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2-08-12 02:13:27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

摘要:近年来, 外商直接投资使我国的国际收支的规模及结构产生了较大变化。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中坚力量,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也逐渐成为热点。本文主要通过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这两个账户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收支 影响

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变化趋势

外商直接投资即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是一国的投资者跨国境投入资本或其他生产要素,以获取或控制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得利润或稀缺生产要素为目的的投资活动。

中国加入世贸以后,外商投资变得更有组织、规模性。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且外商独资比重加大,这些著名企业将通过独立子公司的形式牢牢控制住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逐步挤压民族企业。近年,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且持续保持其增长趋势,具体数据如表一所显示。

数据来源:综合外汇管理局和外贸部的数据

以上表格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为止,我国的FDI已经高达116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当前,我国国际收支出现连续的“双顺差”,这与逐年增长的FDI规模是否有联系?FDI如何影响我国的国际收支,这是本文接下来讨论的重点。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常账户的影响

经常账户作为国际收支账户的第一大账户, 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只有经常项目盈余才能使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具有稳定的基础,经常项目顺差是国际收支平衡的最终保障。 经常项目主要包括四个主要项目: 货物、 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根据重要性程度的不同, 我们主要分析货物和投资收益两个项目。

(一)外商直接投资 ( FDI) 对货物的影响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贸易进出口水平的贡献并不是非常显著的。从货物贸易收支总体来看 , 2006-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企业进出口累计顺差为7798.27美元。最近两年以后,进出口顺差稳定增长,但幅度较小。通过06-11年统计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外资企业的进出口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其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外资企业进口额从 2006 年占全国进口总额的 59.70%下降到 2011年 49.6%;外资企业出口总额,从 2006年占出口总额58.18%下降到2010年的52.48%。但我们也可以发现,虽然进出口比重均下降,但出口比重下降的速度较慢,这对我国今年连续顺差也有一定的贡献。图二和图三分别记录了2006-2011年间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额和出口额及其占全国进口额、出口额的百分比。因此, 外资的出口效应并不是特别显著, 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对货物贸易收支的总体平衡和长期顺差做出了一定贡献,但贡献率并无2005年之前表现的那么显著。

表二及表三数据来源:中国投资指南网

(二) 外商直接投资 ( FDI) 对收益项目的影响分析。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收益项目主要有职工报酬和投资报酬, 这里我们只分析最重要的投资报酬部分, 即外资在我国投资过程中的收益率和利润汇回状况。在2006年以前(2005年除外),投资收益一直为逆差,存在较大的借方余额。而 2006-2010年投资收益的累计贷方余额( 顺差) 是 257亿美元,其中2005年收益项目的借方余额为74亿美元,2006年为35亿美元,2008年增加至113亿美元, 而2010年贷方余额年高达182亿美元,投资收益顺差明显增长了。图四显示的是2006年至2010年投资收益的变化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 投资收益在出现多年逆差后, 2007 年以后实现连续顺差, 原因在于外商投资收益的再投资, 更主要的因素在于近几年来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与预期, 使得投资收益汇出推迟, 使得一部分转化为 “热钱” 滞留在国内。而2011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压力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 这部分投资收益终究是要兑现的, 并有可能使利润汇出更加集中。事实证明,已统计出来的2011年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为逆差。如果外国投资者每年将投资收益汇回去, 我国为保持经常账户平衡, 每年就必须保持高额的贸易顺差,一旦贸易顺差规模减少, 就会产生难以弥补外资企业的投资收益的大规模汇出, 与此同时, 利润汇出会对投资收益项目产生明显的反作用, 因此, 假使外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在短时期内集中汇出就有可能导致投资收益项目借方余额的急剧增加, 就可能会导致国际收支产生危机。另外,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的投资收益远远高于我国在国外的投资收益, 这将对我国贸易项目的顺差形成一定的抵消作用。

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影响

资本和金融账户, 作为国际收支账户的第二大账户, 它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 而我国资本账户总体差额所占比重较小, 金融账户中的证券投资与其他投资差额项目在2006年以前一直为负,06年以后即使为正,但金额起伏变化较大,且从08年开始均为下降的趋势。 只有直接投资项目一直为正, 保持盈余和稳定的增长, 并且直接投资项目的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非常不对称。 2005-2011年间, 外商直接投资大致保持上升的趋势, 从平均数来看, 外商在华投资为1634.3亿美元, 我国对外投资平均数为445亿美元。图四显示的是2005-2011年期间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在华直接投资额。

近几年来, FDI 流入的规模和速度出现了大幅度上升, 2000―2005 年累计直接投资顺差7483亿美元,由此可见, 我国目前基本上属于一个资本要素的净流入国, 这对资本及金融账户顺差及国际收支平衡具有重大影响。但是我们也应当注意到,2006年至2011年期间外国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总的比例为1:0.27,这表现为两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失衡状态。从对外投资讲,发达国家一般保持两者的均衡发展。但如果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度外流必然会对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的 “双顺差” 产生威胁与压力, 可能会恶化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四、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主要由几个因素决定, 其中有助于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即: X + I + S,其中,X 表示外资企业的出口额,I 表示外商直接投资额,S 表示外资企业因为替代一国的部分进口而使一国取得的外汇 .而恶化一国国际收支的因素主要有四个,即: M + P + F + K ,其中,M 为外资企业的进口额,P外资企业的收益额 ( 即外资企业汇回跨国公司母公司的利润、利息),F 表示外资企业付给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技术转让费、 许可证使用费、 设备租赁费等,K 表示外资企业抽回跨国公司母国的资本额。

如果以 A 来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国际收支的影响, 则以公式表示为: A=(I+X+S)-(M+P+F+K)。 根据上述公式, 如果 A 为正值, 则表示外商直接投资有助于改善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相反,如果 A 为负值, 则表示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负作用。我们可以拿A与I之间的数据作对比, 具体见表五。

从上图可以看出:2006年FDI与我国国际收支状况表现为同一方向运动,即有:随着FDI规模的逐渐扩大, 国际收支顺差也基本上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FDI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贡献率也逐年增长。因此, 我们可以简单得出, 如果不考虑以上所分析到的影响国际收支的不利因素, 从总体上来讲,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起着一定程度上的重要作用。

在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的背景下,企业要想维持生存、继续发展,就必需整合全球各种有利的资源和市场,开展国际分工与合作。在合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使其发挥最大的正效益的同时,中国应加大自身投资企业、跨国企业的发展规模。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发展,特别是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工业生产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是一条必经之路。中国现在就应该未雨绸缪,加强引导对外直接投资。鼓励企业延长、优化产业链,在发达国家投资建立研发、营销部门,在发展中国家投资采购原材料、转移生产线,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培育我国的大型跨国公司。

参考文献:

[1]傅连康.外商直接投资的负效应与金融危机―来自马来西亚的证据.《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3

[2]冯雁秋.外商直接投资的类型及对国际收支和金融稳定的综合性影响.《中国金融》,2006;23

上一篇:如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下一篇:论高新技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几个财务管...