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东亚救灾合作中的角色分析

时间:2022-10-11 08:44:23

中国在东亚救灾合作中的角色分析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大背景下,东亚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灾害频发就是其挑战之一。为共同应对这一挑战,东亚各国在救灾领域展开了积极合作。中国作为新兴崛起大国,在地区事务中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在东亚救灾合作中,中国扮演着积极地参与者、有力的推动者、主要受益者和潜在的领导者的角色。

关键词:中国;东亚地区;救灾合作;角色

东亚(本文指广义的东亚,包括东北亚5国和东盟,它们是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和东盟10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此处多山多岛屿,常有火山、地震、台风等灾害发生,属于灾害频发地区。灾害频发给东亚人民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共同应对这一挑战,东亚各国在救灾领域展开了积极合作。中国作为本地区的大国,扮演着救灾合作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主要受益者和潜在领导者。

一、中国是东亚救灾合作的积极参与者

1、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地区救灾合作对话

中国积极参与东亚救灾合作对话。中国主要参加的救灾合作对话机制有:(1)东盟地区论坛(ARF)。东盟地区论坛每年召开一次救灾会间会,制订了《ARF地区论坛人道主义援助和减灾战略指导文件》、《ARF减灾工作计划》等框架性文件。(2)10+3框架下的灾害管理文件。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防灾减灾成为10+3的重要合作领域之一。2007年-2008年,中国举办了两届10+3武装部队国际救灾研讨会,探讨了加强武装部队国际救灾协调机制建设、标准操作程序和法律保障等问题。2010年,"10+3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3)东亚峰会。减灾是2007年1月第二届东亚峰会确定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2009年第四届东亚峰会发表《东亚峰会灾害管理帕塔亚声明》。

2、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地区救灾合作演练

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地区救灾合作演练,特别是以"海上搜救演习"为主的合作救灾演习。如中日韩在2005年7月7日举行了"2005年东海联合搜救演习",东盟各国海事部门将派员观摩演习;中日于2007年3月13日、2009年3月17日、2012年3月15日举行了联合海上搜救通信演习。中韩两国海军于2011年22日至25日在宁波和上海沿海举行第四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两国海军此前分别在2005年、2007年和2008年举行过3次海上联合搜救演习;2012年8月28日中越两国首次举办的海上搜救应急通信联合演习取得圆满成功。

二、中国是东亚救灾合作的有力推动者

中国积极推动东亚救灾合作机制建设。中国首倡的"亚洲减灾大会"是亚洲各国和利益攸关方开展机制化减灾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平台。2005年在北京召开首届大会是第一次亚洲部长级减灾会议。此后,亚洲减灾大会召开过3次,形成了《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北京行动计划》、《减少灾害风险德里宣言》、《亚洲减少灾害风险吉隆坡宣言》、《仁川宣言》和《亚太地区通过适应气候变化减轻灾害风险仁川区域路线图》等成果文件。中国积极参与中日韩救灾合作机制建设--"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门部长级会议"。2009年10月31日,首次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门部长级会议在日本举行,会议通过了《灾害管理合作三方联合声明》,今后由三国轮流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

三、中国是东亚救灾合作的主要受益者

1、中国国土面积和人口均占东亚地区面积和人口的三分之二强,造成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也占绝大部分,中国将成为东亚救灾合作的主要受益者。东亚地区15国中,中国陆地面积占整个东亚地区陆地总面积的65%,人口占东亚地区总人口的64%,2011年中国GDP占东亚地区GDP的46%,世界上有两条地震带,一条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一条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中国正好在两大地震带的中间,所以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东亚地区灾害频发,中国人口众多,经济总量大,国土面积大,更容易受到灾害的影响。加强救灾合作,可以产生积极地经济效益,中国可以从中获益。

2、以自然灾害为例,中国是东亚地区受灾大户,中国积极参与东亚救灾合作,必将成为该地区救灾合作的主要受益者。2008年中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7795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因灾死亡88928人,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因灾死亡人数最多的一年,中国的自然灾害共造成近1,110亿美元的损失。从全球范围看,中等收入国家成为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重灾区。而亚洲则是自然灾害导致生命损失最集中的地区,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十个自然灾害中,九个发生在亚洲。

四、中国是东亚救灾合作的潜在领导者

中国是东亚救灾合作的潜在领导者。但目前东亚地区的救灾合作,主要由东盟担任领导角色。如2009年10月25日通过的《东亚峰会灾害管理帕塔亚声明》指出: "支持东盟努力加强人道主义协调并增强应对重大灾害的领导作用。"中国作为东亚地区大国,发展势头迅猛,综合国力和影响力快速提升,中国在东亚救灾合作中应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中国可以扮演东亚救灾合作的领导者,其理由主要如下:首先,中国积极参与东亚地区合作,并展示了积极参与救灾合作的政治意愿。如中国于2003年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于2010年同东盟建立了自贸区,中国参加东亚峰会、10+3会议、10+1会议等都显示出中国积极参与地区合作的政治意愿,且对中日韩、10+3、东亚峰会等机制下的救灾合作对话也积极参与。与此同时,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积极承担相应的大国责任,愿为周边邻国提供相应公共产品,如卫星技术的发展可以为灾害预警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北斗组网日趋完善为救灾提供导航服务,建立完备的物流网络,为救灾物资及时运输分发提供保障等。其次,中国积极参与各层次各区域的救灾合作实践。如中国早在1923年就曾派出30多人的救护队赴日本救灾,且参与中日韩救灾合作机制建设(如参与"中日韩灾害管理部门部长级会议"等)、参与东盟、东亚、联合国等各层面的救灾合作,并首先倡导召开"亚洲减灾大会"等。最后,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为开展东亚救灾合作提供了坚强的物质保障。2011年中国GDP已逾7.3万亿美元,超过排在第三位的日本近1.4万亿美元,按照这一增长态势,学者预测10年之后中国的GDP或超过美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为中国加强救灾外援提供了物质保障。另外随着中国航母"辽宁号"加入海军,先进飞机歼-20等机型的试飞和将来服役,中国的军事实力将大幅提升,为海外开展救援提供保障。

东亚地区灾害频发,在东亚地区救灾合作中,中国理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推动地区救灾合作,加强东亚各国的交流,构建和平与繁荣的东亚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陈景彪,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2][日]滨下武志.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区域和历史的视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崔杰.科学减灾[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

[4]戴旭.C行包围内忧外患下的中国突围[M].文匪出版社,2010.

[5]丁帮泉.国际危机管理[M].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6][美]戈登.克雷格,亚历山大.乔治.武力与治国方略[M].商务印书馆,2004.

[7]游志斌.当代国际救灾体系比较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8]虞少华.中日韩救灾减灾合作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何章银(1978-),男,湖北十堰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大国关系及中国外交研究;陈秀(1980-),女,湖北仙桃人,汉口学院教师。

上一篇:不同融资方式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差异性影响 下一篇:营业税改增值税对有关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