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关村寄语

时间:2022-10-10 02:52:14

艺术中关村寄语

《中关村》办“艺术中关村”,好!

于友先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国家新闻出版署原署长、全国政协教科文体委员会副主任)

我与《中关村》杂志结缘有六个年头了。令我高兴的是创刊之初拟定的办刊宗旨“新经济、新技术、新文化”,至今仍然富有新意,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这些年来,因为工作之需,《中关村》已成为我经常翻检的刊物,对许多栏目留有深刻的印象。诸如,每期的“封面故事”多是为创业新人“树碑”,又不乏“老兵新传”。从邓中翰到柳传志,从冯军到纪世瀛……他们的新老故事都体现着举世皆知的“中关村精神”。《中关村》曾经编辑出版了一部影响很大的《中关村创新谱》,就是“封面故事”的结集,据说是全国第一部能够用手机阅读的书。此外,“中关村论坛”,多以超前意识传出“学者、专家、企业掌门人和政府官员”的改革思路和实施建言。论坛中的一些见解,无论对决策者还是践行者都是一种启迪。 《中关村》在唱响主旋律的同时,还坚持“追求创新、追随卓越、追寻人本”的办刊方针。“特别报道”、“名家专栏”、“创新人物”、“海归之星”、等栏目也多有亮点。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中关村》杂志还善于组织一些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如近几年北京科博会,他们参与承办“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与品牌建设国际论坛”和“中国自主创新评选”,搞得有声有色。近两年,他们尤其关注文化产业,举办了“海淀文化国际论坛”等颇有影响的活动,大有“文化搭台,企业唱戏”的意味。这次“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更是出手不凡,吸收了众多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和艺术机构的参与,为艺术家创造一个多姿多彩的交流展示平台,实现传统与当代、世界与中国、科技与艺术的交相融合。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下达“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的指令,“中关村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样板”当然是题中之义。在新形势下,我殷切地希望《中关村》成为“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标志性”刊物。

《中关村》杂志办“艺术中关村”,好!

让中华艺术走向世界

刘大为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北京海淀区是大文化区,几十所艺术院校和许多书画大家都集中在这里,中国当代艺术的摇篮圆明园画家村也诞生于此。“文化之海,艺术之淀”的确名副其实。我几十年工作、生活在海淀,对此深有体会。

这次海淀区举办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是一件大好事。近几十年北京与世界艺术接轨,相继在东边国贸、农展馆等地举办了一些艺术博览会,但西边还一直没有搞过,希望海淀区能把这一盛会持续办下去,办出特色来!

艺术相通,思无涯,借鉴古今中外,才能天马行空。以书画而言,当代不乏大家。他们的感悟,诸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思想变,笔墨亦不能不变”……这些从创作实践中凝练出来的“心得”,是当时我们业界的箴言。艺术博览会是大家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一个好机会。

科学艺术同源,不仅相通,而且互融。中国的“航天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教授对艺术情有独钟。无论是音乐、戏剧,还是绘画、书法,无一不爱,又无一不懂。于是他主张,“文学艺术与科学结合起来,探索思维科学之路。”如今,“文化创意”已然成为新经济中的一种产业,更显钱老的预言闪烁先知的智慧。

我曾经讲过“中国画画中国”。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又提出“中国画画世界”。我笃信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应该珍惜这一难得的机遇,弘扬传统,泼墨中华,讴歌祖国,放眼世界。

“艺术中关村”昭示时代精神

谭维克 (中共海淀区委书记)

“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是我们奉献给大众的一席文化大餐,这部“作品集”则是留在读者脑海中的一幅长卷。时光易逝,画卷长存,感谢艺术家留给我们的永恒纪念。

海淀人杰地灵,名人荟萃,文化底蕴雄厚,文化资源丰富。这里有“三山五园”为代表的著名的皇家园林,有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大批的高等院校,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古迹,有林立的图书馆,众多的新闻媒体,有门类齐全的艺术院校,有一流的演出团体机构,汇聚了一大批艺术家、文化名人和文化企业的领军人物,这些都构成海淀城市文化独特的魅力,享有“文化之海,艺术之淀”的美誉。

文化是一种社会形态,是文明的标志,亦可看作城市的名片。近年来,我们为推动海淀文化的繁荣兴旺,曾三次吹响海淀文化大发展的号角。第一次可谓“进军号”,我们召开了海淀区文化大会,连续六届举办文化节,成立海淀区文化专家委员会,确立了以文立区、以文兴区的新思路,掀起了文化发展的新高潮。第二次视为“集结号”,集合海淀区的各种文化元素,召开文化统筹大会,形成了文化团体协作的新局面,催生了“海淀艺术联盟”等文化艺术实体的问世。第三次则是“冲锋号”,区委区政府集思广益出台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规范》和一系列配套措施。“2009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就是海淀文化“路线图”中一个闪亮的“节点”。

文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文化兴国”已成为世界的共识。海淀的文化底蕴源远流长,资源丰厚,亮点纷呈,人才济济,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巨大优势。近年来,海淀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北京处于领先的地位,其总量占全市总量的40%之多。然而,与世界一些以“文化立国”为战略的国度诸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知不足而后思进取。海淀将在今后文化大发展中,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拓宽品牌的影响力,培养文化的领军人物和造就世界级的大师,使文化产业聚集效益更显著。相信海淀文化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海淀文化发展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欢迎“艺术中关村”的到来

杜大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绘画系原主任,北京市美术家协会顾问、北京市公共艺术委员会主任)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北京的一些艺术博览活动其场地大都设在朝阳区,那时我就想诸如艺博会这样的活动为什么不设在海淀呢?这可能没有答案,但我们得接受这样的事实。如今,终于有一个艺术博览会在海淀举办,而且是在冠以“艺术中关村”的名义下举办,虽然来得迟了一些,但终于有了一个开始,我为之欣然。

“艺术中关村”,这个称谓我以为很不寻常,在我看来这中间是充满理想情结的,似乎不仅如此,这中间还包含着对历史的反思与诘问。海淀区是蔡元培先生筹建中国画学会的所在地,应当说这里也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思想的策源地,迄今亦还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等对于中国的艺术与艺术教育有重要影响的教学与研究创作机构。但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艺术似乎与海淀很远,他们在海淀生存,但他们的兴趣与追求似乎与海淀没有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景,是颇耐人寻味的,是海淀疏远着艺术,还是艺术疏远着海淀,对于这些也许已不需要追根究底了,因为“艺术中关村”终于来了,它不仅在承续一段历史,它或将为历史揭开新的一页。

和谐社会的构建决定着中国现实与未来的命运。在践履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海淀区应该做出示范,在这方面,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有所瞩目和期盼,我这样说应当并不过分。和谐社会究其实质应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内心的和谐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三个方面是彼此相关的,不可割裂的,互动共生的。艺术对于这三个方面的融合、协调与升华都会发挥作用,不能说在这一过程中艺术的作用有主导性,但没有艺术则一定有所缺失。我相信,人们已开始接受这一判断,“艺术中关村”博览会的举办就是一个证明。

我很欣赏“艺术中关村”的称谓,希望这不只是一个称谓,而是一个事实,为天下人首肯的事实。

这本画集不是这次“艺术中关村”全部活动的记录,但它们是2009年“艺术中关村”博览会的部分印记。

祝北京海淀区首届“艺术中关村”国际博览会圆满成功。

多元、宽容和当代性

栗宪庭 (著名文艺批评家、独立策展人、中国当代艺术倡导者)

中国这一百年的历史,是一个在整体性价值观念上激烈变动的时期,我们的艺术因此也不断在今是而昨非中动荡着。从“五・四”运动始,中国激进的知识分子,从拯救中国文化出发,在打倒“以禅入画”和“文人自娱”的传统文人画口号声中,引进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绘画。尤其1949年以后,在冷战的背景中,中国重新与西方隔绝,而且,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思想与苏联模式的既统一又斗争的路线,决定了一种艺术模式―毛模式的产生,即在直接指导下,把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中国民间艺术合成为革命写实主义。而这一百年的历史,恰恰是西方艺术背叛写实主义传统,进行五花八门实验的现代主义时期。本来,中国被西方轰开大门,接受写实主义的冲击,是试图敞开大门寻找走向世界的途径。但是,在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冷战中,却又把中国的这种尝试封闭在社会主义的全权家庭里。而且,从语言的角度看,不但使中国艺术失去了与世界现代艺术发展的联系,而且也失去了本来存在于中国传统艺术中的那种注重主观表现的自由精神,使艺术陷入了在语言上模拟客观物象,在精神上附庸政治的困境。

信息时代的来临,把世界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的发展抛入急速的全球化趋势 之中,迫使1970年代末的中国再次向世 界敞开大门。中国人惊异地发现了自己 与世界的巨大差异,也使艺术家看到自 己的艺术与全球艺术现代化趋势的巨大 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使中国艺术几乎用 了一个世纪时间建立起来的写实主义传 统, 再次在艺术家尤其青年艺术家的 心 里 失落。虽然,随着文化革命的结束,写实主义脱下了它的革命外衣,以乡土风情写实主义、古典写实主义等样式,在艺术舞台继续上演至今。但是,异军突起的是1970年代末开始的现代、当代艺术运动。而且,从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期,整个西方现代、当代艺术的各个流派,几乎都被中国的艺术家演练了一遍。同时,中国的水墨画,从“五・四”到1970年代末,从徐悲鸿、蒋兆和先生开始到时期,也经历了写实主义的各种试验。但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新文人画崛起,越过了写实主义水墨的近代传统,又重新续接和转换了文人画传统。

中国艺坛的现状,从语言媒介和传统的角度看,是一个中国古典文人水墨画传统、写实主义传统和1970年代末乃至1930-1940年代引进的西方现代、当代艺术三重传统并存的现状,同时在这三重传统的笼罩下,也形成三足鼎立的艺术家社群的局面。其一,写实主义画家主要集中在艺术院校,而且迄今为止,中国所有的艺术院校基本被写实主义的教育模式统治着。其二,国家的各级“国画院”体制,是水墨画家的主要集中地。而现代水墨作为现代艺术的分支,有时和现代、当代艺术界一起活动,由于它的媒材关系,有时也和水墨画界一起活动。其三,现代、当代艺术社群,基本由年轻和自由艺术家组成。事实上,多元并存,以及各玩各的,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界的基本现状。

既然多元并存,能不能以宽容的态度看待每一个社群及其艺术,至关重要。事实上,宽容的意义还在于,中国古代文人画传统,西方写实主义传统,西方现代、当代艺术的传统,除了它的语言媒介意义,它们各自所包含的文化和审美意义,或多或少、时断时续地在中国艺术的文化情境中起着作用,当代艺术的营养可能来自中国文人传统,水墨画可能从当代艺术中吸取了营养,而近几年从写实主义转换成当代艺术的例子,更是明显。如张晓刚,方力钧,刘小东等人的作品即是。从这个角度说,三足鼎立的格局应该变成相互吸收的态势。而相互吸收的态势在于艺术的当代性。

艺术无界

马克(法兰西国际油画大师)

我在中国的景德镇瓷都之旅,非常愉快,陶瓷艺术令我陶醉。中国的艺术博大精深。我了解到北京海淀区历史文化悠久,集中了很多著名的大学,其中包括不少艺术院校。中关村更了不起,代表了中国的高科技,被美国的《新闻周刊》评选为世界 “新文化圣地”之一。海淀区和中关村举办艺术博览会,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艺术中关村”作品集萃,更富有魅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把中国与世界融为一体。艺术无界,“心有灵犀一点通”,这让我联想起毕加索大师讲过的一句名言:“我不懂什么是‘抽象派’,什么是‘立体派’,我只知道创造!创造!再创造!”人们送我一个“雅号”―“世界之子”(man of the world),我欣然接受并解读为:“惟有环游天下、师承天下、胸怀天下、创作为天下,才能奉献出最好的作品。”祝艺术中关村博览会越办越好!

上一篇:张冬贵:我对新飞还不满足 下一篇:六十周年大庆,展望六大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