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拓展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26 11:29:59

课堂教学拓展的误区及对策研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逐步深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变革,课堂中作为“例子”的教材不再是“圣经”,在语文教学中引入拓展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青睐,并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一种时髦现象。每节课、每一篇课文都来个“衔接”和“延伸”,尤其是在语文课人文化倾向严重的今天,拓展甚至都成了许多评优课、公开课的“保留节目”,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笔者承认行之有效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力和兴趣,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老师们在进行教学拓展的时候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舍本逐末

拓展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是对文本学习的再深化、再补充,因此要想拓展得有效,就必须先“走进文本”,深入地去分析鉴赏、理解感悟,然后再依据文本、立足文本、紧扣文本进行适度的拓宽和扩展。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是带领学生匆匆浏览文本捕捉了个大概就迫不及待地去拓展,这种做法挤掉了课堂上学生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致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只能走马观花、蜻蜒点水,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是非常可怕的。

二、过度拔高

拓展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与延伸,是把语文与生活相连接的一种有效手段,是让学生把从文本中悟得的“间接经验”与其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相联系进而有所思、有所得。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情形是老师们用以进行课外拓展的材料、事例却比文本所传达的思想更深奥、更不可理解,还有的老师甚至会问出诸如“假如将来你碰到文中主人公的不幸遭遇,你会如何对待”等等这样假设性的追问。实际上,语文学习是要有一个“内化”过程的,学生对文本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积淀的,而文本所传达的人文情感对学生的影响也不会是立竿见影的,老师若非要逼着学生立刻心有所感并能有所表达,那得到的只会是一堆毫无切身体验的空话,这样的拓展宁可不要。

三、个性化泛滥

毋庸置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是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也是我们必须遵行的。但是,有人错误地把尊重学生个性理解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这是不对的。其实,强调学生理解的个性化,尊重其个性化体验的同时,不能走向极端。如果在拓展时不对学生予以引导,而任其天马行空,率意而为,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就势必会出现学生理解混乱、涣散,甚至完全背离文意的现象,最终使拓展变得毫无意义。

四、泛泛而谈

选入教材的文章均为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教学中的拓展环节就是要把这些优秀文化作品读“厚”的过程,而我们却错误地把拓展理解为读“宽”,很多时候,老师提出的拓展问题与课文的主旨并不相干,只是打了个“球”而已,所讨论的话题也是只见“宏大叙事”,完全不着边际,似乎一直悬在云雾之中,远离文本,言不及义。学生说了半天,似乎什么都说到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有触及,给人的感觉虚空而浅表。

鉴于以上在具体教学中出现的误区,笔者认为,要想使得拓展能够在语文课堂上“和谐”地生存,就必须采取如下策略。

以对文本的深度耕犁为基础

既然课堂教学是拓展的前提和基础,语文老师在设计拓展之前,就要考虑这篇课文要教给学生什么知识,选进教科书的每一篇文章,肯定都是同时代的精品甚至是经典,但我们在单位时间内不可能涉及每一篇课文中所有的有教学价值的信息,甚至对许多重要的价值,也只能有所选择,有所舍弃。也就是说,在一个语文老师决定拓展什么的时候,他首先要决定“教什么”的问题。只有决定了“教什么”进而在课堂上把文本的核心价值突显出来了,再进行有效的补充和拓宽才是必要的。

比如《金岳霖先生》一文,你如果粗略一看,文章很简单,只要找到文眼“有趣”,然后围绕这一文眼找到金岳霖先生的外貌、生活和教学等方面的有趣就行了。但是仔细思考一下,难道汪曾淇先生就是为了告诉大家金岳霖很有趣才写这篇文章的吗?特别是文章中写到金先生听的话要“接触社会”,于是每天坐着平板三轮车到王府井转一大国,那东张西望的情景,岂是“有趣”二字就能表达?这是不是能让你在会心一笑的同时体味出另外的一种味道,一种隐含于文本深处的无奈、辛酸和悲凉?所以在具体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深度挖掘,把握文本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老师在适时的予以拓展,联系到沈从文先生的文学成就被“尘封”了三十年,直到暮年才似乎老树发新牙,黄药眠先生长期失去发表文章的资格,钱钟书、杨绛夫妇被劳动改造……这样的拓展才会凸现文本内涵,才会真正拓宽学生的视野,厚重学生的思想。

以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发展规律为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教育应充分尊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创造语文课堂良好的人文环境,提高学生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及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入选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有很浓的人文气息,都能给学生以良好的人文情感熏陶,但是这种熏陶并不能立竿见影,毕竟这些作品中反映的情感和精神都是成人社会的生活,他们传达的是作为成年人的作者对这个社会的认识和思考,而我们的广大学生只是未成年人,不能要求他们的思想一下子达到成年人的高度,所以我们的学生今天学成人写的课文,其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为自己长大后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还为当下反观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做比较。

正因为如此,学生也许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经历许多实事的经验才可能真正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感悟,这种理解是要有时间的积淀的,是不可强求的,所以我们不可能在刚教完《我与地坛》就让学生谈谈“如果你遇到了史铁生那样的灾难,你会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语文学习应该着眼的是学生终生的发展,今天我们传递给他史铁生对于人生的思考只是为了将来当他人生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他能坚定而正确的做出抉择,而不是为了今天的一两句假设性的拓展。

以老师的正确引领和评价为保障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创见。于是有的老师便“毫不犹豫”地当起了“旁观者”和“啦啦队员”,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主导地位拱手让给貌似自主的自由讨论,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我们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是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有效引导的。因此我们在对文本进行拓展时,因以自己丰富的体验处于教学的最前列,大胆的引领学生话语的主流,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起到正确导向、开启思维、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等主导作用。由于时代历史的原因,许多学生在对文本内涵进行拓展时可能会有一些脱离背景和历史的个人的“创见”,这个时候老师切不可一味地“兼容并包”,用一句“言之成理即可”去纵容学生的“误解”,虽然语文的解读原则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我们仍然要认识到:多元理解而不离文本,个性飞扬而不随心所欲,思维驰骋而不胡思乱想,这才应该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语文教学的有效拓展。

由此可见,语文是一道风景,充满着天光云影的美丽,而课内教学和课外拓展就是这个风景的两面,只有扎实教学,拓展才有着落,只有拓展有效,教学才有意义。但愿我们的老师都能运用智慧、独具慧眼,让教学和拓展和谐共舞,共同去领略语文的满目风光!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第一中学)

(责任编校:白水)

上一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误区分析 下一篇:让学生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回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