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食品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时间:2022-10-11 01:39:38

高职食品专业“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探究

【摘 要】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应用,通过专业认识、实验教学、校企合作、教师引导等方面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知识,培养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功能食品加工技术》;项目驱动;实用型;引导;实践

0 引言

食品专业是应用型专业,近年来为食品企业输送大量的毕业生,而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显示高职教育学生动手能力、创造性能力较差,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高职院校在培养食品类专业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着理论教学时数偏重,专业技能课时较少;与区域资源优势结合不紧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不明显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造成高职院校食品加工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难以在食品企业中“零距离”上岗[1],从而影响了食品专业人才培养及食品企业的发展。《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以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这门课程为例,探究项目驱动式教学在高职食品专业学习中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独立能力,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

1 项目驱动式教学在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式”教学法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体系[2],创建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在《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专业、了解职业,树立职业目标

新生的第一堂专业课尤为重要,应尽可能的使他们对前途充满希望,对食品加工专业更加充满热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如何让学生正确的认识食品加工专业,分为以下三步走:

第一步:对学生进行专业“动员认识”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维持生长与健康的第一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关注健康、营养,并已形成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食品企业不断出现,它们已经创出了很多驰名品牌。可以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营养保健食品、生物食品、食品的精深加工业将有较大的发展,对高素质的专业科技人才将有极大的需求。那些学有专长,又勇于开拓创新的食品专业毕业生将会成为这些新兴企业的主角。

第二步: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

组织学生参观专业实训室,并结合《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同时,利用实训室内的小型焙烤食品生产线和果酒生产线让学生尝到“甜头”,奠定一个专业“兴趣基础”。利用市食品协会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厂房教育”。参观本市的蒙牛乳业、雨润食品、达利食品、黄池食品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利用企业文化和企业规模来“打动”学生,让他们产生一种专业的“优越感”和“自豪感”。

第三步:树立学生的“职业认识”

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邀请本专业的校友进行专题讲座,用他们的实际经历消除学生对职业的迷茫。同时保证“角色”的多样化,从蒙牛乳业的高管、技术人员,到雨润和达利食品的销售人员,再至英子包子的分店经理等等,不同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能够更进一步的丰富学生的职业认识,促使他们结合自身的情况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1.2 建立健全教学实训室,理论结合实践

《功能食品加工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纯粹的书本教学不能够让学生全面的掌握专业知识和技术,必须采用实践教学来巩固理论知识。对于课程中要求的生物工程技术、分离纯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等课程可利用已建的实训室(生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食品分析与检验实验室和食品工艺实训室等)进行实验教学,将枯燥的文字描述转换为富有探索精神的创造力。

实验教学分为两步,第一步教师根据专业要求,提出“项目”(实验课题),学生分组制定实验计划后,由指导老师审查纠正后,让学生独立进行操作,以达到理论结合实践的目的[3]。第二步,指导老师仅作为学生的实验助手,由学生根据兴趣自行选题,自我发现、自我创作。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又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的良好氛围形成,不仅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1.3 充分利用食品理事会和“校企合作”平台,实训与就业相结合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还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实习实训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操作技能,但那仅仅是一种静态的操作规程,是一些分散的实习课题,与工厂的实际工作环境不可能完全相同,与实际生产产品的要求还相差甚远,加之学校的设备条件和原材料有限,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一种娴熟的程度。

目前我校利用食品理事会的平台,已经与蒙牛乳业、雨润等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个。通过与企业合作的实践,学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在企业当了一次真正的工人,培养了他们独立处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思想准备,为进入企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4 提高教师综合能力,由“教师”―“导师”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学生是该模式的中心。但作为教师必须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这方面,我系充分利用央财项目基金,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本着“培为所需”的原则,我系安排多名骨干教师赴南京、杭州、云南、美国等地参加食品专业前沿技术的培训和生产实践。通过培训和实践,指导教师在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更有力的推进了“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应用。

2 结语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得到了我系广大学生和就业单位的一致认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食品专业实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提高了我系食品专业的就业率。2011届和2012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了99%。

【参考文献】

[1]严佩峰,桑大席,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改革[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

[2]刘娜丽,杨红,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高专《功能食品加工技术》中的应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32-33.

[3]李丽清.项目驱动式教学法在高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

上一篇:浅谈隧道安全应急演练的组织与实施 下一篇:关于随钻核磁共振测井中钻铤振动受力与影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