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误区分析

时间:2022-10-12 11:32:56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误区分析

在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每一项新的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都为教学提供了新的空间。教育技术一直发挥着丰富学习资源、改善教学环境、促进学习方式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生活质量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如何在课堂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实效存在着误区。笔者结合教研实践对我县教育技术应用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

存在的误区及原因

(一)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忽视教学过程

一些教师认为要在课堂中应用教育技术就是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技术手段,产生了一种为了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的倾向,忽视了教学过程。

例如:我曾经听过一堂初中数学《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课,任课教师是一位青年教师,他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来上这一堂。在课堂中,他利用了网络教室控制软件的各种功能来开展教学。如:将扫描教材上的图片放在PPT中用来导课,PPT课件代替板书、呈现例题及解法,用电脑习题取代书面作业,小组合作交流必须用耳麦和留言板……功能用了很多,却忽视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即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来感受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课堂中只体会到了计算机的各种新功能,津津乐道于能上网了、老师转播我的屏幕了……学生的注意力根本没有在怎样解决问题上。

产生误区的原因:产生该误区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应用教育技术的目的不清楚,不知道在教学中应用教育技术到底是为了什么。

(二)媒体滥用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中大量应用各种媒体,就可以达到声像并茂,形成多种感官刺激,从而提高学习兴趣的目的。却不知道,在课堂中媒体也是要有选择、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应适时适当使用的。

如:一堂物理课主要内容是讲安全用电,任课教师在一开篇利用一段介绍“不怕电的神奇人”新闻来进行导课。在这段新闻视频中主要介绍这个人不怕电,徒手接电线、摸电闸的神奇事迹。那这样一段新闻是会吸引学生,但会给学生造成学习干扰:是不是我也有这样的能力呢?这与安全用电存在着悖论。

产生误区的原因:产生该误区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应用教育技术的方法不清楚,不清楚在教学中怎样应用教育技术。

(三)教育技术应用只辅教不辅学

现在很多教师在应用教育技术时只设计怎样利用教育技术进行教,以利于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为出发点,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辅“教”,而不是辅“学”,忽略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制作的教学课件中大多扮演“播放者”的角色,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在上课时只能按课件流程和教师的指定好的思路被动接受地学习。

如;在《平行线的性质》一课中,任课教师设计了很漂亮的课件,还使用到了几何画板,但只是局限在教师的展示上,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尝试、体验如何探究平行线的各个性质。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让学生经历数学经验、体验数学规律的形成。那么,在这一课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来上这一堂课,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自己动手探究,得出平行线的性质,这样自己探究得到的比任何人传授得来的都容易掌握和理解,印象更深刻不易遗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产生误区的原因:产生该误区原因在于教师对于应用教育技术的意义不明确,不清楚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起什么样的作用。

走出误区的对策与思考

要想让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避免误区,促进教学三效的提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应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育技术手段。通过适当的教育技术,变抽象为直观、变枯燥为有趣、变传授为探究,吸引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锻炼学生思维和操作能力。

其次,要注意教育技术的应用应适时、适当、适量。教学中应该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巧妙设计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环境下适量地运用教育技术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生讨论,以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

第三,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新型的教学环境,特别是要注意运用以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使学生在这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信息技术所支持的相关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如:将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提供有意义的资源环境,呈现丰富多样的知识内容,突破书本限制,开拓学生视野和思路,为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提供资源背景;创设真实的或相关的情境,使学生在这种真实的、相关的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探究和体验,发现知识,提高技能,促进理解;利用实际任务,让学生在技术的帮助下思考、表达、交流和应用,在对信息的提取、分析、重组、加工、应用的过程中有意义地建构知识体系等。

总之,所有教学技术手段都有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我们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并不是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而是要把现代教学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此外,我们在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哪些内容适合用,哪些内容不适合用,使用的效果好还是不好,需要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地尝试,并积极探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摸索出一套适合符合自己教学实际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辽宁盘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下一篇:课堂教学拓展的误区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