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学讲”中的“讲”的策略

时间:2022-10-10 12:29:59

高中历史教学“学讲”中的“讲”的策略

“学讲”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新的方法和全新的模式,“学讲模式”对教学提出更大的挑战,教师在学讲课堂上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学生的发展观”,不论是课前,还是课堂,都应该注重任务的设计、问题的妙设,通过巧设妙引,促使学生真正“学进去”,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讲出来”。

下面,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以《百家争鸣》为例,谈谈践行“学讲计划”、构建“学讲”模式的实践体会,重点谈谈历史教学中“讲出来”的具体策略。

一、“讲”预习所“学”

新课改倡导自主先学,“学讲计划”也倡导“先学”。先学包括课前的预习,“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环节是“学进去”的主要方式之一。

课堂上,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把预习中所学的知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讲出来”,之后,小组指派一个组员在组际间交流。

对于《百家争鸣》的教学,课前教师一般会拟出预习提纲,如:(1)诸子百家中的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有哪些?(可以给出表格,让学生填表)(2)孔子、荀子、孟子的主要观点有哪些?理解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3)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形成百家争鸣的意义又是什么?(4)通过百家争鸣的预习,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你怎样看待我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

这样的预习提纲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紧扣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而设计,预习思考题,既基于教材,又略高于教材。课堂上,教师或者以这个预习提问,或者以课堂导学单的形式,将这些预习的知识点“变脸”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再次自主先学、合作讨论、小组交流,说出“预习所得”、“讲出来”预习的收获。这一过程避免了教师“翻译教材”、“讲教材”的弊端。

二、“讲”对问题的思考

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放下教师“占有知识”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被动听、被动学的局面,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巧妙提出问题,精心安排各种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全过程,学生是“问题”的思考者。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或自主思考,或参阅资料,或合作探究,学生不再坐等教师的“自问自答”,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即问即答”,而是问题提出后,给学生思考、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真正“学进去”,对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后,再主动“讲出来”。

如对于“儒家的思想”的教学,教师提出材料分析问题:子曰“仁者爱人”、子曰“有教无类”。子曰“……”孔子的主要成就有哪些?对于文化方面,有哪些贡献?

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课前预习的问题第一个问题――诸子百家中的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及基本主张有哪些基本一致,但更具体,利于学生逐一对诸子百家进一步探究。

问题提出后,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之后教师给出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进行思考,并按照表格的方式,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讲出来,以相互完善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同时,对问题的看法“讲出来”是“优帮差”的过程。毕竟班级学生层次不同,对知识的理解、问题思考的快慢、是否全面等存在差异性,如果缺少学生“讲”的环节,取而代之的是传统的教师讲的方法,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三、“讲”学习所获

长期以来,“课堂小结”就是教师根据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等进行总结式的疏导,以提纲、图示等形式表示出来,一般是针对知识点而给予小结性梳理,利于形成知识脉络,方便学生再次回忆和记忆。“百家争鸣”这节课学习后,教师会给出以下表格:

教师给出完整的表格,也就是为学生梳理了这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教师的“代劳”使课堂陷入灌输的泥潭,剥夺了学生反思的权利,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取而代之。

新课改下的这个环节,无疑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将这个表格的部分内容呈现出来,让学生“知其然”,明确该做什么,再给学生自主反思的机会,合作完成这个表格,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通过这个表格的填写,对这节课的知识“一览无余”。

同时,这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反思,给学生自主评价的机会,通过这个环节的反思,学会自主评价,学生互评,也突出新课标倡导的多元评价的基本要求。

四、“学讲模式”应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讲课堂并不意味着只有学生“学”、学生“讲”。学讲模式的开展和实施,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不可小觑。

教师的导学对课堂是否高效、学讲是否有效起关键的作用。学讲模式中,教师的情境导学、问题的提出等都对学生的学讲作用不可忽视。如课之初,教师借助我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一段话:一个民族的文化,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活动的结晶……再提出情境问题:请你思考,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的哲学思想是什么?“百家争鸣”有哪“百家”?猜想以下“争鸣”是否有吸收的争鸣?等,问题情境的呈现,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对于知识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讲出来,该过程中,教师对故事性内容的补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如对于孟子思想的探究,教师可以引入“苛政猛于虎”的故事,故事既浓厚了课堂的氛围,又使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更了解儒家的思想。

“学讲计划”由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率先在新课改推进十几个春秋之际提出,“学讲模式”颠覆了传统的应试教学,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改变了学生的被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实现从“要我学”、“为考试而学”到“我要学”、“我会学”的根本转变,课堂内外以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为主要形式,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因“学讲”而构建了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课堂因学生动起来而魅力无限。

上一篇:例谈在高中生物实验中做“加法” 下一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创业基础课堂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