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时间:2022-10-11 03:54:21

探究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摘 要:农村初中由于客观上存在着生源质量差、教学设备不足等方面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农村初中的物理教师。本人结合多年的物理教学实际,根据新课标理念,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关键词:农村初中 物理教学 教学尝试

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教师行为的转化。特别是对广大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来讲更需要经过一个艰难的转化历程。农村的初中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窄,反应能力低,厌学情绪严重等特征。原因在于他们一直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的知识多数是课本上的知识,对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熟视无睹,缺少分析和知晓。目前大多数农村学生的家长,都是知识缺乏,大多数的家长在忙于改变自家的经济状况,无时间或不懂得顾及自己的子女教育。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积极性。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按新课标理念,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谈一些体会。

一、建立新课标理念下新型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是对事物和现象不断解释和理解的过程。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鼓励性的评价语言,以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教师在评价时多用“你会抢答了”“你的想法也正是老师所想的”“你的见解出乎意料有独到之处”“你还有什么与众不同设想”。即使学生答错了也不要指责,应给予鼓励:“你再想想,一定会知道”。不伤学生自尊心,他们容易接受。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渐渐地、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常常会这样说:“我觉得”“我认为”“我看”“我想要”“我发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信任、自由、民主、同情、尊重、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新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堂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就需要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与学生不断地沟通、交流,彼此尊重,建立起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内容时,要求有乐器的学生自带乐器,并让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来演奏乐曲和讲解他们对声有特性的理解,这样他们就能在这节课找回了自信。有些学生平时只对某些歌星感兴趣,因此在讲“音色”这一抽象概念时,我在录音机中先后播放周杰伦和张信哲的歌曲,叫他们听是谁在唱,我问大家:“你们是怎样判断出来的?”“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就这样学生在很轻松的环境中,理解了音色这一抽象概念。

二、让学生全员参与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并重

新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的要求作出明确规定,除书本知识之外,还有另一方面的知识,就是日常生活的知识,而这种知识对于将来从事生产实践的人来讲才是最为根本的知识。《物理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首次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描述物理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词语,意思是说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使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以及巩固过程,经历教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物理知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物理情感与态度。

物理来源于生活、生产实际,学习物理又为了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尽量用一些贴近生产生活的例子引入新课,尽可能与现实原型相联系。例如,用学生的近视眼镜作为凹透镜现实原型,儿童乐园中的翘翘板作为杠杆的现实原型等等。通过与现实原型的联系,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体会到物理知识源于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渴求,让学生找到学习物理的信心。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注重物理教学

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得是否科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各具特色,各展身手。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有:(1)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2)使学生始终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3)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心理品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锻炼技能和能力,形成良好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要掌握课堂教学结构、过程的新理论、新技术,必须把握好两个原则:(1)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既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又有利于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发现、想象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2)学生的认知规律。即确定每节课每一环节都要符合学生认识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

作业布置要有层次性。例如:在学习了“摩擦力”后,除布置一些基础习题外,还可布置几道选做题:A.学生自编一道与摩擦力现象有关的题目,题型不限。B.写一篇“假如没有摩擦”的科幻小论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做其中的一题。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例如:进行班级篮球比赛,为了防止运动员打滑跌倒,

下列哪些措施是错误的:A.在球场上撒些小沙子;B.运动员穿的鞋底带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扫净水泥地上的小沙子;D.穿上平底的塑料鞋。由于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老师还要经常及时给予鼓励,作出评价,指出问题及时纠正,通过多次反馈多次纠正,使练习真正起到应有的巩固知识的作用。

我在农村从教了二十几年的初中物理,经历了新旧课程的不同教学。新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主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倡导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研究者,所以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

作,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但是如果控制不好就会使课堂变得“乱”。所以教师要注意把握分寸,才能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这就是新课程理念下希望出现的教学新面貌。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陈良初中

上一篇:如何开发化学课堂中的非智力因素 下一篇: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师反思性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