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与中西部产业集群

时间:2022-10-09 05:50:31

外商直接投资与中西部产业集群

[摘要] FDI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种动态循环运动,具有互动和累积因果关系。对全国29省工业企业数据(1986~2010年)的检验表明:FDI与我国产业集聚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相对落后,并呈现出俱乐部趋同效应,必须优化外资结构,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特有优势,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创造集聚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关键词] FDI 产业集聚 外部性 中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 F7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2) 03-0082-04

[基金项目] 辽宁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0401029) ,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L11BJL032)。

[作者简介] 孟令岩(1973—),辽宁鞍山人,辽宁科技大学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合作。

一、FDI与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FDI与产业的空间集聚是一种动态循环运动,更准确地说是螺旋式的推进,具有互动和累积因果效应。

首先,FDI的产业关联效应和竞争效应会推动产业集聚的形成。作为一种国际资本转移方式,FDI的区位选择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刺激内资企业进入其主导的生产体系和上下游配套产业,推动配套企业在集群区或者在集群区周边繁殖与衍生。同时,竞争对手出于保持竞争优势的需要,也会随之进入,以保持原有的竞争格局。FDI的进入带动集聚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张和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其次,产业集聚会强化FDI的区位选择行为。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具体分为两种效应:资本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资本外部性是指集聚地区就业人数增加,导致消费支出增长,从而使其市场规模扩张,成为经济核心区域。与此同时,集聚地区工业品种类和数量日益丰富将导致工人生活成本的降低,而生活成本的降低等同于实际工资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巩固这种集聚优势。技术外部性的存在无可置疑,产业集聚会通过企业间竞争合作、示范模仿、人力资源流动等途径推动技术溢出,降低集群区企业的创新成本,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不断强化FDI的区位选择行为。

最后是路径依赖。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观点,FDI的进入可能作为一种偶然的因素而导致中心—结构的产生,中心一旦形成,就具有了自我强化和自我锁定的功能,即表现为路径依赖的特征,形成更大规模的空间集聚。

二、FDI与我国产业集聚水平的相关性检验

本文计算了各省份制造业集聚水平,并且进一步对1986~2010年各个省份集聚指数和FDI数额进行排名,以更直观地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集聚水平的变动趋势。

我们发现外商直接投资较多的省(市)往往也是集聚指数较高的省(市),例如广东、江苏、上海等地外商投资水平与集聚程度均较高。FDI 与我国各地区的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也有些省份的外商直接投资水平与集聚指数排名出现错位。特别明显的一个例子是浙江,该省在绝大多数年份中的产业集聚指数处于领先位置, 但FDI规模仅仅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种现象比较容易理解,浙江产业集聚的形成类型属于市场推动型,而不是资本推动型。但从时间序列上看,1986年以来,浙江的外资水平呈不断提高趋势,与其集聚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致的。从经验数据上判断,浙江FDI水平的提高,巩固和加强了产业集聚水平及其在全国的地位。

还有一个特例就是黑龙江。在1993年以前,该省的产业集聚水平一直处于全国的第5位,但该省外资规模却处于全国中等偏下水平,较小的外资规模与该省的产业集聚水平下降的方向一致。但我们也发现,黑龙江省的产业集聚从1993年的0.013下降为2010年的-0.006,下降的幅度很大,在全国居中等偏下水平,这与黑龙江省吸引外资规模的低水平是一致的。

为了进一步证明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集聚的关系,我们对各地区(1993~2010年)FDI(FDI规模占全国的比重)与工业集聚指数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DI与产业集聚指数高度相关,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FDI与我国产业空间集聚的高度相关,为中西部地区利用FDI和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加强产业集群的建设来打造引资优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在发展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FDI的作用,以核心跨国公司带动相关FDI企业和内资企业的进入,以FDI推动地区的经济集聚水平。

三、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

中国社科院2009年评出的百佳产业集群中,中部地区仅有16个,山西(4个)在中部地区排第一位,河南(3个)紧随其后,湖南、湖北、吉林各2个,安徽、陕西、黑龙江各1个。西部省份的集群发展水平更低,重庆、贵州、新疆各1个,其余省区没有。而东部地区的浙江(24个)、江苏(15个)、广东(13个),山东(11个)、福建(7个)名列排行榜前5名。集群数量和水平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东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差异。

我国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是吸引外资推动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平台。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10年,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国家级经开区吸收的外资,分别占当年各地区吸收FDI总量的1/7、1/10、1/7,各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吸收外资占整个地区外资的比重都比较大。截至2010年底,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计54个,其中东部地区有32个,中部地区9个,西部地区13个,东部地区超过中西部地区的数量和。这一系列数据一方面说明产业集群区对各地区吸收FDI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水平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本文利用一个简化的空间集聚指数来衡量并比较各地区制造业的集聚水平① 。

(1)

发现1986~2010年我国制造业的集聚指数有以下特征和变化趋势:

从发展现状来看,经济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各省区指数全部为负,其中云贵川、陕甘宁地区产业集聚的发展相当落后,而东部地区除海南之外的其他省区制造业空间集聚指数都为正值。2010年,处于首位的广东与末位的广西之间指数的绝对差距较大;中西部各省区之间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相差较小,制造业的空间分布上出现了一种“俱乐部趋同效应”。

从制造业集聚指数的历史演进来看,中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指数下降趋势比较明显,到目前已经全部为负值。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原来集聚水平较高的吉林、黑龙江、山西、湖北等制造业比较发达的省区,集聚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福建、山东这些原来工业水平一般的地区指数提升的速度较快,浙江、广东仍然保持较快增长。20世纪90年代工业高速增长的京津地区集聚指数已经出现了小幅下降的趋势,这一系列现象说明,东部地区仍然是制造业集聚的中心,只是重心略有不同。

四、以FDI推动集群建设,

创造集聚优势的对策建议

(一) 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外资流向,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首先,以外引外,抓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要充分利用跨国公司的优势,以核心跨国公司带动其配套厂商的跟进,以二者的进入推动本地供应商网络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形成。实践上看,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进、大集群建设的引资手段行之有效。诺基亚星网工业园就是外资推动型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2000年,诺基亚首信通信有限公司在北京建立,国内外近20家零配件配套商和服务供应商也跟随落户北京,日本三洋公司、揖斐电株式会社、英国英运公司、美国的威讯公司和台湾地区富士康等纷纷入驻园区,手机产业链条很快得到组建和完善,各类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优化,极大提升投资运营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其次,依托要素禀赋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中部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钢铁、有色、石化等制造业已成为中部地区的支柱产业,并形成了布局比较合理、优势比较突出的原材料工业基地。西部地区各省份的“自然资源人均拥有量优势度”、“自然资源总丰裕度”等几个指标都优于东部地区,在农产品深加工、能源开发、燃料动力工业等多个领域,产业集群已具雏形。内蒙古的羊绒和乳业、云南烟草业、新疆优质棉和果蔬加工业、四川和重庆石油天然气生产、青海的钾肥、贵州的磷肥等原材料工业都形成了一定的集聚优势。长江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宁夏和贵州等煤电基地建设也在加速发展。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鼓励外资进入优势和特色产业,引导外资加强与本地企业的前后向关联,形成完整产业链,在内外资企业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

最后,抓住机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目前服务业逐渐成为FDI在我国投资的热点和增长的引擎,中西部地区服务业市场的巨大潜力对于外资企业具有非常强烈的吸引力,要加大对金融、保险、电信、矿产资源开发、计算机制造、电力生产等部门和行业的开放程度,推动其市场化进程,增强对外资的引力。

(二)加强各类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的平台

第一,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色,做好新建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各类园区(产业园、高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培育产业集群,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和载体的作用不言而喻。中西部地区产业园区的建设要强化规划意识和管理,保证开发区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各类开发区要明确目标定位,完善规划体系,做好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的规划与设计。结合地区产业特色和比较优势,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做好引资、选资工作,通过对内外资企业的逐步引导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为集群的形成奠定基础。有条件的地方可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园区,努力使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

第二,做好园区二次开发与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结构雷同、功能相似、规模档次低的各类园区,做好清理和兼并工作,积极探索园区共建、强强联合和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逐步消除园区合作共建的体制机制瓶颈,形成联动互补态势。从集群的角度对既有的工业园区进行二次开发,使具有明显产业关联性企业集中在一起,推动跨国企业和本地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和集群效应的形成,做好非相关企业的迁移、补偿和人员安置,通过并购、重组、出售、出租、关停等方式淘汰劣势企业,提升园区产业聚集水平。

第三,采取腾笼换鸟、原地扩建、回购闲地等方式盘活开发区存量土地,做好工业用地的精细开发,缓解开发区缺地难题。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要制定出兼顾多方利益,制定符合市场机制的土地二次配置政策,提升资源集约利用水平。

(三)实现错位发展,避免产业同构

中西部地区各省区要善于取长补短,错位发展,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各自的产业亮点,在合作的前提和基础上,实现降低内耗、提高效率的良性竞争,摒弃产业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加强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扩大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的合作领域,努力做好具有承接产业转移功能的示范园区建设,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外资梯度转移创造条件,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同时,创新干部考核方式,淡化GDP指标。

(四)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消除恶性竞争

当前,中西部地区各省市招商引资行为缺乏协调与合作,以非市场化手段影响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并逐步演变为优惠政策、低地价、税收减免的招商引资大战。这种急功近利的行为破坏了公正、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也严重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经济合作。中西部省区要加强地区间优惠政策和管理制度的整合,避免引资方式的单一化和简单化,消除恶性竞争,创新合作形式、完善合作机制,加快区域内各省区特别是相邻省区在外资优惠政策、公共服务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对接与整合。建立健全省际间公开透明、及时准确的信息交流和机制,加强区域内行业统计、市场行情、技术动态、产业预警等信息交流。完善地区间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避免地区恶性竞争。在引资过程中,大力推动非政府性质的区域合作组织的建设,赋予其必要的权力和手段,丰富健全其组织形式和机构体系,使其在推进市场一体化、引导区域内的产业整合和产业转移承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形成全社会多方推动区域合作的工作格局。

[参考文献]

[1] Christopher Chase-Dunn.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ependence on Development and Inequality: A Cross-National Study[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Dec. 1975, v40 n6 : 720-738.

[2] Dirk Te Velde, Oliver Morrissey.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SKILLS AND WAGE INEQUALITY IN EAST ASIA [J].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 2004, v9 n3 : 348-369.

[3] Harrison Anne. Openness and Growth: A Time-Series Cross-country Analysi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6,v48 n2:419-447.

[4] Robert C Feenstra, Gordon H Hanso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Relative Wages: Evidence from Mexico''s maquiladora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1997(05),v42 n3:371-393.

[5] 梁琦.知识溢出的空间局限性与集聚[J].科学学研究,2004(1):76-81.

[6] 林理升,王晔倩.运输成本、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区域分布[J].经济研究,2006(3):115-125.

[7] 李杏,M.W.Luke Chan.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贸易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基于面板因果关系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2):19-26.

[8] 王业强,魏后凯,蒋媛媛.中国制造业区位变迁:结构效应与空间效应—对“克鲁格曼假说”的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09(7):44-55.

[9] 黄玖立; 冼国明.金融发展、FDI与中国地区的制造业出口[J].管理世界,2010(7):8-17.

[10] 陈继勇,梁柱.货币外部性、技术外部性与FDI区域分布非均衡[J].国际贸易问题,2011(4)::104-114.

[11] 孙少勤,邱斌.全球生产网络条件下FDI的技术溢出渠道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1(4):50-66.

上一篇:民营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的问题和对策 下一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