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语言的规范问题

时间:2022-10-09 06:08:05

媒体语言的规范问题

摘要:媒体语言的语言变异是语言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媒体语言的规范应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是语病还是创新?需要语言使用者语言学素养的增强,语法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力度也必不可少。

关键词:语言变异 语言规范 语病

语言规范的现状及其意义

要界定媒体语言,首先要明确媒体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媒体已从报刊、广播,发展到了电视、网络。媒体语言包括媒体传播的符号系统,播音语言、现场语言和屏幕文字、画面文字等都是其组成部分。①

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一种变体,媒体语言内容必须准确真实,还要求表述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同时,媒体语言追求语言的时代性和创新性。鉴于媒体在社会传播方面的广度和深度,它对全社会的语言文字工作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语言工作者呼吁应当规范媒体对语言的使用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索和研究。许嘉璐教授在《媒体与语言:来自专家与明星的声音》一书中就指出:“媒体语言(包括文字),尤其是广播电视语言,太重要了――它对社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走向有着任何其他载体不能比拟的影响力。”

稳定性虽然是语言系统的特征之一,但是静止的共时语言系统却是不存在的,语言系统处在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人们不停地创建规范并遵循规范,根据现有规范的理据性原理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寻求不断的创新,并对原有的言语规范构成一轮轮的冲击,在冲击中,一些语音、词汇甚至语法都会产生变异,不管你是否接受和乐意,那些大量的、稳定的和有序的变异会迅速进入言语社团参与语言生活,继而编入字典辞书进入语言系统。当然有的偶发性变异如一些“流星式”的随机词、偶发词也会迅速、大量的消亡。徐通锵曾指出:“语言的变异,就其本身的性质来说,是介于语言与非语言、语言中变与不变之间的一种边缘现象……。”②如何正确对待这种冲击和这种冲击对语言规范的影响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盲目求新求变,忽视语法规范的行为固然不可取,但墨守成规、谈虎色变的态度也是主观的、消极的,同样不利于语言的健康、有序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面对嬗变的语言不再是一味的批判,而是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研究。那么哪些变异语言是不符合规范的呢?这类语言的鉴别标准是什么呢?

为了有利于全民规范地进行言语交际,相关部门制定、推行了各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如1985年12月27日,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和广电部联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8年1月26日,由国家语委和国家教委联合《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3月25日,由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年7月1日,由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0年3月22日,由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修订、《标点符号用法》;1997年4月,由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2001年12月19日,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③。

但是相对于语音和词汇而言,语法规范的制定却没能满足人们的现实交际需求。语法规范的制定缺乏系统的标准,语法规范方面的成果明显少于其他的方面,已有的成果不少显得零碎,不像语音、文字那样有据可依。我国目前已推出《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唯《现代汉语规范语法》迟迟难以面世。④语法规范推广力度也还远远不够,面对媒体语言层出不穷的变异显得无所适从。

媒体语言语病举析

规范语言,并不是排斥创新,时下部分群体不顾语言规范和受众的接受能力,随心所欲地大量使用生造词、冷僻词,滥用方言词和外来词,一些媒体也不断制造不合语法规范的病句,这些都是当下语言规范的对象。关于语音和词汇的分析已经很多,这里不赘述了。下面是各类媒体语言中频繁出现的语法方面的语病。

方言语法的使用。随着我国普通话推广工作的展开,媒体对于方言语音和方言词汇的使用可谓谨慎了许多,但是由于语法规范的力度不够,媒体语言仍然存在使用方言语法的现象,由于受众的语言辨识能力有限,方言语法的使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1.记者估算了一下,参加抽奖的有十个人。(贵阳台《百姓关注》)

使用语用意义偏褒义的词来修饰消极和负面的信息。

2.不希望迟到。(央视新闻台)

3.雪灾能够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央视新闻台)

以上例句我们都有更合适的词语替代,“不想迟到”、“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都比原句妥帖。

一般来说,短语是不受程度副词修饰的,不管是固定短语还是临时短语。成语、俗语和一些歇后语等固定短语更是不能带表程度的副词,这类短语自身往往就带有某种程度。

4.你死得太不明不白了。(《宽恕》)

5.看来比我们想象的更加美轮美奂。(央视新闻台)

还有的词语本身就带有频率和范围,不需要再加频率和范围的副词了。

6.我们只能唯愿,他们的交通住行都受到了我们节目组悉心的照顾。(湖南卫视2010年新春晚会)

对补语认识不够。

7.比赛明天即可见出分晓。(央视新闻台)

结果补语是汉语语法的一个典型特点,但是对结果补语的使用不当也会造成语病。例7的“见”就是多余的。

对一些双音节词语使用不当,又没有相关的语法规范可以借鉴,大量使用却浑然不觉。

8.发生安全隐患。(贵阳台《百姓关注》)

只顾韵律和谐,大量使用并列结构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导致前后内容互相包含的赘述出现。

9.希望给观众带来快乐、带来幸福、带来愉悦。

误用“的”字结构。相比英语的名词化趋势和古代汉语里使用“之”字结构取消句子独立性的特点,现代汉语则是比较典型的“动核结构”。很多媒体无视这一点,盲目地使用“的”字结构,企图将部分结构名词化,结果显得不伦不类。如例10,去掉“的”字才是现代汉语的正常表述。有的则由于增加了“的”字结构,导致语意重复或者搭配不当,如例11。

10.这一次和妻子的分开之后。(贵州卫视《人生》)

11.和一个所谓叫王某的联系。(贵州卫视《人生》)

误用关联词。关联词代表了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误用会导致严重的逻辑错误。

12.娶她是为了同情她吗?(贵州卫视《人生》)

不规范地“活用”词性。

13.“熊猫烧香”原来是个动词,现在变成了一个名词:病毒。(贵阳台《新闻大搜索》)

“熊猫烧香”无疑是短语,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不可能是名词或动词。

还有时下流行的“副+名”、“助+名”格式,都是有待商榷的。

14.人气最动物,快乐齐分享。(山西卫视)

15.我目标比较大,神经比较大,不怕被自杀。(《人物周刊》)

修饰词与被修饰词搭配不当。

16.翩翩歌舞。(东南卫视)

17.幕后黑手正在一只只被揪出来。(央视新闻频道)

“黑手”采用的是比喻造词的方式,指的是幕后操纵者,故用“一只只”来修饰是对该词语的一种误解。这类使用比喻造词的方式比比皆是,有学者统计,《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2000年共收录3800条新词条,按照修辞方式造词的共计1770条,约占47%。其中,比喻造词的463条,占26%,如“低谷”、“充电”、“潜力股”、“发烧”、“跳槽”。这些词语后起的比喻义在使用频率上也已经大大超出了原有的义项,如果不了解词语的这类比喻义就会导致语病。

以上是语法方面的一些语病,属于“技术”层面的失误。然而某些语病严重违反了媒体言语行为的伦理准则,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18.菲菲的命运――《人生》周日精彩上映。(贵州卫视《人生》)

19.劝说无望,女教师被刺身亡,广告后精彩继续。(贵州卫视5台《法制第一线》)

例18中的菲菲年仅5岁,膝盖以下都被火车轧断,这个令人泣血的悲剧,无论如何是和“精彩”挂不上号的。同样,例2的女教师被刺也是一例悲剧,“精彩”二字于死者、于家属、于观众,都不是什么高妙的用词。

正确对待语言创新和语法规范

规范语言并不等于简单地加以否定。审视语言规范与否,还牵涉到受众的容错能力。容错能力受到自身文化素养的制约,媒介附带的各种语用信息也会无形中增强这种能力,使得各种在当时还颇具争议的言语最终扩大影响进入正常的交际领域。诸如现在的流行用语“美眉”、“恐龙”都已经进入了词典编撰“登堂入室”了。

另外,一些较为复杂的病句,已经属于较为专业的语法范畴,辨识这类病句对一般受众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达到300里以上”、“减少了4倍”等语病。

也有的学者列举了“骑乐无穷”、“千里江铃(江陵)一日还”等句子,认为使新闻语言出现了不应有的混乱,甚至影响了传播的效果和媒体的形象。迎合自己的广告需要,却误导了青少年,损害了语言的准确性、纯洁性。⑤如果这样的谐音双关修辞句对作者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话,那么听到“被自杀”、“被高铁”这样频频亮相在各大媒体的语言组合又会作何感想呢?其实在作者看来不规范的语言形式,实则是修辞手法广泛运用的好的征兆,修辞不只局限在课堂分析,也不再是文学创作者和语言学工作者的专利,而深入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我们看到诸如“衣拉客”、“食全酒美”这样的招牌出现在大街小巷时,该不该为老百姓敢于创新、大胆使用而喝彩呢?正如王希杰先生所说:“语言的规范化并不是一点作用也没有,但是同词语自身的矛盾运动相比较,则是微乎其微,甚至是微不足道的,功盖天地的可能性很小。”这些可接受的创新性,也并没有超出语言体系弹性限度的范围。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语言变异都会按部就班地全盘进入语言系统呢?李行健等主编的《新词新语词典》(语文出版社出版,1993年)曾对所收词条作过一项统计,发现这部工具书所收录的1949年至1991年期间显现的8000多条新词语中,至少有843条现在已经极少使用了,比例占该书所收词条的10.5%。于根元先生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年鉴本新词语工具书之一《1991汉语新词语》,共收1991年显现的新词语335条,其中也已有40条隐退不用,隐退的词语比例占到所收词条的11.6%。⑥这与王希杰所谓的“词语自身的矛盾运动”不谋而合,语言的使用者具有足够的智慧通过语言实践决定变异言语的去与留。

同时,随着网络语言的异军突起,年轻人对语言运用特别活跃,求新求异,这与他们“不走寻常路”的群体心态是一致的。诸如喜欢活用词类和挑战语言逻辑(“雷人、雷理由、雷规定”《新周刊》;“被高铁”、“被自杀”《新周刊》)。同时大胆使用“反”语法规范的语法形式,“副+名”格式“很老师”、“特大牌”,等等。由于语法系统较之语音和词汇系统更加稳固,这些新兴的语法形式要正式进入日常语言交际而非特定的言语社团尚需时日。而一些受众多为年轻人的媒体在这方面似乎更愿意积极迎合,而非慎重对待,使得这些可谓“挑战”传统语法规范的形式有了愈演愈烈之势。

当下,相关机构制定统一的语法规范已经迫在眉睫,让人们在语言创新的过程中有章可循,这才是避免语病和争议的最重要一环。

注 释:

①段业辉:《新闻语言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②徐通锵:《历史语言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③陈章太:《当代中国的语言规划》,《语言文字应用》,2005(1)。

④储泽祥:《论语法规范的弹性》,《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5卷。

⑤汝炳荣:《新闻语言的创新与规范》,《新闻论坛》。

⑥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语文建设》,1999(5)。

(作者为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编校:郑 艳

上一篇:网络传播中的山寨现象 下一篇:细节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