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绑架土地财政

时间:2022-10-13 02:24:34

地方债绑架土地财政

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增幅惊人的背后,正是来自于财政收入和地方债务的压力,在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之际,土地出让收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偿还债务的“救命稻草”。

近期,一场全国性地方债务审计风暴正在升级。国家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18个省会和直辖市,有17个承诺以土地出让收入来偿债,比例高达95%。2012年6000亿的土地出让净收入连支付地方债的年利息都不够。

审计署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36个地区的债务中,有9个省会城市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率超过100%,陷入资不抵债的尴尬境地。虽然国家审计署在6月10日公布的《36个地方政府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下称《审计结果》)中谈到土地财政时言简意赅,但与2010年审计署对全国地方债的全面审计对比,最新数据表明了几个现实:2010年底,政府性债务大约有40%要靠土地收益来偿还,而现在,部分地区这一比例已经超过一半,地方政府债务偿还高度依赖于土地收益;但与此同时,土地出让收入增幅在下降,部分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越来越不能满足偿债需求,偿债压力正进一步加大。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土地财政成了地方债的救命稻草,由此也使得高房价居高不下、泡沫难破,但土地财政模式正逐渐进入低潮,地方债危机爆发风险日益加剧;而一旦地方不能根本开源节流解决债务问题,那么债务危机的爆发恐将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疯狂的土地出让

尽管审计署并未公布这些省会城市的具体名单,但来自“老虎财经”的债务压力“黑名单”显示,15个目标省会城市中债务压力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南京、成都、广州、合肥、昆明、长沙、武汉、哈尔滨、西安和兰州。

资不抵债的困境,迫使部分地方政府疯狂卖地。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上述1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高达4703亿元,平均同比增幅达200%;而上述10个城市的债务总额或将接近万亿规模。

根据记者统计,上述10个城市中,兰州今年上半年土地出让揽金最多,政府公开签约的土地有53宗,合计46157亩以上,金额超过2537.8亿元。

包括兰州在内,广州、哈尔滨、长沙等7个城市上半年的土地出让金增幅超过100%。

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国306个城市共交易土地15493宗,土地出让金达1.13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0%。由此可见,“黑名单”内的10个城市上半年土地出让金,在300个城市总额中占比达四成,且增幅远远超过60%的平均水平。

武汉上半年土地市场的热度延续至今,近期更上演了“最疯狂的土地出让”。近日,武汉市短短一日内在网上出让11宗地块,净用地面积62.67万平方米,成交总额为44亿元。据悉,每一宗土地几乎吸引了近十家开发商参与竞拍,而且该市东湖区一宗地块在出让过程中,竞价达487次,以114%的溢价率拍出,成交价刷新了地王纪录。此外,当日另外两宗地块的溢价率高达138%和140%。

同样,长沙市在上半年通过土地出让成交价款为164亿元,同比增幅219%之后,进入7、8月,土地交易热度依然未减。在长沙市岳麓区一宗科研用地出让过程中,经过了88次竞价,最后以超过190%的高溢价率拍出。

与上述两个省会城市相似,合肥在上半年土地收入创下198亿元新高,同比增幅达到110%。然而,进入8月以来,合肥计划卖地再超千亩。光是8月1日,合肥在出让两宗约500亩土地时,已揽金高达45亿元。合肥某开发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预计,该市8月揽金将刷新今年单月的最高纪录。

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使高房价更难破

这就是最近十余年来愈演愈烈的土地财政。有人称之为美酒,有人称之为毒药,无论如何,土地财政已经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从数年前的千亿元级滚到了如今的3万亿元级。

据国土资源部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出让国有建设用地面积32.28万公顷,出让合同价款(即土地出让总收入)2.69万亿元,同比分别减少3.3%和14.7%。其中,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面积29.30万公顷,占出让总面积的90.8%;出让合同价款2.55万亿元,占出让合同总价款的94.8%。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一是还债渠道过于狭窄,对于部分产业经济发展不顺畅、地方财政收入机制不健全的地方,土地资源成为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二是目前土地收入较易获得,由于地方政府是地方土地的唯一供给者,因此在获取土地出让金方面并非难事;三是目前对于地方债的运作仍未成熟,地方政府容易钻制度的漏洞,从而可以实现以土地收入作为偿还担保的目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认为,一大半的债务要靠土地财政来偿还,充分表明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已经被土地财政绑架了,而这显然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系列不利影响。最典型的就是当前房价泡沫越吹越大,但地方政府并没有刺破泡沫的决心,结果房价越调越高。

近年来,中央屡次出手调控楼市,2008年甚至一度抑制住了房价上涨的势头。但2008年底,多个地方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分析人士指出,就是因为土地财政作祟。

严跃进指出,过于依赖土地财政,无疑会带来一系列危害。第一,土地财政造成了地方政府的惰性和腐败。在无需大的成本时,过于依赖土地收入,而不会在其他收入方面寻求突破。第二,地方政府会将自己逼入进退两难的境地。依靠土地财政固然能提高地方政府的收入,但是在目前控制房价与打压地王的情况下,“面粉贵于面包”又会增加控制房价的难度。第三,土地财政滋生出的风险,最终会转嫁到普通老百姓身上。从地方政府到开发商,再到普通百姓,实际上有环环相扣的利益关系。这种模式下,最终会肥了政府、便宜了开发商,却苦了百姓。

地方债危机难解

业内人士认为,在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增幅惊人的背后,正是来自于财政收入和地方债务的压力。广东省政府一位人士表示,在地方实体经济增长乏力之际,土地出让收入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偿还债务的“救命稻草”。

国土资源部日前公布的报告称,今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土地出让金收入均创下历史新高,土地仍为地方政府最主要的偿债手段。

数据显示,南京市上半年通过土地出让揽金307.1亿元,同比增幅为133%,其金额增幅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并非最出众的一员。南京全市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416.16亿元,同比增长了11.4%。

“市场传闻称江苏很可能是地方债务最严重的省份,这个说法目前难以考证,但江苏省的整体债务规模确实比较庞大。我认为仅以规模论成败并不科学,需与地区的投资规模、后期发展空间相对比,才更有参考性。”江苏省政府某官员向记者强调,在江苏省中,南京、苏州等城市的债务情况较为突出,“因此,财政收支不平衡,以及债务规模超过财政收入,都有可能是资不抵债的主要切口。”他预计。

与全国大部分城市一样,南京市并未对外公开其地方债务数据。分析人士认为,可以从地方发行的城投债规模来管窥该地方的债务水平。

券商研报显示,截至2012年7月,南京城投债余额达到418亿元,该数据在江苏省众多城市中排名较前。此外,包括南京在内的多个江苏省城市,地方融资平台投资热度很高。数据显示,从最近3年的融资平台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看,苏州、常州、南京、南通、盐城、无锡、扬州、镇江等城市2012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均超过100亿元。

地方发行的城投债仅是地方债务的其中一部分,不少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债务困境, “以地换钱”成为主要出路。

但是,土地出让收入大幅增长的趋势,难解地方债务危机。

在上述“黑名单”中,广州成为唯一的一线城市。该市上半年的土地出让收入为369.7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68%。

广州市财政局公开表示,今年末本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债务余额扩至1340.48亿元,须分8年还清。在执行完2013年度的债务举借和归还计划后,广州市政府的债务率将达99.52%,偿债率达19.37%,广州逼近债务风险警戒线已是不争事实。2013年,广州市政府须归还地方债本息260.90亿元。该市近日拟再发债382亿元,其中,20%将被用于偿还旧债。

土地财政终有尽头

尽管如此,受财税体制和偿还地方债等因素影响,从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来看,土地财政依然难以遏制,不少地方政府仍然会坚持吃土地饭。无论是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均可发现地方政府依然不停地储备土地。近年来,河南平坟事件、河北曲周铲麦地事件等,均有地方政府收储土地的影子。而且,相比于过去几年,当下中国最小的行政单位――乡镇一级地方政府,对土地的介入程度也越来越深。

一位业内人士甚至指出,至少未来5年,土地财政难以退出。

但在另一方面,土地财政对于地方债的贡献能力,却未必越来越给力。

《审计结果》显示,由于2012年土地出让收入增幅下降,地方偿债压力加大:2012年底,4个省本级、17个省会城市本级土地出让收入比2010年减少135.08亿元,降低2.83%,扣除成本性支出和按国家规定提取的各项收入后的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减少179.56亿元,降低8.82%。这些地区2012年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需偿还本息2315.73亿元,为当年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的1.25倍。

数据说明,上述地方政府2012年可支配土地出让收入尚不足以偿还其对应债务,即“入不敷出”。

从全国层面来看,如果按照今年4月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预测,目前,全国各级政府总债务规模预计超过20万亿元。结合国家审计署公布的地方债融资渠道,即使按利率较低、成本较小的银行贷款来计算,则全国性的地方债仅一年利息支出就高达1.2万亿元(按一年期贷款利率6%)。

据财政部最新公布的《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数据测算,2012年实际使用土地出让收益接近6000亿元。土地出让净收入连支付地方债的年利息都不够。

“事实上,很多地方并不是单纯被地方债压垮了,仅仅地方债的利息就压垮了一些地方政府。”上述业内人士透露,近年来地方政府逐渐迎来偿债高峰,在有些一二线城市,按正常节奏推地已经不能满足偿还债务需要,而不得不多推出优质地块,结果便是地王频出。但是如果不能从根本上开源节流,而卖地模式终有尽头,届时地方债将迎来巨大危机。

严跃进表示,土地收入将越来越表现出两个突出问题:第一,收入不够。在如此庞大的地方债规模下,尤其是旧债偿还期陆续到达时,当前的土地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偿还的胃口。第二,土地出让的收入机制不长效。土地资源毕竟有限,同时城市规划进程也不允许无节制地开发各类土地,这样土地收入终有枯竭的时候。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财经国家周刊》、《华夏时报》、《东地产》等)

上一篇:为保持竞争力 广电推进IP联网 下一篇:高校档案鉴定指导工作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