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咋出不了肯德基?

时间:2022-10-13 12:04:28

中国咋出不了肯德基?

说到美食,中餐在世界范围内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各具特色的菜系、滋味鲜美的街头小吃、地地道道的家常美食,令全世界到中国来的游客赞不绝口。和中国美食比起来,西方的美食就略逊一筹了,无论是烹饪技法、烹调种类、食物口味等方面,都显得单薄了一些。

但是,售卖那些再简单不过的面包夹炸鸡配上薯条可乐的肯德基,却成功地在全球110多个国家开起了连锁店,拥有26000多家餐厅,就连美食遍地的中国,它也能稳稳地扎下根来,扩展得不亦乐乎。与之类似的麦当劳、必胜客甚至是经营中餐的日本快餐吉野家,都成功地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并在中国餐饮市场稳占一席之地。而以美食闻名于世的中国,却没有任何一家餐饮经营企业能做到这一点,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中国人不会做品牌?

在经济学家看来,中国之所以出不了这种能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连锁快餐,问题主要是出在中国人不善于做品牌运营,而品牌运营正是肯德基、麦当劳等国外快餐大获成功的原因所在。那么,品牌运营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法国品牌专家珍诺尔・凯弗拉认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财富就是品牌。品牌不仅仅包括产品、服务,更包括历史、精神、以及其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由此,品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以肯德基为代表的国外快餐连锁大亨们对此极为看重,也从方方面面来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以肯德基为例,自建立以来,它一直坚持着“服务、优质、清洁”的企业精神,虽然看上去只是很简单的三个词,但是却囊括了餐饮业最重要的三个部分――食物优质、服务到位、环境清洁,因此从建立伊始,肯德基就树立起了非常良好的企业形象。当人们路过大块透明的玻璃,看到孩子们在儿童区快乐地玩耍,服务员面带微笑地为顾客点餐,舒适的沙发和座椅齐整地摆放着,客人惬意地在里面畅谈欢笑,内心就会禁不住升起一种想要加入其中的欲望。

在广告方面,肯德基也是用心良苦。刚开始,它是以“家庭共享”为卖点,迅速打进中国的餐饮市场;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加和时代的变化,它又将客户群体瞄准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人,力求扩大市场影响。这种把握消费者心理和宣传时机的能力,的确不容小觑。而在传播渠道方面,无论是传统的电视广告还是新兴的网络广告,肯德基一直是双管齐下,让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可见肯德基的品牌运营的确非常成功。

反观中国的餐饮商家,很少会在电视或网络上宣传自己,一些新兴的餐厅虽然引进了西方的管理思路,但是短时间内却没有足够的底蕴来支撑。

各自为政VS加盟连锁

仔细想想,中国好像也有非常厉害的连锁快餐店啊!“成都小吃”不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吗?在大多数国人心中,中国最大的本土快餐连锁绝对非“成都小吃”莫数,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繁华的商业区,我们都能看到成都小吃的影子,而沙县小吃、湖南小碗菜等等,也远比真功夫的连锁店要多得多。

然而这些XX小吃,却并非连锁餐厅。其实大家有它们是连锁餐厅的想法并不奇怪,因为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的店铺都在使用“成都小吃”、“沙县小吃”这样的名字,而且这些店铺的装修、牌匾,乃至菜色也都大同小异,给人们造成了一种它们其实是同一企业名下的连锁店的错觉。但事实上,之所以出现这么多雷同的现象,只不过是因为经营这些店铺的店主来自同一个地区,而他们制作的具有当地特色的食品,自然也就差不多了。也就是说,其实这些商家是各自为政的。

有人说了,各自为政不就相当于开加盟店吗?这样的“连锁”不是要比肯德基那种连锁更加灵活?其实不然,加盟店的特点是加盟商会接受所加盟的企业的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的指导,其食物的口味、种类、价格、装修风格等等会与所加盟的企业完全一致,这样无论消费者在哪里的加盟店就餐,都能吃到同样的食物,享受到同样的服务,因此客户体验和品牌的口碑也就比较稳定。

而这种各自为政的小店则不同,由于厨师手艺不同、就餐环境不同,人们很可能会在不同的店有完全不同的就餐感受,有些店风味绝佳、环境优雅、服务周到,让人想要一再光顾;另一些可能口感差强人意、卫生一塌糊涂、服务糟糕透顶,让人去一次就失去任何再次光临的欲望。这样的话,很容易发生顾客在后一种店里就餐后,连带对前一种店失望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店铺口碑的传播。因此想靠各自为政来打败加盟连锁,可能性微乎其微。

标准化新观念VS私家菜老传统

那么,那些有着数十年历史的老字号,为什么不能以直营的方式多开设连锁店呢?他们有着固定的顾客群体,做出的食物味道也好得没话说,服务也相当周到,比如东来顺火锅,许多人坐飞机、坐火车来北京就是要尝尝这一口,如果在全国各地都开上几家几十家连锁店,绝对不愁没生意。

然而这种想法却受到了中国传统观念的制约。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做菜也是一门手艺,那些成名的饭店更是将这门手艺当成祖传的秘籍,绝不轻易外传。而拜师学艺的话,一位老师傅一辈子可能也就会带出三五个徒弟,因此哪有那么多人手分派到各地开店呢?

中国人讲究“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因此许多美味都要厨师全程作业,且工艺十分繁复,比如川菜中的辣酱,有些店家为了让其入味,要用锅熬制24个小时,全程由几位师傅轮流搅动,避免糊锅;有些店家为了让丸子吃起来更软糯,绝对不会用机器绞出的肉馅,而一定要用手剁;还有些店家以酱卤炖煮出名,他们的酱汁、卤汁、高汤都是用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汤……正是因为如此,各家的美食才能别具一格,形成中国百花争妍的饮食格局。然而这同时也限制了这类饭店规模的扩大,试想,如果这样的店铺能在全世界开上1万家,那光是熬辣椒酱、剁肉馅的人手就要雇上几万人,而将一锅老汤分成1万份,每份也就能有个几滴,还能熬出什么呢?

大规模连锁必须使用机器流水线生产才有可能做到,这种方式不但比人工加工的速度快无数倍,更可以保证所有连锁店提供的食品口味一致,不会出现优劣各异的情况。但是真正有家传手艺或百年历史的老店,却绝对要坚守自己的传统,不可能接受标准化机器加工,否则祖宗数辈的坚持,不是要毁在自己这代的手里?

其实,这种传统观念才是中国很难出现大规模连锁快餐的根本原因,而人们对于“私家菜”敝帚自珍的态度,更进一步杜绝了真正的中餐美味大范围传播的可能。在反思中国人不会品牌运营之前,先扭转人们这种传统观念,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中国本土快餐难以成规模的问题。

上一篇:国内外新型救援工程机械设备分析 下一篇:模具设计制造中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