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时间:2022-10-10 11:37:24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提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以及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际化,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异常严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主要就目前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会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它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随着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国际化以及经济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内涵的日益复杂,会计信息在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上越来越显示出其突出而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实生活中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异常严重,人们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产生了疑问,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的国际化进程。因此,对于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危害性和治理对策等问题的探讨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企业经济活动离不开决策,决策离不开信息。就一个企业而言,其信息的使用者包括股东、债权人、国家及政府有关机构、中介机构、企业内部管理层及雇员、顾客、贷款人和其他供应商,等等。尽管他们的决策内容不同,所需的信息各异,但对企业的会计信息却有着共同的需求。会计目标就是向不同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如果会计信息无使用者,会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因此,会计信息的作用就是向不同的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社会经济信息的70%来自于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恐怕没有人说得清楚。它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侵蚀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肌体,恶化了社会环境。不仅影响了会计作用的发挥,还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给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一)引发会计信息信任危机。由于企业经营者的舞弊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假账造成企业破产倒闭,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人们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产生更为深重的疑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由于缺乏良好的公众对会计信息的信任,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发展,都将面临严重困难。

(二)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宏观调控与微观决策的失误。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传递给全国、全社会的信息失去真实性,影响所及诸如国民经济的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统计资料误传给国家计划、统计部门,凭以制定的国家长、短期发展计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起误导作用。基层会计信息失真,给微观主体的决策也会造成决策失误的后果。如果会计信息失真,市场销售、资金流转、成本水平、效益状况等数据虚假,会导致宏观调控和微观决策失误,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会计信息失真为经济犯罪活动提供方便,滋生腐败会计信息失真,不论其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必然会造成管理混乱,漏洞百出,给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账实不清,可以浑水摸鱼;收入不报,

成本不实,截留利润,为贪污盗窃开启方便之门;伪造或变造凭证,虚报冒领,虚盈实亏等。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一)监督机制不健全

1、企业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会计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各种经济监督之间监督标准不统一,管理上各自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无法有机结合,不能从整体上有效地发挥监督作用。它们都不能给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提供有力支持,也无法形成对企业会计监督的有效再监督机制。

2、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软弱。内部审计机构在运行中不能被企业真正接纳,反而受企业排斥。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不能过多地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担心自己的工作被领导误解,采取明哲保身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处处小心翼翼,对企业违法违纪的财务活动视而不见。

(二)有关规章制度和法律不健全、不完善。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建立和修改着有关的法律法规,目前已经有了《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等一系列的法律、条例和规章,但相对速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而言,仍有许多不健全、不完善之处。有些概念的判定标准模糊、含混不清,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差;有些还有不少可选择性,导致了实际工作中的一些情况难有具体界定标准。如,某些违规事件虽被查出,却因缺乏明确的制裁依据而无法处理,加重了会计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降低了有关法律法规的权威性,这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由于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而造成会计信息质量不高。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前几年会计人员短缺严重,因而很多素质较低的人员进入了会计行列,这部分人由于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会做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是指各级管理部门在内部产生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能力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和制度化,而形成一整套严密的控制体系。它的功能有:(1)及时发现、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防范财务造假,避免把潜在的危机转变为现实的损失;(2)能使凭证有效、记录完整、正确,稽核有力;能有效地堵塞漏洞、防止或减少损失,防止和查处违法乱纪行为。内部控制系统是保障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工具,是实施自动防错、查错和纠错,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的重要手段。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是单位领导及员工具备较强的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培育风险管理的浓厚文化氛围,确保内控体系的高效运转,使会计信息管理始终处于有序控制、持续改进的良性循环轨道。

(二)加强会计规范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会计法》,尽快出台相配套的实施细则,加大《会计法》的执法力度,从根本上扭转目前会计秩序混乱的局面;《刑法》应对涉及到会计问题的经济犯罪做出相应规定,以对利用会计进行经济犯罪的当事人进行足够的威慑;对《质量法》、《计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做出相应的司法解释,使对会计事项的计量适用于《计量法》,对会计产品的质量要求适用于《质量法》,对会计信息用户的保护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使会计信息质量真正受到法律的强有力的保护和制约。

(三)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使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判断鉴别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既要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素质,使会计人员熟悉会计处理程序,精通会计法规制度,又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使会计人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奉公守法,不丧失原则,不牟取私利,能及时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有用的会计信息。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工作,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使其业务素质不断更新提高,职业道德不断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人员做假账的问题。

(作者单位: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

参考文献:

[1]谭劲松.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经济学思考[J].会计研究,2000.6.

[2]陈信元.我国会计信息环境的初步分析[J].会计研究,2000.8.

[3]陈国辉.论会计市场失灵与政府监管[J].会计研究,2000.8.

上一篇:绿色会计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我国管理会计准则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