表了题为《作为方法的区域——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研究的一个视角》的一文。这篇论文主要围绕日本比较教育学会所开展的研究活动中的实地调查进行了若干考察。其内容的展开,首先对日本比较教育学会草创期对实地调查的认识作了简要回顾;而后,以《纪要》所刊登的论文为依据,对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约30年间(《纪要》创刊号至第29号)运用实地调查开展的研究进行了考察;再后,对开展实地调查的有关事项作了全面深入、周到细致的分析;最后,总结性地提出了本文的核心观点,即“区域(调查研究)”是比较教育学中至关重要的方法论,并且对如何利用“区域(调查研究)”的方法做比较研究、研究结果产生独特理论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冢丰明确提出“区域(调查研究)”是比较教育学方法论的观点,标志着“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正式形成。从这一点上来看,大冢丰在“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形成上起到了“揭开谜底”或“画龙点睛”的作用。到了本阶段的后期,日本比较教育学界又呈现出对“区域教育研究”进行发展性反思的态势。比如,2011年1月出版的《比较教育学研究》第42号将特辑名称定为“所谓比较教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该特辑中刊登的6篇论文中至少有三篇程度不同地论述了与“区域教育研究”有关的问题,这些研究中既有反思性的一面,又有发展性的一面。首先,近田政博的论文《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困境与可能性——对区域研究的重新思考》可以说是一篇反思性的论文。该论文核心内容的脉络,一是区域教育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二是克服区域教育研究困境的方法。

这篇论文表现出的反思性姿态对于“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进一步发展来说,是十分有价值和意义的。另外,黑田一雄发表的《所谓比较教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从教育开发研究的视角出发》一文,既表现出一定的反思性,又表现出一定的建设性或发展性。其反思的一面在于,作者在阐述传统的区域研究和教育开发研究各自的特征时,相对照地表明了它们各自的优点和缺陷;其建设性的一面在于,作者主张在比较教育研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教育研究)中,区域研究和开发研究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构建健全的关系。再者,西野节男在《国际教育开发与比较教育学研究的可能性——向电影〈一片彩虹〉接近》一文中,则完全是抱着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态度,探讨了教育开发研究和比较教育学通过区域研究实现共振或接合的可能性。[44]这种反思和发展性思考预示着“区域教育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四、结语

本文首先推论“区域教育研究”是日本本土创造的有日本特色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以此为前提,主要依据“日本比较教育学会纪要”所刊登的有关论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过程。自《纪要》创刊以来,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过程大致经历了“萌生”、“自觉”和“形成”三个阶段,用当时的术语来命名,这三个阶段又可以分别称之为“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阶段(20世纪七八十年代)、“教育的区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区域教育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至现在)①。这表明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经历了30多年的时间,这是一个复杂的既有激烈论争又有积极探索的过程。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对“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的提倡,主要是受美国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特别是阿瑟•莫尔曼(ArthurH.Moehlman)和乔治•贝雷迪(GeorgeZ.F.Bereday)的理论影响的结果①。由于当时日本的比较教育学领域中还没有形成对“外国教育研究”范式进行批判的态势,所以倡导“比较教育学中的区域研究”不是缘于内驱力,而是由外部的影响力所致。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教育的区域研究”的提倡,主要缘于对“外国教育研究”范式的批判。因此,当时倡导推进“教育的区域研究”是日本比较教育学会及其会员的自觉行为。日本的比较教育学研究中开始突破“外国教育研究”主要以欧美国家为中心的阈限,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世纪之交和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对“区域教育研究”的提倡促成了“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出现及其方法论体系的成型,这使得“外国教育研究”范式彻底地后退了,日本的比较教育学研究迎来了依从新的研究方法论的时代。通过笔者撰写本文所参考的“参考文献”的作者可以发现,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是众多学者进行积极探索的结果,他们的积极探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作用。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已故马越彻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倡导并在此后强烈呼吁扎实地推进“教育的区域研究”,现任日本比较教育学会会长大冢丰教授明确提出“区域(调查研究)”的比较教育学方法论,之于日本“区域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创生来说,作出了更大的理论贡献。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2篇

通过中英高校教育教学体制的比较,以小见大地分析当前比较教育学科建设有待提高之处。主要有:

第一,对国外的比较教育停留在介绍层面。比较教育学是因为“研究他国教育经验,推动本国教育发展”而出现在教育学科这个庞大的学科“族群”中。“关注国际教育发展,借鉴他国教育经验”为核心的知识领域,建立起它在教育学科体系中的独特地位。然而当前很多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停留在介绍层面,单纯的现象描述居多,缺少文化层面的深刻分析,而且借鉴的国外经验,针对性不强,“放之四海而皆准”,没有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优势凸现出来。例如谈中英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比较研究,多数学者都会把英国概况、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介绍一番,再说对我国宏观层面的启示,多是泛泛而谈,使这类文章参考价值甚微。

第二,未能辩证看待国外理论。对外国理论假设,要思考、质疑,保持对其的警惕性,对其适用性和有效边界要给予充分的反省。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很多研究者把建立在西方土壤上的理论框架奉为神明,把用西方理论视角引入论文中的研究视为创新,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嫌。试问不研究扎根于中国土壤的文化,怎么可能做出“接中国地气”的好文章来?因此,对中国当前国情的准确把握,是搞好教育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外国教育也存在问题,它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国圆”。就英国高等教育而言,它的质量世界闻名,可是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2010年12月,英国政府五次上调学费,加之政府对高校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的校外捐赠较少,导致高校建设资金短缺,引起社会动乱。再如,在牛津和剑桥这两所著名高等学府中,来自普通劳动者家庭的学生只有9%,亟待解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可见辉煌的成就下也有阳光照射不到的阴影。因此我们在面对外国教育理论与经验时,必须辩证分析,使其在中国土壤里完成“意义转换”。

第三,研究方法上普遍重“思辨”轻实证。研究方法既是一种知识的体系(思维方式),又是一种行为规则(行为方式),还是一门学科的关键支点。比较教育研究之“比较”,并非只是把两国的教育现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性描述,绝不仅限于“形式”上的比较,而是要做因素分析,并在多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中,得出教育规律的新研究。然而纵观中英两国比较高等教育的文章,发现国内比较教育学者多从文献、官方数据中获取国外的教育信息,空想型的思辨文章大量涌现,鲜有植根于国外的教育土地进行实证分析的文章出现。众所周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缺乏文化内涵。

第四,研究对象较片面。一般认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国的教育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因此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中心的借鉴垄断局面,使得我国的比较教育学者对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研究较少,本研究在考察中英比较教育研究的同时,也关注其他国家。例如,我国对亚洲日本、新加坡、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教育研究较多,而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关注较少;对非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浙江师范大学非洲教育研究所,其他大学几乎没有该项目的涉猎;在拉丁美洲的教育研究上,也多是对巴西进行研究,对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研究较少。由此可见,我国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还是较为片面的,未能构建成一个以高校、研究机构为核心的学术共同体来保证该学科的多方面可持续发展。

二、比较教育学去向何方

教育无论站在什么样的立足点,运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文化”都是所有探索与讨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批判吸收外国理论,形成比较教育学特有的研究范式,提高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成熟度,是未来发展的根基所在。为此,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应着重从以下方面提升:

1.多元文化与教育相融合

多元文化既可以是一种政治态度、一种意识形态,也可以是一种历史观、一种教育思想,其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打破西方文明作为强势文化在思维方面和话语方面的垄断地位。教育本身就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不同的教育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比较教育学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所面对的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教育现象。由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的差异,构成了不同国家与社会的教育差异。从长远的发展来看,需要采用兼容并包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中国与外国的教育理念有效融合。

2.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

在我国比较教育学科体系尚未成熟之时,多采用翻译、引进等介绍性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中过分依赖外来理论而忽视本民族和文化的研究,这是当今教育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根源之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批评那种不顾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一味效仿西方教育模式、制度的做法,将其比成“拉东洋车”,是“害国害民的事,是万万做不得的”,主张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由于基本国情、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不同,不能把英美发达国家的教育教学模式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本土化才是中国比较教育研究必然的价值追求。在今后的比较教育研究中,应把国际化和本土化联系起来,互为条件,互为补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其真正扎根于中国的社会土壤之中。多融入一些中国“元素”,少一些“拿来主义”,批判思考与有效借鉴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实现中国教育的大发展、大繁荣。

3.多样化学科与研究方法相完善

近几十年来,比较教育学主动借鉴、引用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描述研究法、统计研究法、因素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阶段分析法等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还积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统计学、语言学、数学等多样化学科来完善自身的学科建设。可喜的是,有不少研究者已将更多的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比较教育研究之中,给学界吹进一股清新之风。然而,我国比较教育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所取得的成果基本上都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界通用的研究方法和科学范式,整个比较教育学都充斥着西方化的术语。还应看到我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相对滞后,更多是形而上的、思辨型的,因而远没有形成比较教育学独特的话语体系和基本的学术规范,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比较教育学必须加强自身的理论架构,最重要的是彰显其在教育科学诸学科中的独特地位,提供具有概括力、解释力和生成力的方法论体系。

4.全球化视野下的开放与综合相统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比较教育学应该站到更高的层次去反观教育学自身,造就其开放性品质。开放性讲究四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输入”即“引进来”的策略,将外国的民族、文化、教育引进本国,以作参考,目的在于反思、理解、认识和改造本国的教育。如聘请国外专家、科研人员到我国讲学,参加学术会议,把国外先进的理念带到我国。第二重境界是“输出”即“走出去”的策略,将本国的民族、文化、教育介绍给外国,使中国走向世界,以确立本国在世界教育大家族中的地位,扩大对世界教育事业的影响力。当前国内的教育杂志多关注国外的教育研究动向,却忽视了我国教育科研成果的对外传播。教育文化的传播具有双向性,若只强调单方面,就会失去平衡,不利于学术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因此需组建专门的学术团队对外介绍我国的教育发展状况,促进我国在教育科研上的平等对话与交流。第三重境界是“重合”,推动教育事业的全球化运动,增进彼此的了解,促进本国教育与外国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其中加强高校间的国际合作,扩大跨国人才的培养比例是一个重要环节。第四重境界是“创新”,也就是在新的条件和水平下的自我更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比较教育学需要注入创新的血液,无论是从方法还是眼界,都需要有专属于自己的东西。作为一门常有“舶来品”的学科,如何加强对西方教育思想本意的深刻把握、对其正确性的批判思考、对其在中国实行的可行性研究、对其研究对象的全局性把握等,有待于在跨文化研究中得以更深一层次地挖掘与探寻。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3篇

笔者选取了InCites中的GlobalComparisons,按我国学位办一级学科分类体系,对0401教育学科WebofScience论文的国家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1.1WOS论文产出国家分布根据InCites提供的252个国家/地区0401教育学科论文的产出及被引情况,选择1981-2011年发文量排名前10位的国家。由表1可见,美国以发文量114983篇雄居首位,其论文约占全部教育学科论文的61.27%,远远领先其他国家和地区,约是第2位英国发文量的6.6倍。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排名2~4位,我国以发文量4041篇名列第5位,仅占全部教育学科论文的2.15%,发文量仅为美国的3.5%。由此可见,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大在WOS发文量方面具有强大实力,我国虽然位居世界前列,但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CSSCI)1998-2011年的数据,CSSCI教育学科的发文量为115772篇(含少量非我国大陆地区学者发文),远远高于同期WOS中我国大陆地区学者的发文量。可见,我国大陆地区学者教育学科发文相当活跃,但是受制于语言障碍、研究倾向和范式,我国大陆地区学者在WOS上发文太少。要想提升我国大陆地区教育学科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必须注重发表具有高被引的国际性论文。

1.2WOS论文被引频次的国家排名表2所列为1981-2011年发表的WOS论文截至2011年底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发文量排名前4位,被引频次也同样位序排列。尤其美国以被引频次797941列首位,约是第2位英国的8.75倍。但是从表2可以看到,发文量排名第5位的我国,被引频次仅列第6位,美国的被引频次约为我国的51倍。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篇均被引频次均超过5次,而我国的篇均被引频次仅为3.87次。从被引频次来看,我国WOS教育学科发文总被引频次虽然位居第6位,但与世界前列差距较大,篇均被引频次也较全球平均水平偏低。这表明我国教育学科研究成果被国内外同行认可程度还不够高,高水平论文很少,是我国学者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1.3主要国家论文年度分布和被引趋势笔者选取表1中排名前5位的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我国进行历年发文量的比较,结果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起初差距较大,但是我国在WOS上的发文量逐渐增长,且增长速度非常快,近几年已逐渐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发文量接近,至2011年已经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基本持平,增幅比较明显。图2是这5个国家每5年被引(即至检索日期为止,该五年产出文献总被引频次)趋势分布图。由图可见,虽然与强国差距明显,但我国的被引频次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自2001年起,产出论文的被引有了显著飞跃,逐渐拉近与其他强国的距离。这些均说明,我国学者对教育学科研究成果走向世界越来越重视,对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也越来越重视,并且通过我国学者多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学科研究成果国际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2我国教育学科研究机构影响力分析

2.1我国大陆地区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教育学科影响力比较目前来看,我国大陆地区教育学科的WOS论文产出及影响力,与港澳台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大陆地区的发文量871篇,仅占我国发文总量4041篇的21.55%,被引频次2341次占我国总被引频次15635次的14.97%。我国大陆地区发文量在252个国家/地区中名列第26位,总被引频次则更是位列第32位。根据InCites提供的289个我国研究机构0401教育学科论文的产出及被引情况,在我国发文量排名前15位的机构(见表3)中,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分列前3位;被引频次排前3位的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台湾“国立”交通大学。我国大陆地区,仅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发文量排名分别为第12位和第14位,北京师范大学被引频次排名第11位,其余皆为港澳台地区研究机构。由此可见,我国大陆地区的教育学科研究成果国际影响力还非常低,要改变这一现状,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2我国WOS论文合作情况笔者又根据InCites中0401教育学科对应的WOS数据库中的Education&EducationalResearch、Education,ScientificDisciplines和Education,Special这3个分类,出版年选择1981-2011年,检索了我国教育学科WOS论文,并进行合作发文情况分析,其中有5.76%未标明完成单位。如图3所示,标明完成单位的94.24%论文中,我国大陆地区独立完成的占13.88%,港澳立完成的占44.16%,大陆地区研究机构间合作完成的占1.60%,国际合作且有我国大陆地区研究机构参与完成的占7.64%,国际合作但无我国大陆地区研究构参与完成的占14.80%,港澳台地区内合作完成的占17.03%,港澳台地区与大陆地区合作完成的占0.89%。从这些数据来看,我国发表的教育学科WOS论文中,合作发文的比例还比较低。同时,港澳台地区不仅独立发文量比大陆地区多,且在合作发文量上也比大陆地区多,可见港澳台地区比大陆地区更重视国际和区域间的交流合作。其实,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作者合作发文,有助于学者思想之间的碰撞,产生更好、更有创意的观点,减少思维定式的局限;同时,我国学者尤其是母语非英语的大陆地区学者与擅长英语的学者合作发文,可减少语言障碍带来的影响和限制,有助于发表更多更好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

2.3我国主要教育学科研究机构WOS论文年度分布与被引趋势笔者选取WOS论文产出量超过100篇的我国研究机构,绘制了其历年产出分布,如图4所示。产出100篇以上的10个研究机构依次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台湾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台湾“国立”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湾“国立”成功大学和台湾科技大学。由图4可见,上世纪80年代,这些研究机构的发文量都很低,最高不超过每年10篇。进入90年代,部分研究机构产出开始呈现明显增加,其中以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为最。进入21世纪,这10个研究机构的产出均有了不同幅度的增加,且近10年产出的总体趋势都呈稳定增长,其中,香港大学、香港教育学院、台湾师范大学和台湾“国立”中央大学近2年增幅较为明显。图5是这10个研究机构WOS论文每5年被引趋势分布图。总体而言,均为逐渐上升趋势。近几年,尤以香港大学,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国立”中央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的增幅最为明显。香港大学2007-2011年产出论文总被引频次达到438次,台湾科技大学2007-2011年产出论文总被引频次达到418,由此可见,我国研究机构所产出论文获得学者认可度越来越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强。

2.4我国大陆地区教育学科研究机构影响力比较表4是排名前10位的我国大陆地区研究机构WOS论文产出及被引情况。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分别以92、68和38篇列发文量前3位。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分别以335、182和181次列被引频次前3位。

2.5我国大陆地区教育学科WOS论文年度分布与被引情况我国大陆地区教育学科研究机构WOS论文产出总体偏低,因而笔者选取产出量前10位的我国大陆地区研究机构,给出了历年产出分布,见图6。可见,我国大陆地区研究机构产出量每年最高不超过20篇,且均未呈现稳定持续的增长。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领先其他研究机构比较明显,这2个机构及中科院和清华大学自2005年以来,都有比较显著的上升趋势,然而2011年产出量均有明显下降。其他研究机构也是曲折上升,但上升幅度并不明显,且时有回落。由图7可见,我国大陆研究机构的被引频次很低,每5年总被引频次最高也只有70次。总体虽稳步上升,但仍时有回落,总体趋势是曲折向前。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这4个研究机构的被引增幅比较明显。说明我国大陆地区研究机构可能某些文献的被引频次较高,但是总体而言,并没有持续、稳定的高被引文献出现。

2.6我国大陆地区师范院校教育学科影响力比较教育学科作为师范院校的主要研究学科,其WOS论文产出和被引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大 陆地区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表5列出了InCites提供的我国大陆地区30个师范院校产出与被引分布。可见,除了北京师范大学,我国大陆地区师范院校的WOS论文产出都很低,均低于25篇,且被引也均低于45次,这说明我国大陆地区师范院校教育学科国际影响力整体很弱。因此进一步提升教育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也将对我国大陆地区师范院校提升国际地位大有裨益。

3结论与建议

通过WOS和InCites数据库相关检索所得的大量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教育学科研究成果目前正处在走向世界的漫漫长路上,与教育学科综合研究实力强国相比,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空间。我国教育学科WOS论文产出数量总体偏少,但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被引频次少,影响力有待提升;大陆地区和港澳台地区相比研究水平相对较低。从上述现状来看,我国教育学科的综合研究实力还需要更进一步加强,国际学术影响力还有待一步提高,这就需要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增加在WOS收录期刊上的发文数量。笔者建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重视WOS数据库期刊的引入和推介,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向WOS收录期刊投稿;(2)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高产作者,鼓励他们在国际知名核心期刊上发表更多有价值、高水平的研究成果;(3)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英语水平,尽量避免因语言因素而影响论文的发表;(4)严格遵守国际学术规范,提高学术道德修养;(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拓视野,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对话意识,提升自身科研竞争力。相信通过努力,我国教育学科的WOS发文数将会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学科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将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我国教育学科在走向国际的道路上将会更上一层楼。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分析

一、选题缘由

1984年,厦门大学获得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截止到2014年恰好走过了30年的历程。学位论文是传播学科研究的理论成果和普及学科知识的重要资料,统计分析一个学科以往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勾勒出该学科发展的历程,明确该学科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研究者更好地把握该学科的研究重点。而且,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水平高,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较高水平,其涉及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对高等教育学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二、选题概况

以高等教育学实力最强的1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其中拥有高等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的高校2所(厦门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师范类院校8所(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综合类院校4所(北京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这14所高校均拥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的较高水平。

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网络检索,学科专业名称为“高等教育学”,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学位为“硕士学位论文”,以这14所高校为学位授予单位,经过两个论文库的比对和筛选,去除重复的论文篇数,检索出共1056篇硕士学位论文,其收录情况如表1所示。

在所选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最后入学时间是2011年,该年全国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16个。其中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近5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数量为0,因而本研究未对这两所高校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

三、选题领域分析

将所选的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研究领域分析,所借鉴和参考的理论或分类标准如下。一是李秉德先生的教学七要素说,即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教师等七个要素。如,高校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高校课程教学和科研是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二是参照《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关于高等教育学杂志的分类标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教育体制与结构、教育经济与财政、院校研究、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教育学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史、国际比较高等教育等基本栏目。三是受陈学飞分类方法的启发,并借鉴赵苁蓉有关高等教育研究主题的划分法,对1056篇高等教育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进行主题分析,得到如下分类结果及主题释义表。

原则上每篇论文只统计到一个主题中,如果研究内容涉及两个主题,则以比重较大的主题为准。

按照本研究的统计标准,对近10年刊载的1056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主题进行数量统计,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列,刊载论文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见下表。

第一类是大于10%的主题,有高校课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高等教育宏观管理研究,比较高等教育研究和高校管理研究,总计比例为51%,关于这些方面的研究都在100篇以上;

第二类是大于5%而小于10%的主题,有高校学生研究、高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高校德育工作研究和高等教育评价研究,总计比例为38%;

第三类主题的研究比例低于5%,分别是高校教师研究、高等教育史研究及其他方面研究,总计比例为11%。

通过对CNKI和万方论文库数据库中有关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分析,可以明晰当今高等教育研究的热点重点所在,为今后硕士研究生选题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现状;计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6-0046-07

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提供了:①代表某一领域研究水平的硕博论文,尤其是博士论文。②具有时效性并拥有明确而稳定读者群的期刊文献,〔1〕有叙事性的也有理论性的,比较真实地反映了某一时段某一领域实践与理论的研究状况。

硕士论文与博士论文库的检索思路:①循环地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为主题词,分别检索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的论文。②集合两个数据库的所有论文,去掉重复统计的论文。③阅读每篇论文,去掉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论文。最后整理结果:2010年无此领域的博士论文,共有25篇硕士论文。

期刊文献的收集思路:①确定以学前教育领域的六本核心期刊为检索对象,它们是《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学前教育研究》《学前教育》《早期教育》《教育导刊(幼教版)》。②以期刊名为检索词得到2010年目录后,再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幼儿音乐教育”“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学前音乐教育”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得到每本期刊的文献。收集结果不完整,因为即便用了两个数据库进行查漏补缺,发现还是有期刊缺期现象。③查阅这六本期刊2010年纸质本,对数据库的数据作了查漏补缺工作。④阅读每篇文献,去掉非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文献。最后整理结果:六本核心期刊有关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的文献共58篇。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论文的界定:在硕博论文库与六本核心期刊范围内,凡研究对象为学龄前儿童,探讨问题为音乐教育现象的文献。另外,以下三类边界交叉的文献也被收录其中:①在艺术综合教育的文献中,涉及儿童音乐教育内容的文献。②有关学前儿童舞蹈教育内容的文献。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传统习惯是把幼儿园舞蹈教育归入音乐教育范畴的。③在运用个案研究法的硕士论文中,其中有一个以上个案是有关学前儿童或学前儿童教育机构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

下面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领域2010年25篇硕士论文与58篇期刊文献作计量分析。

一、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一)论文作者所属专业分析

25篇论文分别来自高校的三个专业: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学专业、专业艺术院校或师范院校的音乐学专业、师范院校的美学专业。三个专业论文的数量与百分比分布如下:音乐学专业的有17篇,占总数的68%;学前教育学专业的有7篇,占总数的28%;美学专业的有1篇,占总数的4%。

数据显示:在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硕士学位论文作者主要来自艺术院校的音乐学专业与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学专业,音乐学专业的作者显著多于学前教育学专业,两者的比值接近2.5∶1。

(二)论文作者所属院校分析

通过对2010年中国知网与万方数据库两个优秀硕士论文库中学前音乐教育硕士论文的统计,我们发现中国高校在向两个数据库提供优秀硕士论文时的标准不统一。有的院校提供的确实是比较优秀的硕士论文,有的院校没有经过筛选,只要是硕士论文都提供。鉴于此,一方面,“优秀硕士论文库”呈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与“优秀”这个称呼名不符实;另一方面,个别学前音乐教育范畴内的硕士论文因为没被评上优秀而没进硕士论文数据库。录用标准混乱最明显的表现:有的院校不提供非全日制硕士的论文,有的院校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的论文都提供。我们想对这两类学位论文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发现得不到这个数据。因为在论文首页,除统称的“硕士学位论文”外,有的院校另有“学历硕士”或“专业硕士”“科学硕士”“教师硕士”“教育硕士”“全日制硕士”的区分标注,有的院校则没有。

数据显示:2010年共有15所高校开展了与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相关的硕士生培养工作,其中艺术院校2所,综合性大学2所,其余9所为师范大学。可见,涉及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研究领域的硕士论文主要来自师范大学。

(三)研究内容分析

按照一定的类目划分标准,〔2,3〕研究内容的类别与百分比数量的统计分析如下: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类论文有4篇占16%,其中3篇讨论学前儿童审美发展,1篇讨论学前儿童总体发展。3篇讨论学前儿童审美发展的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学前教育学、美学3个专业。讨论学前儿童总体发展的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

2.国外音乐教育类论文有1篇占4%,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

3.非正规音乐教育类论文有4篇占16%,其中2篇讨论学前儿童的器乐学习,1篇讨论亲子音乐教育,1篇讨论音乐课外辅导班现象。4篇论文作者都来自音乐学专业。

4.幼儿园音乐教育类论文有6篇占24%,其中2篇考察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论文作者来自音乐学专业;2篇探讨教育媒介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的应用,论文作者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1篇讨论学前儿童的音乐学习方式,1篇探讨幼儿园课程实施方式,后2篇论文作者都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除2篇考察幼儿园音乐教育现状的论文外,其余4篇都属于幼儿园艺术课程研究范畴,而涉及幼儿园艺术课程的所有研究都体现出学前教育的专业特性,所以此领域的论文作者都来自学前教育学专业。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献计量;内容分析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2-0070-07

一、研究的必要性

作为学术成果和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术期刊至今依然保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对学术期刊的研究,也一直是相关研究者、编辑们关注的焦点。

考察近年来对学术期刊的研究,大多从如下角度对某学科的某一份或几份杂志做相关分析。

(一)对学术期刊所载学术论文的被引相关情况的分析

此类分析主要包括:某学科相关学术论文的数量、文章被引频次、载文被引的主题类型分布、被引文章的年代分布、被引半衰期等。如:李小敏分析了《大学教育科学》杂志从2003年到2006年的载文被引情况;姜志静就《教育与经济》杂志的载文被引情况作了分析;尹兰研究了《情报学报》杂志1994年至2006年所刊载学术论文的被引情况:崔薇等开展了中国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计量研究。并对被引文章的年代分布做了分析;陈彬、王义娜四分析了《教育与经济》杂志近5年的学术论文及引文,在一般的计量分析之外还讨论了被引半衰期。

此外,还有对高被引文章的分析,此类相关研究较多,如:金梅、熊爱民研究了某机构2000年至2006年所发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论文中的高被引文章:李延延等参照CSSCI所提供的数据研究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高被引文章:宋伟萍同样基于CSSCl2004年至2006年的数据,分析了心理学期刊中的高被引文章:钟玉杰等回顾并分析了我国护理教育10年的研究热点,重点分析了护理教育相关学术论文中的高被引文章;王菊香、宋春燕研究了《护理学杂志》1998年至2007年所刊载的学术文献中的高被引文章:许云研究了《大学图书馆学报》期刊,重点分析了该期刊的高频被引论文,并基于此分析了作者情况;吴卫华等对《教育与经济》期刊2003年至2008年所刊载的学术文章进行了被引定量分析。其中重要的一个分析维度就是高被引文章的分析;周仕德、张明富基于CSSCll951年至2006年的数据,分析了我国历史教育类学术论文中的高被引文章,进而梳理了我国历史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姜华等对我国2007年至2009年的高等教育期刊进行了文献计量与可视化的研究,关注了我国高等教育期刊高被引文章的分布和特点:在徐婷对《教育研究》杂志1994年至2007年所载文献的被引分析中。对高被引文章的分析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角度:孟秀丽也针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十年内的高被引文章的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刘兰桂、李超运用CSSCll998年至2007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研究文献中的高被引文章;蒲艳春等则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杂志的高被引文章。

关于某一个或某一类机构所发表的学术文章的专门研究也可以归入此类,此项分析可以从一个重要层面判断机构学术研究的实力和现状。如:金梅、熊爱民通过对发表文章的计量分析,研究了贵州教育学院人文社科类研究的状况:杨波对我国民办高校近年来的研究论了计量分析:陆根书、刘敏则从发表文章的计量分析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的学科竞争力及学科建设成效:刘婧等圈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科学研究概况做了简要的分析:龚放基于CSSCI 2005年至2006年的数据,提出了我国教育学研究领域机构、地区的学术影响力报告。

(二)对学术期刊所载学术论文的作者的分析

对学术期刊所载学术论文的作者的分析,包括对被引文献作者分布、作者合作意识、第一作者累积被引情况、高频被引作者等的分析,以及对某学科核心作者及其影响力的分析,等。如:李小敏在对《大学教育科学》杂志2003年至2006年所刊载文章进行被引分析时,关注了该杂志被引文献的作者分布情况,发现了一批被引频次较高的作者及来源机构;李延延等采用CSSCI的数据分析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的学术影响,其中重点关注了高频被引作者及其被引频次;尹兰从第一作者人数、第一作者人均被引量、第一作者累积被引情况、作者合作意识等角度分析了《情报学报》杂志1994年至2006年所刊载论文的作者情况;金梅、熊爱民分析2000年至2006年贵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状况时,关注了该机构人员所发表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文章的作者被引频次、高被引作者等:许云在其研究中重点分析了《大学图书馆学报》的高频被引论文和作者情况;王义娜等计量分析了《现代大学教育》近五年的载文及引文;司林波、赵晓冬在评价《比较教育研究》杂志的学术影响力时,关注了第一作者的来源机构:孟秀丽在其研究中分析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1999年至2008年高被引作者的分布;周仕德、张明富在研究我国历史教育五十五年历程的过程中,利用高产作者、高被引作者数据分析了《历史教学》杂志的作者学术影响力:姜华等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期刊文献时,利用文献引文网络分析的Gite SpaceⅡ可视化软件,进行了包括作者共被引分析在内的分析,揭示了2007年至2009年间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及权威人物等;龚放、白云则通过对2000年至2004年间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学者“发文量”和“成果被引”两方面的统计分析,进一步分析了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学者的影响力:魏顺平等在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研究人员科研绩效时,采用的数据有第一作者中的高产作者及分文数、第一作者文章的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进而计算了所有作者的h指数。

(三)对期刊所载学术论文所属学科的分析

对期刊所载学术论文所属学科的分析包括:通过对文章的关键词、所属学科类别和研究层次、语种分布等的分析来剖析该学科的相关情况。如:钟文娟研究了《教育与经济》杂志1985年至2009年所刊载的学术论文,测定并分析了这些学术文章的核心作者:孙毅等基于对相关学术文章的分析,开展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工程教育前沿成果的研究。

(四)基于学术论文。对学术期刊本身的分析

对期刊本身的分析涉及对被引文献的期刊分布的分析,以及对某一期刊所刊载论文的总量、被引用情况、载文作者地区分布和载文文献类型、影响因子等的分析。亦包括对共

被引分析等的分析。如:崔薇等在对我国网络舆情研究类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时,实际上分析了刊登网络舆情研究文献的期刊在某些方面的总体特点:刘晋飞基于CSSCl2000年至2010年的数据,分析了《高等教育研究》的刊载论文总量及被引用情况、载文作者地区分布和载文文献类型等;尹兰Ho在分析1994年至2006年的《情报学报》杂志时,把关注点放在被引情况分析上,包括发文及被引情况、被引论文频次、被引论文作者、受各类基金资助的被引论文等:蒲艳春等统计分析了《高等农业教育》杂志载文的被引文献数量、历年被引文献情况、被引文献作者和被引文献作者机构等;王义娜等对《现代大学教育》杂志五年的载文及引文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涉及载文量、作者、基金资助、引文率、篇均引文量、引文语种、引文类型、引文年代等来源期刊指标以及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立即指数、被引半衰期、期刊他率等被引计量指标:龚放利用CSSCl2005年至2006年统计数据中的被引总量、影响因子和被引广度等指标分析评价了我国教育学期刊的影响力:司林波等同样利用CSSCI的数据,从总被引次数、影响因子、即年指标、论文地区分布、基金论文数、高频被引论文等多个角度分析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的学术影响力;史素梅、何小凤对《教育探索》杂志2005年至2009年刊载的学术文章进行了引用频次分布、选题分布、被引论文年代分布、引用核心期刊分布等方面的被引统计分析;兰天、何小凤则对《职业技术教育》杂志2005年至2009年刊载的学术文章进行了载文被引分析:许振亮等开展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国际高等工程教育学科前沿的研究。他们研究的依据是对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17种期刊进行的科学计量分析:胡玥分析了CSSCl2004年至2006年统计学期刊的影响因子、被引次数、被引速率等指标,基于此整体评述了统计学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李小娟、唐云富也利用CSSCI的数据,比较研究了《比较教育研究》与同类期刊在综合引证指标上的差异;赵韬、陈富定量分析了近十年《教育科学》杂志载文的被引情况。

如果集中关注关于远程教育学科及相关学科(如:教育技术)的学术期刊和学术论文的研究,相关文献表明,目前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人员科研绩效的评价,学科国际化程度,被引文献、作者与引文年代的分析,以及对关键学者的研究。如:梁振辉、魏顺平采用Hitch指数(简称“h指数”)方法以及与之相近的w指数方法。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收录的教育技术学领域的CSSCI来源期刊在1998年至2007年所刊发论文的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1998年至2007年10年间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到了1998至2007年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30位研究人员:朱祖林基于Thomson Reutem公司开发的学术文献信息检索平台ISI Web of Knowledge。采用计量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从论文和引文两个侧面,测度中国远程教育在国际视野里的显示速度、显示广度和显示深度;魏宁统计分析了电教两刊关于教育技术文献的引用情况:路秋丽嘴的研究通过中国知网(CNKI)和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若干数据库对教育技术研究领域的研究者进行发表文章数、被引文献数、被引文献比例、被引频次等多项指标的计量分析。从中分析出16位最具影响力的关键学者。并进而对这16位关键学者的工作单位、指导硕士论文数量、历年数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从而试图展现这16位关键学者的学术表现。

二、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了1990年至2011年公开发表的、刊载在远程教育期刊上的,远程教育或相关领域(如:在线学习、E—learning、网络学习等)的中文学术论文作文献计量学分析和内容分析。

研究所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中被引次数排名前4万的期刊文献,获取文献时采用的关键词为“远程教育”。根据CNKI所提供数据的情况,分析中凡是涉及分组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前4万条记录,凡是涉及排序的数据只在800万条记录以内有效。研究数据查询和获取的时间为2011年10月26日。

参考已有的相关研究,在本研究的计量学分析中,选择的计量分析数据包括一般性的学术论文特征数据(如:文章所属学科类别、期刊主办单位、资助基金项目、高产作者、前40个高产机构的作者来源、各年份发表文章数量)和高被引文章的特征数据(如:高被引文章的来源期刊、发表年份、第一作者、作者合作性、下载频次)。内容分析则是基于以上数据展开。

三、对全部远程教育学术论文的分析

首先,对全部远程教育期刊刊载的学术论文,从文章所属学科类别、期刊所属类别、资助基金项目、研究层次、前40位高产作者、前40个高产机构的作者来源、各年份发表文章数量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所有文章所属学科类别分析

据统计,远程教育学术论文主要集中在表1所示的学科当中。其中。文章数量排名前16位的学科当中,6个是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高等教育、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与之相关的论文9177篇,占55.3%:其次是与技术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互联网技术、电信技术),涉及的论文为5950篇。占到35.9%:两厢合计达到了91.2%。这一结果清晰表明,远程教育类的学术论文与教育和技术密切相关。的确,远程教育始终是和现代信息技术密切结合的教育形式。

而从图1可知,远程教育类学术论文集中分布在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这三个学科当中,这三类学科中的远程教育论文占全部远程教育论文的78.6%。可见,远程教育研究在技术方面主要围绕着计算机及其应用展开,理论的研究和管理的研究占到了很大的份额,而成人和特殊需要人群是非常需要远程教育的人群。远程教育类学术论文分布在多学科类别中,这表明远程教育是一个综合的、跨学科的学科,各个学科门类都对远程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有贡献。学术论文在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相关学科上的集中,体现了远程教育应用范围广,在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中都有广泛的实用价值,远程教育天然地需要关注成人学习者和弱势人群的学习需求,目前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但依然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其次。体现了远程教育中的技术发展脉络,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远程教育的影响至关重要,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从最早的单纯应用,到后来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的综合性应用,逐渐走向科学化、系统化。从现在远程教育学术论文的组成来看,技术应用和教育理论已经是并且还将继续是远程教育研究的两大支柱,对实践的关注和进一步的研究是以这两大支柱为倚靠和基础的。

(二)期刊主办单位类别分析

本研究统计了刊载远程教育类学术文章数量排名前40位的学术期刊。结果表明,作为我国远程教育中坚力量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包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地方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目前拥有较成熟的远程教育类学术期刊(含学报)共25种,在1990至2011年期间刊载了3846篇远程教育学术论文。其他单位主办的远程教育相关期刊同期共刊载远程教育学术论文2069篇。由图2可见,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是远程教育学术成果发表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这些学术期刊已经成为远程教育学术成果发表和分享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当然,数量与质量并不能绝对地画等号,质量上的追求是学术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数量与质量,孰重孰轻?如何在追求质量的同时兼顾数量?值得期刊主办单位思考。

(三)资助基金项目分析

在本研究所采集的远程教育学术论文中,334篇文章属于部级/部级基金项目的成果(占标注基金项目文章的74.7%),110篇文章属于省级基金项目的成果,3篇文章属于其他类别的基金项目(加拿大国际开发署基金)。从这些数据可见,远程教育类学术论文所属基金项目主要集中在部级/部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远程教育研究课题的水平:和基金项目相关的文章还不多,属于部级/部级基金项目的课题也不多。这既需要远程教育研究者努力提高研究水平,也需要国家提高对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视,多为此类研究提供资助。

(四)高产作者分析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所有远程教育相关学术论文作者中的前40位高产作者,这40位作者发文数量都大于(或等于)10篇。最高的达到71篇。其中,有19位高产作者来自普通高校,21位高产作者来自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可见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远程教育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就高产作者的作品数量来看,来自普通高校的高产作者贡献了404篇文章(57.5%),来自各级广播电视大学的高产作者贡献了298篇文章(42.5%),从这个方面来看。来自广播电视大学的作者们还需要继续努力。本项分析只按作者目前所在机构来统计,未考虑作者发表文章时所在机构是否是其目前所属机构,因此研究数据可能会有偏差。

(五)前40个高产机构的作者分析

前40个远程教育学术论文高产机构,贡献的远程教育学术论文均超过或等于47篇。研究发现,普通高校共18个(45%)高产机构,发表了1492篇(40%)论文;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共22个(55%)高产机构,发表了2223篇(60%)论文。从这些数据来看,高校平均发文量低于广播电视大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普通高校对远程教育研究的关注,更多的是受到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推动:自1998年该项工程启动以来,普通高校的网络教育学院纷纷成立,由此在高校中聚拢了一批远程教育实践人员,加之高校原有的学术研究沉淀,使得高校远程教育研究力量不容忽视。而我国各级广播电视大学。自创办以来,已经在远程教育教学和研究方面积累了数十年经验,出现较多高产作者也是很自然的。

(六)各年份发表文章数量分析

根据CNKI数据,统计了1990年至今的远程教育学术论文数量。1995年之前规范的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文章极少,故不在分析范围之内。从数据来看(图3),从1997年起,我国远程教育领域的学术论文开始激增,到2003年出现了高峰(1414篇),之后文章数量呈现平稳态势,在小波动中略有下降。因为开展本研究时,CNKI并未采集到完整的2011年数据,因此2011年的数字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情况。近几年来。论文数量的稳定,表明该领域的研究进入阶段性的成熟期,研究人员队伍和产量也趋于稳定。这一发展趋势是跟近年来远程教育实践的发展密切相关连的。未来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文章的质量与数量的发展,应当还是跟当时远程教育的实践发展态势密切相关。

四、高被引文章的分析

本研究采集了远程教育领域被引频次排名前500名的文章,以此作为“高被引文章”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相关分析主要从高被引文章的来源期刊、发表年份、第一作者和作者的合作性、下载频次等角度来展开。

(一)来源期刊

表2列出了刊载高被引文章数量大于或等于3篇的23份期刊。由表中数据可知,这些期刊与远程教育、教育技术、计算机相关度最高,可见高被引文章的来源期刊都集中在这三个领域。其中,刊载高被引文章最多的是《中国远程教育》杂志(共131篇,在500篇高被引文章中占到了26.2%)。刊载高被引文章数量排前五位的期刊共刊载高被引文章261篇,占500篇的52.2%,可见这些杂志是支持远程教育学术文章发表的核心力量。此外,发表过远程教育类高被引文章的期刊,有些并不是远程教育领域专业期刊,可见,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还是有一定的分散性的,多样化的来源也带来了成果分享的多元化。

(二)高被引文章发表年份分析

表3统计了各年度的高被引文章数量。1998年之前,没有高被引文章,这也反映了1998年之前的远程教育研究还在初创期,各方面的实践也都不成熟,反映在研究成果的呈现上,就是缺少高质量的、值得后来者多次引用的学术文章。自进入1998年,我国远程教育实践完成了最初的系统构建,相关学术研究也逐步展开。2001年高被引文章数量达到峰值(82篇),并在2002年、2003年继续保持在高峰状态,直到2004年开始慢慢下降。2004年及其后的下降态势,可以从一方面说明我国远程教育经典理论构建的一个阶段接近结束。我国远程教育学术研究经过早期关注新技术的应用,到后来,借鉴外来经验和理论同时基于本国实践构建本土化理论框架。再到目前,在原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反观实践,开展了实践与研究的互动。这一系列过程,反映在学术论文的发表上,在数量和主题上都有可以对照的趋势变化。

另外,由于对文章的引用将在文章发表后多年内持续进行,因此目前的数据并不能说明2004年后的文章质量不如从前,还需要在今后继续关注。2008和2009年高被引文章数量偏低,也说明这一点。

(三)第一作者分析

据统计。发表超过2篇高被引文章并署名第一作者的作者共12位,见表3。另外还有21位作者各有2篇文章、380位作者各有1篇文章为高被引文章。表4中排名前几位的作者,目前已然是该领域的知名学者。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高被引文章比较集中在几位作者名下,而大部分高被引文章分布较为分散,这说明远程教育领域的科研力量群体较大,成员数量较多,一方面体现了远程教育研究宽广的“群众基础”,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尖端的科研力量有待锤炼,还需要更多能撑起该领域科研大旗的领军人物。

(四)高被引文章作者合作性分析

在前500篇高被引文章中,仅有一位作者署名的文章有218篇,两人或以上合作的文章有282篇。从图5可以看出,单独写作与合作写作各占半壁江山。从目前科研发展的趋势

来看,合作完成科研课题并共同发表科研成果将是一个重要的趋势。单人单枪的力量毕竟有限,未来将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时代。

(五)高被引文章下载频次的分析

分析500篇高被引文章的下载频次(见表4),被下载次数超过2000次的文章有2篇,1000到2000次的文章2篇,大部分文章的下载次数集中在500次以下,下载次数在100到300次的文章最多,共267篇,占到了53.4%。文章被下载的次数能从一个侧面表明该文章被关注的程度。结合对被引率和下载频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高被引率和高下载频次是有一定的相关性的,但不是呈现绝对的正相关。

五、我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章计量分析的几点结论

综合以上对我国远程教育学术期刊文章的计量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其一,由我国远程教育学术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我国远程教育研究是集中在教育领域。并与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密不可分。这一特点还将在未来继续保持下去,未来的远程教育研究仍将扎根在教育的土壤中,并紧扣技术发展的脉搏。从所分析的学术论文在“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技术类学科上的分布和“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等教育类学科上的分布来看,技术和教育将是远程教育学术研究的两大支柱,由此也可以自然推论:技术和教育还将是远程教育实践的两大支柱。

其二,分析我国远程教育全部学术文章和高被引文章的来源期刊,同时分析各相关机构发表远程教育学术文章的数量。以及高被引作者的来源机构。都可以看到,我国各级广播电视大学已经成为中国远程教育学术研究的重要力量。尤其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我国远程教育事业的蓬勃开展,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在远程教育学术期刊的数量、学术文章的数量、学术文章作者数量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贡献。未来,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自身值得在远程教育相关学术研究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培养中坚研究力量,贡献更多优质的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也要专注于办好学术期刊,打造优质高效的学术成果交流分享平台。当然,外界也应当在各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其三,综合考察全部远程教育学术论文和其中的高被引文章。可以发现,2001年到2003年都是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文章发表的高峰年度。这几年间,远程教育学术论文总体数量不断上升并在2003年达到高峰,高被引文章数量也同时保持在峰值状态。可以认为这段时期是我国远程教育研究成果发表的一个黄金时期。从已有数字也可以看到,通常是在远程教育实践开展一段时间之后,相关研究成果才陆续推出并逐步达到高峰。而在高峰年度之后,将进入稳定中略有下降的时期。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启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远程教育实践,由此带来了几年后(21世纪初期)我国远程教育学术成果的丰富呈现。未来远程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也将是一个平稳发展的阶段,在经历了这个阶段之后,有可能迎来又一个黄金时期。如何在平稳时期踏踏实实积累研究经验。如何迎来下一个黄金期,自然是远程实践者和研究者要关心的,但这也是远程教育学术期刊发展和培育选题的契机:如何在积累期挖掘和关注有价值的选题,如何引导和聚集研究者,这都是学术期刊可以做的。

其四,若分析远程教育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可以发现。高被引文章比较集中在少数几位专家级作者名下。除此以外的高被引文章分散分布在众多作者名下。这一方面说明远程教育研究有宽广的“群众基础”,未来后继有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尖端的科研力量有待锤炼,还需要更多能撑起该领域科研大旗的领军人物。若分析作者的合作性,可以看出,高被引文章中单独写作与合作写作的论文数量接近。如何培养远程教育研究人员,是远程教育实践机构和研究机构共同关注的课题。而如何扶助相关机构培育远程教育研究队伍。则是远程教育学术期刊需要下大力气琢磨并切实推进的事情。

其五,本研究在考察远程教育学术论文与所属基金项目时发现:与基金课题成果相关联的文章还不多;但在标注了基金项目的文章中,74.7%的文章是部级/部级基金项目成果。这一方面说明远程教育学术研究还可以努力争取更多的基金支持。借助外力为研究注入活力:另一方面也说明已有的和基金项目相关的研究成果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总的来说,远程教育学术研究相对整个教育研究来看,实力有待继续增强。

六、结语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7篇

确定高等教育学与其相关学科亲疏关系的实质是“学科间性分析”,而引文分析法是“学科间性分析”的基本方法。该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论著等各种文献的引用或被引用现象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本文的引文分析是对高等教育学权威期刊论文的引文按照学科分类进行统计,根据引用频度(比例)确定相关学科与高等教育学的亲疏程度。本文的学科分类是以现有的学科门类为基础,结合高等教育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分为4类13个学科。即教育科学类3个:普通教育学、高等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科学类3个: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科学类5个: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法学;自然科学类1个,理工农医等所有自然科学归为1个学科;其他学科1个,未纳入上述学科类别的其他文献。本文的主要数据源为华中科大主办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该刊是国内第一批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刊物,是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权威刊物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其论文能代表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状态与水平。为了解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还选择了6个相关学科的权威刊物,对其2010-2012年的论文引文进行了统计。6个学科及其刊物分别是:经济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社会学研究》,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文学———《文学评论》,历史学———《历史研究》,哲学———《哲学研究》。前三个属于社会学科,后三个属于人文学科。此外,为探讨高等教育学对整个教育科学的贡献,我们还对《教育研究》2010-2012年论文的引文进行了统计。

二、主要数据及初步分析

(一)《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量

从1980年至2012年,《高等教育研究》共刊载论文4517篇(不包括短讯、动态、通知等),引文35302条,篇平均引文量7.82。从表1可以看到,无论是引文数量还是篇均引文量,30年来总体都呈显著增长趋势,这表明高等教育学吸收已有知识的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分布

从表2看,高等教育学自引率达到45.61%,普通教育学排名第二,为23.56%。作为教育学的两个“同门兄弟”,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担当高等教育学第一相关学科,理所当然。社会学和哲学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达到7.36%和6.74%。社会学是一门对人和社会进行综合性、总体性研究的社会科学,在研究对象上与多门人文社会学科有交叉性。从宏观社会学角度来讲,高等教育系统属于整个社会体系的一个分支,现代高等教育所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已经趋于成熟的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往往能为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重要帮助。而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的最普遍的本质和规律的学科,为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高等教育学也不例外。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比例在2%到3%之间,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也较为密切。历史学对高等教育学有特殊的意义,因为“高教理论一般说来是从高教历史中总结出来的”,两者关系可表述为“论从史出”[5]。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和法学低于2%,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文学不被重视与高等教育学长期以来对“科学化”的执着追求密切相关,自然科学比例低的原因是两类学科鸿沟巨大,法学比例垫底是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和研究长期滞后的必然反映。最令人遗憾的是心理学比例竟排在倒数第三,我们认为,这绝非合理现象。众所周知,普通教育学从创建开始,就把研究重心放在人才培养上,自觉地利用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得心理学一直成为与普通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学科之一,而高等教育学从一开始就把研究视野拓展到社会这个更宏观的层面,关注更多的是体制、结构、制度等宏观问题,对人才培养的研究相对忽视,造成高等教育学不怎么研究“教育”的情形。于是,心理学备受冷落就不足为奇了。高等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的疏离,直接导致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研究的难以深入。

(三)《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引文的学科结构变化

一般而言,一个新学科在创建初期,由于学科知识和理论尚在形成中,学科自引率是比较低的,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成熟,自引率往往会呈现上升趋势。从表3看,30年来高等教育学的发展轨迹可以印证这种现象。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关系的变化耐人寻味。高等教育学创立初期主要借鉴了普通教育学框架、理论及概念,因此20世纪80年代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影响巨大,《高等教育研究》引文中有近1/3(32.75%)来自普通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构建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而其背后的潜台词就是摆脱普通教育学的影响,高等教育学引文中普通教育学的比例随之逐步下降。高等教育学与普通教育学之外其他相关学科(简称“其他学科”)的关系也有令人费解之处。从我们的经验判断,30年来,其他学科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日益扩大。特别是21世纪后,多学科研究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受到了不少高等教育学者的青睐,但我们的统计显示,其他学科引文的比例相比90年代并没有明显增长。

(四)部分相关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2010-2012年,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6学科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数量为102条,仅占6学科全部参考文献数(70700条)的0.1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同一时间,高等教育学论文引用6学科文献2229条,达到高等教育学参考文献数(10323条)的21.6%。“衡量一门学科地位的标尺是看它在多大程度上吸引了其他学科。”[6]0.14%的数据反映了高等教育学的薄弱现状,更是它在学科之林中卑微地位的真实写照。有学者最近提出:“高等教育学在引进知识的同时也对外输出知识”,如“通过实践哲学命题进而反哺哲学”,“向社会学提供了特殊社会关系的内容养分”[7]。可惜,我们的研究还不能证明这一观点。

(五)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

由于难以选择最能代表目前普通教育学研究状况和水平的刊物,所以本文没有统计普通教育学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情况。我们对综合性权威教育刊物《教育研究》2010-2012年的825篇论文8445个引文进行了统计,发现教育学论文引用高等教育学文献的比例为17.25%。这表明,年轻的高等教育学已经成为教育学(教育科学)重要的知识来源。

三、主要结论

(1)高等教育学创建30多年来,与几乎所有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有知识上的联系。普通教育学是与高等教育学关系最密切的相关学科,是第一梯队;社会学和哲学是第二梯队,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密切,也是重要相关学科;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管理学是第三梯队,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比较密切,是比较重要的相关学科;文学、心理学、自然科学、法学等学科是第四梯队,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相对疏远,是次要相关学科。(2)普通教育学在高等教育学创建初期是高等教育学最重要的知识来源,几乎扮演了“母学科”的角色。但随着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成熟,普通教育学对高等教育学的影响力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3)尽管近十几年来,高等教育学界一直在大力倡导多学科研究,但除普通教育学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引文比例相对稳定,没有明显的增长。(4)相关学科为高等教育学的创建和发展贡献了重要的知识资源,而高等教育学对相关学科(除普通教育学外)的贡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高等教育学与相关学科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任重而道远。(5)刚过而立之年的高等教育学已成为教育学的重要知识来源,为教育科学的发展壮大做出了重大贡献。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8篇

职业教育学科是关于职业教育的知识的分类,这类知识随着人们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和职业教育认识活动的深入而得以丰富,并逐渐形成体系继而不断发展、完善,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从事该类知识生产、传播、再生产的组织及组织工作规范。从学科制度的视角来看,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即职业教育学科制度化的过程。基于此,职业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研究对象、研究范式、理论体系的确立及完善,可称之为职业教育学科内部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是指生产、传播、再生产职业教育知识的组织机构的成立、运作及其制度的建设,可称之为职业教育学科外部制度建设。以此框架来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所处的阶段具有内部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外部制度还需不断健全和完善的特征。

高校在职业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论及我国社会学的发展时曾提出,一门学科的机构大体上要包括五个部门:学会、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学科的专门出版机构;其中,“大学是培养这门学科人才的场所,为了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仅在大学要建立专业和学系,而且要设立与之相联系的研究机构”。[1]我国最早提出“学科制度”概念的学者方文也曾提出,作为支撑学科研究的物质基础,学科制度至少包括四类范畴:职业化和专业化的研究者及他们赖以栖身的研究机构和学术交流网络;规范的学科培养计划;学术成果的公开流通和社会评价;稳定的基金资助来源。[2]由此可见,高校因其所兼具的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功能而成为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学科的内、外部制度建设方面具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学科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博士点的设置在高校中获得建制,形成了职业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学科人才培养的共同体及相应制度,以此为基础为职业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促进和推动作用。

早在1983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试行的我国第一份学科专业目录《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中就已经出现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显示,2012年我国有40所高校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有6所高校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如表1所示。从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情况来看,2001~2010年间,共有22所高校提交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694篇硕士论文,如表2所示。此外,2005~2010年间,有3所高校提交了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30篇博士学位论文。不难看出,高校层面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使用科学的计量方法对这些成果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取向,把握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进展情况,对明确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对象、划定职业教育学科的研究范围、构建职业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完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的布局和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注:受网站数据收集情况所限,此为不完全统计。

*:辽宁师范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教育学”开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比较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培训与就业”等方向。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处理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择中国知网收录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为“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知识图谱方法对所选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识别。

知识图谱是显示某一类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3]知识图谱方法是科学计量学、文献计量学、信息计量学、情报计量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学术研究方法,已经被其它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广泛使用,它的兴起与科学界对图的日益重视、科学计量学领域“共词分析法”的提出和发展、社会学领域“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发展、物理学和系统科学领域“复杂网络理论”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者对知识图谱在学科发展监测与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4]

知识图谱的绘制需要如下几个步骤:①词频分析。词频分析是文献计量的常用方法,词频分析的结果是绘制知识图谱的基础,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5]②共词分析。共词分析的基本原理是:若两个能够表达某一学科领域研究主题的专业术语(通常是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时,则表明这两个术语(关键词)之间必然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而且出现的频次越高就越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或越相似。由此,对选定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共现计算和分析,就能反映出这些论文的内部研究结构,考察其发展的模式。[6]③使用可视化工具软件绘制知识图谱。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看,知识图谱实际上是一个由多个点(关键词)和各点之间的连线(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即共现次数)组成的社会网络,这种网络关系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以图形的方式展示出来,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Netdraw进行知识图谱绘制。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文的数据收集与处理的步骤是:①进入“中国知网”首页,选择“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按照“学科授予单位导航——学科专业导航——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的路径,依次打开相关页面,检索得到2001~2011年来自45所高校的895篇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此数据库为每日更新,895篇为截至2011年11月9日的统计数字);②对上述895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整理,去除实际专业为“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学科教学”、“农业推广”、“养殖”、“公共卫生”等的论文,得到694篇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③收集上述694篇硕士学位论文的题名、关键词、学位授予单位等信息录入Excel表格,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共计有1404个不同的关键词;④对1404个不同的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词频大于等于5的关键词共有77个,如表3所示;⑤对上述77个关键词进行共现计算,以NetDraw支持的数据录入格式整理计算结果,并绘制出知识图谱,如图1所示。图中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大小代表关键词频次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说明两个关键词共同出现在一篇论文的关键词中,连线的粗细说明两个关键词共现的次数的多少。为清晰展现关键词之间的关系,选择共现频次≥2的关键词在网络中呈现,其余关键词列于左侧。

三、研究结果

在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如下研究结果:

(一)学校职业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观察图1可以发现,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是围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这四个高频关键词展开的,可以称之为中心关键词。连接这四个中心关键词的“桥梁型”关键词为“对策”、“问题”、“现状”、“策略”,而且“对策”、“问题”、“现状”三者之间的共现频次很高。由此可见,学校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对策是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焦点,通过分析“现状”来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对策”是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常用思考路径和写作模式。

(二)中、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研究热点既存在交叉重合又各有侧重

观察图1中“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这四个中心关键词与其它关键词的共现情况可以发现,除了“对策”、“问题”、“现状”、“策略”这四个非术语性关键词,“课程”、“学生”、“教师”也是与四个中心关键词都有共现关系的“桥梁型”关键词,只是由于论文作者在关键词使用和具体研究对象上的差异,没能在图1中集中体现出来,比如,“项目课程”、“课程开发”实际上都是“课程”的范畴。对表3中的关键词词频进行进一步整理,可以发现“课程”、“课程开发”、“项目课程”、“课程模式”等近义关键词的词频总计达46次;“高职学生”、“中职生”、“学生”、“高职生”等近义关键词的词频总计达40次;“‘双师型’教师”、“中职教师”、“高职教师”、“教师”等近义关键词的词频总计达33次。这说明课程、学生、教师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此外,“职业指导”、“校园文化”也是中、高等职业学校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领域。

分别观察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在知识图谱中的网络关系可以发现,尽管在研究热点上存在交叉和重合,但与高职院校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问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创业教育”则是高职院校研究领域的一个频次较高的选题。

(三)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呈多样化态势

在表3所示的高频关键词中出现了“个案研究”、“调查”、“比较研究”等表征研究方法的词汇,反映了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的特征。此外,访谈、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实证分析、质性研究、现场研究也出现在样本论文的关键词中,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

(四)研究主题呈现依机构而聚拢的特征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同一硕士点的样本论文在主题上具有一定的聚拢倾向,有些还比较明显。例如,含有关键词“通用技术”的5篇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均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含有关键词“吉林省”的5篇样本论文均来自吉林农业大学,含有关键词“独立学院”的5篇样本论文均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含有关键词“体系”的3篇样本论文均来自河北师范大学。此外,在同一硕士点内部也出现了对某一主题的继续性研究,如,含有关键词“生涯发展”的12篇样本论文中有10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含有关键词“个案研究”的14篇样本论文中有13篇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等。

四、结论、进一步的讨论与说明

结合上述研究结果和我国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就加强职业教育学科建设和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点建设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着眼职业教育改革需要,关注焦点问题研究

学校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存在形式,因此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也主要集中于各层次学校职业教育教师、学生、课程、教学等多个方面,涉及面较为广泛,并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工作过程导向”等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展开了研究,呼应了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需要但现有研究薄弱的环节。如,职业道德的养成始终是我国职业教育目的重要内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教育部2012年1月的《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但在样本论文中,“德育”作为关键词只出现了1次,“职业道德教育”出现了2次,“心理健康”出现了4次,“传统美德教育”、“情感教育”、“信仰教育”、“德育课程资源”等各出现1次,对职业教育德育的研究亟待加强。又如,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样本论文中,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研究不少,集中于职教教师的培养培训和专业发展,对实训教师、兼职教师、班主任等具体问题也有覆盖,但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中的制度和机制等热点问题的研究较为少见,应予以更多关注。

(二)发挥学科优势,深入专题研究

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广泛分布于综合性高校、工科类高校、农科类高校、财经类高校、师范类高校、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各类高校的学科优势是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有效助力。各硕士点可充分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及有关项目,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多学科的视角、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同时与其它硕士点展开交流合作,推动专题研究不断深入。

(三)规范学科话语,增强学科意识

在对样本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进行整理的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关键词使用的不一致,如指代“中等职业学校”的有“中职”、“中职校”、“中职学校”等多个词汇,指代“职业教育学生”的有“中职生”、“职教学生”、“职校生”等。这影响了词频统计的结果,进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准确程度。本文尝试对上述情况的“同义”、“同类”关键词进行了归类、合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新的词频统计表和知识图谱,如表4和图2所示。

在对关键词进行归类整理后,“教学”、“课程”、“教师”、“学生”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性要素得以凸显。而其没有在图1中得以显现的原因在于:一方面,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等问题以多种形式存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课程”为例,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评价”、“课程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实施”等内容,就课程类别看,又包含了“普通文化课”、“数学课”、“职业指导课程”、“公共英语”等内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对关键词的选择和使用不统一,造成了同类关键词分散存在的局面。再以“课程”为例,图1的统计将“项目课程”、“项目课程开发”、“项目化课程”、“项目课程开发与实施”等近义甚至同义的关键词进行了合并。又如“教师”,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师资队伍”、“教师队伍”、“中职师资队伍”等多词一义的现象。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作为专业术语,指代着职业教育的基本概念,是学科话语的关键要素,对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学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增强学科意识,通过规范关键词的使用,尝试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的专业术语体系,为学科理论体系构建与发展提供支持。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是使用词频统计、共词分析等文献计量方法和绘制知识图谱来对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情况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的一次尝试,旨在为职业教育学科建设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结论。但硕士学位论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职业教育研究和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要想获得更全面、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不同阶段的职业教育学科的发展特征及研究主题的演变、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情况等,必须选择更大量的文献进行分析。因此,扩大文献计量分析的覆盖面是后续研究的首要问题。此外,国内学界在使用知识图谱方法来定量并形象直观地监测与评价学科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基于国内科技文献数据库的知识图谱绘制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知识图谱研究毕竟是一个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领域,在方法上特别是充分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文献处理和分析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略谈中国的社会学[J].社会学研究,1994(1):5~11.

[2]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的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3):127.

[3]刘则渊,陈悦,侯海燕.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汤建民.基于中文数据库的知识图谱绘制方法及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5~21.

[5]马费成,张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163~171.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教师选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8-0199-02

一、选题缘由

古语有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如果将一所大学比作灵山秀水,那么毋庸置疑教师就是赋予它名气与灵气的神仙蛟龙,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培育教师更是教育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它的相关研究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深邃性,因此本文从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知网收录的共2206篇教育学博士学位论文中以“教师”为检索对象,筛选出2001-2011年共计288篇相关博士学文论文作为分析对象,从选题的角度审视我国教育学领域博士生对教师研究的总体概况,可以达到一叶知秋、见微知著的效果。

二、教育学专业中“教师”选题博士学位论文分析

(一)研究数量

2001-2011年教育学领域“教师”选题的博士学位论文共计288篇,每年收录情况如表1.1所示:

2001-2011年各专业“教师”选题论文数量分布情况见表1.2。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在年份分布上,自2001年至今“教师”选题的论文比例虽有波折但从未间断,尤其是从2007年起其比例一直保持在10%以上,总体上在曲折中呈现出一种逐渐上涨、平稳发展的趋势;在专业分布上,各专业对教师的关注程度差别很大,课程与教学论文比例最高,为27.43%。此外,成人教育学与特殊教育学没有涉及教师研究的相关论文,这既与专业设置时间的先后顺序有一定的联系,也与不同专业的学科特性相关。

(二)研究主题

通过内容分析,本文将研究范围划分为十个主题,具体数量及比例见表2。

在研究主题上关注较多的是教师培训、教师知识与能力、教师成长、学科教师等。部分论文中涉及“博客”教师、教师话语、教师权益与法律关系、教师情绪健康等,这说明高校更加关注教师自身的生活感受,对其实施人性化管理、人文关怀,同时说明了学术研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与时俱进的,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对新出现的教师问题也表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敏感性。此外,不同专业研究主题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课程与教学论更倾向于学科教师,学前教育学研究教师行为与观念的较多,教育经济与管理更多关注于组织机构及政策制度。

(三)研究方法

为了更有效地分析研究内容,达成研究目的,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中都会选用两种甚至多种研究方法,本文统计的研究方法百分比之和超过了百分之百也是源于这一原因,具体比例分布情况见表3。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对教师进行研究,相关作者结合论文内容运用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师进行了阐释。但是研究更多侧重于定性研究。随着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到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学的兴起,近些年一些实验法、实证研究法被运用到研究中,增加了学科的科学性、有效性。

(四)院校分布

288篇博士学位论文的来源可分为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两类。其中师范类院校论文数为230篇,占总数的79.86%,仅华东师大(84篇)、东北师大(36篇)、北京师大(34篇)、南京师大(26篇)四所高校就占全部论文的60%,其余为西北师大16篇,华中师大9篇,上海师大8篇,华南师大、陕西师大、湖南师大各4篇,山东师大、福建师大各2篇,首都师大1篇。综合型大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比例较低,仅58篇论文,占论文总数的20.14%,且绝大部分集中在以文科见长的院校,其中比例最高的西南大学(31篇)其前身有一部分亦是西南师范大学,其余论文数量分布为为华中科技大学12篇,北京大学4篇,厦门大学、河北大学、苏州大学各3篇,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各1篇。

三、选题特点分析

1.选题受国家政策影响,反映时代需求:2001年教育部启动了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大改革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2007年全国普通高中全面实施新课程,在这一背景下教师唯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保障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适应新课改的发展要求。因此,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部分博士生就将目光投向了教师研究,随着2007年新课程在全国普通高中的全面实施,也迎来了教师研究的高潮。

2.研究主题越来越全面,并体现学科特性:随着论文数量的逐年增多,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更加全面、深刻。主要表现为研究主题呈现多元化趋势、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注重对“教师”职业的细化研究、对教师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改善教师生存加大人文关怀等,这一切都体现出了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彰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但部分研究主题相对集中,因此还需对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研究,进而从整体上促进教师全方面的发展,避免受短板限制而不能更好发展进步的“木桶效应”这一现象的产生。

3.定量研究比例较少,科学性、有效性不高:这与人文学科共有的学科性质有关,但也应该看到,早在20世纪初就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实验作为定量研究的代表之一,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在教育学迈向科学化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使研究结论更具效力。此外,不同学科所选用的方法各有侧重点,例如教育史中运用最多的是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教育学中运用最多的是比较研究法,学前教育学中运用最多的是行动研究法。

4.综合型大学对教师的关注度有待提高:综合性大学可以为教师教育提供一个多学科的文化环境,满足教师知识通识化和能力综合化的要求,也能够利用自身的学科群优势和学术性优势,把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统一起来,适应教师终身教育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因此教育部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下大力度改革创新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体系。然而院校对比却显示出综合型大学对教师的关注度较低,要从促进传统师范院校的综合性发展和鼓励具备条件的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两方面入手,构建灵活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使教师教育由相对封闭逐步走向开放,由专营变为多主体兼营。

5.拓宽国际视野,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努力借鉴创新: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仅有39篇是对外国教师的专门研究,占研究总量的13.54%,这一比例明显低于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步伐,因此未来对教师的研究要立足于国际视野与本土眼光的结合,在努力发展自身的同时也要对世界教育强国的教师培养模式、最新理论成果、先进实践经验方面投入更多目光,使其为我所用,助力新时期中国教师教育更快、更好的发展,在借鉴的过程中注意本土性原则,综合考察我国的教育现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方.现代教育研究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翟林东.关于如何确定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认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5).

[3]刘晶波.1996-2006年我国学前教育领域关于“教师选题”的研究状况与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10).

[4]CNKI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B/OL].[2012-11-27].

http:///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FD.

比较教育学论文范文第10篇

1987年我国首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点落户于华东师范大学,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从无到有,至今,经历了2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短短的20年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是初步形成了适应性的人才培养规模。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6年11月公布的第十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情况来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博士点增加到10个,硕士点增加到48个,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开始走上正规发展的轨道。二是初步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逐步构建了一个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体系,形成了多层次的人才培养格局。然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一些存在的问题也相应出现。

问题

学位点布局不均衡

首先是区域分布不平衡,大多集中在东部沿海省市和中部中心城市。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知,我国研究生招生的A类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学位点共31个,比例为63%,B类地区学位点17个,比例为35%,而C类地区仅有1个,比例为2%。A类地区硕士点数目是C类地区的31倍,是B类地区的近2倍。博士点也多数集中在A、B类地区,C类地区仅一个。

其次是学校类型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师范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目前我国的师范类院校、综合性大学承担着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主要任务,总数合计达34所,比例占整个职业教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学校的79%,而在10个博士点授予单位中,仅天津大学为工科类院校,其余9所全为普通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理工科院校及农林、财经类院校职业教育硕士、博士点寥寥无几。

研究方向不聚焦

2007年全国招收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的26所学校,研究方向数达94个,其中21所学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原理”方向,比例占22%;15所学校设有“比较职业教育”方向,比例占16%;13所学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比例占14%;12所学校设有“职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方向,比例占13%;11所院校设有“职业技术教育经济与管理”方向,比例占12%;5所学校设有“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方向,比例占4%;另有18个其它方向。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生教育多偏重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并没有根据院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属性确定强势研究方向,聚焦程度不够,未能从全局上形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方向的战略布局。

论文选题不切实

笔者从中国知网(CNKI)职业教育学优秀硕士、博士论文数据库中搜集到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硕士毕业论文892篇,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博士论文21篇。以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为例:

进入新世纪,职业教育的研究日渐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从2000年开始,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优秀硕士论文逐年增多,但是,通过对这些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诸多问题。首先是重原理轻实证现象严重。我们可以发现,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论文的选题关注到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诸多核心问题,如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比例占24%)、职业教育经济与管理(比例占21%)、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比例占16%)等,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借鉴。这些问题需要在大量实证的基础上加以构建和检验,但谈及这些问题的很多论文只是停留在理论构建层面上,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因此也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其次是存在一定的浮躁心理,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当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功利、浮躁心态严重,许多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往往心不在焉;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我们目前职业教育研究薄弱,相关创新性研究较少造成的。

对策

形成均衡的学科布局

首先要平衡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博士点的区域分布。为贯彻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研究生培养的政策、资源与人才扶持的力度。一些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由于缺乏工程技术或专业背景,难以完成职业技术教育学与工程技术等相关专业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工作。因此,这就需要在今后职业技术教育学学位点审核过程中,考虑到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适当放宽理工科院校、农林类院校的审核标准,适当增加这类学校学位点的比例,以求能够逐步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的发展方向。

提炼特色的研究方向

我们认为今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方向的设置应当由过去的“追求一致”的模式转为“特色发展”。这种特色发展,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本质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定位首先要考虑其本质特色,使其突出职业教育实践性、应用性学科的特色,与其他教育学科区别开来。二是地方特色。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背景,而各培养单位人才培养多是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因而必须凸显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职业技术教育学学科方向设置上,更应突出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三是校本特色。职业技术教育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建设上应当进一步分类指导,凝炼聚焦,明确各自的主攻方向。避免重复研究,从而形成特色的研究方向。

选择合理的论文选题

上一篇:发表教育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与教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