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时间:2022-10-12 07:55:04

体育强国视阈下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摘要: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群众体育成为了瓶颈,主要表现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差异显著、区域不平衡、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竞技优先战略、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学校体育工作的弱化。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体育强国建设的目标提出了若干发展对策。

关键词:体育强国;群众体育;问题及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3-0069-04

Abstract:Current china is struggl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trong sports country, but the mass sports′ development is her “soft rib”, mainly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is not high,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gional imbalances, declining physical youth . Mainly due to competitive strategic priority,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work of school sports.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ause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he reality of China′s sports power in the building made a number of development approaches.

Key words: strong sports country; mass sports; problems and causes; countermeasures

1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恢复国际奥委会合法席位,便开始酝酿建立“体育强国”的战略构想。“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最早是在1983年提出来的,国家体委根据当时体育形势的发展,在1980年体育工作会议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上体育最发达国家之一”的基础上,提出了“要在本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然而,一直以来体育界对于什么是体育强国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比较模糊,处于争论和摸索的阶段。但对于“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和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应当是衡量和判别体育强国的两项基本标准”[1][2]却有着较高的认同度。可见,体育强国建设需要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两条腿走路”。

就竞技体育而言,历经半个世纪的努力,在21世纪之始,中国竞技体育水平迅速崛起,在奥运赛场上实现了“悉尼―雅典―北京三级跳”,并首次居于奥运会金奖牌榜之首,这一战绩具有划时代的巨大意义。田麦久、徐本力等认为,尽管外界对中国的奥运会金牌存在如“我国的优势项多为影响力较小的技能类项目,而影响力大的大球类集体项目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大多无优势,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差距还巨大,亮点不多,含金量低,影响力小”;“在球类等集体项目中,虽有一定进步,但总体说,还缺乏竞争力”;“我国奖牌分布有‘偏项’趋向”等各种质疑,但综合评价而言,我国已是竞技体育强国[2] [3](虽然学术界对此尚有异议,但普遍认为对我国已基本具备竞技体育强国的特征)。然而,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与竞技体育的“强势”相比较,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正成为与建设体育强国目标的“短板”,亟待提高。正因为如此,在2009年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谈到中国体育的奋斗目标时,他首先提的还是群众体育,并明确表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我们就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

2 当前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1 总体水平不高

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国民体质不容乐观。国民身体素质是关系到国家健康安全的战略问题。根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公告显示,我国的国民身体素质主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国民身体形态水平略有下降,20-39岁年龄段成年人降低幅度最大;身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60-69岁年龄段老年人降低幅度最大。参加2001年中国亚健康学术研讨会的专家指出,我国符合WHO健康定义人群仅15%。截至2004年底,我国高血压患者达1.6亿人。[4]

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体育场地设施是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我国体育设施建设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迅速增长的人口相比,我国的体育场地设施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锻炼的需求。据2003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全国体育场地数量达到了850080个,平均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65.8个, 与1995年第四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相比, 每10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增加了15.8个,增长31. 6%。但这与日本、意大利、瑞士、德国和芬兰每10万人拥有的体育设施数量(日本260个、意大利212个、瑞士220个、德国248个、芬兰457个)相比,差距甚大[5]。此外,我国体育场地大多数集中于教育系统,其占总量的65.6%。且对外开放率仍较低,仅为29.2%,即使开放其利用率也不高。体育场地资源的不足,已严重制约了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是体育人口不多。体育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群众体育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群众体育同样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体育人口数量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1996年为31.4%,2000年为33.9%,2004年为37.1%。但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比较仍有差距(见图1)。

四是体育锻炼质量不高。主要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处于自发、松散状态;健身项目单一,健身走和跑步作为锻炼项目的人数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62.0%;负荷偏中小强度。中等强度的人数比例为56.4%,小强度为27.0%;,健身缺乏科学指导,66.7%的体育锻炼者没有接受健身指导,特别是70岁以上老年人高达76.1%,直接降低了锻炼的针对性和和效果;相当数量的群众还在露天、简易、粗放和替代的体育锻炼地点锻炼。 [6]

2.2 城乡差异显著

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国民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和全民健身体系的完善大局,并最终会影响到体育强国发展的大局。然而,我国城乡群众体育的发展却很不平衡,农民体育发展明显落后于市民体育发展。

其一、城镇和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的差异。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相比,城镇居民比乡村居民高出24.1个百分点,差异显著,并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而“经常锻炼”的人数则差异更大,城镇居民是乡村居民的2.7倍,且随年龄的增长,城镇居民“经常锻炼”人数比例呈现明显升高趋势,而乡村居民基本保持不变。

其二、城镇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消费水平高于乡村。据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显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城镇居民有74.5%的人有过体育消费,乡村则为69.4%,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水平为718元,而乡村为355元。尤其是城镇居民支付购买体育书刊和到体育场馆健身费用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乡村。

其三、城乡居民体质差异。体育的首要功能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因此城乡居民体质的差异也可以反映城乡体育发展的差异。据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的数据显示:城镇和乡村居民在国民体质健康指数方面呈现出城乡差异,城镇和乡村居民体质差距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国民体质评定等级结果也显示出同样的特点(见表1)。

基四、体育场地设施的差异。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结果,从全国现有体育场馆资源分布情况来看,我国现有各类体育场馆约近850080个,其中占国土面积16.5%和人口的44%的城市,有783614个体育场馆占全部体育场馆比重的92.1%,而占国土面积83.5%并拥有56%左右人口的广大农村地区却只有66446个体育场馆,占全国体育场馆资源的7.9%。我国农村人口,尽管在数量上占绝大多数,却占有很少的体育场地,这就导致了农村居民锻炼场地的匾乏,致使其以自家庭院或室内参加体育锻炼者居多,从而限制了农村体育的发展。

2.3 区域不平衡

主要是指东、中、西部地区的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首先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调查显示,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参加体育锻炼和“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特点(图2)。其次,东、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平衡。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中部地区有15.4%,西部地区有14.7%的人强调“缺乏体育场地设施”是其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而东部地区仅有9.3%。由此证明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再次,东、中、西部国民体质不平衡。据2005年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也显示出国民体质水平呈“东高西低”状态。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大于103.00的有上海、江苏、山东、广西、北京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100.00~103.00之间的有江西等15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在97.00~100.00之间的有宁夏等7个省(区、市);国民体质综合指数小于97.00的有新疆、贵州、青海、4个省(区)。

2.5 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

青少年体质关系到我国未来国民身体素质,甚至关系到我国未来整个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然而学生体质和学校体育现状与未来体育强国的目标相悖。据2005年开展的第五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10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据2006年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教育部联合召开第1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会议,学生肺活量水平、体能素质持续下降,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和力量素质连续十年下降,而耐力素质则连续20年下降。超重和肥胖学生的比例迅速增加,城市男生已达24%。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小学生为31%、初中生为58%、高中生为67%、大学生为82%。在2005年高招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2005年和2006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8%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

这一问题威胁到了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家庭的幸福。其后果将是十分严重的,在今后10年、20年的时间里将以现代文明病的高发,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低龄化、普遍化,以及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作为时代代价。同时也使我们在兵源、劳动力来源等方面陷入困境。

3 制约我国群众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3.1 竞技优先战略

新中国的诞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鉴于当时国民体质普遍较弱的现状,体育事业主要围绕着群众体育展开的,确立了“使体育运动普及化和经常化”的方针,群众体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随后受“”、“三年自然灾害”及“”的影响,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陷入低潮。“”结束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体育事业的发展也进入旺盛发展时期。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惊艳表现,使国人找到了实现“强国梦”的途径,那就是通过竞技体育来展示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和强大。在这种背景下,政府体育部门在体育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制定了“奥运战略”,实行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模式,中国的竞技体育在改革开放后也取得了骄人的战绩,2008年奥运会更是以51枚金牌位列第一。这时期虽然群众体育业也有所发展,但在强大的“奥运战略”面前,显得柔弱无力。这可通过政府财政体育经费配置中的群众体育经费比例可管窥一斑。

财政作为“政府从事资源配置和收人分配的收支活动”,是“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以达到优化配置资源、公平分配、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的收支活动。[7]那群众体育经费的政府财政在实现体育资源“优化配里”和“公平分配”,方面的情况如何呢?首先,在《体育事业统计年鉴》体育事业经费部分的各个收支科目中,没有群众体育经费收支科目。群众体育经费的收支情况是隐含在其他收支科目之中的,更无具体的群众体育经费指标及其金额。其次,从地方体育系统经费支出数额看,用于竞技体育的优秀运动队、中等专业学校、业余训练、体育竞赛的经费支出占总经费支出的64.1%,即使将“其它体育事业经费”全部计为群众体育经费(而这在实际中是不可能的),其经费支出也只占总经费支出的25.7%,相当于竞技体育的训练竞赛经费的五分之二,两者相差2.5倍。[8]由此可见,群众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弱势地位。

3.2 城乡二元结构

建国后,我国“城乡分割的户藉”管理制度所形成,最显著的社会特征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即,城乡差别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差别,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差别。这种社会差别不仅存在于经济(见表2)、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更体现为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体制不一,即城市中的文化事业包括体育经费是由国家财政供给,农村则是由农民自己解决、国家补助为原则,客观上使农村体育所需的经费、公共设施受制于这种不平等的社会差别。尽管,目前各级政府通过多种努力试图弱化这一体制的力量,来缩小二元结构,但由于历史“欠债”太多,农村发展群众体育不具备城市发展群众体育的优势,缺乏发展群众体育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的环境。城乡体育发展差异的“鸿沟”仍需较长的时间方能填平。所以,从体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来说,实现体育强国目标的任务一半在农村,没有农村体育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全民体育。

3.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尽快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基本上采取了区域经济倾斜政策。由此,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依靠自身发展所固有的优势和国家所给予的带有明显倾斜的优惠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这一战略在客观上也扩大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见表3)。这种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综合社会效应差异,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已有显著表现,群众体育也不例外。虽然影响群众体育发展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3.4 学校体育工作弱化

当前导致青少年儿童体质的严重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结构、生活方式、应试教育、升学压力等,从学生体质的各项指标中来看,学生体质下降的总体规律是受遗传影响较大的指标下降的较少,而受体育运动影响的指标下降最为严重。这可说明,学校体育工作弱化是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被挤占,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学生每天要保证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但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此标准。调查显示,全国仍有45.9%的学校对此尚未认真执行,体育课被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占用普遍;只有18%的学生能达到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42%的学生能达到每天0.5小时体育活动,而有40%的学生达不到每天0.5小时的体育活动。学生锻炼时间不能保证,缺乏经常有效的体育锻炼是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最直接原因。其次,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下,片面追求升学率,致使学生学业负担过,体育活动时间过少,也是造成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第三,学校体育经费缺乏,体育设施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经调查显示,全国60%左右的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数量没有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中西部和农村则更为严重,只有12.44%、和25.7%的学校能够达到教育部规定的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最低要求。此外,相关的制度缺失亦是学校体育工作弱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学生体育活动伤害事故赔偿责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4 对策

4.1 实现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

2008年我国在竞技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我国的群众体育发展相对落后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做到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强国。体育发展战略的转移涉及到一列的工作,包括管理者观念意识的转变、法制的完善与保障、群众体育意识的提高、体育发展条件的改善(经费、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群众体育组织建设等。否则,两者的协调发展只能是空话。日本在东京奥运后,即将体育的发展战略重心转向大众体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无无疑对我们有巨大的启示。

4.2 完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主要职能。在社会主义中国,群众性体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公共服务对象。总书记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强化政府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的责任;完善全民健身体系,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公共服务。”这表明,提供基本体育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责任之一。因此,政府应当规划好、建设好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群众体育事业的公共财政投入、优化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建设覆盖城乡及东中西部各区域的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这不仅是提高全民族体质,形成比较完善全民健身体系的制度保障,而且是实现群众体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协同并进的具体体现,更是逐步实现群体基本体育公共服务均衡化,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4.3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大为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逐年增强。但由于群众体育底子薄,尤其是农村及中西部地区,其发展所需的经费、场地设施缺口较大,如果仅靠政府投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政府的财政仍将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因此,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是一个基本趋势,这既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为统筹城乡、东中西部群众体育发展的均衡发展,在引导社会力量发展群众体育的主要方向是应是农村、中西部地区。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通过一些经济手段给予参与群众体育发展的企业、个人适当的扶持,如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也需要通过行政、法律等手段加强管理,兼顾效益与公平。

4.4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合理配置学校体育资源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但在实际执行中却不甚理想,甚至大打折扣,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教育体制下的应试教育盛行,导致升学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因此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首先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使青少年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其次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使现行各项学校体育工作的法规、制度,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阳光体育”等落到实处,避免有法不依的现象;第三是加大投人力度,制订学校体育经费和配备体育设备、设施发展规划,合理调配城乡、东中西部地区学校体育资源,为学校体育发展的提供物质基础。

4.5 加强科研群众体育科研及服务

发展群众体育,还应加强重视群众体育的科研及服务。一是科研,不仅要从社会科学的视角对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政策、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研究,还要从自然科学的视角,运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化学、运动力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群众科学健身进行研究。二是服务,将现有的体育科研成果广泛推广,尤其是要将竞技体育的科研成果从竞技场转到全民健身大舞台,最大限度发挥其社会效益。三是要增加群众体育科研投入,在原有群众体育普查和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开展青少年体质、国民体质和运动促进健康的关键技术研究,以科技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

5 小 结

建设体育强国是当前及今后我国体育发展的一具重要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项体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当前群众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正成为我国迈向体育强国之路的障碍,因此我们应积极正视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努力实现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J].体育科学,2009(3):3-8.

[2] 徐本力.体育强国、竞技体育强国、大众体育强国内涵的诠释与评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93-98.

[3] 田麦久.“竞技体育强国”论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J].2008(11):1441-1444.

[4] 田雨普.小康体育的观察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6):731-735.

[5] 常华.我国群众体育的历程及发展走势[J].体育与科学,2009(5):36-39.

[6]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N].中国体育报,2008-12-19.

[7] 陈洪.财政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7.

[8] 董新光.论公共体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及改革取向[J].体育丈化导刊,2007(3):6-11.

上一篇:间歇性低氧训练\疲劳和恢复对H反射参数影响初... 下一篇:新时期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类型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